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200
icon
搜索文档
系统组装成AI算力提升的终极战场 东方证券建议买入海光信息、联想等四只股
格隆汇· 2025-09-30 03:45
行业技术趋势 - 制程工艺升级放缓背景下,先进封装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驱动力,英伟达H100单颗裸晶面积已达光刻机可处理极限约800-900mm² [1] - 英伟达B200采用双颗裸晶合封先进封装工艺,单一封装内集成2080亿颗晶体管,超过H100(800亿颗晶体管)数量的两倍 [1] - 根据英伟达技术路线图,Rubin Ultra单一封装将集成4颗裸晶,实现单卡100PF FP4算力 [1] - 系统组装正成为AI服务器性能提升的新驱动力,AI服务器中GPU数量从单台服务器8张升级至单个机柜72张,并将在2027年VR Ultra NVL576机柜中升级至144张GPU(合计576颗GPU裸晶) [2] - GPU数量提升带来散热等要求大幅提升,系统组装难度大幅增加,例如GB200 NVL72产能爬坡受到系统组装难度限制 [2] 公司动态与前景 - 工业富联GB200系列产品测试在二季度较一季度大幅优化与提升,系统级机柜调试时间显著缩短,自动化组装流程导入 [3] - 工业富联已在全球多个厂区扩充产能并部署全自动组装线,预计GB200三季度出货量将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主要订单来自北美大型云服务商 [3] - 工业富联预计今年会维持逐季向好态势,GB300单台利润存在超过GB200潜力,有望在明年成为公司AI服务器业务盈利重要支撑点 [3] - 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有望形成包括CPU、DCU及系统组装在内的垂直整合能力 [4] - 联想集团等合作伙伴预计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基于Blackwell Ultra的各类服务器 [4] - 华勤技术作为国内知名互联网厂商AI服务器核心ODM供应商,实现交换机、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等全栈式出货,受益下游云厂资本开支扩张 [4]
OpenAI和英伟达,正在把GPU玩成“金融产品”
36氪· 2025-09-30 03:25
9 月 23 日,一则消息搅动全球科技圈:英伟达可能向 OpenAI 投入高达 1000 亿美元,共同建设规模达 10 吉瓦(GW) 的 AI 数据中 心。虽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权威确认,但无论真假,它都折射出一个更重要的事实——算力正在被金融化。 为什么说这不是空穴来风? 回顾过去一年,全球 AI 产业的资金流向已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PitchBook 数据,2 024年全球生成式AI融资560亿美元,占到 A I 产业总 融资额的一半以上。微软、谷歌、Meta 的资本开支也刷新纪录,仅微软在 2024 年的资本开支就达到 550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建设 GPU 数据中心。 如果说 ChatGPT 的发布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那么 GPU 金融化可能会改变整个 AI 产业的资本运行逻辑。这不是一家公司、一桩投资 的孤立新闻,而是正在发生的趋势。 GPU的"金融化时刻" 单笔投入过大:要支撑万亿级参数模型的训练,单次算力采购成本可能超过 50 亿美元。哪怕是微软、谷歌这样的巨头,也难以长期维 持"买断模式"。 硬件价值迅速缩水:当新架构 GPU 上市时,旧卡的价值立刻跳水。A100 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一年内下跌 ...
系统组装:AI服务器升级的新驱动力
东方证券· 2025-09-28 14:4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系统组装成为AI服务器性能提升的新驱动力 替代制程工艺升级放缓的瓶颈[8] - 制程工艺升级驱动芯片性能提升 但未来升级步伐可能放缓 台积电工艺从2011年28nm升级至2025年2nm 并有望2028年升级至A14工艺(1.4nm)[8] - 先进封装成为芯片性能提升的又一驱动力 英伟达B200采用双颗裸晶合封工艺 实现单一封装集成2080亿颗晶体管 超过H100(800亿颗晶体管)两倍[8] - AI服务器GPU数量从单台8张升级至单个机柜72张 并将在2027年VR Ultra NVL576机柜中升级至144张GPU(每张封装4颗GPU裸晶 合计576颗GPU裸晶)[8]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维持推荐AI服务器系统组装相关标的:工业富联(601138 买入)、海光信息(688041 买入)、联想集团(00992 买入)、华勤技术(603296 买入)等[8] - 工业富联:GB200系列产品测试二季度较一季度大幅优化 系统级机柜调试时间显著缩短 自动化组装流程导入 预计GB200三季度出货量延续强劲增长 主要订单来自北美大型云服务商 GB300单台利润存在超过GB200潜力[8] - 海光信息:合并中科曙光 有望形成包括CPU、DCU及系统组装在内的垂直整合能力[8] - 联想集团:英伟达表示联想等合作伙伴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基于Blackwell Ultra的各类服务器[8] - 华勤技术:国内知名互联网厂商AI服务器核心ODM供应商 交换机、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等全栈式出货 受益下游云厂资本开支扩张[8] 市场背景与趋势 - AI服务器市场保持增长 硬件升级正当其时[7] - AI算力设施需求驱动 SiC/GaN打开成长空间[7] - AI算力浪涌 PCB加速升级[7]
前谷歌 CEO 施密特:AI 像电与火,这 10 年决定未来 100 年
36氪· 2025-09-24 01:27
2025 年,AI 世界正被无形的张力撕扯: "AI 的到来,在人类历史上,等同于火、电的发明。而接下来的 10 年,将决定未来 100 年的格局。" 他不是在讲模型性能,也不是 AGI 的远近,而是在说: 一边是模型参数的激增,一边是系统资源的极限。 大家都在问:GPT-5、Claude 4、Gemini 2.5 谁更强?但前谷歌 CEO Eric Schmidt (埃里克·施密特) 在 2025 年 9 月 20 日的公开演讲中提出了更深层的洞 察: AI 不再是提升工具效率,而是重新定义商业运作方式。 在这场对话里,Eric Schmidt 开门见山地说: "AI 的到来在人类历史中,和电、火的发明处于同一等级。" 他不是在强调 AI 有多聪明,而是在提醒大家:我们熟悉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赚钱方法,都可能要彻底改变。 不是让 AI 帮你写得更快, 而是让 AI 决定该怎么写。 与此同时,在硅谷知名投资机构 a16z 的一场对话中,芯片分析师 Dylan Patel 指出: "夸张的说,现在抢 GPU 就像抢'毒品'一样,你要托关系、找渠道、抢配额。但这不是重点,真正的竞争是谁能构建出支撑 AI 的一个 ...
一文拆解英伟达Rubin CPX:首颗专用AI推理芯片到底强在哪?
Founder Park· 2025-09-12 05:07
产品发布与性能 -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Rubin CPX GPU 专为海量上下文AI处理设计 支持百万级token推理 于2025年9月9日推出[5] - 单卡算力达30 PFLOPS(NVFP4精度) 配备128GB GDDR7显存 硬件编解码引擎使长序列注意力加速提升3倍 单卡可在1秒内完成百万token级推理[2][5] - 采用分工策略:Rubin CPX(GDDR)负责预填充(prefill)阶段 Rubin HBM GPU负责解码(decode)阶段 优化算力与内存带宽利用率[9][10][12] 架构创新与成本优势 - 核心创新为用GDDR7替代HBM 内存成本降低5倍/GB 同时省去NVLink接口 每GPU节省约8000美元[12] - 芯片成本仅为R200的1/4 但提供80%算力 整机TCO在预填充场景下从每小时0.6美元降至0.06美元 降幅达90%[12][13] - 通过专用芯片分工(prefill与decode分离)实现算力极致优化 后续可能推出解码专用芯片进一步降低成本[16] 系统性能与对比优势 - 搭载Rubin CPX的Vera Rubin机架处理大上下文窗口性能比GB300 NVL72高6.5倍 提供8EFLOPS(NVFP4精度)算力 100TB内存及1.7PB/s带宽[14][20] - 机柜集成144个Rubin CPX GPU、144个Rubin GPU及36个Vera CPU 采用Oberon方案 每个compute tray含8个CPX芯片及8个CX-9网卡[20] - 对比竞争对手:AMD MI300机架带宽20.5TB/s但需追赶到2027年 谷歌TPU缺预填充专用芯片 AWS Trainium受限于EFA网卡需外挂机架 其他厂商自研芯片需18个月流片[20] 产业链影响:PCB与光模块 - PCB需求新增:CPX芯片需专用PCB(预计HDI方案) Rubin模组与CPX间采用44层正交中板替代线缆 材料可能升级为M9+二代布+四代铜[24][27][28] - 英伟达单GPU PCB价值量从GB200的400美元提升至VR200的900美元 预计2025-2027年PCB总市场规模达131/289/707亿元人民币[29] - 光模块配置提升:每个compute tray配8个CX-9网卡(推测1.6T端口) Rubin NVL144光模块配比较GB300翻倍 因单die带宽提升至800G[30][32][37] - 2026年全球1.6T光模块需求上调至1500万只 2027年预计达4000-5000万只 推理步骤解耦推动单托盘GPU数量增加 进一步带动光模块需求[35][36][37] 电源与散热升级 - 整机功耗从180-200kW提升至350kW 推动供电架构向直流化/高压化演进:800V HVDC替代传统UPS 二次侧电源升级至800V-50V[39][40] - 液冷与电源需求增长 国内供应商如中恒电气(HVDC龙头)、科士达(北美代工)、盛弘股份(模块开发)等积极布局海外市场[41][42][43] 技术规格与路线图 - Rubin CPX采用N3P制程 单芯片功耗800W(带内存880W) 无NVLink 仅支持PCIe Gen6接口[12][17] - 对比路线图:Rubin CPX算力20PFLOPS(稠密) 内存带宽2TB/s 而R200带宽20.5TB/s Rubin Ultra内存带宽达53TB/s(2027年)[7][12][17]
“英伟达税”太贵?马斯克领衔,AI巨头们的“硅基叛逆”开始了
创业邦· 2025-09-11 03:09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巨头自研芯片的深层战略考量正改变产业估值逻辑和权力格局 远超解决芯片短缺和降低成本的表面动机 [9][10] - 推理成本将超越训练成本成为AI商业化最大瓶颈 自研芯片首先瞄准推理环节 [25] - 2026年晶圆产能争夺战将决定AI算力竞争胜负 考验供应链管理和资本实力 [27] 巨头自研芯片战略动机 - 摆脱性能枷锁:通过软硬协同实现极致性能功耗比 在数据中心节省数亿至数十亿美元电费和运营成本 [11][13] - 重构经济模型:将不可控运营成本转化为可控资本开支 改变长期成本结构并构建财务护城河 [14][16] - 构筑数据壁垒:芯片架构成为AI战略的物理化身 形成"数据-模型-芯片"正向飞轮固化竞争优势 [17] 半导体产业链格局变化 - 台积电成为AI时代产能分配核心:3nm工艺产能被苹果及Google Meta 亚马逊 微软等AI巨头瓜分 [19][21] - 英伟达面临围城之势:CUDA生态优势在封闭场景下被削弱 但迁移成本仍构成护城河 [22][24] - 博通成为隐形赢家:为巨头提供定制化ASIC芯片设计服务 深度绑定多家AI领军企业 [26] AI商业化趋势与产能竞争 - 推理成本占比将达80%-90%:AI应用生命周期总成本中推理成为持续性海量消耗 [25] - 2026年产能决战:台积电3nm/2nm产线将汇集苹果 英特尔 英伟达及AI巨头自研芯片 [27] - 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产能绑定协议和预付款规模将决定算力落地能力 [27]
国金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博通AI业绩超预期,ASIC增长强劲-250907
新浪财经· 2025-09-07 06:55
博通AI业务表现 - 博通FY25Q3半导体收入中AI半导体收入达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环比增长8亿美元[1] - XPU业务收入占AI半导体收入比例为65%[1] - 公司预计FY25Q4 AI收入达到62亿美元 环比提升10亿美元[1] - 公司总在手订单达1100亿美元 新客户锁定100亿美元AI订单 预计FY26 AI收入增速超过FY25[1] 下游企业资本开支与需求 - Meta计划到2028年在美国基础设施投入至少6000亿美元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660-720亿美元[1] - OpenAI计划未来五个月内将计算集群规模扩大一倍[1] - 谷歌 亚马逊 Meta三家公司2026年ASIC芯片数量预计超过700万颗[1] - OpenAI及xAI等厂商大力推进ASIC芯片 未来几年有望大幅放量[1] AI硬件产业链动态 - 英伟达GB200下半年迎来快速出货 GB300快速上量 B200 B300积极拉货[1] - 英伟达NVL72机架数量明年有望超预期[1] - 英伟达尝试采用M9材料 若采用单机架PCB价值量将大幅提升[1] - 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 满产满销 正在大力扩产 下半年业绩高增长有望持续[1] 投资关注方向 - AI覆铜板需求旺盛 大陆覆铜板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海外扩产缓慢[2] - 重点关注算力核心受益硬件 AI-PCB产业链 苹果链 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2]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显示PCB加速向上 消费电子 半导体芯片 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 被动元件 封测均稳健向上[2]
IREN Shares Jump 26% Despite Q4 Earnings Miss, Revenues Surge Q/Q
ZACKS· 2025-09-03 17:41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上涨9.93%至29.11美元 自8月28日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后两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26.3% [1] - 年内迄今股价累计涨幅达196.5% 显著超越金融板块12.9%的涨幅 [3] 第四季度财务业绩 - 每股收益0.08美元 较市场预期低52.94% 净利润1.769亿美元 环比扭亏(上季度亏损1630万美元) [2] - 总营收1.873亿美元 环比增长29.4% 较市场预期低0.64% [2] - 调整后EBITDA达1.219亿美元 环比增长47% EBITDA利润率从57%提升至65% [5] 业务运营数据 - 比特币挖矿收入1.803亿美元 环比增长27.7% 挖矿1825枚比特币 单枚比特币平均收入98.8美元 [4] - AI云服务收入700万美元 较上季度360万美元增长94% [4] - 挖矿效率达15焦耳/太哈希 电力成本维持每千瓦时0.035美元低位 [4] 基础设施与扩张计划 - 当前在线及即将部署GPU超1万台 包含1.9k风冷H100/H200、7.8k风冷B200/B300及1.2k液冷GB300系统 [8] - 获得英伟达优先合作伙伴资格 将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部署超6万台Blackwell GPU [5][8] - 王子乔治校区将建设液冷数据中心用于GB300 NVL72系统安装 [10] 资金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及等价物5.645亿美元 [7] - 通过两轮融资获2亿美元GPU采购资金 利率为个位数且期限24-36个月 [7] - 扩张计划将通过现有现金、运营现金流及GPU融资方式全额资助 [7] 业绩指引 - 预计2025年12月实现年化营收12.5亿美元 其中比特币挖矿贡献约10亿美元 AI云服务贡献2-2.5亿美元 [8] - GPU数量将从1.9k扩展至10.9k Horizon 1项目将部署19k GB300系统 [8][10]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60MW设施正从比特币挖矿向AI业务转型 [10]
国产GPU市场调研
傅里叶的猫· 2025-09-02 15:41
大厂算力卡采购 - 某CSP大厂A2025年采购预算达1400亿人民币 其中CPU部分约500亿 GPU部分超900亿[3] - 海外采购预算超500亿 原计划85%-90%采购NVIDIA高端产品 但因供货延迟 部分份额转向AMD的MI350方案[3] - 国内采购预算超400亿 受政策影响 NVIDIA产品实际采购额从计划超200亿降至60-70亿 H20新增订单审批困难[4] - 大厂采购策略转向性价比选项或等待政策明朗 采购谨慎度提升[4] 柜式方案趋势 - NVIDIA柜式方案在推理需求背景下价值凸显 未来2-3年推理需求可能达训练需求的10倍[5] - B30为32卡整机方案 GB30为72卡方案 B30预计2025年Q3流片 Q4送样[5] - 若中美关税谈判进展顺利 B30和G30采购金额预计160-200亿 但审批难度大[5] - GPU芯片交付逐步转向柜式方案 国产厂商存在跟进机会[5] 国产芯片现状 - 寒武纪2025年预计获大厂A采购12-13万张芯片 单卡价格约7万元 预算80亿 GPU部分金额占比50-60亿[6] - 寒武纪业绩与采购量直接关联 此前传闻20-30万张采购不现实[6] - 690芯片性能参数达800以上 但2025年内难交付 不会成为明年业绩主力[6] - 昆仑芯上半年营收20多亿 全年目标50亿 获大厂B 移动 比亚迪等订单[7] - 沐曦C550测试效果一般 天数8150处于尝试阶段 国产芯片公司积极拓展云服务[7] GPU信创政策 - 2025年7月三部委牵头核对GPU信创名录 40多家企业参与测试 30多家为新面孔[8] - 信创名录纳入GPU后 国资企业设备更新需求将释放 国产芯片获政策利好[8] - 寒武纪 昇腾等厂商有望从政府和国资获得更多订单[8] 云服务生态建设 - 2025年寒武纪 昇腾将作为火山引擎资源对外出租 百度昆仑芯同步开放云服务[9] - 云厂商通过出租消化过剩算力 服务互联网公司和高校 形成正循环生态[9] - 阿里和百度2025年云营收预期乐观 政策推动下采购与出租协同发展[9]
英伟达(NVDA):美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GB系列积极量产,网络互联业务超预期
开源证券· 2025-09-01 07: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AI需求旺盛叠加供应链出货通畅,持续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8] - GB300已进入放量周期,网络业务超市场预期 [8] - 下调FY2026 GAAP净利润预测至1071.3亿美元(前次1104亿美元),上调FY2027-2028预测至1466.5/1707.3亿美元(前次1439/1626亿美元) [8]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39.4/28.4/24.4倍 [8] 财务表现 - FY2026Q2收入467.4亿美元(同比+56%),高于彭博一致预期462.3亿美元 [9] - 数据中心-计算收入338.4亿美元(环比-1%),低于预期358.7亿美元 [9] - 网络业务收入72.5亿美元(同比+98%),明显高于预期50.7亿美元 [9] - non-GAAP毛利率72.4%,略优于预期72.1% [9] - 净利润264.2亿美元,优于预期249.2亿美元 [9] - Q3收入指引540亿美元±2%(假设不向中国发货H20),non-GAAP毛利率指引73.5%±0.5% [9] 产品动态 - H20产品向中国外市场销售6.5亿美元(对应1.8亿美元库存成本) [10] - 若地缘政治问题缓解,Q3可实现H20收入20-50亿美元 [10] - GB300已于Q2开始发货,7月底至8月初工厂完成产线转型 [10] - B系列收入环比增长17% [10] - 2025年末主权AI收入有望实现200亿美元(同比至少翻倍) [10] - B200/B300库存从Q1末110亿美元提升至Q2末150亿美元 [10] 财务预测 - FY2026E营业收入2046.16亿美元(同比+56.8%) [11] - FY2027E营业收入2728.30亿美元(同比+33.3%) [11] - FY2028E营业收入3088.24亿美元(同比+13.2%) [11] - FY2026E净利润1071.34亿美元(同比+47.0%) [11] - FY2027E净利润1466.54亿美元(同比+36.9%) [11] - FY2028E净利润1707.33亿美元(同比+16.4%) [11] - FY2026E毛利率70.7%,FY2027E升至74.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