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36氪· 2025-07-13 23:52
合资车企现状与挑战 - 广汽菲克从年销22万辆的"合资黑马"到破产清算,销量从2017年22.2万辆暴跌至2022年1861辆,呈现断崖式下滑[3][8]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50%骤降至27.5%,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节节败退[3][17][18] -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国产越野车以一半价格实现同等性能,对合资品牌形成挤压[3][12] 广汽菲克衰落原因 - 产品迭代迟缓且电动化布局缺位,2018年起销量每年近乎腰斩(2018年12.52万辆→2021年2.01万辆)[3][8] - 本土化战略摇摆,从进口高价转向10-20万下沉市场但产品力未提升,售后管理欠缺导致消费者流失[1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缩水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9][10] - 工厂资产流拍,长沙工厂燃油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改造成本高企[7] 合资车企普遍痛点 - 新能源转型滞后,研发周期长流程复杂,难以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18][19] - 产品更新依赖外方导入,缺乏本土化研发能力,定价偏高丧失竞争力[18]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如广汽菲克经历多次人事架构调整仍难挽颓势[15][18] 行业转型方向 - 从"全球车型本地化"转向"中国平台自研",丰田推行RCE制度由中方主导开发铂智系列[19] - 与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大众-小鹏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丰田-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20] - 组织架构变革采用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智能化、电动化需求[19]
中报季“业绩风暴”来袭:广汽集团首亏、华夏幸福巨亏,工业富联“狂赚”百亿成焦点
金融界· 2025-07-13 23:44
中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3日已有486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其中283家业绩预喜,占比58% [1] - 业绩预告成为股价波动核心杠杆,药明康德、北方稀土因预增涨停,广汽集团、华夏幸福因预亏跌停 [1] - 亏损榜中广汽集团、华夏幸福分别影响13万和19万投资者 [1] 汽车行业分化 - 广汽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8.2亿至26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报亏损,主因新能源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及燃油车价格战 [2] - 赛力斯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同比暴增66.2%至96.98%,受益于与华为深度绑定 [2] - 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同行预增,行业分化加剧 [2] 亏损企业分析 - 华夏幸福预亏75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亏损48.49亿元,2025年亏损幅度扩大且未披露扭亏方案 [2] - TCL中环预亏40亿至45亿元,主因光伏硅片行业价格战导致毛利率骤降,硅片业务亏损超30亿元 [3] - 天山股份、中化国际、美锦能源等周期性行业企业位列亏损前十,受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冲击 [3] 盈利龙头企业 - 工业富联以最高121.58亿元净利润暂居榜首,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二季度单季盈利或超70亿元 [3] - 牧原股份预计上半年最高赚107亿元,生猪养殖行业周期反转 [3] -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至10.2%,立讯精密同比增长20%至25% [3] 中报披露安排 - 中盐化工将于7月14日盘后披露首份半年报,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70%,受益于盐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4] - 神通科技7月19日披露半年报,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汽车零部件业务回暖 [4] 机构投资建议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五大方向:上游工业金属、小金属;中游风电、出海摩托车及逆变器;下游国补消费品种和创新药;金融地产非银板块;TMT领域海外算力链、存储和游戏 [5] - 中金公司提出三条主线:黄金、以旧换新消费、科技硬件;AI产业链、白色家电;工业金属、锂电池等供给侧出清行业 [5] 市场表现规律 - 中报预增公司股价在预告后5个交易日内平均涨幅达3.2%,预亏公司平均下跌2.7% [6] - 部分预增股如华银电力市盈率超200倍,存在估值泡沫 [6]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12:43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因无重整可能被长沙中院裁定破产,核心资产五次流拍无人接盘[4][5] - 公司从2017年销量22.2万辆巅峰跌至2022年仅1861辆,连续四年销量腰斩[6] - 长沙工厂因燃油车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需大规模改造,导致招商困难[5]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广汽与菲亚特合资成立,2015年首款国产Jeep自由光上市后快速崛起[6] - 2018年起因产品质量问题(烧机油等)、产品迭代迟缓和电动化缺位导致信任崩塌[2][6]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降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8] 市场竞争分析 - 国产硬派越野车(如长城坦克)以50%价格实现同等性能,挤压Jeep市场空间[9]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50%骤降至2024年27.5%,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2][15] - Jeep品牌过度依赖情怀消费,未跟进智能互联和新能源转型被市场淘汰[10][11] 合资车企行业困境 - 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13] - 普遍存在新能源转型滞后、产品更新慢(3-5年换代周期)、定价过高问题[14][15]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本土化研发能力不足[15] 行业转型趋势 - 头部合资车企开始推行本土化研发(如丰田RCE制度),中方团队主导产品开发[16] - 从"全球车型导入"转向"中国平台自研",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变为联合开发[16][17] - 加速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大众-小鹏/丰田-Momenta)补齐智能电动短板[17]
多产品矩阵“开花结果” 一汽奔腾全面转型新能源品牌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09:38
公司动态 - 中国一汽奔腾在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举行悦意双子星万台交付仪式,悦意03和悦意07两款产品销量已超1.6万台[2] - 公司自2024年开启新能源转型,先后推出奔腾小马、悦意03、悦意07等产品,其中奔腾小马上市首年交付突破10万台[2] - 奔腾悦意03定位7万级大尺寸纯电SUV,轴距2750mm,续航445km,并提供无门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2] - 奔腾悦意07定位超大电混SUV,CLTC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555km,主打"可油可电"的用车需求[3] 产品表现 - 悦意03凭借"大空间、大续航、大厂造"三大核心优势在同级别产品中表现突出[2] - 悦意07具备"超大续航、超大性能、超大可靠"三大产品优势,动力电池已全面"抢跑"新国标[3]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量达8.7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7.25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3%,创下"半年销量历史新高、新能源增速新高、新能源渗透率新高"的成绩[3] - 2025年6月纯电产品交付1.58万台,首次进入行业前十[3] 战略转型 - 悦意序列的导入为公司全面新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2] - 公司作为国企新能源转型样本,已翻开"向新而行"全新篇章[3]
风云独立,星途入列,奇瑞IPO前夕架构“大调整”
华夏时报· 2025-07-11 22:43
公司战略调整 - 奇瑞集团近期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并组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强化战略聚焦与资源整合 [1][2] - 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牌,定位新能源市场,风云A9L作为品牌升级后的首款车型上市 [3][4] - 星途品牌定位不变,仍为高端品牌,其国内业务事业部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管理 [2][3] 品牌与事业部定位 -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市场,2023年销量达12.6万辆,2024年上半年销量6.3万辆(同比+15.1%) [3][6] - 艾虎事业部整合艾瑞泽与瑞虎系列,覆盖5-15万级燃油与混动市场 [6] - 风云事业部主攻新能源,风云A9L承担品牌升级使命 [3][4] - QQ事业部整合微型/小型车产品线,包括QQ、冰淇淋等车型 [6] 其他品牌动态 - 捷途、智界、iCAR保持独立运营:捷途2024年上半年销量近30万辆(同比+33.9%),智界为奇瑞与华为合作品牌,iCAR为2023年推出的新能源品牌 [7] - 奇瑞智能化中心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等子公司资源,推动智能化协同 [7] 财务与IPO进展 - 2023年公司营收1632.05亿元(同比+76.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同比+67.66%) [8] - 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119.5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112.22亿元 [8] - 2024年累计销量260.39万辆(同比+38.4%),2024年上半年销量126万辆(同比+14.5%) [8] - 架构调整后券商上调IPO定价12%,摩根士丹利报告肯定风云独立运营效率 [8]
价格降幅超40%,玛莎拉蒂Grecale限时价38.88万元起引发热议
财经网· 2025-07-11 08:21
玛莎拉蒂中国市场表现 - 玛莎拉蒂Grecale SUV车型限时促销价38.88万元起,较官网起售价65.08万元直降26.2万元,降幅超40% [1] - 该促销活动为上海浦东授权经销商专属,车型为Grecale 2023款白色外观黑色内饰,落地价约43万元,活动开始后2天已售出10多辆 [5] - 2024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1228辆,同比下滑71%,2025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384辆,同比下滑44%,5月单月销量107辆 [6][10] - 玛莎拉蒂2017年在华销量达1.44万辆,为全球最大市场,但此后销量持续下滑 [6] 超豪华汽车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1-5月中国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5月进口4.7万台,同比下滑25% [7] - 2024年全年汽车进口量70万辆,同比下降12%,自2014年143万辆峰值后持续下行 [7] - 2025年前5月超豪华品牌销量普遍下滑:宾利884辆(-20%)、劳斯莱斯289辆(-23%)、法拉利300辆(-14%)、兰博基尼157辆(-39%)、阿斯顿马丁120辆(-2%) [10] - 保时捷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6%,中国交付量21302辆,同比下降28% [10] - BBA品牌2025年一季度在华销量:宝马15.52万辆(-12.2%)、奔驰15.28万辆(-10%)、奥迪14.15万辆(-7%) [10] 市场变化原因分析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电动化转型缓慢、自主品牌冲击豪华车市场导致传统豪华品牌份额下降 [4] - 玛莎拉蒂产品力不足,至今未推出新能源车型,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6] - 仰望、蔚来、理想、问界等中国豪华品牌与玛莎拉蒂形成直接竞争 [6] - 年轻消费者对豪华品牌认知改变,不再单纯为车标买单 [12] - 保时捷CEO表示中国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慢于预期 [10]
解密“新质”潍柴
经济日报· 2025-07-10 22:18
公司动态 - 2025年3月潍柴烟台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 [2] - 2025年6月首台甲醇矿用挖掘机动力交付新疆客户 [2][13] - 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4][7] 数智化转型 - 智能工厂实现每90秒下线一台高端发动机 关键工序全自动化 装配自动化率达80% [7]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4年前的390台/万名工人提升至4倍水平 [7] - 构建"业务场景+人工智能"融合模式 成立200人AI技术沙龙矩阵 [8] - 研发运营一体化平台实现AI应用高效开发和敏捷交付 [8] - 2024年研制出全球首款热效率53%柴油机 [9] - 设备综合效率达82% 万元产值能耗年降8% 库存周转率提升40% [10] 新能源布局 - 新能源商用车2024年销量53.2万辆(+28.9%) 2025年1-5月销量28.33万辆(+55.37%) [11] - 电池产品覆盖2-1000千瓦时 电机覆盖60-600千瓦 电控覆盖100-550千瓦 [12] - 2025年3月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期投产 [12] - 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达54.16% 市场份额行业领先 [13] - 甲醇燃料矿用挖掘机动力实现商业化交付 [13] 产业链协同 - 带动3000余家供应商升级 200家完成智能化改造 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75% [16] - 潍坊动力装备集群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 [17] - 构建"核心部件自主+生态伙伴协同"模式 形成100余款电池和30余款电机产品矩阵 [16] -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掌握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 [16] 战略方向 - 2025年确立新能源 数智化 后市场为三大战略方向 [5] - 形成动力系统 商用车 农业装备等6大业务板块 [14] - 年营业总收入超3000亿元 [4]
7月已达40亿!华电国际:资产重组,密集发债
大众日报· 2025-07-10 06:51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近期密集完成债券发行 包括2025年度第九期中期票据 发行金额20亿元 期限3+N年 票面利率1.89%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公司完成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金额20亿元 期限85天 票面利率1.64% 资金用途为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公司完成2025年度第八期中期票据发行 金额10亿元 期限3+N年 票面利率1.95% 其中8亿元用于偿债及流动资金 2亿元补充项目资本金 [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股东大会批准2024-2025年度融资额度 计划发行各类境内外融资工具 总规模不超过等值800亿元 包括短期融资券 超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永续票据及美元债等 [2] 公司战略发展 - 资产重组完成后 公司将实现江苏 上海 广西区域业务零的突破 有助于提升区域装机规模及市场份额 [3]
挥别国产Jeep,破产的广汽菲克售后保障仍待解决
贝壳财经· 2025-07-09 09:13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进展 - 广汽菲克因无重整可能被长沙中院宣告破产,负债总额约40亿元,资产总额约38.94亿元,清算价值评估约19.15亿元,资不抵债 [1][2][6] - 公司核心资产(土地、建筑物、设备等)五次拍卖均流拍 [5] - 中外股东(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曾因股比调整争执,最终于2022年7月终止合资 [3][4] 公司历史与市场表现 - 广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总投资约170亿元,2015年推出首款国产Jeep自由光 [3]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峰值,但2018-2021年销量连续下滑至12.52万、7.39万、4.05万、2.01万辆,因"烧机油"问题被央视315点名 [3] - Jeep品牌三款国产车型(自由侠、指南者、自由光)2016年销量同比增260%,但后续产品迭代滞后,新能源布局不足 [2][3] 行业影响与失败原因 - 专家指出广汽菲克未跟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技术落后于自主品牌新能源SUV,反应迟钝致竞争力缺失 [2] - 合资模式若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如新能源需求)将被边缘化,广汽菲克案例具警示意义 [2] 车主售后问题 - 破产后Jeep国产及菲亚特车型维保成难题,Stellantis承诺承担售后但实际执行中存在配件短缺、维修周期长等问题 [7][8] - 部分车主投诉配件等待超3个月,被迫使用不匹配老款配件 [8] - 管理人已拟定售后合作草案,将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 [8]
广汽菲克破产,工厂曾五次流拍
北京商报· 2025-07-09 05:14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进展 - 公司已无重整可能 长沙中院裁定宣告破产 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2] - 管理人正依法推进破产财产分配工作 维护债权人权益[2] - 核心资产(土地/建筑物/设备)五次流拍 非核心资产已基本处置完毕[4] - 管理人配合政府对接意向企业 后续将通报招商动态[4] 合资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各持股50% 总投资170亿元[2] - 拥有长沙和广州工厂 总设计产能32 8万辆 2015年引入Jeep品牌国产化[2] - 2017年销量达22 23万辆峰值 2018年骤降至12 52万辆后持续下滑[3] - 2022年9月总资产73 22亿元 总负债81 13亿元 资产负债率110 8%[3] 资产处置与工厂现状 - 广州工厂2021年关停 后被广汽埃安接手生产电动车[4] - 长沙工厂因燃油车产线不符合新能源转型需求 多次流拍[4] - 专家指出工厂需大规模智能化/电动化改造 接盘方需评估改造成本[4] 品牌与售后安排 - Stellantis于2022年7月宣布终止合资 未来在华以进口形式销售Jeep[3] - 国产Jeep售后服务合作草案已拟定 待债权人会议表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