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同

搜索文档
背靠腾讯却被围剿10年,转转关了“自由市场”业务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3 02:39
公司战略调整 - 转转宣布自9月22日起逐步关停C端自由市场业务 全面转向官方验业务模式[6] - 公司2019年转向C2B2C模式 导致C2C业务份额降至不足3%[23][24] - 新战略聚焦线下二手奢侈品交易 过去5年创造营收250亿元[9][40]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二手市场规模超3万亿元 闲鱼月活突破2亿 爱回收营收达163.3亿元[6][40] - 闲鱼2019年交易额1894亿元 同比增长94% 爱回收估值超25亿美元[26] - 抖音快手等新玩家入局 行业竞争持续加剧[6] 流量转化困境 - 尽管获得腾讯流量入口支持 但用户转化效率低下[19][33] - 注册用户超4亿但实际交易活跃度存疑 缺乏有效变现能力[11][15] - 对比测试显示闲鱼成交率显著高于转转[17][18] 母公司协同效应缺失 - 58同城缺乏电商基因 用户规模远逊于阿里京东[33] - 母公司2024年被曝裁员上万人 与头部互联网公司差距拉大[35][36] - 无法像闲鱼-阿里 爱回收-京东形成生态协同转化[3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1-2025年累计营收超250亿元但未披露利润数据[9][10] - 2019年曾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 仅能维持6个月工资发放[32] - 线下二奢业务虽规模较小但保证公司持续运营[40][41]
马云和刘强东都盯上了微信这块肥肉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36
网传淘宝将上线微信小程序并支持免密支付 最近势头正猛的阿里,任何消息都牵动着市场的情绪。 近日,市场流传一则重磅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腾讯旗下微信正就一项深度合作展开磋商。 根据传闻,合作核心方向为淘宝计划在微信生态内上线官方小程序,这意味着用户无需跳转外部链接, 即可在微信环境中直接完成商品浏览、下单乃至支付的全流程闭环交易。 作为合作的对等条件,淘宝或将向微信支付开放"免密支付"功能。此举被普遍认为将显著优化用户在跨 平台交易中的支付体验,减少操作步骤,进而有望提升整体交易转化效率。 图源:小红 书 若上述合作最终落地,将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两大核心生态——阿里电商生态与微信社交生态,首次 在核心交易链路上实现"双向打通"。 这一突破背后,是微信向淘宝开放其超12亿月活用户的超级流量入口,而淘宝则需让渡部分支付环节的 主导权,打破此前电商交易与社交流量、支付工具间的壁垒。 不过,当前合作仍存在多重不确定性。 图源:IT之 例如,双方在数据权限共享边界、交易分佣机制设定、交易风险防控责任划分,以及用户隐私保护标准 等核心条款上,尚未对外披露具体细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免密支付"功能,其直接涉及用户资金安全与 ...
从补贴大战到价值比拼:外卖“三分天下”格局成型 京东靠品质外卖持续破局
江南时报· 2025-09-19 02:52
行业格局 - 外卖行业结束补贴大战后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形成淘宝 京东 美团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1] - 三大平台市场份额高度接近:淘宝闪购/饿了么占34.2% 京东占33.5% 美团占28.9% 无绝对统治力[5] 用户行为变化 - 用户选择偏好从价格驱动转向更关注商品质量与服务体验[6] - 价格驱动型用户占比49.3% 其中25.0%转向低价平台 24.3%减少消费频率[6] - 价值驱动型用户占比26.8% 注重质量与服务 维持消费频率且品牌忠诚度高[6] - 机会主义型用户占比19.5% 消费行为与促销活动高度绑定[6] 平台竞争优势 - 京东在配送速度方面以32.70%的占比领先 美团24.80% 淘宝21.17%[6] - 京东服务体验获得用户最高评价[6] - 京东外卖用户跨品类消费达3.4个品类 显著高于淘宝的2.4个和美团的1.8个[8]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实现获客-全品类留存的高效闭环 将流量转化为高客单价消费[8]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市场竞争进入生态协同深度比拼阶段 平台需形成获客-留存-增值完整闭环[8] - 用户心智固化与分化叠加平台生态协同差异 共同促成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9]
乐歌股份:公司积极发展海外仓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18 12:13
业务结构 - 海外仓业务和智能家居业务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 所处发展阶段不同 两者毛利相去甚远[2] - 海外仓业务营收增长较快 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拉低整体毛利[2] - 公司整体毛利和分业务毛利在年报中披露[2] 战略发展 - 公司近年来积极发展海外仓业务 主要基于其与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具有生态协同性[2]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阿里正在重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9:2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在9月17日上涨5.28%至161.6港元,创近四年新高,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较年初涨幅接近100% [1] - 美股与港股市场下半年股价双双突破30%涨幅,吸引资金提前布局 [4] 投行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从135港元上调至165港元,基于云计算业务策略清晰和双位数盈利增长预期 [4]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主要因阿里云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预计2026财年云业务增速达30%-32% [4] - 摩根士丹利将美股目标价由150美元上调10%至165美元,预计阿里云增速加快至30%,利润率保持高位 [4] 云与AI业务增长 - 阿里云Q2收入同比增长26%,创近三年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2][5]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向循环 [5] - 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7万,全球第一开源模型,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份额达17.7%位列第一 [7] - 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市场份额高于2到4名总和 [7] 电商业务复苏 - 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淘宝闪购业务拉动 [2][5][10] - 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闪购业务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较4月增长200% [2][10] - 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10] 技术投入与自研进展 - 宣布对AI投入3800亿元,对消费领域投入500亿元 [6] - 自研PPU芯片采用HBM2e显存,容量96GB,片间带宽700GB/s,功耗400W,规格接近英伟达H20芯片 [10] - 中国云厂商自研推理芯片取得进展,采取多芯片策略,减少对海外芯片依赖 [10] 组织架构与生态协同 - 业务从六大集团调整为四大类别:中国电商、国际数字商业、云智能及其他,加速业务融合与相互赋能 [12] - 高德DAU达1.8亿,整合本地生活资源作为前端流量枢纽,与飞猪、饿了么、支付宝打通构建消费闭环 [13] - Lazada与天猫打通,整合国内品牌供应链与本地化能力,应对东南亚市场竞争 [14] - AI深度融入业务线,高德推出AI原生应用,钉钉发布超10款AI产品,国际站推行AI工具优化商家流程 [17] 财务与战略支撑 - 账上有近500亿美元净现金,AIDC等业务利润率持续改善,为长期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10]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但受即时零售补贴大战影响小于竞争对手 [10] - 市场关注点从短期利润转向AI技术、云业务增长和生态协同的长期价值 [3][5]
奥克斯空调“品质 + 创新”价值驱动厚积薄发,生态协同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搜狐网· 2025-09-18 03: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冷年中国空调行业总销量达1.96亿台 同比增长11.5% [1] - 内销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 同比增长8.7% [1] - 行业进入"破界重构"关键阶段 价值重塑与技术创新成为突破同质化竞争核心路径 [1] 公司战略定位 - 奥克斯成为空调行业少数派和领跑者 持续30年稳定增长 [1] - 公司通过"小步快跑"和"大步慢跑"策略构建全新发展力量 [2] - 经营理念为"品质是基石 创新是灵魂" 贯穿企业经营各个环节 [2] 核心竞争力构建 - 形成"四全能力"体系:全球化布局 全生态构建 全产业链打造 全生命周期服务 [4] - 实现压缩机自研自产突破 构建"核心部件+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3][6] - 建立全球七大智能化产业基地与研发体系 保障产品品质与科技领先性 [3][6] 全球化发展成果 - 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北美 欧洲 南美 东南亚 中东等 [4] - 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场营收占整体收入半壁江山 [4] - 在马来西亚 泰国 越南 美国 沙特等设立销售公司组建本土化团队 [5]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 语音空调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支持多语言识别 [5] - 在东南亚市场以变频技术定频机价格普及 解决电压不稳问题 [5] - 与百度 DeepSeek 华为海思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语音技术和AI省电芯片 [6]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小奥直卖"生态网批新零售模式 清理层层代理加价 [5] - 公开承诺一级能效空调"60天无理由"退货 [5] - 在海外市场实现空调安装工费用直接结算 破解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7] 资本市场进展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行业第三家登陆港交所头部企业 [8] - 上市加速全球品牌经营 推动从空调制造商向智慧空气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9] - 多品牌战略包括"华蒜" "AUFIT"和高端品牌"ShinFlow"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与新能源 用电配电 医疗复康业务形成高效协同 [8] - 提供绿色低碳空气解决方案和健康呼吸全生态护航 [8] - 以"中国方案"解决全球用户痛点 实现从规模比拼到价值引领的转变 [9]
腾讯云副总裁蔡毅:制造业加速智能化升级,离不开场景落地与生态协同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3:25
核心观点 - 工业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需通过AI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和生态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1][4][20] 行业转型需求 - 工业能源行业处于数智化转型关键阶段 单一技术难以满足系统性升级需求 需推动AI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4] - AI技术落地核心障碍是应用思维局限 需从被动执行工具转变为主动赋能系统创新的伙伴 推动根本性业务变革与价值重构 [4] 技术应用场景 工业物料搬运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依托腾讯云平台搭建工业车辆车联网系统 提升物料搬运效率并构建智能管理体系 [6] - 合力已有5万台叉车上云 未来计划扩展至百万级别 降低数据复用和存储成本 结合腾讯云AI能力挖掘数据价值 [7] - 腾讯云智能体平台为合力提供秒级故障维护和深层次故障分析能力 提升数智化转型核心竞争力 [7] 充换电运营 - 腾讯云为宇谷科技打造数智化解决方案 具备自动风险巡检策略 结合运维经验与AI智能分析提供精准运营建议 [9] - 方案生成包含架构风险、运营趋势等多方面的巡检报告 提升业务稳定性 支撑充换电行业数智化升级 [9] 客户关系管理 - 销售易与腾讯云联合打造"AI+CRM解决方案" 整合腾讯生态资源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 [12] - 融合腾讯云智算能力与混元大模型技术 助力企业打通从营销获客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 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12] 实践成果 化工领域 - AI助力研发效率提升 大幅缩短关键环节周期 同时优化生产能耗与工艺 [18] 风电领域 - AI覆盖全业务周期 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文档审核效率大幅提升 [18] - 减少每年超3000万的质量损失 在多个实用场景中落地成熟见效快 推动行业全链条提效降本减损 [18] 实施挑战与对策 人才与成本 - AI落地面临人才短缺、成本回收周期长问题 可通过内部团队培养与外部招聘解决人才问题 [18] 战略布局 - 企业布局AI需兼顾长远规划与实际操作 从小场景切入让员工切实感受AI价值 [18] - 不同规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布局AI 通过差异化布局与资源协同破解落地难题 [18] 知识管理创新 - 传统知识管理依赖个人习惯 文件命名归类不当易混乱 风电行业存在资料分散、员工流动性大、小语种沟通难题 [18] - AI将知识管理从"图书馆"变成专家 为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18] 生态协同 - 腾讯云持续联合产业伙伴通过场景落地与生态协同 帮助工业能源企业建立清晰战略节奏实现数智化转型 [20] - 推动工业能源行业效率重构与生态共生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
补贴退潮 外卖江湖“三分天下”成定局
艾瑞咨询· 2025-09-18 00:06
外卖/即时零售行业消费者研究核心观点 - 补贴大战后用户行为发生结构性变化 价格锚点显著下移且高频依赖固化 品质需求成为核心竞争维度[2] - 市场格局呈现"三分天下"态势 京东在品质赛道实现反超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竞争关键[3][4] - 用户分化成价格驱动型(493%) 价值驱动型(268%)和机会主义型(195%)三类 平台需采取精细化运营策略[26][27][29] - 品质需求定义为安全合规透明 813%用户愿为品质支付溢价 其中438%愿每单多付2元 222%愿多付4元[52][58] - 京东凭借品质心智和生态协同实现快速增长 在品质外卖场景首选率提升205个百分点至398%[63][65] 用户行为变化 - 价格锚点从补贴前2140元区间465%占比 转变为补贴后2040元区间405%主导 20元以下低价群体稳定在263%远高于战前145%[8][11] - 高频依赖固化 605%用户每周下单超3次 即时零售呈现全天候特征 下午和晚间时段各占455%[15][18] - 品质需求超越口味本身 用户最关注实体门店保障(125%) 资质齐全(118%) 定期卫生检查(109%)等安全合规指标[52][54] 市场格局演变 - 整体外卖市场呈胶着状态 用户订单分配预期为淘宝342% 京东335% 美团289%[67] - 品质外卖赛道出现分化 京东以356%的预期订单比例超越淘宝(327%)和美团(286%)[69] - 京东MAU增长领跑 36月环比增速达323%/月 累计增长133% 淘宝同期增长88% 美团增长22%[32][34] - DAU变化显示用户粘性转移 京东26月DAU增长165% 美团同期下降5%[36] 平台生态协同 - 京东形成"外卖获客-全品类留存"闭环 二季度零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76% 新业务收入增长199%[44] - 各平台形成差异化品类心智:京东统治家电(499%) 手机(484%) 数码(451%)等高价值标品 淘宝主导超市百货(451%)和个护(453%) 美团领跑到店服务(491%)和医药健康(279%)[74][76][78] - 协同广度对比显著 外卖用户在平台平均选择品类数:京东34个 淘宝24个 美团18个[82] - 京东618订单量突破22亿单 新用户在超市生活服务等品类交叉销售比例持续提升[44] 品质赛道竞争 - 食品安全卫生成为用户核心痛点 商家资质不明和份量不足构成主要信任赤字[55][57] - 594%用户表示将增加在京东点品质外卖的频率 显示强劲增长动能[71] - 普通外卖场景格局分散:淘宝544% 美团262% 京东193% 品质场景中京东占比大幅提升[61][63]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从流量补贴转向用户价值运营 需同时打好用户分层 生态协同和品质信任三张牌[90][94][95] - 平台需满足"即时性需求+全周期需求"双重能力 实现高频小额到低频大额消费的全场景覆盖[91] - 品质成为终局之战胜负手 信任争夺将决定议价能力和核心用户获取[92]
刘强东下厨炒家乡菜 再为一线业务撑腰
凤凰网· 2025-09-17 02:34
刘强东回归与业务战略调整 - 创始人刘强东以平均每月至少一次的高频率现身各地 为京东在人工智能 外卖 物流 折扣零售 酒旅 医美等多领域的业务扩张站台 [1] - 刘强东频繁出现在京东一线业务的现场 积极化身代言人 包括邀请蔚来创始人李斌品尝京东外卖 在北京化身为外卖骑手配送订单 在日本为京东外卖做宣传 [1][2] 外卖业务拓展与战略意图 - 京东正式宣布进军外卖后 刘强东公开露面次数显著增多 旨在强化生鲜供应链 前端外卖业务盈利并非重点 [1][6] - 京东购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有40%的人会交叉购买京东的电商产品 做外卖业务亏损的钱比在抖音 腾讯购买流量要划算 [6] - 刘强东透露第一个七鲜小厨五公里范围以内的餐厅都有30%的增长 意味着没有挤压餐饮从业者的生存空间 反而带来新流量 [5] - 外卖平台扣点高达25% 导致餐饮从业者生存困难 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问题 以及幽灵餐厅现象 [4] 酒旅业务布局与行业整合 - 京东宣布以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强势入局酒旅 对比携程和美团的基础佣金在12% 飞猪和抖音分别为10%和8% [12] - 活动报名发出后仅30分钟 北京国际饭店创纪录地售出100间房 24小时内百万用户涌入站内活动会场 北京地区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600% [11] - 京东与锦江酒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 围绕餐饮消费场景创新 酒旅服务 供应链协同三大领域全面深化合作 锦江酒店在全球拥有超1.37万家开业酒店 会员规模超2亿 [11] - 刘强东在香港见了各大酒店品牌负责人 提到酒店业焦虑 无力和看不到未来 京东不想把酒店拉进价格战 而是通过供应链将行业成本降到20% 为酒店餐饮提供新通路 [5][6] 供应链核心战略与业务协同 - 京东并非多元化公司 始终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 未来还会有美容 医美 医院以及临街各种业态的供应链服务 [6] - 刘强东强调京东自营和平台卖家相辅相成 自营很强大 靠卖家照样能兜底各个类目 [5] - 京东为酒店 餐饮业务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旨在通过供应链革新与生态协同重构行业规则 [5][12] 用户互动与品牌建设 - 刘强东重启用户见面会 复刻2007年京东商城网友见面会的用户共创基因 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认知 [8][9][11] - 品酒会采用茅台加五星级酒店的高端商务场景 精准触达高净值商旅人群 [11] - 京东旅行推出京东品酒会 定期举办 为用户送福利创新联动酒店和酒品牌 打造差异化住宿体验 [9]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5 06:54
大会概况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举办 与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合作 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1] -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先进制造 新能源 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以破解产业痛点 [1] - 36氪合伙人李政发表《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主题演讲 分享行业动态与趋势 [1][3] 投资市场趋势 - 投资市场整体回暖 募资端数量和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 投资端1-8月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20% 募资数量同比增长1.6% [3] - 36氪平台融资新闻报道量和新项目融资首发量均增长10% 显示募资与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 [3] - 出资结构向国资倾斜 已披露的8000多亿元募资规模中国资占比超68% 接近70% 非国资不足三分之一 [3] - 产业资本作用凸显 包括国资背景产业资本和A股上市公司等大企业产业资本 [3][4] - 投资方向聚焦"自主可控"与"科技攻坚" 关注专利情况 团队背景 技术参数 良品率等硬核指标 而非商业模式和用户规模 [4] 五大热门赛道 - AI赛道从概念热转向落地价值兑现 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资本向具备落地能力的AI企业倾斜 如DeepSeek等大模型企业 [4] - 具身智能成为AI链接物理世界的核心载体 以机器人为代表 上游关节 动力马达等零部件企业获产业资本支持 中游研发企业和全平台模式成为焦点 [5] - 低空经济布局加速 虽未形成完整商业模式 但多地启动产业尝试 随着适航证获取 爆发期渐近 低轨卫星等支撑领域值得关注 [5] - 新能源与新材料是长期看好的科创基石 新能源应用场景拓展 如93阅兵装甲车坦克采用新能源动力 新材料如可控降解塑料涉及全球生态问题 [5] - 生物制药与AI深度融合 AI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 国内企业利用AI进行靶点寻找和靶向药研发 研发周期从1-10年缩短至1-3个月 [6] 行业价值导向重塑 - 叙事逻辑从商业模式转向技术颗粒度 关注技术参数 专利水平 团队专业背景 投资更看重技术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市场表现 [6] - 产业生态从丛林法则转向生态协同 企业需与国家队合作 与上下游对话 在生态体系中定位 聚焦细分领域通过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6] - 从业者心态从估值狂欢回归理性务实 认可20%-30%年化增长 50%属优秀的稳健模式 减少对高估值渲染 聚焦营收毛利等真实经营数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