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

搜索文档
影石创新刘靖康:上市就像“结婚” “1+6”新政将更精准服务科创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3:10
科创板深化改革政策 - 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其中"1"为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6"为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的6项改革举措 [1] - 政策旨在精准服务有技术重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和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 [1] - 改革措施包括提升再融资便利度、优化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等 [3] 影石创新市场表现 - 公司总市值约为690亿元,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全球10000多家零售门店及90余座海内外机场 [2] - 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位居第一,领先日本理光(12.4%)和GoPro(9.2%)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和9.95亿元 [3] 财务与研发数据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1.27%、55.90%和52.21%,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均超70% [3]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1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16% [6] - IPO融资净额17.48亿元,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 [5] 公司发展战略 - 重点投入方向包括低功耗高算力技术研发和软件效率提升 [5] - 计划加大新技术应用,同时把控技术风险并优化产品市场匹配度(PMF) [5] - 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以回馈投资者 [7] 行业政策影响 - 政策强化了"耐心资本"培育,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3] - 改革将促进中长期资金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3] - 公司认为政策落地将为科技型上市公司提供更健康的长期发展环境 [3][7]
秦港股份: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13
核心观点 - 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连续竞价交易增持秦港股份股份,持股比例从4.9218%增至5.0005%,达到举牌线[1][11] - 本次权益变动基于保险公司长期投资理念,看好秦港股份作为"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的长期投资价值[10]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导向[10] 权益变动详情 - 变动前持股275,000,000股(4.9218%),变动后持股279,400,000股(5.0005%),其中H股258,000,000股,A股21,400,000股[11] - 2025年1-6月通过连续竞价累计买入H股66,000,000股(均价1.9098-2.0684元/股)和A股21,400,000股(均价3.2161-3.2245元/股)[11] - 持股无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上市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11] 公司基本面 - 秦港股份在秦皇岛、曹妃甸、黄骅港区布局73个生产性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4.1亿吨[10] - 主营煤炭、金属矿石、油品及液体化工等货类运输,承担"煤炭价格稳定器"和"北煤南运蓄水池"功能[10] - 业务稳定且业绩稳健,符合险资长期配置需求[10] 信息披露义务人 - 长城人寿为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控股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注册资本62.19亿元[7] - 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业务,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未披露[7] - 公司董事及高管团队具备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6][8]
资本市场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核心作用
证券日报· 2025-06-19 17:12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一揽子举措 - 证监会宣布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 旨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多项改革当日落地 [1] - 改革统筹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 包括科创板深改"1+6"政策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用 [1] - 改革统筹投融资协同发展 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环节 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培育耐心资本 [1] - 改革统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构建更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1] 科创板创业板包容性提升 - 资本市场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核心作用 [2]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精准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 [2]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措施 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制度"试验田" [2]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集中管理 [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改革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是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 [3]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优化定价效率并引导长期资本流入 [3] - 资深机构投资者参与可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定价 降低市场波动 [3]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从生物医药拓展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4] - 扩大适用范围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耐心资本"为前沿科技企业提供长研发周期支持 [4]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陪跑" [5] - 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 畅通循环 [5] - 推动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拓宽资金来源 [5]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 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 [5]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 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5] - 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政策通道已打开 [6] 便利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 监管部门统筹推动对外开放 增强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 [7]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7] - 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 优化准入管理 投资运作等安排 [7] - 将更多产品纳入外资交易范围 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7] - 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7] - 开放场内ETF期权有助于便利外资稳步增加对A股的长期投资 [7] - 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发挥更大桥梁作用 引入更多境外投资者 支持中资企业全球布局 [8]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3: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1] - 前海作为核心区域,已落地17项改革举措,2024年GDP达3008.8亿元(同比+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60.4%) [1] - 重点部署四大改革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法治化治理模式 [2][3][4] 金融与科技领域举措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1][3] - 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落地深圳首家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牌照,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3] -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前海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服务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成果转化 [2] 贸易与开放政策 - 货物贸易领域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3][4] - 服务贸易将实施跨境负面清单和CEPA开放清单,推动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拓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新业态 [3][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52.3%),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同比+49.9%) [5] 数字与数据产业布局 - 上线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启动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数据产业园 [3]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 [6] -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搭建游戏出海服务平台,拓展文创数字贸易 [6] 人才与法治环境 - 已实施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将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2] - 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商事调解机构 [4]
拟募资49.65亿!上海科创集团投资的上海超硅科创板IPO获受理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21
上海超硅IPO申请获受理 - 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拟募资49.65亿元,主要用于300mm硅外延片扩产、高端半导体硅材料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1] - 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体现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 [1] 科创板政策支持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政策旨在精准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 [2] - 上海超硅符合政策支持标准,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21% [2] 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 - 上海超硅掌握大尺寸硅片生产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半导体硅片制造完整工艺环节的核心技术 [5] - 公司与全球前20大集成电路企业中的18家建立批量供应合作关系 [2][5] - 公司产品获得集成电路主流厂商高度认可,荣获多项客户奖项 [5]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主要产品包括300mm抛光片和外延片,200mm抛光片、外延片、氩气退火片和SOI硅片等 [4] - 公司还从事半导体硅片受托加工业务 [4] 行业特征与资本需求 - 集成电路大硅片行业具有"长周期""重资本""高技术壁垒"特征 [3] - 硅片企业需要经历长期资本和研发投入,以及严苛的产品验证周期 [3] - 行业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支持 [3] 股东支持与发展历程 - 上海科创集团作为重要股东,自2020年投资以来持续支持公司发展 [3] - 股东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上,还包括产业资源和管理经验 [3] - 公司从基础材料研发到先进规模化产能落地,成为国际化大尺寸硅片供应商 [3]
武汉首提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3000亿耐心资本引领,多项创新举措首试首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09:33
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武汉市印发《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首次提出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 [1] - 方案部署实施耐心资本培育、科技信贷提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风险补偿分担、科技金融生态优化"五大行动" [2] - 目标到2027年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50家以上,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培育"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00家以上 [2] 耐心资本培育行动 - 武汉整合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业基金,累计参与设立母、子基金111支,直投项目32个,累计出资204.4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投资规模834.75亿元 [4] - 提高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创业投资类基金中出资比例可达50%以上 [4] - 延长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限,最长可达15年 [4] - 用好AIC股权直投试点政策,吸引保险资金参与AIC股权投资 [5] - 推广"拨转股"模式,支持政府投资基金与科研平台合作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5] 科技信贷提质行动 - 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立单独的融资授信和风控制度 [7] - 鼓励金融机构拓展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模式 [7] - 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最高额度1000万元,政府按比例风险补偿 [7] -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放款365.63亿元,服务企业4287家 [9] - 创新"共赢贷"产品,探索"贷款+认股权证"业务 [9]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行动 - 对"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分层培育、动态调整,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10] - 2024年武汉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包括四个新兴产业的"全国第一股" [11] - 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控股型并购贷款比例最高可达80%,期限最长10年 [12] - 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动发行各类科技创新债券 [12] - 武汉市已有12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72亿元,储备110余家意向发债企业 [13] 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汉融通"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累计入驻市场主体38万户,促成融资约4300亿元 [9] - 完善"汉融通"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推出10款以上融资产品 [9]
Rime创投日报: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优化“募投管退”-20250619
来觅研究院· 2025-06-19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6月18 - 19日国内外创投市场活跃,有多起募资、融资和IPO事件,同时政策聚焦培育壮大资本和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3][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募资事件 - 幂方健康基金6月17日完成新一支美元VC基金募集,专注中国早期医药创新及生物医药前沿领域投资,已投资多个优秀项目 [3] - 6月17日郑州经开区首支产业创投母基金郑州经开赋豫战新创投母基金合伙企业完成备案,总规模50亿元,期限10年,首期5亿元,投资新能源等领域 [5] - 6月17日北京门头沟区举行京西瑞瓴基金启航仪式,目标规模30亿元,投向人工智能等产业 [6] 大额融资 - 6月18日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数亿元新一轮A系列融资,资金用于核心技术迭代等,产品线覆盖全链路并已批量商业交付 [7] - 6月18日欧冶半导体完成近1亿元B3轮融资,深化车载领域合作,拓展全球布局 [8][9] - 6月18日Multiverse Computing完成2.15亿美元B轮融资,用于加速量子软件技术采用,解决大语言模型成本问题 [10] 全球IPO - 6月19日海天味业登陆港交所主板,发行价36.3港元,认购额超4000亿港元,超购约695倍 [11] 政策聚焦 -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拓宽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12][13] - 6月18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意见,支持上海五至十年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14]
【新华解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资本市场改革创新重要主线
新华财经· 2025-06-19 03:01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促进三者良性循环是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重要主线[1] - 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3] - 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2]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互动 -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兴于产业、成于资本,资本市场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4] - 优质科技型企业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美股"七巨头"是典型例子[4] - 头部科技企业出色的市场表现推动资金向优质公司聚集,吸引全球资金涌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国际竞争力[5]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证监会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6] - 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7] - 改革举措包括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等[6] 政策落地与市场影响 - 当天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7] - 未来将打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卡点堵点,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7] - 优化QFII制度等重磅改革举措有望加快落地见效,A股市场长期叙事的积极变化将不断增加[7]
试验田中的试验田!多项金融举措发布 陆家嘴论坛亮点满满→
央视新闻· 2025-06-19 01:50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 - 中国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专门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上交所同步制定配套业务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科创成长层指引》共12条,明确定位、范围、调出条件、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等5方面内容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突破、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4] - 所有未盈利科技企业全部入层,包括存量54家和新上市企业,新企业需达到"双年盈利5000万"或"单年盈利+营收过亿"才能移出,存量企业沿用"首次盈利即毕业"规则 [3]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需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影响 [6] 长期资本培育与退出机制优化 - 证监会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形成"国家队+市场化资本"的长期资金供给体系 [7][9] - 允许保险资金通过私募股权渠道介入早期科创项目,改善硬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9] - 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让基金更快退出,避免集中抛售打压股价 [11] - 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升级为全国性制度,建立统一交易平台,允许保险资管等受让私募份额 [11] - "反向挂钩"机制鼓励长期投资,投资时间越久重组股份解锁越快 [11][12]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 - 推进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结算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13] - 试点银行只需履行"三反"义务,凭企业指令即可收付,结算时间从2-3个工作日大幅缩短 [15] - 2025年一季度临港新片区离岸转手买卖规模81.53亿美元,同比增长56.67%,已集聚超百家离岸贸易企业 [17] - 试点将吸引更多全球资源集聚,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19]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 - 自由贸易账户为跨国资金流动架起"高速公路",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0][21] - 截至2024年底上海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7万个,本外币跨境收支年均增速超30% [23] - 自由贸易账户已向海南、广东、深圳、天津等自贸区复制推广,功能升级后将提供更多跨境金融支持 [23] - 优化后自由贸易账户可解决企业拓展境外市场的痛点,实现境内外市场本外币一体化 [25]
秦港股份净利六连增获长城人寿举牌 分红35.7亿为A股IPO募资2.7倍
长江商报· 2025-06-18 23:46
长城人寿举牌秦港股份 - 长城人寿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秦港股份A股440万股至2140万股,合计持股比例达5.0005% [2][3] - 2025年以来密集加仓秦港股份,1-6月累计增持H股6598万股、A股2140万股,耗资约2亿元 [4][5][6][7][8] - 本次举牌后,长城人寿已成为11家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金融街、浙江交科等 [8] 政策背景与投资策略 - 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新"国九条"强调壮大耐心资本,鼓励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支持国家战略 [8] - 长城人寿作为国资控股险企,重点配置具有长期收费权、稳定现金流和收益的优质资产 [8] - 港口板块是公司重点配置方向,秦港股份业务稳定且业绩稳健,符合险资长期持有标准 [9][10] 秦港股份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68.65亿元(同比-2.69%),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2.2%),连续六年增长 [9] - 货物总吞吐量414百万吨(同比+5.63%),其中金属矿石吞吐量156.62百万吨(同比+18.49%) [9] - 集装箱吞吐量125.65万TEU(同比+14.71%),杂货及其他货品吞吐量30.69百万吨(同比+15.51%) [10] - A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5.65亿元,为IPO募资额13.06亿元的2.7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