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化身民宿茶园微工厂!肇庆318处“老校舍”迎来“新学期” | 众说百千万⑭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03:32
文章核心观点 - 肇庆市通过盘活318处闲置农村校舍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农文旅融合项目和乡村微工厂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13][14][15] 闲置校舍盘活模式 - 建立"一校一档"数据库梳理利用价值较高校舍资源 [13] - 已成功盘活利用闲置校园校舍318处 [15] - 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吸引项目方进行改造 [28] 文旅业态转型案例 - 罗隐小学改造为喜舍民宿 占地约3000平方米 [28][29] - 教室修葺为33间客房 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6万元 [33][34] - 保留原教学楼釉面地砖和植被 延续地方文化记忆 [18][19][20][21][22][23] 农业产业转型案例 - 广宁县将旧校舍改造为茶产业园 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38][48] - 锦波小学改造为茶叶加工厂 配套1200多亩茶园 [47] - 直接带动300多名农户务工 年产值最高达1200多万元 [48] 综合开发项目 - 水月村小学改造为广宁竹茶小镇茶产业园 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54] - 融合竹产业 茶产业 文旅和民宿资源优势 [55] -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 [58] 区域发展成效 - 江屯镇28个闲置村小中已有20个改造为茶产业 龙须菜冷链等产业用地 [62] - 采取"一村一策"策略 确保闲置资源与本地产业挂钩 [63]
罗明忠:典型村片区要打造为乡村振兴增长极|典型村片区云客厅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8-28 03:0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15个地级市公布2024-2025年"百千万典型村片区培育项目"评审结果 翁源 仁化 蕉岭等20地入选[2][3] - 该项目是广东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创新性举措[4] - 典型村片区指具备地理相邻 产业相融 文化相近条件的多个行政村 通过资源统筹 产业协同等机制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区域[5][6] - 培育目标包括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8] 政策特点与意义 - 典型村片区培育具有以县域为载体 突破行政边界和集群式发展特点[12] - 有助于缓解城乡融而不合问题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障碍 推动城乡经济与社会深度融合[13][14] - 广东已开展三批典型村培育 覆盖全省近1/3行政村[31][32] - 从单点培育到连片组团发展 可形成一体化 全域化 系统化发展格局 扩大溢出效应[26][36][37] 实施路径与机制 - 通过强化规划引领 构建利益链接机制 健全管护运营机制确保利在农民 谋在农民 建在农民[21][61][62] - 借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法 包括强化规划引领 构建利益共同体 优化实施机制 创新长效管护[69][70][72] - 需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久久为功[45][78][79] - 必须导入产业支撑 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生态产业等 实现生态价值经济化[81][82][83] 产业发展与特色 - 片区发展需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 坚持本地特色 发挥人文自然禀赋优势确定主导产业[97][98] - 乡村改造不是面子工程 而是民生工程 需使乡村内外均得到发展[91][92][93] - 培育优秀乡村运营官作为乡村建设重要力量[100][101] - 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 产业兴旺 生态优美 人文和谐[20][71]
“乡”约东方村!瑞众保险乡村振兴产业园开启第二季种植
环球网· 2025-08-27 11:59
公司乡村振兴项目进展 - 瑞众保险在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东方村助力复耕复种20亩撂荒地 已做好红薯种植准备[1] - 公司客户 保险代理人及员工代表参与土地认耕 并在"瑞众保险乡村振兴产业园"种植红薯幼苗[3] - 2024年20亩农田种植的"西瓜红"红薯亩均产量达3000斤以上 品质获消费者好评[5] 政企合作与支持 - 柏埔镇政府及深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高度重视该项目 镇党委副书记和驻镇工作队队长出席项目启动仪式[7] - 公司联合柏埔镇政府成立"瑞众保险柏埔镇乡村振兴工作联络站" 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9] 企业社会责任举措 - 公司连续两年助力柏埔镇复耕复种撂荒地20亩[9] - 组建员工教师队伍为柏埔镇学生提供音乐 美术 足球 法律 生理等素质教育课程[9] - 在柏埔中心小学成立"瑞众图书角" 并组织学生深圳研学之旅[9] - 向柏埔镇老人捐赠广场舞音响设备[9] 战略规划 - 公司将贯彻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 持续推动复耕复种项目[9] - 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增长动力[9]
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在广州召开 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助推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7 02:02
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 广东省召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 聚焦岭南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设置成果展示专区 展示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及高校科研机构最新技术突破 [1] - 农业领域9位院士专家 人大代表 科技机构代表 企业代表参与交流发言 [1] 发展战略与产业重点 - 突出"土特产"发展模式 挖掘本土潜力 打造特色品牌 构建产业链条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推进"粤强种芯"工程 实施种业攻关 良种繁育推广和种业企业扶优三大工程 [2] - 深入实施"粤强农装"工程 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利用制造业优势做强农机装备制造 [2] - 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 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提升组织化 专业化 规模化水平 [2] 实施路径与协同机制 - 要求专家学者将科技成果服务农业生产第一线 [3] - 推动企业做强主业做大规模 [3] - 人大代表需密切联系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 推动问题解决与制度完善 [3] - 政府职能部门需针对农业"急难愁盼"精准施策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
加快新一批典型镇村培育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18-08.24)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12:35
乡村振兴政策部署 - 广州持续深化与龙岩产业协同 健全产业合作机制 探索广州研发加龙岩基地等新模式 [2][8][11] - 汕头围绕环境整治 设施配套等问题加强精细化长效管理 探索改造闲置空间为公共设施 [2][20][23] - 梅州要求丰顺县加快第三批典型镇村培育 推进高铁高速国省道沿线示范路段建设 [3][29][31]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 - 东莞强调发挥市领导挂点联系镇街机制作用 用鲜活案例调动村集体企业等各方积极性 [4][38][40] - 中山加强侨房保护活化利用 整合村落与景区资源 串珠成链打造十里画廊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4][44][46] - 肇庆树立大水利思维 培育发展内河航运涉水文旅智慧农业等业态拓展水资源价值转化途径 [5][49][50] 生态与经济协同推进 - 清远持续巩固生态优势 推进绿化美化 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培育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新业态 [6][58][60] - 揭阳统筹抓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班子 [6][64][66] 资源整合与机制建设 - 汕头用好公益加微利模式 发动企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15][24][25] - 梅州围绕人进城钱进县地盘活权赋能等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市县国企作用推进土地整治 [33][34] - 揭阳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 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68][69]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讨论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事项黄坤明主持会议 王伟中林克庆出席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3 01:35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 - 系统性研究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为继续走在前列提供支撑[2] - 扎实推进关系长远发展的重点改革事项和重要举措落地 坚持在改革中探索实践中前进[2] - 健全改革激励机制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 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2] 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 推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超大特大城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深化人地钱等重点领域改革[3] -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从产业和空间布局入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3] - 建立省级统筹推进机制 强化省有关部门指导督促 严格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3]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以深化改革打通堵点激活动力 加快完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4] - 完善县域产业发展产业链协作体制机制 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4] - 支持佛山茂名高州等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4] 重点领域改革事项 - 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建立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机制 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5] - 规范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强化审计结果应用[5] - 抓好新一批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推介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 改革文件审议 - 讨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意见等文件稿[1] - 研究以改革促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工作建议[1] - 听取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汇报[1]
助力连州玉竹产业迈上新台阶, 广东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把脉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03:35
接下来,大路边镇将依托省农科院在玉竹种植技术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的科研优势,为大路边镇玉竹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着力提升 玉竹产能,让科研技术落地生根,为大路边镇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专家团队针对大路边镇玉竹深加工问题,依托连州市全家乐家庭农场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意见征集,目前该镇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玉竹 产品深加工,提升玉竹附加值,使其从初级农产品向功能性食品的提升。专家团队就玉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框架,同时也对当地主管部门所提及 的种植流程标准化、产品分级标准的制定给出相应解决途径,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8月20日,应连州市大路边镇、广州市黄浦区驻大路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邀请,由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合作部曾祥山副处长带队,院加工所周鹏飞博士、清远 分院董春琳、叶倩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到连州市大路边镇开展玉竹、水晶梨技术帮扶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和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当地玉竹产业发展提供 科技支撑。 通讯员:叶倩 董春琳 黄成能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南农晨读 | 青山茶语
南方农村报· 2025-08-21 02:35
南农晨读 | 青山 茶语_南方+_南 方plus 【今日关注】 惠州218最美公 路,串起东坡诗 意的文旅新动脉 |众说百千万⑪ 八月上旬的惠州 博罗县横河镇下 河村,细雨蒙蒙 中更显静谧,宛 如世外一角。来 自广州的郑小拉 一家25人,正聚 村的田野间绘就 新风画卷。 天地人和,"树 神"连接|绿美广 东岭南古树书画 展采风活动走进 粤东 阵雨连连,却浇 不熄丹青圣手们 创作的热情之 火。得巨荫庇 护,淅沥雨滴被 遮挡在层叠茂密 的树冠外,让画 家们得以专心为 古树们绘制"肖 像" 。8月17日至 18日,10多位书 画家走进粤东汕 头、汕尾,开 展"翰墨千春·绿 在下河湾民宿共 享天伦之乐。今 年6月底,惠州 环南昆山—罗浮 山引领区最美旅 游公路(又 称"惠州218最美 公路")正式通 行,他们成为了 享受"头啖汤"的 游客,从广州一 路自驾来此,抢 鲜尽享沿路美 景。 "创建助力百千 万"系列公益广 告视频正式上线 岭南沃土孕新 风,文明滋养润 乡田。锚定"百 县千镇万村高质 量发展工程"实 现"三年初见成 效"目标任务, 广东深耕文明乡 风建设,推出创 建助力"百千 万"——"文明乡 风润南粤"系列 ...
共续岭南文脉,港澳青少年德庆“同心行” 沉浸体验非遗技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1 02:35
共续岭南文脉, 港澳青少年德 庆"同心行" 沉浸 体验非遗技艺_ 南方+_南方plus 8月15日,广东 德庆县港澳青年 研学基地米香四 溢,笑语盈堂。 2025年港澳青少 年肇庆(德庆) 同心行活动在此 举行,110余名 香港师生沉浸式 体验了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 德庆竹篙粉制作 技艺。这场跨越 五百年的非遗对 话,不仅让学子 们溯源岭南文化 根脉,更亲身体 验了广东"百县 千镇万村高质量 发展工程"的生 动实践。 沉浸体验:指尖 传承五百年匠心 研学基地内,一 堂生动的"非遗 实践课"拉开帷 幕。专业讲解员 围绕"德庆的 米、水、油" , 深入解读这项省 级非遗五百年的 文化底蕴与独特 生态密码。实践 环节,学子们亲 手选料、浸米、 合力推磨,在指 尖流转间感受十 六道工序的严谨 匠心。非遗传承 人现场揭秘核心 技艺:生熟浆按 9:1黄金配比冲 撞八轮,行云流 水间米浆焕发新 生,经30秒蒸汽 升腾,白若凝脂 的粉皮惊艳亮 相,被学子们小 心置于传统簕竹 篙上。香港学生 古永莹捧着自己 制作的粉条感 叹:"这碗粉, 是穿越时空的匠 心密码,它可以 帮我了解更多非 物质文化遗产, 吃到自己亲手制 作的东 ...
“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公益宣传正式上线
南方农村报· 2025-08-20 11:00
核心观点 - 广东省推出"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公益广告 聚焦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振兴[1][7][8] - 通过AI技术将文旅兴农 文化空间 村庄清洁 农房风貌 移风易俗五大主题具象化[8][9] - 展现南粤乡村文明建设成果 倡导公众参与乡风传播[10][11][12] 文旅兴农主题 - 打造"粤美乡村"定制旅游 涵盖游 吃 住 玩全方位体验[14][16] - 突出粤菜特色 包括白切鸡 潮汕牛肉丸 荔枝 菠萝等农产品[20][21] - 发展民宿露营 非遗舞狮等文旅业态 提升乡村经济活力[22][23][24] 文化空间建设 - 利用祠堂 青砖黛瓦建筑改造阅读空间 促进乡村文化传播[28][29][30] - 建设乡村广场 庭院茶咖 非遗戏台等多元化文化场所[32][33][34][35] - 通过微缩景观与AI技术结合 展示文化空间的创新形态[27][28][34] 村庄清洁工程 - 以AI水彩画形式呈现村庄清洁行动 包括垃圾分类 池塘治理 电线杆整理[39][40][42][43] - 强调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维护 实现"会呼吸的村庄"理念[38][44][45] - 通过孩童捡垃圾 清扫厕所等场景传递环保意识[40][41][44] 农房风貌提升 - 采用AI微缩景观展示美丽乡村规划 重点改造齐整农房[49][50] - 结合岭南灰塑传统工艺与光伏板新技术 实现老屋环保改造[51][52][54] - 建设四小园(小菜园 小果园 小花园 小公园)提升居住环境[52] 移风易俗推广 - 倡导"喜事种树"替代传统宴席 涵盖婚礼 满月礼 升学礼等场景[56][58][62][63] - 通过种植同心树 希望树 学业树 长寿树等形式传递简约环保理念[61][62][63][64] - 强调用扎根大地的仪式感替代铺张浪费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