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对收益
icon
搜索文档
彭总专访:携手贝塔证券,为投资人朋友提供逻辑清晰透明,稳健可持续的投资可选项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02 04:00
投资理念 - 追求绝对收益 目标年化收益率10%-15% 过往5年每年均实现该目标 [4] - 投资风格稳健 低回撤 不轻易与市场博弈 强调安全边际和确定性 [4][6] - 受巴菲特"慢慢致富"和芒格"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理念影响 注重贝塔收益而非超越市场 [5] - 推崇塔勒布的风险管理理论 包括黑天鹅、反脆弱等概念 [5] - 将港美股市场比喻为亚马逊雨林 认为存在丰富的细分市场机会 [4] 资管产品布局 - 首发基金聚焦港股国配市场 针对高净值客户 通过锚定或基石投资获取一二级市场价差 [6] - 提供全委托账户管理服务 支持个性化专户理财 资金规模更大 [7] - 国配基金投资门槛100万港元 要求流动金融资产800万港元以上 预期年化收益率20%+ [9] - 采用管理费+收益分成组合收费模式 基金规模控制在1亿港元以内 [9] - 近期全委托账户国配投资实现两个多月绝对收益率30%+ [9] 市场机会与优势 - 港股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取消多户打新、FINI系统上线等)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与发行人深度沟通 [7] - 利用一二级市场价差获取确定性盈利机会 寻找"大概率赚大钱、小概率亏小钱"策略 [6] - 研究团队专业性强 研报在业内具有影响力 从投资人视角出发短小精悍 [7] - 以极智嘉-W为例 通过坚定持有和加仓最终实现股价回报 [7] 战略定位与发展 - 定位为"中场大师级"投资产品 介于银行保险(后场)和主业投资(前锋)之间 [10] - 坚持客户利益优先的受托人责任 强调与客户长期共赢 [3][10] - 海外扩张计划 在美国和东南亚布局金融牌照 覆盖债券、股票、期权及加密货币等领域 [4] - 采用合伙人平台模式 注重价值观契合 强调"流水不争先 争的是滔滔不绝"的长期发展理念 [3][4]
兴证全球宋华:不靠择时的FOF,如何做出超额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54
投资策略 - 采用多资产、多策略的低相关性组合提高超额收益稳定性 不依赖择时操作[2][3][10] - 通过系统化研究体系持续挖掘高胜率、合适赔率的套利机会 例如REITs折价套利和股指期货贴水策略[3][12][13] - 策略执行注重专注性和系统性 不追求极致单策略收益 但要求每个策略贡献稳定正超额[2][11][16] 产品设计 - 专户FOF相比公募FOF在合同层面更具灵活性 可更高比例参与股指期货贴水、定开基金及封闭式产品套利[8] - 绝对收益型产品通过资产配置、策略Alpha和纪律性再平衡控制波动 提升持有体验[3][18][20] - 产品风险敞口严格匹配客户预设要求 权益仓位控制在约定范围内 跟踪误差不能过大[9][13] 组合构建 - 将基金按风险收益特征分为前锋、中场、后卫类 构建平衡且适应市场变化的FOF组合[2] - 采用低相关性资产组合实现长期稳健 真正全天候产品不依赖年度资产切换[3][18][22] - 对主动基金看重基金经理风格稳定性和超额能力持续性 被动基金作为组合平衡工具而非观点表达工具[6][22] 收益来源 - 收益主要来自选基和配置 而非市场判断 极端情况下做逆向操作 平时依赖基金经理Alpha和策略稳定输出[24][25] - 通过渐进式操作应对市场:情绪高热时谨慎 低迷时积极 中间状态专注Alpha积累[7][24] - 套利策略占比视情况而定 时间短空间大时占比可较高 但需控制比例避免跟踪误差失控[13][14][15]
兴证全球宋华:不靠择时的FOF,如何做出超额收益?
点拾投资· 2025-09-01 10:58
投资策略与理念 - 投资策略不依赖择时,而是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低相关性组合提高超额收益稳定性 [2][3][14] - 套利策略形成系统化研究体系,持续挖掘胜率高、赔率合适的机会 [3][19] - 策略执行更专注和系统化,通过专业化分工在细分资产和策略上形成阿尔法能力 [2][15][19] 产品设计与定位 - 专户FOF在产品合同层面更具灵活性,可参与股指期货贴水、定开基金及封闭式产品套利等机会 [12] - 公募FOF面向普通投资者作为长期储蓄工具,专户FOF更注重中短期满足客户具体需求 [12] - 绝对收益产品通过资产低相关性和多策略提升绝对收益概率,而非依赖单一资产 [7][22][23] 组合构建与管理 - 组合构建采用"足球阵容"理念,将基金分为前锋、中场、后卫以平衡风险收益特征 [2] - 严格执行纪律性再平衡,涨多减仓、跌多加仓以控制波动,不因预判市场而主动调仓 [24] - 底层资产配置基于长期低相关性组合,而非每年切换资产,实现长期稳健 [8][25][26] 基金选择标准 - 主动基金选择看重基金经理风格稳定性和超额能力持续性 [9][27] - 被动基金作为工具平衡组合,而非表达观点,在主动基金覆盖不足时替代 [9][27] - 不自下而上选择基金时以主动/被动为核心标准,而是基于组合构建逻辑 [27] 风险收益优化 - 所有策略操作严格匹配客户预设风险敞口,权益仓位控制在约定范围内,避免跟踪误差失控 [3][13] - 套利策略参与比例视胜率和赔率而定,胜率高、赔率合适时多参与,否则控制比例 [17][18][19] - 不追求每个策略极致表现,但要求每个策略贡献正超额,长期复合收益稳定 [20][30] 市场观点与操作 - 不对市场做大幅判断,采用渐进式操作:市场情绪高热时谨慎,低迷时积极,中间状态专注做Alpha [10][29] - 收益主要来自选基和配置,而非市场判断,极端情况下做逆向操作 [29][30] - 当前市场未到极端位置,估值、流动性、政策无特别极端变化,保持中性态度 [29]
华安证券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破同期纪录,四大业务协同发力,回购分红双线并行
新浪财经· 2025-08-28 07: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08亿元,同比增长43.09% [1] - 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增幅44.94%,创上市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2%,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资本实力 - 总资产达1021.18亿元,突破千亿大关 [1] - 净资产231.06亿元,母公司净资本184.69亿元 [1] - 资本实力为业务扩张与创新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1] 零售业务表现 - 代买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66.12%,股基交易量1.95万亿元 [3] - 投顾业务收入5187万元,同比激增129%,证券投顾累计签约资产134.8亿元 [3] - 新开有效户3.06万户,同比增长55.33%,金融产品保有规模418.82亿元 [3]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4325万元,同比增长52.65%,APP月活60.37万增24.69% [3] 自营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77.02% [2][6] - 通过"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 [5] - 固定收益、金融创新、权益投资及量化产品多策略协同实现超额收益 [6] 投行业务表现 - 投行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暴增229.70% [6] - 完成1单创业板IPO、1单重大资产出售、1单新三板挂牌及2单定向发行 [6] - 业务覆盖IPO、并购重组、新三板等多个领域,项目储备释放 [6] 机构业务表现 - 主经纪商业务指标增速超50%,机构及产品客户股基交易量增58.94% [2][7] - 净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3.10%,机构客户贡献度提升 [7] - 研究所构建"科创服务评价体系",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硬科技榜单 [7] 资管业务表现 - 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近10% [4] - 在管产品512只,总规模656.16亿元 [4] - 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12位,受托资金规模排名第35位 [4] 股东回报举措 - 实施股份回购累计金额1.19亿元 [2][8] - 拟派发中期现金红利1.87亿元,从"年度分红"升级为"年度+中期"分红 [2][8]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达4.68亿元,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评估报告》 [8]
机构:高股息率资产仍具吸引力,国企红利ETF(159515)整固蓄势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53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下跌0.09%至2025年8月26日13:05 [1] - 成分股中粮糖业领涨5.90% 鲁西化工上涨4.30% 中信特钢上涨1.75% [1] - 陕天然气领跌 贵阳银行和长江传媒跟跌 [1] 产品动态 - 国企红利ETF最新报价1.17元处于整固蓄势状态 [1] - 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100只高股息率、分红稳定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6.77% 截至2025年7月31日数据 [2] 权重构成 - 中远海控权重2.36%涨0.31% 冀中能源权重2.00%跌0.16% [4] - 山煤国际权重1.47%跌0.48% 山西焦煤权重1.46%涨0.13% [4] - 潞安环能权重1.44%跌1.01% 恒源煤电权重1.40%持平 [4] 资金偏好 - 险资偏好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业绩确定性强标的 [1] - 长端利率中枢下行促使险资重视绝对收益标的作为压舱石 [1] - 举牌行为体现险资应对会计准则切换带来的投资波动 [1] 市场展望 - 无风险利率下行和资产荒背景下高股息率资产保持吸引力 [1] - 以险资为代表的长线资金或延续流入态势 [1]
21对话|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主观私募推出独立量化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5:24
量化投资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场私募量化基金总规模突破1.49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超过800亿元 [1] - 小微盘市场风格走强及AI与量化技术持续迭代融合推动量化投资迎来高光时刻 [1] - 主观多头私募机构开始积极布局量化赛道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1] 相聚资本量化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推出多资产绝对回报独立量化策略对标固收+或市场中性产品追求持续稳健低波绝对回报目标 [1] - 量化团队自2009年成型系统性开展多类量化子策略研发2023年实现多策略整合并达成绝对回报目标 [3] - 策略框架结合多资产与多策略通过多元资产类别平抑波动优选长期增长潜力品种 [3] - 多策略集成包括量化选股风险平价CTA等非单一指数增强策略专注绝对收益需求 [4] - 独立量化产品与高锐度主观多头产品形成互补推动公司向综合资产管理平台转型 [4]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公司核心团队二十余年主动投资经验为量化选股提供基本面研究支撑 [5] - 策略专注长期有效基础研究追求因子长期稳定性避免短期因子衰减后频繁迭代 [5] - 当前A股符合技术性牛市特征累计涨幅超30%中长期慢牛行情值得期待 [6] - A股整体估值处于中枢水平上行需关注市场流动性企业盈利修复及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6] - 行业配置重点关注供需格局变化看好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资本市场景气标的消费行业优势企业及出海业务占比高的全球竞争力上市公司 [6] 主动投资策略升级 - 公司主动投资策略从单一成长风格拓展至非成长领域新增红利策略和大宗商品股票策略 [7] - 实现策略权重整体平衡避免单一风格过度暴露或优势方向配置不足 [7] - 个股选择从侧重股价弹性与盈利趋势转向同时重视安全边际关注性价比和基本面趋势 [7]
畅力资产宝晓辉:以“固收+”筑基 保持理性与耐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0:34
公司背景与投资理念 - 公司创始人拥有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及养老保险高级投资经理和研究部负责人从业经历 参与管理大规模资金 奠定绝对收益导向理念和公司发展基础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 凭借严谨风控和清晰策略定位在市场震荡中稳步崛起 持续位居行业中坚梯队 [2] - 投资本质强调理性与纪律 坚持绝对收益目标 不以短期排名为导向 追求客户资产长周期稳健增长 [2] 核心投资策略 - 固收+策略以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底仓提供稳定票息与低波动基础 灵活配置权益资产及衍生品工具增厚收益 [3] - 投研团队覆盖固收、权益、量化和衍生品领域 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 核心成员多具备险资背景 形成稳健为先、均衡配置的投研文化 [3] - 建议适度降低房地产和贵金属配置 优先把握权益类资产时代性机会 控制债券仓位防范利率风险 [3] 市场观点与研判 - A股行情由政策面与资金面共同推动 反内卷政策改善企业盈利预期 下半年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延续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供流动性支持 [4] - 部分行业表现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 板块轮动频繁但未出现大规模投机性泡沫 [4] - 短期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 部分小微盘股涨幅较大且估值提升较快 [4] 资产配置建议 - 重点关注有补涨潜力板块 传统行业和大型蓝筹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建议保持持仓耐心等待轮动机会 [4] - 科技成长和创新药板块未达到交易极度拥挤状态 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建议通过基金产品参与避免个股选择失误 [5] - 港股龙头科技股创历史新高显示核心资产仍具吸引力 但需区别对待流动性环境和估值体系差异 [5] 投资原则与执行 - 坚持逆向布局原则 在市场冷清时建仓 情绪高涨时逐步退出 [5] - 强调保持理性与耐心 认为频繁调仓是收益敌人 超额收益来源于长期主义下的优质资产配置和纪律执行 [5]
畅力资产宝晓辉: 以“固收+”筑基 保持理性与耐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2:25
公司背景与投资理念 - 公司创始人拥有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及养老保险高级投资经理和研究部负责人背景,参与管理大规模资金,具备险资管理经验和绝对收益导向理念 [1] - 公司于2015年3月成立,凭借严谨风控和清晰策略定位在行业洗牌中稳步崛起,持续位居行业中坚梯队 [2] - 公司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不以短期排名为导向,追求客户资产长周期稳健增长,投资决策建立在深度研究和严格纪律之上 [2] 核心投资策略 - 公司采用"固收+"策略,以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底仓提供稳定票息与低波动基础,灵活配置权益资产并使用衍生品工具增厚收益 [3] - 公司拥有多个投研小组覆盖固收、权益、量化和衍生品领域,投研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核心成员多具备险资背景 [3] - 公司注重在大类资产中战略配置,建议适度降低房地产和贵金属配置,优先把握权益类资产机会,同时控制债券仓位防范利率风险 [3] 市场观点与研判 - 认为当前A股行情由政策面与资金面共同推动,反内卷政策改善企业盈利预期,下半年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有望延续 [4] - 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为市场提供良好流动性环境,本轮行情部分行业表现出更强持续性和稳定性,未出现大规模投机性泡沫 [4] - 提醒短期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部分小微盘股涨幅较大且估值提升较快,但当前点位仍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4] 行业配置建议 - 重点关注有补涨潜力板块,指出传统行业和大型蓝筹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建议保持持仓耐心等待轮动机会 [4] - 认为科技成长和创新药等板块尚未达到交易极度拥挤状态,估值未脱离合理区间,建议通过基金产品参与避免个股选择失误 [5] - 对港股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指出部分龙头科技股创历史新高显示核心资产仍具吸引力,但建议区别对待和精细选股 [5] 投资原则与展望 - 坚持逆向布局原则,在市场冷清时建仓,在情绪高涨时逐步退出 [5] - 强调保持理性与耐心,认为频繁调仓往往是收益敌人,超额收益来自长期主义下的优质资产配置和纪律执行 [5] - 公司将继续聚焦"固收+"主线,不断丰富策略维度并提升多资产协同能力,致力于成为以客户财富稳健增长为使命的资产管理机构 [3]
以“固收+”筑基 保持理性与耐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理念强调理性与纪律 追求绝对收益目标 不以短期排名为导向 [2] - 核心策略为固收+ 以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底仓 提供稳定票息与低波动基础 [2] - 灵活配置权益资产并使用衍生品工具增厚收益 不做信用下沉 不盲目追求高风险收益 [2] - 投研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 核心成员多具备险资背景 形成稳健为先 均衡配置的投研文化 [2] - 坚持逆向布局原则 在市场冷清时建仓 在情绪高涨时逐步退出 [4] 市场观点与配置建议 - 当前A股行情由政策面与资金面共同推动 反内卷政策改善企业盈利预期 财政发力与货币宽松有望延续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供良好流动性环境 部分行业表现出更强持续性和稳定性 未出现大规模投机性泡沫 [3] - 建议适度降低房地产和贵金属资产配置 优先把握权益类资产时代性机会 控制债券仓位防范利率风险 [2] - 短期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 部分小微盘股涨幅较大且估值提升较快 但当前点位仍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3] - 重点关注有补涨潜力板块 传统行业和大型蓝筹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建议保持持仓耐心等待轮动机会 [4]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和创新药板块未达到交易极度拥挤状态 门槛较高主要由专业投资者参与 估值尚未脱离合理区间 [4] - 港股部分龙头科技股创历史新高 核心资产仍具吸引力 但流动性环境和估值体系与A股不同需区别对待 [4] - 在一轮长期趋势性行情中轮动是常态 盲目追逐热点容易导致赚指数不赚钱 [4] 公司发展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 凭借严谨风控和清晰策略定位在行业洗牌中稳步崛起 持续位居行业中坚梯队 [1] - 未来继续聚焦固收+主线 丰富策略维度 提升多资产协同能力 打造以客户财富稳健增长为使命的资管机构 [3]
多资产配置穿越市场波动82只含权基金成佼佼者
证券时报· 2025-08-20 22:47
核心观点 - 广发集源债券基金在结构性分化行情中通过绝对收益策略实现连续年度正收益 凸显其回撤控制和风险收益性价比优势 [1][2] - 基金经理采用自上而下与中观行业相结合的投资方法 股票配置稳定在15%-20% 债券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并灵活调整久期 [2] - 权益投资通过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当前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等顺周期方向 并已进行仓位调整 [3] 产品表现 - 基金连续8个年度实现正收益 过去五年收益率25.37% 排名同类前15%(34/223)[2] - 最大回撤控制在6%以内 显著优于同类平均10.88% 夏普比率0.56倍 卡玛比率0.74倍均优于同类 [2] - 在2020-2024年期间 全市场仅82只含股基金实现年度正收益 该基金位列其中 [1] 投资策略 - 股票投资占比稳定在15%-20% 债券投资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久期通常控制在三年以内 [2] - 2022-2023年债市机会期间拉长久期 2024年谨慎阶段将久期缩短至一年以内 [2] - 2022年超配被低估的大盘价值板块 2022下半年至2023年坚持高股息红利风格 [3] - 2024年初调整为红利与顺周期均衡配置 三季度全部卖出红利并集中配置顺周期 [3]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强现实 弱预期"向正面预期转换阶段 有利于大盘股表现 [3] - 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制造业龙头/创新药等方向 优选有竞争力且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 [3] - 行业轮动快且内部分化大 主因在于大级别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较为稀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