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

搜索文档
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当年那些没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9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背景 -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发展过热导致日元被低估 [4] - 1985年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大幅升值 日本政府借此抑制经济过热并提升出口竞争力 [4][5] - 协议后日元升值降低进口成本 推动消费投资多元化 但加大经济调整压力 [5]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 银行放宽贷款政策 提供大量低利率贷款 刺激房地产需求爆发 [5] - 东京等大城市房价飙升至全球之最 住宅市场脱离供需平衡 [6] - 投机性购房占比激增 投资者短期转手获利成为主要动机 [5][6] 泡沫破裂过程 - 1992年政策调整引发市场信心动摇 房价开始断崖式下跌 [8] - 待售房产激增导致供需失衡 资产价值缩水形成"负资产"状态 [8][9] - 银行追缴贷款使家庭陷入债务困境 破产率与失业率飙升 [9][11] 行业冲击与经济影响 - 建筑业金融业零售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企业破产潮持续蔓延 [11] - 制造业与出口行业因资本错配长期失血 削弱经济竞争力 [7] - 政府降息与公共支出刺激政策未能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13] 社会结构变迁 - 中产阶级家庭因房产贬值损失90%以上财富 债务负担持续数十年 [14][16] - 低收入群体因房价回落获得购房机会 生活成本压力缓解 [16] - 自杀率创历史峰值 反映经济危机对社会心理的深层冲击 [13]
美元飙升:广场协议魔咒将再现?中国会步日本后尘吗?
搜狐财经· 2025-07-18 04:34
美元霸权的运行逻辑 - 美元具有双面性,既是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资产,又是收割全球财富的金融武器 [2] - 美元微笑曲线两端上扬代表美元最强势时刻:全球金融恐慌时资本避险流入,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时全球资本套利涌入 [2] - 美联储通过加息降息控制全球资本流动,加息导致他国资本外流、本币贬值、资产价格暴跌,降息时廉价美元抄底收购优质资产 [3] 日本经济危机的根源 - 日本经济问题本质是金融自由化和超宽松政策催生的资产泡沫,资金空转于股市和房地产而非实体经济 [5] -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近一倍,出口制造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 [5] - 日本央行错误采用更激进宽松政策对冲升值冲击,进一步吹大泡沫后急刹车加息,导致资产价格崩盘和经济长期停滞 [5] 中国与日本的差异化应对 - 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掌握干预权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恐慌性资本外流 [7]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内循环能力有效对冲输入性通胀压力 [8] - 中国通过开放债券和股票市场吸引长期资本流入,为汇率提供支撑并补充经济建设资金 [8] 中美博弈的深层差异 - 中国拥有完全独立主权和战略纵深,中美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不同于美日附庸关系 [8] - 美国过度依赖美元霸权导致反噬效应,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削弱其信用基础 [8] - 中国政策工具箱和宏观调控体系更成熟,产业基础坚实,具备应对复杂博弈的长期韧性 [8]
从《广场协议》到“海湖庄园协议”:美式重构再次启动
新京报· 2025-07-12 07:36
广场协议与海湖庄园协议背景 - 40年前《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显著缓解美国贸易逆差,同时导致日本资产泡沫累积[1] - 2024年"海湖庄园协议"提出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等组合手段,被称为"广场协议2.0"[1] 协议核心特征 - 金融联盟+数字货币+资产锚定体系构成美元霸权新延展路径,美国试图通过美元资产、黄金、数字美元组合重建资本市场控制力[8][13] - 协议体现"霸凌式"强制性特征,包含贸易、汇率、债务与安全的一揽子安排,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全面制度性渗透[4][14] 制度性输出风险 - 美国正构建可复用的制度性谈判模板,通过协议框架固化其制度优势,未来可能用于对华及其他经济体施压[5][7] - 美元霸权从金融优势转向规则优势,通过协议输出可复制的全球制度架构以锁定他国操作空间[5][13] 中国应对策略 - 需在绿色金融、数字资产、跨境支付等领域建立"技术-制度-信任"完整链条,人民币国际化需突破市场选择逻辑[15] - 应联合金砖国家、RCEP成员等建立制度性同盟,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机制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塑造共识平台[18] - 需主动参与全球金融议程设置,提升制度设计主导性,避免在新规则体系中被边缘化[18]
日本前外汇“沙皇”发声:“第二次广场协议”是不可能的!
金十数据· 2025-07-10 06:17
美日贸易与汇率关系 - 日本前外汇事务高级官员浅川雅嗣认为日本不太可能面临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 尽管特朗普批评美日贸易顺差 [2] - 特朗普对贸易逆差的立场引发外界猜测东京可能需调整日元汇率以给予美国制造商竞争优势 [2] -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稳固 但特朗普4月2日宣布全面"对等"关税后美元更易受抛售压力影响 [2] 美元与日元汇率动态 - 美元指数经历自1973年以来最差的上半年 下跌约11% [4] - 今年至今美元兑日元汇率已下跌7 5% [4] - 浅川雅嗣指出若美元走弱可能加速美国通胀 但美日财长未就货币问题具体讨论 [2] 美日贸易谈判与策略 - 浅川雅嗣称特朗普在汽车关税上对东京让步迹象不明显 双边贸易谈判结果难预测 [4] - 日本面临汽车关税从10%升至25%的风险 除非与华盛顿达成协议 [4] - 日本在贸易谈判中可打的牌包括增加在美投资 审查汽车安全标准 支持阿拉斯加LNG项目 [4] 历史与政策背景 - 浅川雅嗣排除第二次《广场协议》可能性 因需中国和欧洲同意 [2] - 安倍晋三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成功说服其将汇率问题交由两国财长处理 [3] - 货币问题由财政领导人处理的观念已根植于美国政府内部 [4]
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浅川雅嗣:另一场类似广场协议的由美国主导的协调贬值美元行动不太可能发生。
快讯· 2025-07-10 01:29
美元贬值行动 - 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浅川雅嗣认为类似广场协议的由美国主导的协调贬值美元行动不太可能发生 [1]
美国宣布加征关税,还给日本加码,日媒:粉碎日本对美国的幻想
搜狐财经· 2025-07-09 04:43
美日贸易关系 - 美国对日本加征25%关税 直接通过高关税试图平衡贸易逆差 [7] - 日本原计划与美国谈判 但美国仅给予20天期限 要求8月1日前完成所有贸易谈判 [7] - 日本对美国政策表示不满 但迫于国会参议院选举压力 需加速谈判以避免自民党支持率暴跌 [9] 日本经济与产业 - 日本经济发展依赖美国产业转移 但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 削弱日本经济动力 [3] - 日本长期依靠出口获得高速增长 美国在经济崛起阶段已存在敲诈意图 [3] - 美国持续从日本攫取利益 包括要求日本扩大对美投资等经济输血行为 [9] 军事合作与战略 - 日本航空自卫队计划装备147架F-35战斗机(含F-35A和F-35B型号) [1] - 日本购买美国五代战机被视为向美缴纳"保护费" 同时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实施 [1] - 日本在海湾战争期间提供资金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军事行动 [1] 贸易战影响 - 美国2018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2025年再次实施关税政策但遭中国对等反制被迫回到原状 [5] - 日本高估美日盟友关系 在关税战中未妥协导致美国直接加征25%关税 [5] - 美国对英国仅加征基本关税 但对日本采取更严厉措施 被分析认为具有"杀鸡儆猴"意图 [7]
日本这次跟美国谈关税,为何如此硬气?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16
美日关税争端背景 - 美国威胁对日本加征25%关税并采取对等报复措施 日本政府强烈谴责[1] - 日本罕见采取强硬态度 与1985年广场协议时期形成鲜明对比[1][3] 日本经济历史教训 - 1985年广场协议导致日元被迫升值 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美国商品趁机取代市场份额[3][6] - 日元升值引发热钱涌入 日本楼市股市泡沫达到历史峰值:东京房价超200万人民币/平方米 日经指数突破37000点[4][6] - 1990年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GDP从6万亿美元萎缩至4万亿美元 经历30年通缩[6] 当前产业格局与风险 - 日本汽车工业在70年代石油危机中凭借省油优势崛起 带动整体经济发展[3] - 日本钢铁行业已采取防御性措施 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以规避关税影响[7] - 若接受美国关税 日本制造业可能加速向美国转移 导致本土产业空心化[7] 日本应对策略与制约 - 日本持有1万亿美元美债作为谈判筹码 但整体战略回旋空间有限[8] - 地缘政治因素制约日本选择 失去在中美间平衡的机会[8]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无法复刻的广场协议之下,杠铃权重再审视-20250630
长城证券· 2025-06-30 08:4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23 - 27日A股上扬有突破平台迹象,稳定币概念股活跃但后半周分化,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前期银行板块回调,成长板块修复;特朗普政府无法复刻里根时期“广场协议”,美国“关税武器”效果或不如预期,A股4月初关税阴霾渐远,近期权益资产配置可增加对高增速板块关注 [1][2][3]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 - A股表现:本周A股上扬,上证指数周涨1.91%,深证成指周涨3.73%,创业板指周涨5.69%,科创50周涨3.16%,全市场日均成交额升至1.49万亿元,稳定币概念股先热后分化,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券商和军工板块政策驱动效应显著,银行板块回调,成长板块修复 [1][8] - 美国经济: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疲软且通胀高企,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0.5%,连续两季度收缩,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终值3.5%,“滞胀”风险加剧 [9] - 稳定币政策: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央行行长支持稳定币发展,香港试点与内地数字人民币双轨制深化,但存在境外交易所违规推销等乱象,行业短期高波动,长期取决于技术安全与全球监管协同 [9] - 小米订单:小米YU7上市订单超预期,3分钟大定订单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但存在销售策略引质疑、黄牛交易有风险、产能不足等问题 [9] 配置观点 特朗普政府难复刻“广场协议”原因 - 地缘角度:国际经济权力结构从单极转向多元,美元强势地位动摇,美国推动美元贬值需中国和欧盟配合,但特朗普政策激化矛盾,国际协同干预可能性降低 [2][16] - 美国自身:美国经济困境根源是结构性失衡,面临36万亿美元债务危机、高通胀及制造业空心化,单纯美元贬值缓解贸易逆差不可行;中国与80年代日本有本质差异,人民币汇率不受外部轻易操控,美国施压可能加速“去美元化” [2][16] A股权益资产配置建议 - 氟化工:政策配额制度冻结第三代制冷剂产能,中小产能出清,头部企业掌握定价权推动价格上行;萤石资源供给受限巩固成本支撑;头部企业技术迭代打破海外垄断,全产业链优势优化成本提升毛利率 [4][17] - 创新药:板块阶段性回调,估值回落至近五年低位,调整后龙头标的性价比高;2025年1 - 5月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额455亿美元,部分首付款增厚中报利润 [4][18] - 半导体:市场风险偏好修复,AI产业链或重回主线;外部因素倒逼供应链自主化,国产化率持续突破;国家大基金三期和地方产业基金为本土企业提供资金与政策保障 [4][18]
广场协议2.0要来?花旗预计G7会议后美元将开启贬值通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3:37
G7会议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 花旗集团预计G7会议后美元可能进一步下跌,因全球领导人将汇率政策作为与美国贸易谈判的一部分进行讨论 [1] - 华盛顿不太可能"积极追求"美元疲软,但随着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降低关税协议,美元最终将贬值 [1] - 汇率政策成为G7会议焦点,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官员暗示已与美国讨论该议题,日本财务大臣计划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晤讨论汇率问题 [1] 汇率与贸易谈判的关联 - 花旗策略师认为汇率升值可能作为降低关税谈判的一部分被要求,日本和中国等东亚国家可能成为目标 [1] - 美日贸易谈判中,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在幕后被讨论 [1] - 花旗预计贝森特不会寻求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的全面打压美元协议,而是强调央行在汇率问题上的作用 [3] 美元贬值风险与市场表现 - 花旗策略师认为美元贬值风险偏向上升,因高关税取消后美国维持强势美元政策的动力将减弱 [3] - 自4月初美国宣布高关税以来,彭博美元即期指数已下跌4%,关税实施混乱及不确定性损害了对美元和美国资产的信心 [3]
国台办回应新台币汇率近期出现暴涨
快讯· 2025-05-14 02:58
新台币汇率暴涨对台湾产业的影响 - 新台币近期汇率暴涨,岛内舆论认为与美台关税谈判有关,可能是美方通过类似"广场协议"的条款要求台币主动升值以降低对台贸易逆差 [1] - 汇率暴涨将严重冲击台湾依赖出口的机械、化工、纺织等产业,加剧产业困境 [1] - 这是继美方宣布对台加征高额关税后,台湾产业界遭受的又一重大打击 [1] 台湾当局的应对措施 - 台湾当局提出的"应对策略"实际是对美"大采购大投资讨好方案" [1] - 该方案被批评为"卖台跪美"的输诚讨饶行为 [1] - 面对美国关税霸凌和极限压榨,台湾当局表现出妥协态度 [1] 两岸产业合作建议 - 大陆方面表示关切台湾产业和企业面临的困境 [1] - 欢迎台湾相关产业和企业前来大陆投资发展 [1] - 建议两岸中国人携手维护发展权利和民族尊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