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搜索文档
最高补助80%保费 三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度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9:46
◎记者 韩宋辉 上海证券报记者9月24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 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 资金申请和2026年资格审定工作的通知》(下称"两则通知"),启动年度保险补偿政策资格审定和资金 申请工作。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首台(套)、首批次保险在破解首台(套)、首批次进入市场初期的推广应用 瓶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夯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实体 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两则通知明确,鼓励企业与承保公司根据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复杂度、历史赔付率等风险特征自主协 商确定保险费率和险种。同时,在有效期内科学合理使用保费补助资金额度,合理把握资金使用进度, 确保财政资金平稳有序支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正在不断优化完善。9月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首台(套)、首批 次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及配套的承保理赔服务指引,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费率厘 定标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实施以来 ...
河南20条降本增效新政发布,科研仪器与技术创新获重点支持!
仪器信息网· 2025-08-19 03:58
科技创新与仪器设备升级 - 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成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获得技术引进及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投资额30%补助 最高500万元 [2][7] - 企业研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等产品按销售额比例奖励 单个企业年度最高500万元 [2][7] - 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按审定总投资额30%支持 最高补助2000万元 工信部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参照执行 [2][7] 企业技术改造支持 - 投资额超5000万元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按设备软件投资额15%补助 最高1000万元 [3][7]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 [3][7] 数字化转型扶持 - 特色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按软硬件投资额比例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根据建设及赋能效果一次性最高支持200万元 [3][7] - 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创建达标后每个县最高奖补1000万元 [7] 绿色化改造激励 - 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 最高500万元 [3][7] -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企业可申请停止执行用电用水加价政策 [7] 融资与信贷支持 - 2025年计划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 [3][9] - 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50%财政贴息 [3][9] - 支持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等特色债券 [10] 税费优惠政策 - 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3][10] - 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10] - 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10] 物流成本降低措施 - 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 电动货车通行费7折优惠 [11] - 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1万-14万元 [11] - 购置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 [11] 产业园区服务优化 - 支持建设"工业保障房"并给予租金优惠 [13] - 鼓励产业园区统一供应水电燃气 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 [14] - 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 [14]
河南出台20项举措支持企业降本增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 鼓励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成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技术引进及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 - 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套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 - 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重大攻关项目按照审定项目总投资额的30%给予支持,首次拨付补助资金总额的50%,通过验收后拨付剩余资金,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1] 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 - 对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按照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2] - 鼓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在"小巨人"称号有效期内,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 - 加快医疗、农业、制造、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2]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 鼓励企业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就地就近建设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高企业使用绿电比例 [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用足用好国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 [2] -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根据实际利率实施50%财政贴息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特色债券 [3] - 开展重点上市培育企业专题培训,省、市、县三级联动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3] -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做优做强 [3] 其他地区政策 - 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加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政策措施》,在加快提升工业企业通关服务,加大工业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强化工业企业用工、用电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方面出台相应举措 [3] - 广西将出台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力争投向工业企业贴息贷款800亿元以上 [3]
到2027年 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搜狐财经· 2025-08-05 23:37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推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1] - 政策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实现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1] - 政策强调分类施策、有扶有控原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1] 重点产业支持方向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2]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支持力度[2] -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3] 金融工具创新 - 建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2] - 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机制[2] - 推广"创新积分制",规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3] - 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政府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布局未来产业[3] 金融机构配套措施 - 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3] - 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3]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等4方面机制[3] 政策实施安排 -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推动政策落实[4] - 目标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