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

搜索文档
南网储能: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7-18 16:2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储能,英文名称为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Energy Storage Co.,Ltd [5] - 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注册地址为云南省文山市凤凰路29号 [3] - 公司于2004年6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6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4] - 公司注册资本为31.96亿元人民币,总股本为31.96亿股 [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立党委,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一人担任 [4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比不低于1/3,且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108] - 独立董事每届任期3年,连任不得超过6年,需保持独立性并履行特别职权 [120][122] 经营范围 - 主要业务包括水力发电、输配电业务、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技术研发等 [18] - 具体涵盖电力设施安装维修、设备修理、工程施工、技术研发等服务 [18] - 公司致力于成为抽水蓄能行业引领者和新型储能产业领跑者 [17] 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所有股份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24] - 公司设立时发行4398万股,发起人为文山州电力公司等5家单位 [23] - 董事、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33] 股东会机制 - 股东会分为年度会议和临时会议,临时会议需在事项发生后2个月内召开 [53] - 单独或合计持股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 [58] - 重大事项需经出席股东2/3以上表决通过,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等 [85]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设立提名委员会对董事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 [39] - 董事应遵守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109] - 独立董事可独立聘请中介机构,对关联交易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123] 风险管理 - 公司禁止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过股本10% [8] - 公司建立董事离职管理制度,明确对未履行承诺的追责机制 [114] -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时应维持公司控制权和经营稳定 [47]
内蒙古3地着力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新“样板”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14:22
碳达峰试点建设进展 - 内蒙古自治区推出首批3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典型案例 包括鄂尔多斯市 包头市和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 鄂尔多斯市绿色转型成效 - 2024年以来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3%以上 以年均6.56%能耗降幅支撑年均6.97%经济增长[1] - 建成国内首个零碳产业园并发布首套零碳产业园标准体系[1] - 构建覆盖9大领域8个行业的系统化"双碳"政策体系[1] 包头市工业低碳发展成果 - "十四五"前4年能耗强度累计降幅超35% 超额完成下降16.5%的目标[2] - 以年均超8%能耗降幅支撑年均8.6%经济增长[2] - 华电达茂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和包钢集团50万吨CCUS示范项目已投产[2] - 国能煤制烯烃CCUS项目和包钢15兆瓦分散式风电与氢能项目正在推进[2] 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 - 探索"以绿制绿"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可溯源绿电吸引绿色氢氨醇和动力电池产业集聚[3] - 远景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首期2万吨项目已投产 实现100%绿电制氢[3] - 依托亚洲最大锂矿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 构建锂云母-碳酸锂-磷酸铁锂-电芯制造全链条零碳产业集群[3]
锦浪科技: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回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18 12:11
核心观点 - 锦浪科技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分析了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1] - 公司针对摊薄风险提出了填补回报措施,包括加强募集资金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强化技术研发等 [11][12]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切实履行填补回报措施 [13][14] 财务影响分析 - 假设2025年、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按持平、增长10%、增长20%三种情形测算 [2] - 全部转股情形下,2026年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预计为1,129,704.64万元(增长20%情形) [3] - 基本每股收益在增长20%情形下预计为2.50元/股(全部转股)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增长20%情形下预计为10.41% [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投向分布式光伏电站、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中大功率混合式储能逆变器等项目 [5] - 项目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5] - 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经营规模增长需求,改善财务结构 [5] 技术与市场储备 - 公司拥有1500V大功率逆变器应用技术、储能系统多模式配电优化管理等核心技术 [7] - 自主研发品牌“锦浪科技”和“SOLIS”已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连续九年荣获“全球顶尖光伏逆变器品牌”称号,全球最具融资价值逆变器品牌之一 [9] - 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已积累丰富项目经验,覆盖开发、投建及运营全环节 [10] 填补回报措施 - 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加快募投项目实施进度 [11] - 提升经营效率和内部控制水平,优化激励机制 [11] - 强化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12] - 严格执行分红政策,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12] -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中小股东权益 [12]
79家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19家净利翻倍,电力、船舶、稀土三赛道狂飙
华夏时报· 2025-07-18 07:34
央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共有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其中3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家扭亏,25家减亏 [1] - 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 [1] - 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1] - 央企业绩良好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及企业自身深化改革成效,包括基建投资、制造业升级带动需求增长,以及管理优化、技术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1] 电力装备行业 - 电力装备行业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发展获得新动能 [2]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要求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4]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速 [4]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同比预增上限约44倍 [5]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2025年计划投资额创历史新高,特高压建设加速推进,国电南自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9%至225.66%,保变电气预计同比增长229.15% [5] 船舶制造行业 - 中国船厂以10.04百万CGT、370艘订单位居全球首位,占据全球订单52% [6] - 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 [6] - 业绩增长得益于批量建造优势、精益管理水平提升、民品船舶交付量增加及价格上涨、成本管控得当 [6] 稀土行业 - 稀土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量增加且价格攀升 [6] - 中国稀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至1.76亿元,同比扭亏,主要因市场行情上涨、营销策略调整及生产工艺优化 [6][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力装备行业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船舶制造业受绿色船舶更新需求和国际航运业复苏驱动,稀土行业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支撑 [7] - 未来3至5年这些行业预计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因有国家战略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 [7] - 企业可通过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国际市场等措施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7]
麦格米特: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18 04:09
发行基本情况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童永胜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4][16]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6] - 控股股东童永胜拟以现金认购,最低认购金额为3000万元,且发行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 [16]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5个项目: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扩展项目、长沙智能产业中心二期项目、泰国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展项目(三期)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3] - 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全球研发中心12,794.04万元、长沙产业中心79,444.60万元、泰国生产基地80,476.60万元、株洲基地16,585.8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7,000.00万元 [21] - 非资本性支出(补流)占比28.91%,符合不超过30%的监管要求 [2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家电电控、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等六大领域,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 [24]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约30%,未来将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36][37] - 通过"横向穿边,纵向通底"策略推进技术交叉融合,持续开拓新利润增长点 [3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气化、自动化与ICT/AI技术融合将驱动电力电子行业长期发展,公司定位"一流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方案提供者" [34] - AIoT技术催生智能家居需求,5G/云计算带动电源产品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推动连接器需求激增 [35] - 全球碳中和目标与公司"高效使用电能"理念高度契合 [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2.77%,主要因产品价格调整及低毛利新能源部件收入占比提升 [25]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达191,767.06万元,应收账款222,913.43万元,需关注周转效率 [26][27] - 2025年1-3月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4.40%,但公司认为短期波动未改变行业地位 [30]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4,685万元(全球研发中心项目) [21] - 通过建立智能电源及电控研发测试中心强化技术壁垒,重点布局网络电源、光储充等领域 [14] - 核心技术平台基于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已形成多产品线协同优势 [24]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大涨125.79%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
全景网· 2025-07-17 08:41
公司上市情况 -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华电新能",股票代码为"600930" [1] - 本次公开发行价格为3.18元/股,在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发行股份数量为496,894.4214万股,募资总额为158亿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25.79%,收盘价达到7.18元/股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1]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是电力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6,861.71万千瓦,其中风电3,202.4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59.26万千瓦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新能源公司之一,未来将通过在建项目投产和新项目资源获取进一步提升装机规模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 [1] - 2022-2024年净利分别为90.32亿元、101.38亿元、94.8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83.14亿元、95.43亿元、85.24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6.28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增长5.89% [2] 募资用途与发展规划 - 募集资金全部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3] - 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大幅提升公司在运装机容量及业务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 [3] - 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公司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3]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戈壁绿化等环保行动 [1] - 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和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业务发展的长期目标 [1]
C华新上市首日融资余额4.7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01:33
公司上市表现 - C华新上市首日上涨125.79%,换手率达71.74%,成交额为127.02亿元 [2] - 上市首日融资买入额为5.29亿元,占全天交易额4.16%,融资余额4.73亿元占流通市值2.63%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31.72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16.65亿元,大单净流入15.07亿元 [2] 龙虎榜交易数据 - 上市首日龙虎榜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16.82亿元,买入6.86亿元,卖出9.96亿元,净卖出3.09亿元 [2] - 5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净卖出9.96亿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2]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与运营 [2] - 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参与乡村振兴和环保行动 [2] 近期新股表现对比 - 同宇新材上市首日涨128.05%,融资余额5187万元占流通市值2.71% [2] - 屹唐股份上市首日涨174.56%,融资余额2.08亿元占流通市值4.48% [2] - 信通电子上市首日涨286.36%,融资余额4489.69万元占流通市值2.31% [2]
日本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当救命稻草的氢能,中国已经碾压式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7-16 17:14
氢能产业专利竞争力 - 全球2013-2022年氢能产业专利申请量约18万件 中国在制造、储存、运输、供应四个领域综合实力排名首位 [3] - 2020年后中国专利申请量每年达日本两倍规模 超越主因是2020年9月提出碳达峰目标指引方向 [3] - 中国电解槽制造能力占全球60% 绿氢产量将达10-20万吨 已超越原定目标 [7] 生产成本与技术优势 - 中国氢能设备成本仅为欧洲1/4 因设备大型化提升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5] - 电解槽等关键设备专利技术提升 推动生产水平和效率大幅提高 [5] - 西方因通胀压力氢气生产趋停 与中国拉开差距 [5] 市场需求差异 - 日本氢能需求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 市场规模有限导致企业投入不足 [9] - 中国工业领域氢气需求更大 钢铁化工等行业能源转型推高需求 2030年需求量将达4000万吨 [14][16][17] - 中国可再生氢气供给能力2030年将达770万吨 本世纪中叶70%氢气来自可再生能源 [19] 氢能源汽车发展对比 - 日本13年投入4600亿日元发展氢能汽车 但2023年销量仅8283辆 远低于20万辆目标 [21][25] - 中国2022年氢能汽车保有量1.37万辆占全球19% 2023年目标达5万辆 [26][29] - 中国侧重商用车发展 2022年卡车占比52% 公交车占比40% [28] 加氢站建设策略 - 日本加氢站不足200个 远低于2030年900个目标 建设速度滞后 [35] - 中国采用精准布局策略 优先在商用车固定路线建设加氢站 降低前期成本 [30][32] - 已建成重庆-钦州港1150公里"氢走廊" 设4座加氢站支持重卡运营 [37][38]
山高环能: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3:11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成为重点环保问题,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有序开展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1] - 生物航空煤油(SAF)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欧盟规定2025年生物航煤最低添加比例为2%,2035年达20%,2050年提升至70%,中国《"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航煤用量达5万吨 [2] - 公司作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企业,通过收购太原、兰州等近二十个城市项目实现网络化布局,资产负债率达72.06%,需补充流动资金支持业务发展 [3][4] 发行方案核心内容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7.18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发行价格5.1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80% [5][6] - 发行对象为山东高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高速产投),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山东省国资委控制企业,认购股份36个月内不减持 [5][11] - 发行数量不超过1.4亿股(占总股本30%),完成后高速产投与山高光伏合计持股比例超30%,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省国资委 [11][12] 发行必要性与影响 - 募集资金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72.06%的资产负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为固废处理与再生能源领域持续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3][4] - 假设2025年净利润1500万元/4000万元情景下,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3元/0.09元,短期内可能摊薄即期回报但长期利于战略实施 [17][18] - 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及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控股股东与高管承诺不侵占利益并约束职务消费 [20][22][23] 合规性与程序进展 - 发行方案符合《证券法》《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并披露,尚需国资委批准、股东大会审议及证监会注册 [13][14] -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完毕,本次发行距前次募集间隔超18个月,符合《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关于时间间隔的要求 [12][13] - 定价程序履行董事会决议及信息披露义务,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独立董事出具专门意见,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7][14]
景气筑底+供给侧改革,新能源迎布局机遇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芯片、创业板新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环境与整体行情 - 观点:看好内部市场震荡上行,尤其看好新能源等前期调整幅度深、当前处于低位的板块 [1][4] - 论据: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逆回购利率降低10BP,存款准备金率降低50BP;外围关税问题有积极变化,未来走向谈判和缓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出台,如4月底政治局会议和5月份三部门新闻发布会带来政策催化 [2][3][4] 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 1. **新能源车** - 观点: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当前有布局价值 [5] - 论据:国内能源加速转型,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趋势持续;2024年下半年财政政策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至40.9%;国家资金支持力度翻倍,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2024年汽车置换和资金补贴成交量超370万;2025年车展新车型增长明显,70%为新能源车,将带动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低,如欧洲2024年渗透率约20%,2025年欧盟开启新碳排放标准,车企将推出经济型电动车,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5][6][7][8][9][10] - 观点:产业链供需环境好转,固态电池有发展空间 [11][12][13] - 论据:锂电产业增速放缓,产能利用率回升,电池企业毛利率呈上涨趋势;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产业专利数量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展领先 2. **光伏** - 观点:未来新增装机从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阶段,产业供给端产能过剩问题将改善 [14][15] - 论据:今年前三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增速约30%,随着基数效应显现,2025年后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平稳;行业协会和高层会议提出整改意见,下半年可能出台新的限产政策,板块估值和股价有修复空间 3. **风电** - 观点:2025 - 2026年国内新增装机有增长 [16] - 论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93%,预计2025 - 2026年新增装机达107GW和127GW 创业板新能源国泰标的指数 - 观点:该指数有投资价值,当前具备低位布局机会 [17][22] - 论据: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成分股有代表性,剔除高质押率和研发、营收排名低的公司;行业分布集中在新能源车(72%)、光伏(25%)、风电(3%);历史收益表现突出,2017年12月29日至2025年3月24日累计涨幅达139.84%,大幅跑赢同类指数;中小市值属性明显,行情弹性强,业绩韧性好,上攻周期上涨可能性强,回撤控制小;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偏低水平;产业链预期将改善,企业盈利将好转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0.9%,今年国家对汽车以旧换新资金支持力度翻倍 [6][7] - 5月车展70%车型为新能源车,后续将进入正式发售和交付阶段 [8] - 2025年欧盟开启新碳排放标准,欧洲车企将推出经济型电动车 [9] - 固态电池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飞行器等领域,中国企业在该产业领先 [12][13]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风电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93%,预计2025 - 2026年新增装机达107GW和127GW [16] - 创业板新能源国泰产品代码是15938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