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誉减值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闻泰科技: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2025)
证券之星· 2025-06-17 11:25
公司评级调整 - 闻泰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闻泰转债"信用等级同样由AA下调至AA- [5] - 评级下调主要因公司出售产品集成业务导致业务多元化程度下降,未来营业收入将大幅减少 [5] - 公司半导体业务核心经营主体为海外子公司安世集团,对其资金调拨和经营决策的实际管控能力存疑 [5] 业务重组 - 公司2024年12月启动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交易总金额达43.89亿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8] - 剥离资产包括13家子公司股权及业务资产包,2024年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占比达79.17% [20] - 业务剥离后公司聚焦半导体业务,但导致2024年营业收入从735.98亿元降至152.56亿元(备考) [20] 半导体业务 - 安世集团2023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排名第三,中国第一,车规级产品占比达46.91% [21][23] - 半导体业务采用IDM模式,拥有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晶圆厂及多地封测工厂 [22] - 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52%,同比小幅下滑 [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8.58亿元,主要因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 [5][26]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负债357.10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4.27亿元 [26][29] - 商誉规模214.98亿元(全部来自收购安世集团),占总资产比重将因业务剥离显著提升 [26]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1%至6280亿美元,主要受AI、新能源汽车等需求驱动 [15] - 中国半导体自给能力逐步增强,但功率分立器件中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16] - 行业周期波动及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对安世集团经营产生影响 [17][23]
天壕能源: 2020年天壕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08:32
公司概况 - 天壕能源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天壕转债信用等级亦为A+ [2] - 公司拥有神安线跨省长输管道优势,设计输气能力50亿方/年(约1369.86万立方米/日),连接上游气源与下游市场 [4][16] - 在山西原平市、河北霸州市津港工业园区等区域拥有燃气特许经营权,福建漳州东山岛拥有燃气专营权 [4][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9%至38.4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6.94%至1.24亿元 [2][15] - 燃气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7.78%降至12.63%,主因售气价差收缩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5亿元,收现比保持在100%以上,经营性获现能力较强 [4][24] - 2024年末总债务2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78.36%,现金短期债务比0.57,偿债压力上升 [2][24] 业务运营 - 2024年燃气销售量13.23亿立方米(居民用气仅占2.65%),同比下降14.48% [17][18] - 上游采购集中度高,对中海油采购金额占比达80.32% [5][18] - 华北区为主要销售区域,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61.39% [5][17] - 商誉净值9.75亿元占净资产21.96%,子公司昆威燃气未达业绩承诺且未获补偿 [6][19]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LNG重卡为主要增长动力 [12] - 行业形成"X+1+X"格局,下游城市燃气企业受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影响经营压力增大 [13] - 国家发改委出台价格联动机制指导意见,多地推进居民/非居民用气价格调整 [13] 同业比较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2.29%,低于长春燃气(17.24%)但高于重庆燃气(9.27%) [6] - 资产负债率46.30%,显著低于长春燃气(71.34%),与新天然气(42.83%)接近 [6] 重大事项 - 变更"天壕转债"募投项目,将1.61亿元转投兴县连接线工程 [7] - 2024年收购漳州古雷港中联华瑞97%股权,处置赛诺水务导致水务收入收缩 [8][15] - 控股股东天壕投资集团质押比例47.86%,实际控制人陈作涛质押部分股份 [7]
业绩增长乏力,朗姿股份的医美故事不“香”了
新浪财经· 2025-05-27 05:54
公司财务与债务状况 - 公司短期债务从2023年的6.84亿元激增至2024年底的13.14亿元,同比增幅达92%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债务仍高达12.25亿元,而同期货币资金仅6.12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5 [3]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同比减少35.6%,2025年一季度再降23.43%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49%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56.36%,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4] - 公司商誉达17.81亿元,占净资产64%,若医美机构业绩不达预期,仅12%的商誉减值即可吞噬全年净利润 [6] 医美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医美业务营收同比仅增3.47%,非手术类项目占比超80%但盈利能力有限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医美收入同比下滑9.22%,净利润下降36.94% [6] - 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98%,2024年为54.42%,为三大业务中最低值 [6][9] - 公司传统女装与婴童业务持续收缩,2024年收入分别下降2.97%和5.53% [6] 行业竞争与外部环境 - 医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机构普遍通过降价争夺客源,挤压利润空间 [9] - 上游厂商(如爱美客、华熙生物)毛利率超70%,下游议价能力薄弱 [9] - 公司尝试向上游延伸(如设立医疗器械子公司),但跨界成功率低且需长期投入 [9] 合规与品牌风险 - 公司旗下医美机构屡次因医疗事故、虚假宣传、逃税等被罚 [6] - 负面舆论导致品牌声誉受损,旗下机构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差评率攀升 [7] - 武汉五洲因违规进行艾滋病/梅毒病毒实验被行政处罚,南京华美因诱导消费遭集体投诉 [7] 业务协同与战略挑战 - 公司希望女装、医美、婴童三大业务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但协同效果有限 [9] - 电商渠道增长显著(如视频号销售额增327%),但难以抵消线下萎缩影响 [9] - 公司医美故事已从"增长引擎"变为"风险源头",需解决债务、合规及运营效率问题 [10]
击鼓传花再上演!近3倍大牛股披露停牌警告
券商中国· 2025-05-26 23:22
股价表现 - 中毅达股价在5月26日以近涨停价收盘,报收16 09元/股,涨幅高达9 9%,全天成交额20 54亿元,换手率为18 78% [1] - 从3月10日至5月26日,中毅达股价累计涨幅达299 26%,从4元多上涨至超16元 [3] - 5月21日单日成交额超过40亿元,换手率超过32% [3] 公司基本面 - 公司2023年、202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亏损1 28亿元、1408 39万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376 10万元,实现扭亏 [3] - 公司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3]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1 6亿元,净资产值8100 76万元 [4] 产品与行业 - 中毅达本轮暴涨与子公司产品双季戊四醇(DPE)价格飙升有关 [6] - 双季戊四醇价格从一年前的3 2万元/吨上涨至6 5万-8 15万元/吨,部分高端型号突破10万元/吨 [6] - 中毅达具有季戊四醇产能4 3万吨,国内居行业第二 [6] - 双季戊四醇作为副产品,提取量约为单季产量的3%-5% [6] - 下游涂料和高分子材料行业对双季戊四醇需求持续增长 [7] 市场因素 - 散户与游资的击鼓传花是股价异动核心因素 [2][7] - 参与炒作的游资包括宁波桑田路、消闲派、玉兰路、上塘路、"章盟主"等席位 [7] - 机构分析认为双季戊四醇价格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 [7]
华人健康再花3亿收购三家公司股权,持续扩张为何频遭股东减持
新京报· 2025-05-23 07:2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3.27亿元现金收购闽哲汇持有的三家医药连锁公司股权[1] - 具体收购标的及金额:扬祖惠民46.01%股权(1.334亿元)、海华医药46.01%股权(1.251亿元)、桐庐怡生堂70.01%股权(0.683亿元)[2]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1.3亿元)[2] 收购标的财务数据 - 扬祖惠民2024年营收2.94亿元/净利润561.5万元/净资产2924.87万元/评估增值率892.79%[3] - 海华医药2024年营收2.7亿元/净利润1105.58万元/净资产2411.99万元/评估增值率1029.4%[3] - 桐庐怡生堂2024年营收9646万元/净利润26.4万元/净资产399.26万元/评估增值率2350.84%[3] 战略布局 - 收购后公司将持有扬祖惠民51%股权/海华医药54.557%股权/桐庐怡生堂100%股权[3] - 医药零售业务将覆盖华东地区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省份[3] - 标志公司从安徽地方企业成长为华东区域医药连锁企业[3] 扩张历史 - 自2023年3月上市以来累计进行22笔资产购买交易[1] - 重大股权投资5笔累计花费约8.76亿元[4] - 2023年主要收购:马鞍山曼迪新51%股权(2.19亿元)/江苏神华100%股权(3.47亿元)/舟山里肯60%股权(1.12亿元)[4] - 2024年主要收购:六安国胜80%股权(1.14亿元)/安吉百姓缘51%股权(0.84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32.62亿元(+39.5%)/37.97亿元(+16.39%)/45.32亿元(+19.34%)[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6亿元(+130.58%)/1.18亿元(-28.68%)/1.38亿元(+20.09%)[6] - 商誉从2022年末1.9亿元增至2024年末9.88亿元[4] 门店扩张 - 2024年新增门店440家(自建70家/并购370家)[6]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1774家(净增391家)[6] 股东减持 - 阿里健康减持1004.89万股(占总股本2.51%)后持股降至5%以下[7] - 华泰大健康减持169.12万股后持股4.999997%[7] - 赛富投资累计减持400万股(占总股本1%)后持股6.38%[7]
中毅达再度提示风险 两个多月股价涨幅近300%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2:41
股价表现与估值 - 自2025年3月10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98 76% [1] - 2025年5月16日公司市净率为193 21 远高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市净率1 92的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坦言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 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及短期回调风险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08 39万元 处于亏损状态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76 1万元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余额(母公司口径)为-20 98亿元 [2] 商誉情况 - 公司收购赤峰瑞阳形成较大金额商誉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商誉账面价值为1 6亿元 [2] - 2023年发生商誉减值损失4998 67万元 2024年未发生商誉减值 [2] - 目前商誉账面价值高于公司净资产值8100 76万元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主体为全资子公司赤峰瑞阳 [1] - 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包括季戊四醇系列产品、三羟甲基丙烷系列产品、食用酒精及DDGS饲料等 [1] - 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2] 资本运作 - 除2024年8月14日披露的《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外 公司确认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明确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等重大事项 [3]
排队44个月,北京屹唐终于过会
半导体芯闻· 2025-03-13 10:55
公司概况 - 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等 [1] - 2020年公司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以11.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排名第一的厂商市场占有率达69.72% [1] - 2020年公司在干法刻蚀设备领域以0.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十,前三大厂商合计占有90.24%的市场份额 [1] - 2020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 [1] 市场地位与技术来源 - 公司主要利润和核心技术源自2016年收购的美国公司MTI,MTI成立于1997年,主营业务为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 [2] - 2016年公司控股股东以2.99亿美元收购MTI,并将其吸收合并为全资子公司 [2] - 2018-2020年MTI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6762.55万元、6377.30万元、6623.83万元,占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的80%以上,其中2018-2020年占比超100% [2] 技术依赖与商誉风险 - 公司核心设备及盈利依赖境外并购标的MTI,科创板强调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属性存疑 [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88,668.04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20.6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