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

搜索文档
雷来了!51位大股东集体撤退,9家终止上市,2家退市整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3:47
市场动态 - A股指数创8个月新高但51家上市公司股东正实施减持计划 [2] - 2025年已有56家公司退市 ST恒立等9家突然终止上市 ST锦港和ST中程进入退市整理期 [3] - 15只个股价格跌破1.5元生死线 ST鹏博股价仅剩0.62元 ST龙津挣扎在1.13元 [7] 股东套现案例 - 迈瑞医疗股东套现11.68亿元 新乳业控股方套现4.88亿元 [3] - 磁谷科技原始股东因股价从1元飙至29元享受28倍暴利并伺机套现 [3] - 雪龙集团股东在股价暴涨130%后精准减持1.4亿元 相当于公司三年净利润总和 [3] - 阿里清仓高鑫零售套现131亿元 腾讯减持微盟套现16亿元 [8] 解禁与流动性风险 - 侨源股份解禁比例达907% 龙旗科技解禁比例899% 流通股将扩容9倍 [7] - ST宇顺股价暴跌超60% ST新潮因年报"难产"被强制停牌面临直接退市 [7] 监管政策变化 - 离婚分割股份需锁定六个月 司法拍卖变相减持被叫停 大宗交易接盘方必须持股半年 [9] 机构策略调整 - 私募避开解禁比例超300%公司 远离大股东质押率超80%股票 对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企业零容忍 [10] - 社保基金加仓三一重工等机械龙头 重仓通信和半导体核心资产 抛弃所有审计报告非标企业 [10] - 迈瑞医疗市值2848亿元 股东减持500万股未影响市值 ST紫天进入15交易日退市倒计时 [10]
蒙草生态14.95亿元定增背后: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频频减持套现 频繁融资摊薄中小股东权益
新浪证券· 2025-06-17 15:04
定增预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不超过14.95亿元资金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北工程及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景观提升项目、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是国内唯一聚焦草种科技的上市公司 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 [2] - 专注生态草、饲草、草坪草的育种、加工和推广应用 依托"乡土种源"与"数字科技"提供全链条技术及产品服务 [2] 融资历史 - 自2012年上市以来股权再融资金额累计达21.66亿元 [2] - 2023年原计划发行8.37亿元可转债后终止 2025年推出14.95亿元定增预案 [2] - 生态修复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款周期长的特点 导致持续资金需求 [2] 股东减持情况 - 实控人王召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17年开始持续减持 合计减持数亿元 [3] - 王召明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29.13%降至16.93% [3] - 公司高管包括副董事长徐永丽、董事张振华等也频繁减持 [3]
大股东减持加速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8 13:30
车企经销商暴雷事件 - 某车企山东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暴雷 但车企声明否认其政策调整是主因 强调政策连续稳定[1][2] - 车企将暴雷归因于经销商盲目扩张加杠杆运营 涉及库存融资(抵押车辆贷款采购)和经营杠杆(延付账款/预收定金)[3][5][6] - 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正筛查企业"含X量"(对暴雷车企业务依赖度) 相关车企股价三连跌累计超10%[7][8] 汽车行业趋势 - 尾部新势力车企将加速淘汰 行业龙头集中趋势持续强化[8] A股市场减持动态 - 五一后首周112家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创年内新高 机器人等热门板块减持密集(如某标的减持3%致股价单日跌8%)[14] - 2024年产业资本净减持650亿同比降76% 2025年至今净减持400亿 整体受《减持新规》限制[16] - 减持受限助长小微盘炒作 相关估值达历史峰值 游资偏好无机构持仓+热门概念+减持受限标的(如某轴承股)[17] - 政策或逐步放开减持限制以抑制小微盘过热 促进市场长期健康[18] 权益市场资金面 - 金融机构互换便利落地快于大股东回购增持再贷款 两项政策合并额度8000亿 财税政策或是主因[23][24][25] 债券市场表现 - 信用利差收窄至低位 中低等级信用债表现强势 与利率债调整形成分化[27][28] - 日本央行股债持仓盈亏平衡(国债浮亏28.6万亿日元/ETF浮盈32.9万亿日元) 显示资产配置重要性[29][30][31] 市场结构性风险 - A股存在结构性过热现象 需警惕无业绩概念炒作 长期看好龙头集中趋势下的结构性机会[19]
大股东高位套现19亿,解禁两年减持74亿!东鹏饮料:股价创新高,但一季报暴露两大不利信号
市值风云· 2025-05-23 1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东鹏饮料大股东减持套现金额巨大,且一季报显示合同负债与现金流双降,在公司业绩高增长、股价走高的情况下,大股东减持及业绩增速变化值得关注 [1][17] 各部分总结 大股东减持潮:两年套现74亿 - 2025年3月14日 - 5月21日,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减持716.78万股,金额达19.08亿,减持方式主要为大宗交易,占比72.5% [3][4][6] - 2025年5月6日 - 21日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东鹏股价处于创新高之后,5月22日收盘回调至286.88元/股,市值逼近1500亿 [9][10] - 鲲鹏投资合伙人包括实控人及其子、核心技术人员、重要经销商等,虽实控人及其子不参与减持计划,但其他人员选择不容忽视 [11][13][14] - 自2023年首发限售股解禁以来,董监高、员工持股平台、战投等重要股东陆续减持,合计金额达55亿,加上鲲鹏投资此次减持,解禁后两年多套现超74亿 [15] 一季报暴露两大不利信号:合同负债与现金流双降 - 东鹏营收和利润增速可观,2024年营收158.4亿,大增40.6%,2025年一季度48.5亿,增长近40%;2024年归母净利润33.3亿,大增63.1%,2025年一季度9.8亿,大增47.6% [17][18] - 2024年以来消费大环境下,零售行业增速整体不佳,食品饮料行业中多数公司营收增速为个位数或负增长,东鹏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优势更明显 [20][23] - 东鹏特饮是国内能量饮料行业龙头,2024年市占率超40%(按销量计) [25] - 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38.70亿,同比增长,但环比2024年末的47.61亿减少18.7% [27][2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3亿,同比下滑26.53%,净现比降至0.64创新低,自由现金流转负为上市以来首次 [30][32][34]
剑桥科技赴港IPO:前五大供应商数据“打架” 前次募投项目“非变即延”耗时五年仍未完工
新浪证券· 2025-05-16 10:44
港股IPO与募投项目 - 公司计划港股IPO募资用于提升光模块、宽带及无线解决方案产能、研发及补充营运资金,但具体金额未公布 [2] - 港股IPO募投项目与2017年定增募投项目存在重叠,后者经历两次延期一次变更后耗时五年仍未完工 [2][3][4] - 原定增项目"高速光模块及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项目"建设周期1年,但延期至2024年4月仍未完成,后变更为"光电子技术智造基地项目" [3][4][5] - 新项目累计投入4.94亿元,含原项目已用资金3.56亿元,投资进度77.08%,预计2026年1月达产 [5] - 港股IPO计划新增800G/1.6T光模块产能,而定增项目原规划为100G/200G/400G及5G光模块产能 [6] 财务数据差异 - 港股招股书与年报披露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存在差异:2022年相差0.67亿元(招股书11.31亿vs年报10.64亿),2024年相差1.23亿元(招股书10.89亿vs年报9.66亿) [8][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差异:2022年招股书34.0% vs年报31.91%,2024年招股书38.8% vs年报32.92% [8][9] - 差异非统计口径导致,因前五大客户数据吻合(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招股书74.9%与年报一致) [9] 股东减持与公司回应 - 控股股东CIG开曼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3%股份(804万股),实控人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25% [11][12] - 公司称减持系股东自身需求,与港股发行无直接关联,且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12] - 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实控人已累计减持套现3.83亿元 [13] 经营业绩波动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7.86亿元(+29.66%)、30.87亿元(-18.46%)、36.52亿元(+18.3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54.93%)、0.95亿元(-44.59%)、1.67亿元(+75.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