MUSA架构

搜索文档
“中国英伟达”投资人,赚翻了
投中网· 2025-09-26 08:27
核心观点 - 摩尔线程作为"国产GPU第一股"即将登陆科创板 引发二级市场概念股暴涨和投资热潮 被视为"中国英伟达" [3][4][18] - 公司5年推出四代GPU架构芯片 收入从2022年不足5000万元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超7亿元 展现高速增长 [10][9] - 累计融资超百亿元 估值达310亿元 创始人张建中持股12.73%对应身价近40亿元 预演财富盛宴 [4][16][12] 公司发展历程 - 2020年6月由英伟达前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创立 团队具备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国际芯片厂商背景 [6][8] - 成立一年半即研制首颗全功能GPU 2022年发布MUSA统一架构及首颗芯片"苏堤" [8] - 2022年11月推出"春晓"芯片 2023年9月发布"曲院"芯片及AI计算卡MTT S4000 自研千卡智算集群和大模型MusaChat [8] - 5年推出"平湖"等四代GPU架构 产品覆盖AI智算/图形渲染/虚拟化/智能媒体等多领域 [9] 财务与上市进展 - 收入跨越式增长:2022年不足5000万元 2023年1.23亿元 2024年4.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突破7亿元 [10] - 2025年6月30日申请科创板上市 经过88天等待于9月26日上会 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研发 [10][4][22] - 三年半累计亏损超52亿元 同期研发投入超43亿元 [21] 融资与估值 - 成立百天内完成两轮融资获数十亿元 跃升独角兽 [12] - 2021年11月完成20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招商证券等 [13] - 2024年10月股改后完成超52亿元Pre-IPO轮融资 投资方含五源资本/厚雪资本/联美控股等 [14] -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估值达310亿元 [1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与沐曦股份/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并称"国产GPU四小龙" 均处于亏损状态但估值超160亿元 [19][21] - 沐曦股份估值210亿元 燧原科技205亿元 壁仞科技160亿元 [21] - 四家公司均已启动IPO进程 摩尔线程有望成为首家上市企业 [22] 技术成果 - MUSA架构涵盖芯片设计/指令集/编程模型/驱动程序等 兼容英伟达生态 [8] - 夸娥(KUAE)千卡智算集群支持大规模AI训练 [8]
中国版英伟达摩尔线程IPO的资本赌局与国产算力突围
36氪· 2025-09-22 23:21
之所以有不少网民称摩尔线程为"中国英伟达",或与其多位高管的履历有关。 2025年9月26日,摩尔线程将迎来科创板IPO上会审议。 从今年6月30日获受理到9月26日上会,摩尔线程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便走完了IPO流程,刷新了科创板审核速度的纪录。 作为国内全功能GPU领域的领军企业,摩尔线程的IPO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其80亿元的募资规模、255亿元的估值(胡润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以 及"未盈利但高成长"的特质,正在重塑A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体系。 狂奔的技术突围:高研发带来高亏损 摩尔线程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芯片行业自主创新的缩影。 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1990年5月至1992年3月,于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计算机实验室部门任高级研究员;1992年 4月至2001年5月,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任产品总经理;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任总经理;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于英 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2020年10月摩尔线程开始运营后,以实控人身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2023年11月至今任摩尔线程总经理,2023年12月 ...
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国产GPU的破局者。从技术积累到商业变现
格隆汇· 2025-07-10 02:57
公司IPO进展 -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科创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1] - 招股说明书首次全面展示公司在全功能GPU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商业化潜力 [1] 技术优势 - 构建全栈技术壁垒,核心为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涵盖芯片架构、指令集、编程模型等关键要素 [2] - 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科学计算及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 [2] - 在FP8技术研发上取得系统性突破,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GPU厂商 [2] - 2020年成立以来共发布5颗芯片,完成四代全功能GPU架构迭代,覆盖云到端的智能计算场景 [2] - "平湖"架构增加FP8和FP64精度支持,提升AI算力,支持万卡集群智算中心解决方案 [2] - 最新AI旗舰产品MTT S5000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计算效率实现部分超越 [3] - 自主研发并国内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 12的图形加速引擎 [3] 技术对比与迭代速度 - 架构迭代速度领跑国内GPU行业,2020年至今快速缩小与英伟达差距 [4] - 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 [4] - 基于MTT S5000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4] 知识产权布局 - 截至2024年末拥有402项境内发明专利,全面覆盖GPU核心领域 [5] - 专利布局聚焦"卡脖子"环节,形成从芯片到集群、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保护 [5] 营收与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4608.83万元增长至43845.95万元,复合增长率达208.44% [6] - 产品打入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云计算等多个关键市场 [6] - 净利润从2022年-183955.22万元改善至2024年-149193.77万元,亏损缩窄幅度约19% [6] 研发投入与商业化 - 单位研发投入创收从2022年0.041元提升至2024年0.323元,提升幅度约7.88倍 [7] - 80亿元募资计划中近70亿元将投入三款新一代芯片研发,包括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 [10] - 研发项目直指提升千卡集群计算效率、突破端侧AI算力瓶颈及完善自主开发生态 [10] 发展路径 - 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形成正向循环,有望加速走向J曲线拐点 [8][10] - 从技术投入期向价值回报期跃迁,商业化能力和可持续性得到市场初步验证 [7][11]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得受理 或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8:18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募资用途包括: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25.1亿元)、新一代图形芯片研发项目(25.0亿元)、新一代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9.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0.1亿元) [4] - 公司2025年跻身《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12名,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0年,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全功能GPU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1] -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产品矩阵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领域 [1] - 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及超高清视频处理的突破 [2] - 截至2025年2月累计获得470项专利,数量居国产GPU企业之首 [3] 产品性能与竞争优势 - 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2] - 基于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2] - 相比GPGPU、ASIC等技术路线,MUSA架构具备更强计算通用性、更优技术演进能力和更佳生态兼容性 [2] - 产品适配AI、AI4S、大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图形渲染等多领域需求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 [5] -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 [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09.88%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70.82亿元,负债25.92亿元,资产负债率62.15% [6]
摩尔线程叩响科创板大门:国产GPU“独角兽”的破局与突围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09:53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资80亿元投向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研发项目 [1]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AMD、微软等国际巨头 研发人员平均行业经验达15年 [2]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桌面级MTT S系列和数据中心级MTT T系列 信创市场占有率突破60% [2] 技术发展 - 采用"全栈突破"战略 自研MUSA架构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视频编解码四大引擎 [2] - 2022年推出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显卡MTT S80 2023年发布夸娥千卡智算集群 [2] - 2024年夸娥智算集群升级至万卡规模 GPU利用率提升40%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 [3] - 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3.59亿元 占营收比重309.88% [3] 资本运作 - 成立至今完成6轮融资 累计募资超65亿元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等 [3] - IPO前公司投前估值达246.2亿元 位列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61位 [3] 行业机遇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国产算力占比达40% 预计2025年突破50% [5]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将GPU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多地出台专项补贴政策 [5] - 英伟达H20等特供版芯片出口受限 催生巨大替代空间 [5] 发展战略 - 采用"兼容+开源"双轨战略 MUSA架构已适配超千款应用 开源社区吸引超10万开发者 [4] - 19.8亿元募资将投向AI SoC芯片研发 "长江"系列芯片已获多家车企智能座舱订单 [6] - 以"技术全栈化、生态开源化、应用场景化"为战略方向 向全球GPU格局发起挑战 [6]
拟募资80亿,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冲刺IPO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1 03:43
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80亿元,公开发行股票总数不低于4,444.758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 [1] - 募集资金将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图形芯片研发项目、AI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以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为核心,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科学计算及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在国内GPU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1] - 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 - 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36.36%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1] 融资与估值 - 公司获得五源资本、红杉中国、联想创投、腾讯、深创投、字节跳动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2] - 2024年完成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达246.20亿元 [2]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呈现快速增长 [2] - 同期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18.39亿元、-16.74亿元、-14.92亿元 [2] - 2022年—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8.10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收比例达626.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