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策略

搜索文档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11 00:0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2]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4]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加快发行节奏 [1][4] 提前结募基金具体情况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募集结束时间从9月19日提前至9月10日 [3]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募集截止日从9月12日提前至9月9日 [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出现"日光基"现象 发售当天即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3]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达47只 占比近90% [6]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6]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6]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6] - 另有11只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10亿元 [6]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8][9]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9]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9] -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9] - 杠铃策略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券商中国· 2025-09-10 23:2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暖流 9月以来出现"日光基"和提前结募现象 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2] - 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已成为普遍现象 [2][3]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 加快产品发行节奏 共同促成基金发行火热景象 [2][5] 基金提前结募具体情况 - 9月以来已有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5]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原定9月19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10日结束 [4]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原定9月12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9日结束 [4]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在发售当天便迅速结募 [5] 新发市场规模数据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7]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7]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月度新高 [7]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7] - 另有11只9月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 [7]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如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如数字经济和专精特新 [8]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8] -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8] - 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8] - 杠铃策略预计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及未来1-2个季度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12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成为普遍现象 [1]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在发售当天迅速结募 "日光基"再次频现市场 [2] - 市场显著反弹后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2] 权益基金发行数据表现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3]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9月以来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其中15只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140.23亿元 [3] -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3]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4][5]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5]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可能有机会 [5] 市场展望与投资逻辑 - A股市场突破3800点创十年纪录 体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修复成果 市场有望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4]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有望持续 权益资产在国内大类资产比较中占据愈发重要地位 [5] - 大盘成长中存在多元化投资机遇 极致成长与大盘成长逻辑是共荣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6]
万亿资金“抢筹”,港股牛市归来?如何切入更合适~
新浪财经· 2025-09-10 14:43
港股市场资金流向 - 7月以来A股持续跑赢港股 但近期港股出现普涨 部分个股创年内新高 [3] - 南下资金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港股 本周前两日分别净流入167.05亿港元和102.31亿港元 全年累计买入达10389.94亿港元 [4] - ETF资金呈现"减A增港"特征 7月以来A股宽基ETF净流出2038亿元 而港股ETF净流入1431亿元 [4] 机构配置行为 - 机构通过ETF调仓减持A股约1467亿元 与流入港股ETF规模基本相当 [4] - 主动权益基金连续6个季度加仓港股 二季度港股仓位达20.0%创历史新高 [5] - 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份额大幅增长 从年初317.34亿份增至830.02亿份 增加512.68亿份 [4] 货币政策环境影响 -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鲍威尔暗示最快9月降息 [6] - 8月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 进一步强化降息预期 [6] - 货币宽松预期有利于提振港股市场流动性和科技、医药等优质资产估值 [6] 港股投资机会领域 - 新消费、创新药、互联网等板块与A股形成互补 [7] - 富国蓝筹精选采用杠铃策略 配置优质成长股+高股息资产 [10] -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聚焦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成长空间大、竞争壁垒强的标的 [15] 基金产品表现 - 富国蓝筹精选近五年同类排名第1(1/24) 人民币份额近五年收益率95.41% [7][11] -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近五年同类排名第1(1/16) A类份额近五年收益率68.26% [13][18] - 富国中国中小盘近五年同类排名第1(1/11) 人民币A份额近五年收益率52.4% [19][22] - 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近一年同类排名第2(2/10) 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率11.2% [23][27] 投资策略特点 - 富国蓝筹精选主要配置港股和美股 A股持仓较低 采用市场切换策略 [10] - 富国中国中小盘强调"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高速成长的个股"的价值成长风格 [21] - 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持仓多元化 涵盖新消费、创新药、科技、贵金属等多个方向 [26] 市场展望观点 - 市场展现出明显牛市特点 资金流入港股趋势持续形成 [10][15] - 主流股票估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QDII基金选股机会丰沛 [10] - 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中国经济显现企稳征兆 [21]
中国太平为何踏空“牛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05 00:07
投资表现显著落后同业 - 2025年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68% 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 净投资收益率3.11% 位列上市险企尾部 [5] - 综合投资收益率未年化口径为1.86% 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 [6] - 对比中国平安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接近6.2% 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 太平收益能力不足同业一半 [7][8] 权益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宣称坚持"高股息+高成长"杠铃策略 但实际配置偏离银行股等高分红利基 错失结构性行情 [9] - 权益类资产占比含股票和基金从2024年底13.0%降至2025年6月底12.6% 同期新华保险达18.6% 中国人寿达13.6% [10][11] - 二季度市场波动中错误减仓 错过后续反弹 导致收益大幅落后 [10][12] 资产管理规模与结构变化 - 集团第三方委托管理规模下降5.3% 从2024年底1,022.50亿元降至2025年6月底968.69亿元 主因主动压降低费率业务 [9][10] - 集团内保险资金资产增长7.8% 从1.56万亿元增至1.68万亿元 但固收类配置占76.5% 权益类暴露不足 [10][11] 管理层频繁变动与组织挑战 - 2024年底以来集团管理层大幅调整 董事长更替为尹兆君 总经理李可东执掌财险与养老板块 [15] - 太平人寿核心管理层三个月内两度变更 原总经理程永红退休 赵峰接任两月后调离 由王旭泽临时负责 [15] - 太平资产2023年职工薪酬福利费用降至3.73亿元 较2022年4.49亿元下降17% 连续三年递减影响团队稳定性 [16][17] 投资体系与决策机制问题 - 人事频繁变动导致投资决策效率下降 新领导风格与投资理念磨合期拉长 [15][18] - 薪酬激励缺乏竞争力 投研人员流失风险上升 风险偏好趋于保守 市场反应速度落后 [17][18]
银河证券:流动性对A股均有支撑作用
天天基金网· 2025-09-04 11:26
流动性环境分析 - 流动性对A股市场有支撑作用 涵盖汇率、利率及中美利差等多重因素[2][3] - 流动性搬家利好A股 包括居民储蓄存款搬家、固收+资金入市、理财资金入市等[3] -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平稳 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6]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增量资金[6]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且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6] 市场走势判断 - 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5][6] - 市场经历快速轮动后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但中期向好趋势未改[7][8] - 本轮上涨由流动性驱动 只要量能未大幅收缩则市场仍存在反复轮动机会[8]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采用杠铃策略 进攻端关注高景气新技术与新成长方向如算力芯片、创新药及光刻胶[4][5] - 防守端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高股息资产如银行、贵金属等[5] - 资金将继续在科技成长与防御板块间寻求平衡 呈现显著结构性行情特征[8]
A股短期宽幅震荡 机构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22:42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95%至2899.37点 表现强于主板市场[1] -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科创50指数 北证50指数分别下跌1.16% 0.65% 1.64% 1.49%[1] - 市场成交额缩量至2.40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167亿元 但已连续1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光伏板块逆势上涨 上能电气20%涨停 鹿山新材涨停 艾罗能源涨逾19% 阳光电源涨逾15% 锦浪科技 首航新能 晶瑞电材 固德威均涨逾6%[2] - 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势 西部黄金涨停且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收盘价26.51元创2016年底以来新高 招金黄金涨逾6% 中金黄金 山东黄金 紫金矿业均涨逾2%[2] - 申万一级行业中综合 通信 电力设备行业分别上涨1.64% 1.61% 1.44% 其他行业板块震荡调整[2] - 军工 证券 小金属等板块出现调整[2] 资金与情绪指标 - 8月以来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环比增速维持高位 近两周出现明显加速趋势 反映风险偏好逐步恢复[2] - 场内资金成交保持活跃 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为市场提供支撑[3] 指数中长期表现 - 6月23日至9月3日期间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达13.50% 24.66% 44.26%[2] - 主要指数与科技板块行情尚未结束 但短期波动加剧 多空博弈激烈[2] 配置策略 - 采用杠铃策略 进攻方向关注高景气新技术领域如算力芯片 创新药及光刻胶[1][4] - 防守方向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高股息资产如银行 贵金属[1][4] - 四大关注方向包括:估值偏低的非银金融 供需格局好的军工与有色金属 估值性价比高的传媒AI应用端 政策受益的周期板块如钢铁/建材/化工[4]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维持震荡上行趋势 短期波动难改中长期向上走势[2][3] - 科技板块内部可能出现轮动以消化阶段性风险 "强者恒强"仍是核心逻辑[3] - 外部环境平稳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较高 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利好权益市场[3]
A股突然生变!手里的基金还没回本,该怎么办?
天天基金网· 2025-09-03 10:34
市场表现与指数分化 - 2025年9月3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 沪指下跌44.57点(-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81.84点(-0.65%)至12472.00点 创业板指上涨27.15点(0.95%)至2899.37点[2][3] - 当日市场涨跌家数严重分化 上涨仅398家 下跌达1897家 平盘24家 成交金额1.01万亿元[3] - 上证指数刷新十年新高但行业表现分化显著 仅银行/电子/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少数行业超越2015年高点[11] 行业表现分化数据 - 通信行业年内涨幅达71.4% 较2015年5178点涨幅4.8% 较2021年3731点涨幅157.3%[14] - 有色金属行业年内涨幅53.7% 较2015年涨幅9.4% 较2021年涨幅38.4%[14] - 电子行业年内涨幅40.3% 较2015年涨幅28.1% 较2021年涨幅26.5%[14] - 超半数行业未突破2015年高点 煤炭行业年内下跌9.0% 食品饮料行业年内下跌1.1%[14] 市场结构变化 - 市场定价机制转向前瞻性 基本面弱复苏预期已提前计入资产价格[5] - 经济结构转型导致新老经济动能差距拉大 不同行业景气周期分化加剧[5] - 出口作为核心宏观变量持续超预期 但动能集中导致体感与市场表现背离[8] 投资策略建议 - 构建稳定包容的资产配置框架 不预测只应对市场变化[10] - 采用分步建仓策略 将权益资金分五份 优先配置估值合理的宽基ETF和主线科技类ETF[27] - 进攻端聚焦科创AI/创业板指等主线 防御端坚守红利策略[29] - 通过指数基金参与市场 创业板指7月以来涨幅达24% 超额收益显著[19][21] 市场生态演变 - 市场从轮动模式转向强者恒强结构 量化策略和被动资金通过ETF涌入提升市场效率[11] - 2025年7月以来超4000只个股创2024年新高 但仅约2000只突破2020-2021高点 不足1000只突破2015高点[16] - 指数化投资成为更优选择 个人投资者跑赢创业板指者凤毛麟角[19]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自带杠铃策略,近一周业绩同类第1
新浪财经· 2025-09-01 05:52
市场趋势与策略 - 股市长期慢牛趋势不变 短期震荡不影响长期方向[1] - 红利类资产和科技类资产有望获得长期超额收益[1] - 杠铃策略(90%红利+10%科技配置)重新受到市场关注[1] 上证180指数特征 - 指数采用杠铃型策略结构 结合90%红利资产与10%科技资产[1] - 不同于纯红利投资 通过科技配置增强组合弹性[1] - 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核心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选取沪市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证券作为样本[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中国平安等龙头企业[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4%(截至2025年7月31日)[2] 市场表现 - 上证180指数(000010)上涨0.52%(截至2025年9月1日13:29)[1] - 成分股中金黄金上涨8.52% 洛阳钼业上涨7.77% 兆易创新上涨7.73%[1] - 山东黄金上涨7.34% 药明康德上涨7.26%[1] ETF产品表现 - 上证180ETF指数基金(530280)上涨0.42% 最新价报1.2元[1] - 近1周累计上涨3.37%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1位(共9只)[1]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平安上证180ETF联接A/C/E类份额[2] 资产配置逻辑 - 居民资产配置持续向权益市场转移 红利类资产率先受益[1] - 科技类资产代表经济发展趋势 长期发展确定性较强[1] - 上证180指数被视作配置权益市场的良好品种[1]
长盛沪深300LOF: 长盛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9
根据提供的长盛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基金概况 - 基金全称为长盛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由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 [1] - 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0年8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日期为2010年9月6日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65,435,838.71份,分为A类和C类份额,其中A类份额为223,917,053.07份,C类份额为41,518,785.64份 [1][14] 投资目标与策略 - 基金采取指数化投资策略,跟踪沪深300指数,控制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小于0.35%,年化跟踪误差小于4% [1] - 采用抽样复制指数的投资策略,综合考虑自由流通市值规模、流动性、行业代表性等因素构建投资组合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9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 [1]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期已实现收益:A类份额为3,383,979.41元,C类份额为471,403.04元 [2] - 本期利润:A类份额为3,314,133.40元,C类份额为1,241,953.62元 [2]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份额为350,807,906.12元,C类份额为65,162,624.47元 [2]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A类份额为1.5676元,C类份额为1.5647元 [2] 净值表现 - 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A类份额为0.62%,C类份额为0.5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0% [2][10] - 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A类份额为16.84%,C类份额为16.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19% [2][3]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A类份额为56.76% [2] 投资组合情况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393,870,705.47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94.69% [14] - 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68,859.82元 [14] - 货币资金为23,978,607.36元 [14] 管理人报告 - 基金经理陈亘斯先生自2019年10月9日起管理本基金,具有丰富的量化投资经验 [5] - 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公平对待所有投资组合,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7][8] 市场展望与操作回顾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关注科技成长类企业,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软件、互联网、自动化设备等行业表现活跃 [9] - 操作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应用指数复制和量化手段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 [10] - 展望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获得持续增量资金,经济内生活力显现,但需关注外部地缘环境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11] 其他事项 - 本报告期内未实施利润分配 [13] - 基金估值程序由估值工作小组负责,托管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估值流程的监督 [12] -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不存在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的情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