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

搜索文档
金融IT板块年报及一季报小结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基金行业、券商行业、A股资本市场IT行业、银行IT行业 - **公司**:零售软件公司、十家A股资本市场IT上市公司、19家银行IT公司、顶点、恒生、宇信、天洋、京北方、航生、金正恩、领事软件、头发顺、九方之头、天然科技、神州信息、新大陆、新国都、广丁通、长江、指南针、桃花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基金公司和券商情况** - 2024年36家基金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与2023年持平或部分指标下降,但优于2020年[1] - 26家上市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投入占比略有下滑,但新技术人员数量同比增长0.8%,占员工总数份额提升0.3个点[2] - 券商资金和人员配置在经济业务和中后台合规风控数据业务占比最高[3] 2. **A股资本市场IT上市公司情况** - 十家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毛利率提升但毛利润同比下降[3] - 零售软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0%,因2023年11月并购[4] - 利润端受上游预算压制、自身新产品影响下降明显[4] - 十家公司人均创收45.6万元,同比微增,扣非公股净利率下降20%左右[4] 3. **银行IT情况** - 六大行2024年IT投入同比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占总营收比重达3.52%,较2023年增长0.05个百分点[5] - 五家银行自有科技人员占比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占员工总数较上年同期提升1.15个百分点[6] - 银行IT投入增速放缓,19家公司利润下降,人均创收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7] 4. **2025Q1情况** - 9家资本市场IT公司营收延续2024年下滑态势,指南针一季度营收增速达85%[8] - 19家银行IT公司营收增速同比回暖,增长5.3%,毛利率和科技供应链率同比下滑,8家现金流好转[9] 5. **2025年增长驱动因素** - 新创:顶点已有10家A5客户,中标光大项目,恒生产品实现新装适配,银行IT新创改造将从大型银行推广到中小银行[10] - AI:金融IT厂商为银行提供一体机、开发智能体、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在代码生产方面提升人效[11][12][13] - 出海:支付类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15%,银行IT公司在东南亚有性价比优势,订单持续落地[14][15] 6. **投资建议** - 关注偏C端增长锐度高的公司,如指南针、桃花顺、九方之头,以及B端受益新创和AI的公司[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券商信息技术投入为预算值,受前期预算影响,未随2024年Q4盈利能力改善而提升[2] - 2025年单季度情况不能完全代表全年情况[8][9]
首席对话录第22期
2025-07-16 06:13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北方华创、国内头部光谷玻璃企业、小鹏、理想等车企、创销企业 - **行业**:半导体、消费、光谷玻璃、汽车、创销 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行业(北方华创) - **核心观点**:北方华创是国产半导体行业升级扩张的最直接受益者,预计2025年在国内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较2020年翻番,科学和成绩产品收入将增长,但增速放缓可能致估值折价 [1][2] - **论据**: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形成除高端EUV光刻机外的国产替代能力,北方华创是唯一拥有完整产品线的平台型公司;全球半导体设备重要性上升,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3%升到2024年的42%,进口设备占比从2015年的91.8%下降到2024年的67.6%;公司ICP产品国内领先,CCP产品实现8英寸和12英寸主要场合完全覆盖,薄膜成绩开拓AOD高端产品,巩固本土领先地位,预测2025年科学和成绩产品同比收入分别增长37%和39% [1][2] 消费行业 - **核心观点**:下半年消费行业大概率延续上半年复苏态势,上市公司盈利下半年是关键验证窗口,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新兴消费趋势崛起,出海成重要方向 [3][4][5][6][7] - **论据**:上半年市场温和复苏,1 - 5月社零数据有逐步恢复,录得中单位数累计同比增长,消费者信心略有回温但未突破100临界点;政策细化扩容有望带动消费者情绪改善;消费者注重质价比,理性消费,消费子行业靠促销维持份额,带来价格竞争压力;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潮玩、黄金饰品等细分赛道增长,情感体验在购买决策中更重要;很多消费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有布局 [3][4][5][6][7] 光谷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看好光谷制造龙头亏损反转机会,关注产品价格拐点 [12] - **论据**:政策力度加强,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国内头部光谷玻璃企业7月起GDP减少30%,预计后续产量快速下滑,供需市场状况将改善 [11][12] 汽车行业 - **核心观点**:关注车企促销活动、新车布局及交付情况,下半年需在以旧换新力度上增长以实现较好增长 [13][14] - **论据**:6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较高,但5月增速有所放缓,部分地方补贴定额用完,预计7月底基金到位开启补贴;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 [13][14] 创销行业 - **核心观点**:下半年出海是主旋律,商宝目录政策使形成路径更清晰,关注相关产品 [18][19] - **论据**: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创销上涨主要是估值修复和出海预期;商宝创销目录政策明确了制定机制、时间安排、定价方式等,突出商宝和专家地位,解决了市场疑问,若出台正式商榜目录,相关产品值得期待 [16][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方华创面临技术发展、地缘因素、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等风险 [3] - 消费行业必需品领域去年表现不佳,可选消费波动大、分化大,传统龙头稳健经营寻找新增长点,新兴细分行业有结构性成长机会 [8][9] -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评论文章点名光复行业,指出其困境成因是产业过剩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上马项目,导致低效落后产能难退出 [11] - 创销行业商宝创销目录里的药品不计入集采监控范围和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纳入医保和商宝创销目录的创新药款直接实行挂网 [17]
张永伟:智能化进入全面竞争,2030年将迎高阶智驾时间窗口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2:29
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中国在电动化领域实现换道超车,智能化领域终端先行且产业生态日益丰富 [1] - L2级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全球最高),智能泊车等技术渗透率超20% [3] - 2025-2030年是加速普及辅助驾驶的关键期,L3/L4将在2030年后进入规模化应用窗口 [3] 智能化竞争格局与企业战略转型 - 智能化进入全球全面竞争阶段,企业竞争能力需围绕智能和AI技术重构 [3] - 整车与科技企业加速"结对子"合作模式,弥补智能化短板并加速技术商业化 [3] - 行业需突破传统边界,通过跨界融合构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 [4] 智能化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需求 - AI算力需求激增:从千卡级跃升至万卡级,行业呼吁协调建设更多算力资源 [4] - 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成为关键,需强化本土技术供应链 [4] - L2/L3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20%,带动智能化整车及供应链出海 [4] 产业链延伸与第二增长曲线 - 以汽车产业链为核心,延伸至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聚合智能产业链 [4] - 智能化将成为继电动化之后汽车全球化发展的新支撑力量 [4]
出海速递 | 欧洲电动车,进退两难/中餐出海,为啥有人抓住了万亿商机,有人只得到教训
36氪· 2025-07-15 10:45
中餐出海 - 中餐出海存在巨大商机但部分企业仅获得教训 需通过产能调整实现良性发展 [2] 欧洲电动车行业 - 欧盟电动化转型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2] AI情感陪伴赛道 - AI情感陪伴被质疑为"伪需求" 用户更倾向发展真实关系 [3] - 该赛道存在夸大营收现象 部分企业宣称"年营收千万美金"与实际不符 [3] 泡泡玛特业绩 - 预计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3] - 预计同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不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3] 去哪儿旅行国际化 - 上线英文版页面 支持酒店/机票/火车/度假产品英文预订 [4] - 安卓和IOS用户可通过设置切换语言 [4] 小鹏汇天融资进展 - 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加速飞行汽车研发及量产 [4]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已封顶 计划2024Q4竣工 [4] - "陆地航母"车型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 [4] 消费电子产业链出海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加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4] - 行业趋势要求企业建立海外本地化生产/销售/供应链体系 [4] Meta人工智能战略 - 计划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5] - 可能成为首个部署1GW+超级AI集群的实验室 股价上涨1.5% [5] 中美贸易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限期50天内解决俄乌冲突 [5] 中东市场布局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快速注册 支持中企本地化战略 [5] 企业全球化传播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7] - 通过彭博终端/Factiva等平台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影响力 [7] 出海社群资源 - 36氪出海社群已聚集超17,000名行业从业者 [9] - 提供跨境资讯整理及生态圈资源对接服务 [9]
集采浪潮激荡 中国医药产业驶向创新深水区
证券日报· 2025-07-14 16:12
三医协同发展与集采成效 - 2024年国家医保局开展第十批集采涉及62种药品 自2018年以来累计纳入435种药品 [1] - 集采政策持续扩大覆盖范围 终结传统药企靠简单扩张获利的时代 推动行业深度结构性调整 [1] - 集采常态化促使行业向效率提升、精益求精、创新为本和"出海"发展转型 [1] 行业转型与成本管控 - 集采通过"以价换量"压缩药品流通价格水分 倒逼药企构建全产业链精益管理体系 [2] - 部分企业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自动化生产 将单品种成本压缩至行业均值的60%以下 [2] - 药企在采购环节建立内控体系 生产环节应用AI技术 供应链环节采用AI求解器实现降本增效 [2] - 博瑞医药2024年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占比62.78% 同比增长77.37% 同时优化生产工艺降本 [3] 创新驱动转型 - 传统药企加大创新药及高壁垒仿制药研发 创新带来独家知识产权和更高利润回报 [4] - 恒瑞医药2011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460亿元 已获批27款创新药 90多个产品在临床开发中 [5] - 华东医药聚焦三大治疗领域 通过全球合作完善研发生态圈 引入高潜力产品 [5] - 中国生物制药出售子公司回笼10亿元资金 同时收购和参与融资加码创新药投资 [5] 出海战略与国际化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对外授权交易 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33笔对外授权交易 金额达366.33亿美元 同比增长258% [7] - 恒瑞医药2018年以来实现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 近三年完成9笔 [6] - 对外授权模式因轻资产、低风险成为药企出海主流选择之一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传统药企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生存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精益管理体系 [2][3] - 创新研发成为破局关键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全球合作和剥离非核心资产实现转型 [5] - 中国药企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凭借研发实力和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 [6][7]
入市重点投向,长钱长投制度优化……多家险资巨头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7-14 05:52
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关注价值投资本质及长期稳健回报 [2][3] - 险资机构提出优化权益资产配置能力,强调长钱入市与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相辅相成 [2][8] - 投资策略聚焦新质生产力、新经济、高股息资产及出海机遇,把握结构性机会 [5][6] 价值投资策略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应回归价值投资本质,以合理价格买入资产并长期持有 [3] - 重点考察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ROE/ROIC/EBITDA/FCFF优于行业)、经营稳健性及股东回报能力 [4] - 通过深度挖掘"好生意"本质特征,实现最小资本投入获取最大回报 [3] 重点投资领域 - 科技成长板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顺应科技革命趋势 [5] - 传统产业:盈利稳定、估值合理、现金流优良的企业提供中长期稳定回报 [5] - 出海机遇: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需关注美国贸易政策 [6] - 细分行业:医药创新药、高值耗材国产替代及全球价值链核心资产 [6][7] 全球产业链布局 - 国内制造业龙头在化工、机械、新能源车等领域已形成全球优势产业链 [6] - 国际视角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上游资源战略稀缺价值凸显,能源转型推动长期配置价值 [7] 政策建议 -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完善IPO/再融资政策、退市机制、分红制度及投资者保护 [8] - 差异化资本计量:对5年以上股权投资给予优惠,区分交易性与战略性投资 [9] - 放宽衍生品限制:允许套期保值类衍生品使用,建立额度管理制度 [9]
出海可能是未来10年唯一的机会了
36氪· 2025-07-14 03:15
大变局下中国企业的挑战和机会 - 过去旧红利正在消退,包括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房地产和消费互联网红利 [2][3] - 行业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甚至减量时代,同质竞争导致内卷加剧 [3] - 企业需从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从成本规模驱动转向效率创新驱动 [4] 未来新红利崛起 - 出海红利:通过"一带一路"和数字化驱动新一轮全球化,拓展全球市场 [6][8] - 绿色经济:新能源汽车、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9][10] - 人工智能:从判别式到生成式再到推理型AI,全面改造行业和商业模式 [12] - IP和品牌:数字化时代IP成为流量基础,轻资产运营成为趋势 [13][15] 新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出海新模式 - 四次全球化:从英国主导到美国主导,再到中国推动的数字化全球化 [17][18][20][21] - 五次产业大转移:当前从中国向全球转移,高端制造向欧美日,中低端向东南亚等地 [25][26][27][28] - 全球供应链重构:从效率成本驱动转向安全价值观驱动,本地化、近岸化趋势明显 [30][33][34] 中国在新全球化时代的角色变化 - 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办公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品牌营销 [44][45] - 从"made in China"到"made by China",出口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6][47] - 商业模式从"copy to China"转向"copy from China",如TEMU、TikTok等引领全球 [45][46] 中国企业出海新模式 - 产品出海转向产能出海,海外设厂、本土化销售团队成为趋势 [49][50] - 典型出海模式:美国跨国公司模式、日本综合商社模式、德国隐形冠军模式 [51][52][53][54] - 跨境电商、文化出海、服务贸易、数据出海等多元化模式涌现 [55][56][57] 数据智能赋能中国企业新出海 - 数字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从在线化、数据化到智能化 [62][63][64][65] - 数据智能应用于营销、客户分析、风险管理等全链条 [67][68] - 数字化转型需从工具、战术到战略层面逐步推进 [70][71][75][78] 中国企业出海的建议 - 产业专业化、市场多元化,贴近本地需求 [86][87] - 分布式产能、弹性供应链,规避贸易风险 [89][91] - 从销售导向转向营销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94][95] - 培养全球化视野和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96]
帮主郑重:险资举牌潮来袭!万亿资金盯上这三类“现金奶牛”
搜狐财经· 2025-07-14 02:10
险资投资动向 - 险资举牌次数今年直接翻倍 最近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 信泰人寿盯上华菱钢铁 [1] - 险资总规模达35万亿 正在A股市场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1] - 险资投资偏好从高股息蓝筹股扩展到科技和大数据产业 泰康资产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板块 华泰资产加仓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龙头 [3] - 险资开始布局"出海"概念 关注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的第二增长曲线 多家险企调研东南亚产能扩张的家电巨头 [3] 险资选股逻辑 - 险资偏好高股息、低波动的"现金奶牛"型公司 如江南水务股息率超4% 华菱钢铁近三年分红率稳定在50%以上 [3] - 险资投资需匹配10-20年的保单负债 注重长期稳定收益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2%使得股息率超4%的蓝筹股更具吸引力 [3] - 财政部调整险资考核为"1+3+5年"长周期模式 使险资能够更关注长期价值 如浪潮电子3亿回购注销股份的行为符合险资"长期持有、安全边际"的投资理念 [4] - 险资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公司 如紫金矿业上半年净利润大增54% 澜起科技因AI芯片需求暴增净利润预增85%-102% [4] 行业投资机会 - 水务行业受险资青睐 江南水务被举牌反映险资布局城市更新和环保政策红利 [4] - 钢铁行业投资逻辑包括新能源汽车用钢需求爆发 华菱钢铁被险资关注 [4] -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 使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能直接融资 券商投行和科技服务类公司成为险资新目标 [4] 市场风格转变 - 市场风格正从炒小炒差转向价值投资 低估值高股息蓝筹和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龙头成为中长线"压舱石" [5] - 险资入市初期阶段 长线资金主导市场走向 [5]
借船or造船,中国创新药全球竞风流
2025-07-14 00: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器械领域、服务和药店板块、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CDMO 行业 - **公司**:百利天恒、信达生物、联影、迈瑞、愉悦、三诺、天士力、康缘、以岭、济川药业、马应龙、羚锐制药、佐力、甘李、康辰药业、远大医药、君实生物、一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百普赛斯、百奥赛图、奥普迈、彭立、三生制药、泽璟制药、新诺威、科伦系、百济神州、传奇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和创新链投资思路 - **出海分层**:预计今年下半年创新药出海提速但节奏分化,建议关注康辰药业和远大医药[2] - **临床价值高、赛道热、出海机会大**:推荐君实生物和一方生物[2] - **信誉好、出海概率大**:看好信达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2] - **CXO 赛道**:国内创新研发投入进入新周期,BD 首付款成主要资金来源,推动早研阶段需求恢复,大分子领域重组蛋白试剂需求增加,模式动物或 CIO 需求回暖[2][11] PD - 1 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市场 - **市场预期**:2032 年核心专利集中到期,全球市场规模或达 1000 亿美元,受生物类似药冲击[1][4] - **投资思路**:一是通过与 ADC 组合延长专利,如百利天恒、新诺威、科伦系等;二是寻找下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如三生制药的 PD -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信达生物的白介素 2、泽璟制药的 TCE 等[4] 器械领域 - **设备类**:联影等公司 Q2 因清库存业绩承压,但收入仍正增长[1][5] - **IVD 领域**:上半年受集采影响价格下滑,预计三四季度迎来拐点[1][5] - **骨科领域**:集采后清库存完成,进入业绩释放阶段[1][5] - **中长期关注**:出海头部公司如迈瑞和联影,以及家用医疗器械板块如愉悦、三诺[1][5] 服务和药店板块 - **2025 年上半年表现**:整体承压,增速较慢,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需持续关注[1][6] 中药和生物制品板块 - **创新药布局**:关注天士力、康缘、以岭、济川药业等,拥有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的创新药资产[7] - **OTC 品种恢复**:马应龙、羚锐制药等产品表现稳定,有望率先展现亮眼或稳健业绩[7] - **推荐公司**:佐力和甘李[7] CDMO 公司海外业务 - **订单情况**:自 2024 年底以来订单量显著增加,新鲜订单金额增速达 15% - 20%以上[10] - **业绩表现**:收入与利润增速回归增长,推荐估值低位、基本面良好标的,如单二季度收入增长近 20%,净利率提升至 33%的公司[1][10] 中国创新药出海方式 - **借船出海**:轻资产,有明确估值锚,24 年对外交易总包金额达 519 亿美金,25 年上半年累计超 50 起 BD 交易,总金额接近 500 亿美金,理论上不受关税影响[15][16] - **造船出海**: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在海外开展上市申报及销售,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传奇生物 CAR - T,标志中国创新药迈向自主创新阶段[2][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佐力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速个位数,但利润率超预期,下半年随着全国中成药集采百灵片及新品百灵胶囊入院工作开展,收入将加速增长[8] - **甘李公司**:二季度利润端增速略超预期,上半年实现约 6.5 亿利润,有望完成全年股权激励目标 1 亿,下半年关注三代胰岛素在欧美上市进展及减肥药海外催化[8][9] - **奥普迈公司**:培养基业务二季度收入增长超 50%,国产替代顺利,12 条商业化管线使用其培养基,计划 14 亿收购彭立并设对赌协议,大分子 CDMO 业务前景看好[12] - **彭立公司**:药效业务在自免领域占比高,若未完成业绩承诺,最差情况下收购估值约 9 亿,可能受益于国内自免领域研发热情[12][13]
撒钱40亿美元,亚马逊准备对抗沃尔玛;微软退出巴基斯坦,结束25年南亚市场布局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7-13 11:20
出海四小龙动态 - SHEIN秘密提交港交所招股书草案 转向香港上市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前伦敦上市努力未果[5] - Temu计划进军欧洲食品市场 已在德国建立本地团队 目标使欧洲80%销售额来自区域仓库的本地卖家[7] - TikTok否认开发美国专用版应用计划 字节跳动澄清甲骨文收购传闻不实[10] - 速卖通英国站推出"小时达"服务 由Hungry Panda提供配送 计划扩展至全英其他城市[14] 中国企业出海新动向 - 京东全球售上线半托管模式 面向美英等9国开放 要求商家具备海外仓库存能力[18] - 茶颜悦色以电商形式进军美国市场 销售零食茶具等周边产品 SKU超500个[21] - 高德地图推出14种语言版本 一季度外国入境游客达736.74万人次同比增39.2%[23] - 柠季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 海外门店覆盖马来西亚等国家 计划加速东南亚布局[26] 海外市场政策与竞争 - 特朗普宣布对8国加征15%-50%关税 拟对药品半导体征收最高200%关税[29][30] - 亚马逊投资40亿美元扩展当日配送服务 目标2026年底覆盖范围扩至当前3倍[34] - 德国ALDI试水杂货配送服务 全球门店超13000家 中国门店达73家[36] - 微软关闭巴基斯坦业务 结束25年运营 将转为经销商模式[40] 投融资与并购 - 巴基斯坦电商Bazaar收购支付平台Keenu 年处理支付超10亿美元[43] - 日本乐天5亿美元收购亚洲B2B平台Trade 强化区域市场地位[46] - 三星电子收购美国医疗平台Xealth 寻求突破半导体业务局限[50] - 印度Meesho秘密提交IPO申请 计划募资5亿美元 2024财年营收9亿美元[51] - 印度Jumbotail完成1.2亿美元D轮融资 年收入达9.8亿美元同比翻倍[53] - 美国电动自行车厂商Also获2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10亿美元[55] - 土耳其游戏厂商Circle Games完成725万美元融资 推进休闲游戏上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