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发布15项氢能标准
DT新材料· 2025-09-20 16:03
文件指出,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标准化工作安排,现下达202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共计801项)、标准修订计划(共计402项)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共 计64项)。 1、 标准项目名称: 风光生物质制绿 色氢氨醇系统规 划设计导则 项目编号: 能源 20250029 标准 类别: 工程 建设 完成 年限: 2027 年 标准化管理机构: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技术委员会或技术 归口单位: 电规总院专家组 主要起草单位: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电投能创(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 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院、中国电力 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 限公司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风光生物质制绿色氢氨醇系统规划设计工作。 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和定义、资源禀赋、需求预测、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建设方案、效果评估、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环境影响与 社 会效益评估等。 2、标准项目名称: 氢能承压设备密 封技术规范 项目编号: 能源 20250040 标准 类别: 基础 完成 年限: 202 ...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9-20 15:52
报告资源目录结构 - 知识星球材料汇提供超过1000份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八大核心板块及细分标签[1][2] - 投资板块包含新材料投资及投资笔记标签 累计8848份相关内容[1] - 半导体板块包含4188份报告 覆盖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CMP/掩膜版等材料领域[1] - 新能源板块涵盖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正极材料等细分领域[1] - 光伏板块包含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光伏支架/OBB/光伏背板/钙钛矿/石英砂等技术方向[1] - 新型显示板块覆盖OLED/MiniLED/MicroLED/量子点技术 以及OCA光学胶/偏光片/TAC等材料[3] - 纤维及复合材料板块包含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碳碳复合材料[3] - 新材料板块涵盖特种工程塑料/PEEK/POE/有机硅/电子陶瓷/MLCC/高温合金/钛合金/磁性材料等前沿材料[3] 半导体制造技术演进 - 芯片制造工艺从FinFET架构向GAA架构演进 光刻技术从DUV(248/193nm)向Hi-NA EUV发展[11] - 台积电制程节点从N28/N20向N4/N3推进 并规划N2/16A/14A等更先进节点[11] - Intel技术路线从Intel 7/4向20A/18A演进 并规划14A节点[11] - 三星半导体制程推进至N5/4节点 并布局N2技术[11] 企业投资阶段特征 - 种子轮阶段企业处于想法阶段 仅有研发人员缺乏销售团队 投资需重点关注门槛考察和团队考察[6] - 天使轮阶段企业开始产生收入 但研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入巨大 需额外关注行业考察[6] - A轮阶段产品相对成熟并建立销售渠道 销售额出现爆发性增长 需考察客户市占率及销售额利润[6] - B轮阶段产品成熟且开发新产品 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 投资风险较低但估值较高[6] - Pre-IPO阶段企业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投资风险极低[6] 知名企业覆盖范围 - 半导体制造企业包括ASML/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国际龙头企业[4] - 终端应用企业覆盖比亚迪/华为/特斯拉/小米/京东方等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厂商[4] - 材料巨头企业包含杜邦/汉高/3M等全球化工材料领导者[4] 前沿技术趋势 - 重点技术方向包括碳中和/轻量化/技术创新/国产替代等产业主线[4] - 应用领域覆盖折叠屏/高频高速/低空经济/大飞机/智能硬件/AR/VR等新兴场景[4] - 制造工艺包含一体化压铸/纳米压印等先进制造技术[4] - 未来产业布局核聚变/机器人等前沿领域[4]
固收点评20250920: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915-20250919)-20250920
东吴证券· 2025-09-20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涉及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和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34只,规模约313.88亿元,较上周增加113.36亿元 [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发行人性质含地方国企、大型民企、央企子公司等,主体评级多为AAA、AA+级 [1] - 发行人地域覆盖多省市,发行债券种类有一般公司债、商业银行普通债等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604亿元,较上周增加95亿元 [2] - 分债券种类,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64亿元、256亿元和74亿元 [2] - 分发行期限,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83.10% [2] - 分发行主体行业,成交量前三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分别为245亿元、114亿元和18亿元 [2] - 分发行主体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分别为153亿元、74亿元和44亿元 [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成交比例小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5水能G1(-0.7382%)、24南湖绿色债01(-0.4538%)、GC三峡K3(-0.3254%),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建材为主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25水能G3(0.9662%)、24康富租赁MTN004(碳中和债)(0.5175%)、22广东债07(0.4758%)、25福州地铁GN003(碳中和债)(0.4274%),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为主 [3]
我国率先实现铌基电电池全球量产 赋能AI算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9-20 04:11
技术突破 - 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铌钛氧化物(NTO)电池技术的量产及应用 [1] - 技术由西安金沙江电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1] - 采用铌钛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 [1] 产品性能 - 充电性能:4分钟内充电至80% [1] - 循环寿命:超过2万次 [1] - 工作温度范围:-45℃至70℃ [1] - 安全性能:杜绝锂枝晶生成且安全水平远超其他类型锂离子电池 [1] - 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大功率输出特性 [1] 应用领域 - 技术确定应用于脉冲电源、AI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电网调峰调频、矿车设备等领域 [1] - 将显著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益 [1] 行业影响 - 中国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与技术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 [1] - 为全球碳中和进程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化路径 [1] - 中国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1] 产业合作 - 中国通信协会主办技术研讨会 [1]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累计近500亿元 地级市PM2.5降至29.3 | “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21:41
"我国已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9月19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 抓手,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李高介绍,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 亿元;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步显著提升。此前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额达180亿元,创历史新高,"价格指挥棒"作用逐步显现。 今年以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行业,实现对全国60%以上二氧化碳排 放量的有效管控。同时,国家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先后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初步形成多 层级、较为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 碳市场被视为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一般而 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属于"强制(合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属于"自愿碳市 ...
广东“双碳”路径研究成果出炉:2030年前有望率先达峰
搜狐财经· 2025-09-19 13:20
近日,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团队发布最新报告 《广东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基于EPS模型》(以下简称《报告》)。该研究依托能源政策模拟工 具EPS(Energy Policy Simulator),构建了广东省能源政策模拟模型,量化分析不同政策路径下的能源 消费、温室气体排放、投资需求及社会经济影响,系统评估了广东省"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政策设 计提供参考。 《报告》指出,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和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具备按时甚至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经 济、技术和政策基础。在转型过程中,广东需发挥优势,通过政策创新、技术突破和市场机制完善,力 争如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并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优势与压力并存,广东如何兼顾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 作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6年保持在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广东是我国经济和制造业的核心省份,同时也 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地区。《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为5.6亿 吨,约占全国总排放的5%左右。同时,作为工业大省和农业大省,广东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规 模显著。2020年,广东省非二氧化碳温 ...
储能产业获政策加码,储能电池ETF(159566)等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42
指数本周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本周上涨1.7%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本周上涨1.5% [1]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本周上涨1.2%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本周微跌0.01% [1] - 储能电池ETF(159566)本周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 [1] 指数估值水平 - 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6倍,估值分位数为85.6% [2]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3倍,估值分位数为85.4%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4倍,估值分位数为47.1% [2]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4.2倍,估值分位数为82.6% [2] 指数历史表现 - 近一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21.5% [7] - 近三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59.4% [7] - 今年以来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47.1% [7] - 近一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84.7% [7] - 近五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104.8% [7] - 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最高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达11.8% [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 -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 [1] - 该目标预计将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 [1] - 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落地,海内外储能需求呈现高景气 [1] 指数成分与ETF概况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由100只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及高碳减排潜力领域的股票组成 [3]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4]
浙大校友创立新材料企业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打破海外60年技术垄断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42
9月17日,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红线资本、中亿投资等各产业资本跟投。 1 打破60年垄断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青昀新材董事长陈博屹系浙江大学化工系校友,辅修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后攻读清华大学经管 学院硕士,曾任中伏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A股上市公司禾望电气董事。 "我们成功打破了海外60余年的技术封锁,填补了中国新材料科技产业的空白。"陈博屹介绍,青昀新材的核心 价值在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实现了超材料从原料配方、核心设备到生产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青昀新材自主研发的鲲纶材料,纤维细度达到同类竞品的1/3,完美融合了"防水透气"与"强韧轻质"这对传统 材料难以兼顾的特性,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巨头。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50件,其中已经获得60件发明专利的授权,构筑了深厚的技术壁垒。 核心产品"鲲纶HYPAK"已通过欧盟RoHS/REACH、美国FDA等全球最高标准的严苛认证,为产品大规模进入 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鲲纶超材料研发、全球化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鲲纶材料已获得ESG认证,高度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树立了行 ...
工行云南分行:四家网点获碳中和认证 绿色金融打造低碳发展标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12:11
核心观点 - 工行云南省分行在绿色低碳网点创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家机构获得碳中和认证或完成挂牌 标志着公司在践行绿色金融方面迈出坚实步伐[1] - 公司通过购买碳汇方式实现网点运营碳中和 排放量范围从2.62吨到35.82吨二氧化碳当量不等[2]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1215亿元 较年初增长144亿元 规模与增量均居全省同业前列[4] - 公司创新推出云南省首笔ESG挂钩固定资产银团贷款 总额20亿元 其中公司承贷10亿元[5] 绿色网点建设 - 丽江四方街支行2024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62吨二氧化碳当量 通过购买3吨宁碳惠实现碳中和[2] - 磨憨支行和昆明分行营业室分别抵消7.19吨和9.23吨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2] - 普洱宁洱支行依托当地林业碳汇资源优势 购买35.82吨碳汇实现碳中和 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7.86%[2] - 网点推行智能监测调控水电气使用 纸质凭证使用量降低80% 垃圾资源化率超过90%[3] - 装修采购优先选用环保低碳材料 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碳标签[3] - 设立"绿色督导员"岗位 将低碳管理纳入员工考核[3] 绿色金融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末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15亿元 较年初增长144亿元[4] - 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绿色基建等关键领域[4] - 针对绿色能源产业 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支持[4] - 在绿色交通领域 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充电桩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4] - 在绿色农业方面 扶持生态种植、养殖企业[4] - 累计投放贷款17.3亿元用于洱海生态修复、湿地建设、生态搬迁等五大工程[4] - 以银团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抚仙湖水环境治理 提供融资支持17亿元[4]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 创新推出云南省首笔ESG挂钩固定资产银团贷款 总额20亿元 公司承贷10亿元[5] - 贷款利率与"平均综合电耗"等环保绩效指标挂钩 引导企业节能减排[5] - 严格执行ESG"一票否决"制度 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嵌入授信审批全流程[5] -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融资 确保信贷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5]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优化绿色信贷政策 进一步细化绿色信贷标准[6] -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探索开发与碳市场、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新产品[6] - 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环保机构等的合作[7] - 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促进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7]
ESG一周丨我国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0:17
每经记者|徐肖逍 每经编辑|张益铭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要保证ESG理念贯彻,必须加强立法 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 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第十 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在会上表示,我国目前立法数量虽然较多,但在ESG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专门法律仍相对不足。为推动ESG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加快完善 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化的ESG法治框架。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 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点评:这不仅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也凸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日趋完善,为能源转型与减排 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我国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华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二氧化碳捕集-燃烧后CO₂捕集吸收溶液的关键性能指标及测试 方法》(ISO 27927:2025)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碳捕集领域国际标准。 点评: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碳中和关键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