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O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中集集团接受HSBC等多家机构调研,中期业绩增长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40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7.63% 能源和物流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 集装箱行业需求超预期 海工业务手持订单充足且盈利可持续 公司通过成本管控和供应链优化应对区域风险 并致力于提升投资者回报和债务结构优化 [4] 业务增长与盈利能力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63% 主要受益于能源业务订单结转价格提升和生产效率释放 [4] - 海工分部毛利率同比提升5.84个百分点至10.88% 能化分部毛利率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至15.12% [4] - 集装箱制造分部毛利率提升3.95个百分点至16.15% 源于材料成本管控和智能化改造 [4] - 95%以上焊接作业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有效控制单箱成本 实现营收下滑但利润增长 [4] 集装箱行业展望 - 上半年集装箱行业达320万TEU超预期 第三季度排产良好 第四季度为传统淡季需观望 [4] - 长期因全球贸易增长和供应链变化 行业年度需求量有望从400万TEU基准提升 [4] 海工业务发展 - 海工业务盈利提升源于技术投入和产品结构转型 如FPSO和FLNG等高价值产品获主流客户认可 [4] - 机构预测2025-2029年FPSO和FLNG有稳定订单 盈利具备可持续性 [4] - 当前手持订单约55.5亿美元 排产至2027/2028年 全年营收及利润有望增长 [4] - 7月与荷兰公司签署新合同 未来聚焦高质量订单 [4] 区域风险应对与供应链优化 - 北美业务受关税冲击 公司推进"大白熊计划" 构建北美供应链保障体系并提升当地集采比例 [4] - 优化全球运营模式 重塑供应链并构建核心零部件工厂 [4] - 中集车辆上半年国内市场份额提升 [4] 能源与化工业务展望 - 安瑞科业务基于航运减碳需求和在手订单 全年有望保持良好态势 [4] - 造船及船用燃料罐业务新签单金额有望达80亿元 [4] - 环科业务对安瑞科影响降低 医疗业务实现增长 [4] 投资者回报与财务优化 - 公司通过业绩沟通、市场价值传递及回购等市场化手段提升投资者回报 A股与H股价差缩小 [4] - 上半年有息负债因业务投入增长 但年中较2024年年中下降51亿元 [4] - 集团通过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下半年将保持必要投入并优化负债规模 [4] - 未来通过协同管控持续改善债务结构与成本 [4]
中集集团管理层:全球贸易增长带动集装箱需求 海洋工程业务已进入回报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4: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90亿元同比下滑3.82% 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上升47.63% [1] - 有息负债较去年同期下降超50亿元 融资费用逐步下滑 整体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1] - 利润增长主要来自集装箱业务毛利率提升及海洋工程和能源化工业务盈利贡献 [1] 集装箱业务 - 干货集装箱销量112.59万TEU同比下降18.57% 冷箱销量9.20万TEU同比增长105.82% [2] - 集装箱制造业务营业收入217.35亿元同比下降12.88% 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上升13.20% [2] - 毛利率增长因钢材价格下滑带来成本优势及智能化改造助力单箱成本控制 [2] 集装箱行业动态 - 全球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000亿美元 其中2300亿美元为商品贸易增长贡献 [2] - 红海绕航长期化 欧亚港口拥堵 航运碳减排监管降低集运效率 [2] - 中国至北美航线占比下降反映其他区域市场增长 集装箱贸易量整体受益 [2] 海洋工程业务 - 营业收入80.14亿元同比增长2.95% 净利润2.8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84亿元) [3] - 新增订单1.06亿美元(去年同期17.9亿美元) 在手订单55.5亿美元排产至2028年 [3] - 盈利主要来自滚装船和风电安装船的项目结转价格优化及采购成本管理提升 [3] 海洋工程战略转型 - 业务聚焦三大赛道:汽车滚装船 海上风电安装船 海上油气处理储存设施 [3] - 从最初钻井平台为主转型 经历长期投入后进入盈利提升和回报期 [3] - 行业需求强劲 上半年订单处于洽谈期 预计下半年逐步消化 [3]
直击业绩会丨中集集团管理层:全球贸易增长带动集装箱需求 海洋工程业务已进入回报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4: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90亿元同比下滑3.82% [1] - 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上升47.63% [1] - 有息负债较去年同期下降超50亿元 [2] - 融资费用逐步下滑且整体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2] 集装箱业务 - 干货集装箱销量112.59万TEU同比下降18.57% [4] - 冷箱销量9.20万TEU同比增长105.82% [4] - 业务营业收入217.35亿元同比下降12.88% [4] - 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上升13.20% [4]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3.95个百分点 [1] - 钢材价格下滑与集中采购形成成本优势 [4] - 智能化改造助力单箱成本控制 [4] 海洋工程与能源化工业务 - 营业收入80.14亿元同比增长2.95% [4] - 净利润2.8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0.84亿元) [4] - 新增订单1.06亿美元(去年同期17.9亿美元) [5] - 滚装船和风电安装船贡献主要利润 [6] - 累计在手订单55.5亿美元排产至2028年 [7] - 业务聚焦三大赛道:汽车滚装船/海上风电安装船/海上油气处理设施 [7] 行业动态与需求 - 全球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000亿美元(2300亿来自商品贸易) [4] - 红海绕航长期化与港口拥堵降低集运效率 [4] - 航运碳减排监管加强影响运输效率 [4] - 中国至北美航线占比下降反映区域市场多元化 [4] - 国内客户对标准干箱新箱需求显著增长 [4]
中集集团:公司深耕高端海洋深海装备多年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0:44
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深耕高端海洋深海装备多年 主要形成以FPSO FLNG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业务 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业务 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制造业务[1] - 核心优势在于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代表的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 是国内唯二获巴西国油FPSO总包资质的企业[1] 订单与排产情况 - 2024年中集来福士揽获2艘FPSO船体总包订单及1艘FLNG改装总包订单[1] - 深海油气装备订单已排产至2027年[1] 发展战略与投入 - 公司紧跟国家"深海科技"战略 抓住市场机遇[1] - 进一步加大相关研发投入 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助力国家海洋科技装备及服务的产业升级[1]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1
2025-08-01 06:32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海工业务手持订单达63亿美元,其中高端FPSO/FLNG深海油气装备订单占比三分之二,生产排期延伸至2027年 [3]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达11.45亿元(含2亿元A股回购),占可分配利润约40%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3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0%至5.44亿元,毛利率提升1.92个百分点至12.10% [5] - 集装箱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预计全年行业产量不低于300万TEU [7] 资本运作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回购2亿元A股股份,2025年计划以不超过5亿港元回购H股股份,截至7月25日已回购864万股(投入5600万港元) [3] - 未来将结合经营情况研究市值管理手段,包括低效资产出清和新兴战略业务发展 [4] 海工与深海经济布局 - 海工板块覆盖FPSO、FLNG、海上风电安装船及特种船舶制造,技术领先(如"蓝鲸1号/2号"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 [8] - 2024年揽获2艘FPSO总包订单及1艘FLNG改装订单,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2027年 [8] - 拥有烟台来福士等三大制造基地及海工研究院,具备FPSO/FLNG全产业链交付能力 [9] 集装箱与物流业务 - 集装箱业务受益于中美关税缓和及船公司需求增加,表现优于预期 [3] - 外汇衍生品损失下降(因套保策略优化)推动一季度利润增长 [5] 新兴业务与战略机遇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半挂车、工程专用车)有望受益于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 [11] - 模块化建筑业务可应用于偏远工程营地建设 [11] - 能化领域(LNG储运装备)可能参与水电项目能源保障环节 [11]
海油发展(600968):三大产业多元发展,受益海洋油气景气上行
长江证券· 2025-07-16 06: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13][1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务包括能源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三个板块,上市后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期间费用呈下降趋势,业绩稳步增长 [2][7] -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大,超深水是未来趋势,海上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势在必行,公司与中海油油气生产相关性高,抗油价波动能力强,分红稳健,具备高股息潜力 [2][8][10] -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上油服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和国内增储上产推进,随着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提速及低碳数字化业务规模化落地,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11][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中枢向上的海上油服龙头 - 油服行业指与油气勘探和生产或上游能源行业相关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按用途分为陆上油服和海上油服,按应用流程可分为勘查、物探、钻井等环节,不同油服公司业务侧重不同 [2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海油控股的上市公司,聚焦油气生产领域,致力于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技术服务公司,业务包括能源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三个板块,具备综合性强、风险抵御能力强的业务竞争优势 [30][36] - 2018年国家出台七年行动计划,油服市场景气度提高,公司营收和业绩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增加6.51%,实现归母净利润36.56亿元,同比增加18.66%,且近年来公司注重费用率压降,期间费用呈下降趋势 [46][48] 保障能源安全增储上产,海上油服未来可期 - 市场化背景下石油公司增大资本开支主要基于油价提升,但国内三桶油受国家方针政策影响大,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54] - 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家要求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将稳步推进,包括加强重点含油气盆地勘探、保证老油田稳产、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 [55][58] - 中海油成本管控卓有成效,桶油主要成本下降,2023年后相比油价高位回落,其资本支出稳定增加,2017年开始油气已探明储量稳定增长,2025年仍有多个新项目投产,将有力支撑产量增长 [61][65][71] -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超深水是未来趋势,海上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势在必行,随着油价回升和我国加大海上油田勘探开发力度,油服行业进入复苏周期,以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等为首的油服公司将显著受益 [73][79][82] FPSO领衔能源技术,物流与环保构建下游基底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务覆盖海洋石油各主要环节,在多个海洋石油相关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还将业务延伸至能源开发中下游领域,FPSO是主流的海洋油气生产系统,公司在中国近海FPSO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居主导地位,上市以来能源技术服务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85][88][95] - 安全环保与节能板块持续拓展,成为长期发展支柱,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把握低碳节能和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溢油应急海洋环保服务提供商,且在能源开采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 [99][101][107]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能源物流服务业务由物流服务、销售服务、配餐服务三部分构成,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海上油气产量提升叠加保供需求,能源物流服务经营趋势向上,LNG运输船项目陆续投运,预计贡献长足投资收益,但该业务收入易受油价影响,利润显著优于油价变化 [112][113][118] 投资建议 -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上油服企业,受益于油价中高位带来的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国内增储上产的推进,随着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提速及低碳数字化业务规模化落地,公司有望持续受益,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42元、0.47元和0.53元,对应2025年7月1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88X、8.69X和7.7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133]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07:52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1%至 360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1.92 个百分点至 12.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50%至 5.44 亿 [2][3] 海工板块业务情况 - 主要业务包括以 FPSO、FLNG 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制造 [3] - “蓝鲸 1 号/2 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 3658 米、钻井深度 1.52 万米,是国内唯二获巴西国油 FPSO 总包资质的企业 [3] - 2024 年揽获 2 艘 FPSO 船体总包订单及 1 艘 FLNG 改装总包订单,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 2027 年 [3] - 交付全球首个竹基复合材料海上光伏平台“集林一号”,在海上风电领域推动降本增效 [3] - 依托三大制造基地和海工研究院,形成从研发设计到整艘海工产品交付的全产业链能力,产品系列拓充至 FPSO\FLNG [3] 集装箱业务情况 - 受中美关税缓和影响,船公司对集装箱订单需求增加,行业需求表现乐观,公司集装箱订单目前排产至第三季度 [3] - 集装箱需求核心挂钩全球商品贸易量,中长期全球贸易增长将使全球集装箱保有量逐步上涨 [4] - 当前全球集装箱保有量超 5300 万 TEU,带来稳定的淘汰置换需求 [4] - 绿色航运降速、供应链多元化使集装箱周转速度变慢,支撑集装箱需求 [4] 地缘冲突影响情况 - 若伊以冲突持续,油价短期波动或支撑公司旗下油气装备需求,油气供应受阻会带动公司 LNG 产业链装备设施需求提升 [4] - 公司会把握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机会,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4]
海洋经济投资机会解读
2025-07-02 01: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洋经济、海工、海上风电、石油化工、深水科技、海底光缆、海底态势观测网、军工(潜航器) - **公司**:中集集团、博迈科、中国船舶、迪威尔、大金重工、新强联、广大特材、亨通光电、华海通信、劲仔食品、安井食品、中海油服、亚星锚链、振华重工、融资日新、豪迈、韵达、名扬、金风、东方电缆、麦家新材、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山东双一科技、中天科技、长盈通、吉智股份、中国海防、中国海迅、西部材料、金天钛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洋经济主题投资行情**:类比今年 3 月上海科技行情,但更广泛,参与者风险偏好高,交易优先选科技板块,因处于业绩预告披露期,对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定价更充分[1][3][4] 2.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2024 年 7 月发布,已达 2019 年以来新高,含 200 多个 A 股和港股成分股,偏向小盘股,涵盖交通运输、军工等行业及部分食品企业[1][4] 3. **海工行业深海开发**:可行性显著提升,过去 8 - 10 年深海外域探明储量占比超 70%,实际开采量仅 6%左右,巴西圭亚那和苏里南成本线低于 40 美元/桶,产业链从勘探到生产阶段有显著变化[5] 4. **深海外域油气开采设备需求**:勘探阶段用半潜式钻井平台,生产阶段近岸用铺管船,远岸用 FPSO,采油树需适应深海环境[7] 5. **海上风电发展**:向深远海发展,可开发资源量是近海数倍以上,风机招标价格反弹 13% - 15%,整体成本因螺纹钢价格下跌 20%降低,预计 2025 年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1][10] 6. **风电行业挑战与机会**:2025 年二季度起零部件排产和交货改善,部分企业盈利好,股价低位,业绩兑现弹性大,确定性开工项目增多,海外市场潜力大[11][12] 7. **大型风机发展趋势**:16 兆瓦机型优势明显,降低成本,深远海项目增加高性能海缆需求,风机行业估值便宜,零部件“两海”企业有潜力[14][15] 8. **海洋经济对石油化工行业影响**:资源端近海油气开采量上升带动装备需求,化工材料需耐候耐腐蚀材料,文旅设备对复合材料需求增加[16] 9. **深水科技产业发展**:获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2025 年全国两会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能源和国防安全保障新质领域[17] 10. **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处于代际更替周期,AI 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建设,预计 2025 年投资额增速达 116%,亨通光电旗下华海通信是国内领先厂商[19] 11. **海底态势观测网**: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加速建成,我国有多个规划项目,多家企业参与,今年预计进展较快[20] 12. **海上风电市场**:中天科技订单验证国内外市场景气度提升,未来远洋风电项目增加海缆需求,中天科技和亨通集团在手订单充足且估值低[21] 13. **军工潜航器发展**:我国有良好产业基础和明确技术突破路径,无人潜航器材料、动力推进系统、水下导航与通信是重点突破环节[22] 14. **投资方向**:关注国家级项目核心供应商、技术壁垒高且国产替代需求迫切环节、具备商业化场景验证能力领先公司[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及海洋科技、海上风电现代化等投资关键词[2] - 浅海作业采油树生产难度与陆上井口相似,深海水下作业采油树生产难度几何级数提升,迪威尔公司在深海采油树领域有优势[8] - 深海开发提升海工板块作业量,船舶制造和风电板块相关公司受益[9] - 中国风机厂有望占领欧洲市场空白区域,提升技术水平和盈利,巩固全球竞争力[13] - 我国海洋经济 2024 年总量首破 10 万亿元,一季度增速 5.7%[17] - 深海经济业态依赖深潜、深钻和深网技术,涉及耐高压耐腐蚀材料等关键支撑[18]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4:04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 年海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8%至 166 亿元,净盈利 2.24 亿元;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 63 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 [3] - 中美关税共识或带来“抢出口”机遇,利于消化集装箱行业库存和获取短期订单,但面临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 24.2%至 57.6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3.4%至 43.42 亿元,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 13.06 亿元,同比猛增 80.0%;化工环境分部收入 5.70 亿元,同比增长 1.4%;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 4.3%至 8.53 亿元;截至一季度末手持订单达 283 亿元 [3][4] - 中集安瑞科湛江 5 万吨级绿色甲醇工程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二期 20 万吨级项目同步推进;IMO 净零框架 2027 年生效将对绿色甲醇应用有积极影响,公司已取得市场对接实质性进展 [5] - 模块化建筑业务有施工效率高、成本有竞争优势等优势,但受金融配套、工会抵触、成本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制约;受益于住房短缺、基建升级和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机遇,中集品牌在该领域有全球领先影响力 [6][7]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围绕聚力高质量发展、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展开,推进资产结构优化,聚焦核心产业,在新兴战略领域完成前瞻布局,更注重盈利水平与发展质量 [7] 公司债务管理 - 截至 2024 年末,集团将美元币种债务全部置换为境内人民币、离岸人民币或港币债务,综合债务成本明显下降;2024 年年末有息负债规模从年中 460 余亿元压降至 390 亿元;今年将采取积极资产负债管理措施,协同管控债务规模与结构,改善整体债务成本 [8]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2)
2025-04-30 10:02
集装箱业务 - 2025年一季度公司集装箱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上升,产销量同比增长,干箱销量同比增长7.44%至53.12万TEU,冷箱销量大幅增长291%至3.64万TEU [3] - 短期订单排产至二季度,预计下半年受去年高基数和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更明显;中长期全球贸易增长等给制造端提供基本面支撑,公司会灵活应对并深化众星战略发展增量业务 [3] 贸易战影响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营收占比小,直接影响不大,更多是间接影响 [4] - 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全球集运市场,但供应链重构有望中和部分关税对贸易量的影响,公司有信心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4] 海工业务 新增订单与行业预期 - 一季度海工新增订单以油气业务为主 [5] - 虽受美国关税影响原油价格下降,但海上深海油气增产趋势不改,预计2025 - 2027年平均将有13艘/年FPSO新合同授予,2025 - 2029年累计约有超过10艘FLNG订单数 [5][6] 盈利能力与预期 - 2024年海工业绩强劲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至166亿元,净盈利2.24亿元,新签订单32.5亿美元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工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63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公司将通过投入提升产能和建造效率,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保障订单交付和盈利 [7]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聚焦现有业务结构,在传统优势业务基础上发展战略新兴业务 [8] -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推进资产结构优化,清理低效资产和亏损业务,聚焦核心优势业务,已在储能等新兴领域完成前瞻布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