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

搜索文档
两部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04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 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 7 方面 19 个发展导向,为 工业园区从 "量的快速增长" 转向 "质的有效提升" 提供行动指南。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工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优化空间治理、培优市场主体、 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绿色安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载体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在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 展放在核心位置,各园区应依据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空间治理方面,"工业上楼""土地集约利用" 等举措为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思路。以上海、深圳等 地试点经验为例,"工业上楼" 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将容积率从 1.0 提升至 3.0 以上,单位土地产值 大幅增长,这一模式将在全国园区逐步推广,助力破解 "土地资源紧约束" 难题。 围绕创新与绿色方面,《指引》也提出了系统性部署。创新层面,要求园区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健全 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绿色层面,明确加快 ...
两部门,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3 12:54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 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 7 方面 19 个发展导向,为工业 园区从 "量的快速增长" 转向 "质的有效提升" 提供行动指南。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工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优化空间治理、培优市场主体、提升创 新能力、强化绿色安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载体支撑。 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我国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效应,但随着内部改革深化与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瓶颈逐 步显现。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上述挑战以及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含要求,急需通过制定《指引》,切实促 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指引》的核心亮点在于将 "高质量发展" 具象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向,其中多项举措直指园区发展关键环 节。 在产业培育上,《指引》明确园区需聚焦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 3 个,从源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强 调产业链式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在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放在 核心位置,各园区应 ...
《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征集团标起草单位
中国能源报· 2025-09-23 01:04
零碳园区标准制定背景 -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引擎和产业集聚孵化关键平台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集中区域[2] - 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 重塑产业竞争力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2] - 当前产业园区普遍面临顶层设计缺失 标准依据不足 技术路径不明 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 标准制定工作组织 - 中国开发区协会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立项通知 项目编号T/CADZ-094-2025[2][6] - 由中国开发区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共同组织标准起草工作[3][6] -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标准参编单位 要求具有行业代表性及较高制造科研水平 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3][8] 标准制定意义 - 填补零碳园区领域标准空白 为政府决策 园区规划 企业行动和第三方评价提供关键依据[2] - 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 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7] - 增加企业话语权和行业竞争力 为参与单位提供证明文件协助申请认证及财政补贴[7] 参与单位权益 - 成为标准起草组成员 在前言中体现单位及个人姓名[9] - 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或修订时享有优先参与权[9] - 获得荣誉牌匾及起草人证书[9] 申报要求 -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30日 需提交word版和盖章扫描版申请表[11] - 申报文件需发送至指定邮箱 标题注明"关于反馈团体标准《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参编情况"[11] - 申报联系人包括中国开发区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4位成员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2位成员[15]
解码零碳园区绿色未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1:33
为此,他建议零碳园区必须让政府、管委会、企业、服务商等多主体各就其位。面对8万家产业类 园区、693家国家级、2600家省级园区治理差异,首先要厘清职责:政府负责基础制度与公共服务,用 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清除共性障碍;园区平台则成为"能碳一体"智慧中枢,全程监测碳排放、动态优 化并即时反馈,把要素配置、服务供给和理念落地拧成一股绳;同时平台左手联动"价值放大市场",右 手牵引"理念实现市场",形成"理念驱动—资源整合—协同落地—赋能共振—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 零碳愿景真正转化为协同实践。 "国际对话+中国方案" 共绘零碳园区发展蓝图 9月21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在山东威海临港区举行。论坛以"构建绿色产 业生态,共创零碳园区未来"为主题,搭建中外对话平台,共探零碳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绿色升级路 径。 多主体协同 把8万园区零碳愿景变成现实 "零碳园区是指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性替代化石能源为核心路径,结合能效提升、资源循环 与碳移除等多种辅助手段,在其规划、建设与运营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区域范围内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 现代化园区。"洪堡零碳论坛主席、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 ...
首届中国—东盟绿色能源转型与零碳园区能力建设培训出炉!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10:24
「READING」 近日,《2025年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趋势报告》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能源周"上发布。报 告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7(SDG7)落实情况,从电力可及性、用于烹饪的清洁燃料和技术、可再生能源 占比、能源利用效率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地区能源转型进展、挑战及路径,提出针对性转型建议。 Transforming energy systems for a low carbon fu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al trends report on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5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作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区域,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比仍高达 85%,该区域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到了60%),碳排放强度(carbon intensity)高于其他区域, 也正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报告原文 ESCAP 2025 Transforming energy systems low carbon future AP 在10月即将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绿色能源转型与零碳园区能力建设培训 ...
一文读懂零碳园区
中国电力报· 2025-09-22 02:01
园区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区,也是"脱碳"攻坚的最佳试验场。零碳园区是"双碳"目标在区域层面的关键落 脚点。 五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场以零碳、近零碳为关键词的供用能模式变革有计划、分步骤推进, 在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诸多示范场景落地应用。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 建设启动,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从海南的博鳌零碳示范区到鄂尔多斯零碳产业 园,从江苏大丰港区零碳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到青海海东零碳园,园区和企业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 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减碳增效,稳妥有序向着实现"双碳"目标奋力迈进。 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抢滩布局零碳园区,做好"必答题""必选项"。绿电直连、"以绿制 绿"、强化需求侧管理、探索深度脱碳路径、拥有可溯源能源供应系统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体系……通 过园区层面"零碳细胞"的实践,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正在加速形成,为碳中和目标下建 设"零碳社会"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打造样板。随着2025年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的启动,我国绿色转型 进程也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创新、标准创新迈进。 一图读懂零碳园区 一、基本概念 2024年中央经济 ...
又一家央企成立设计院!
中国电力报· 2025-09-21 22:13
行业新闻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风电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增长44.4% 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增长31.3% [4]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6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包含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4] - 国家能源局2025年8月核发绿证2.71亿个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30.65万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52亿个占比55.99% [5] - 2025年1-8月累计核发绿证18.78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2.77亿个 [5] - 全国首个国标零碳园区在雄安新区授牌 授予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 [5] 企业动态 - 中国海油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一年 累计产油突破70万吨 [6] - 中电建甘肃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瓜州县揭牌成立 由上海院控股 [6]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达成全球专利诉讼和解 通过交叉授权共享核心专利技术 [7] 地方发展 - 安徽淮南潘三煤矿新探明煤炭资源7.6亿吨 规模达大型煤炭井田储量 [8]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年发电量超18亿度 可满足6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8] - 江苏投运24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电站 为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 [8] 国际事件 - 伊朗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因欧洲国家推动恢复对伊制裁 [10] - 扎波罗热核电站遭无人机袭击 辐射水平正常且未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10] - 韩国核电站发生265千克重水泄漏事故 未发现辐射异常及外泄情况 [11]
双杰电气(300444) - 300444双杰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0: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5,894,832.52元,同比增长41.9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16,272.94元,同比增长20.11% [2] - 智能电气设备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4.74个百分点 [3] - 新能源业务应收账款一年内到期占比超80% [7] 业务发展 - 智能电气设备业务规模提升带动收入增长 [3] - 新能源业务订单增长强劲且储备充足 [3] - 重卡充电业务采用自持运营、合作共建、BOT及全流程托管等多元模式 [4] - 宁夏974.276254MW光伏EPC总承包项目于2025年3月签约 [6] - 吉尔吉斯斯坦100MW光伏配套20MW储能项目正在推进 [13] 战略布局 - 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顺应能源低碳转型政策 [5] - 翁牛特旗4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配套55.2万吨高碳铬铁合金产能 [5] - 通过子公司南杰新能布局虚拟电厂及电力市场化交易业务 [11] - 在厂区建设零碳园区示范项目实现光伏自发自用 [10] 运营管理 - 通过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实现毛利率提升 [3] - 建立应收账款预警与催收机制控制坏账风险 [7] - 人员招聘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 [13] - 曾为数据中心提供高压PT柜等设备并寻求新订单 [8]
两座新城,让绿色可知可感(美丽中国·关注零碳园区)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32
核心阅读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沣西新城入选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县(区)、园区试点。近年来,两座新城 依托资源优势,在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智慧管理等方面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生产、运营等环节的 碳排放,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9月的陕西西安,秋意渐浓。 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今年2月正式投运。从设计之初,西安咸阳 国际机场便融入诸多"绿色"巧思,去年有4个低碳案例入选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暨创新成果展会议 案例。 此外,自然通风测试实验、温室效应实验、外围护结构系统实验、清水混凝土外墙饰面、装配式内墙体 系、照明节能与绿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可让源居楼转化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自然能源。 在沣西新城,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正在努力解决冬季供暖碳排放量大这一难题。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副部长张超兴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钻机向地 下2000米至3000米深处钻孔,在钻孔中安装封闭的金属套管换热器,通过换热介质导出地下热能,并通 过地面热泵机组、输配系统向地面建筑物供热。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中深层地岩换热 清洁供暖技术纳入《绿色 ...
陕西西咸新区整合资源优势,探索零碳园区建设 两座新城,让绿色可知可感(美丽中国·关注零碳园区)
人民日报· 2025-09-18 21:52
核心阅读 西咸新区由5座新城组成。2023年8月,空港新城和沣西新城双双入选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县(区)、 园区试点。两座新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能源转型、建筑节能、交通优化、产业升级等多方面推动低 碳近零碳园区建设,让绿色更可知、更可感。 采用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沣西新城入选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县(区)、园区试点。近年来,两座新城 依托资源优势,在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智慧管理等方面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生产、运营等环节的 碳排放,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9月的陕西西安,秋意渐浓。 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今年2月正式投运。从设计之初,西安咸阳 国际机场便融入诸多"绿色"巧思,去年有4个低碳案例入选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暨创新成果展会议 案例。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精细化管控能源使用 与沣西新城不同,空港新城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区内拥有全国十大枢纽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依托"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枢纽、冷链"八大开放功能和国家级试点政策优势,空港 新城大力发展临空先进制造业、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高端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为促进低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