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竞争

搜索文档
OpenAI被曝将重新调整薪酬以应对Meta挖人
快讯· 2025-06-30 03:29
公司动态 - OpenAI因Meta挖走多名高级研究人员而面临人才流失压力 过去一周有八名研究人员离职加盟Meta [1] - 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表示公司正在采取行动 包括重新调整薪酬和寻找创新方式奖励顶尖人才 [1] - OpenAI管理层持续与有录取资格的人员进行沟通 以应对人才竞争 [1] 行业竞争 - Meta在人才争夺中采取激进策略 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吸引OpenAI研究人员 [1] - 人工智能行业顶尖人才竞争加剧 主要公司通过高额奖金和优厚待遇争夺核心研究人员 [1]
速递| 应对Meta挖角,OpenAI重构薪酬稳军心,OpenAI高管发文如同“家中遭窃”
Z Potentials· 2025-06-30 03:01
人才竞争态势 - 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向员工发送备忘录 承诺公司正积极应对Meta的挖角行为[1] - Meta从OpenAI挖走四名研究人员 此前数日已有另四名研究人员跳槽至Meta[1] - 公司领导层昼夜不停与收到offer的员工沟通 重新调整薪酬方案并探索创新奖励方式[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正重新调整薪酬体系 探索创新方式认可和奖励顶尖人才[1] - 备忘录包含其他研究人员评论 建议收到Meta录用通知的员工与公司联系[1] - 研究人员指出Meta可能施压或提出荒谬的限时录用条件 认为逼迫他人决定不礼貌[1] 行业人才流动 - 人工智能行业顶尖研究人员成为头部企业重点争夺对象[1] - 企业间人才竞争加剧 导致薪酬方案和奖励机制持续调整[1] - 人才流动呈现加速态势 头部公司面临核心团队稳定性挑战[1]
黄仁勋直聘!清华“天才少年”任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
是说芯语· 2025-06-29 02:37
英伟达人才招聘 -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亲自招募两位华人AI专家朱邦华和焦剑涛加入公司 [1] - 朱邦华将担任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 加入Star Nemotron团队负责应用研究 该团队专注于利用推理和多模态基础模型构建企业AI Agent [2] - 焦剑涛加入英伟达但具体岗位未披露 [1] 人才背景与专业成就 - 朱邦华现任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8年获清华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2024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2] - 焦剑涛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2012年获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学位 2018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包括生成式AI 基础模型 机器学习隐私安全等 [5] - 两位专家曾于2023年联合创办生成式AI初创公司Nexusflow 该公司专注于利用生成式AI帮助企业理解网络安全数据 [5] 初创企业融资与技术成果 - Nexusflow在2023年9月完成10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Point72 Ventures领投 Fusion Fund等机构参与 [5] - 公司于2023年11月推出开源模型Athene-V2 其中Athene-V2-Chat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可与GPT-4o匹敌 Athene-V2-Agent在函数调用和Agent应用方面超越GPT-4o专门模型 [6] 行业人才竞争态势 - 硅谷科技公司正展开激烈人才争夺战 Meta挖走OpenAI三名资深研究人员 计算机视觉专家何恺明加入谷歌DeepMind Meta招募Scale AI联合创始人兼CEO [8] - 华人AI专家在全球科技行业备受青睐 成为各大企业重点争夺对象 [7][8]
《人才趋势2025》报告发布:人才流动加速,薪酬和技能缺口成企业招聘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03 09:51
核心观点 - 中国大陆就业市场保持韧性 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完成1200万人以上目标 人才流动平静期可能结束 积极求职者比例同比上升5% 约三分之一职场人寻求新机遇[1] - 雇主需通过提供清晰价值主张来吸引契合人才 技能匹配度超越企业文化成为招聘首要挑战 求职者在薪酬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权[1][2] - 雇主与员工在人才发展诉求上存在显著认知偏差 特别是在培训机会重要性评估上[4] - 企业道德与价值观重要性显著提升 从2024年第七位跃升至求职者关注因素第五位 但雇主普遍低估其影响力[4][5] - 中国大陆职场人生成式AI工具使用率达57% 领先全球平均水平45%和亚太区均值54% 其中86%认可其提升效率 85%表示能聚焦更具价值工作[6] - 仅27%员工认为雇主提供充分AI指导 42%员工担忧AI威胁岗位安全 企业需清晰传达AI战略和政策[7] 招聘环境 - 中国大陆招聘压力低于全球和区域市场 仅20%雇主过去一年经历招聘困难 14%面临人才留存挑战[2] - 技能匹配度成为2025年招聘面临的首要挑战 超越企业文化契合度[2] - 求职者对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期望不断提升 反映雇主需求与求职者能力匹配度下降[2] 人才流动因素 - 薪资待遇仍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首要因素 职业发展受限次之[4] - 员工将培训机会视为职业流动第三大因素 但雇主认知中其重要性仅排第八[4] - 激励与奖励机制连续两年成为求职者首要考量因素 薪酬总包仍是关键[4] 认知偏差分析 - 雇主高估企业品牌吸引力 自评列为职位优势第五位 但该因素未进入求职者关注前十名单[5] - 雇主低估企业道德与价值观影响力 自评排名第十位 与求职者实际关注第五位形成显著落差[5] - 求职者关注因素前十包括:激励奖励、更高薪酬、职业发展路径、培训发展、企业道德价值观、奖金方案、企业文化、工作灵活性、领导团队、医疗福利[6] - 雇主认为吸引因素前十包括:更高薪酬、职业发展路径、激励奖励、奖金方案、企业品牌、培训发展、领导团队、办公地点、企业文化、企业道德价值观[6] 技术应用影响 - 中国大陆职场人高频使用生成式AI工具比例达57% 全球平均水平45% 亚太区均值54%[6] - 86%使用者认可AI提升效率 85%表示能聚焦更具价值创造性工作[6] - 仅27%员工认为雇主提供充分AI指导 11%从业者未经支持自带AI工具工作[7] - 42%员工担忧AI威胁岗位安全 中层管理人员焦虑更为突出[7] 职场发展趋势 - 职场呈现办公室优先文化主导特点[7] - 领导层高可信度优势明显[7] - 职场包容性仍显不足[7]
西部A股上市公司的10位“打工皇帝”:谁的年薪最高?
搜狐财经· 2025-05-20 05:59
高管薪酬排名 - 创维数字副总经理张恩利以890.53万元税前报酬位列西部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首,但较2023年1482.2万元下降40% [3] - 重庆啤酒总裁Lee Chee Kong以767.03万元税前报酬排名第二,拥有嘉士伯、希丁安、亨氏等高管履历 [4] - 通威股份副总裁李斌以643.33万元税前报酬排名第三,持有24.19万股公司股票 [5] - 隆鑫通用总经理龚晖以639.91万元税前报酬排名第四,持有142.925万股公司股票 [6][7] - 水井坊总经理胡庭洲以623.39万元税前报酬排名第五,2024年7月新任该职 [8][9] 高管持股情况 - 康弘药业副总裁殷劲群持有35.135万股公司股票,2024年税前报酬585万元 [11] -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持有280万股公司股票,2024年税前报酬581.98万元 [13] - 宗申动力总经理黄培国持有56.4万股公司股票,2024年税前报酬580.81万元 [14] - 金风科技副总裁吴凯持有107.215万股公司股票,2024年税前报酬512.79万元 [16] - 贝泰妮高级副总经理马骁2024年税前报酬380.80万元,为榜单第十名 [18] 行业人才特征 - 西部A股上市公司薪酬前十高管均为男性,反映男性在高层管理岗位的占比优势 [18] - 高薪高管普遍具备高学历背景,如创维数字张恩利为空军工程大学硕士,通威股份李斌为香港财经大学MBA [3][5] - 跨国企业高管经验受青睐,如重庆啤酒Lee Chee Kong曾任嘉士伯、亨氏中国等跨国公司高管 [4] - 技术型高管占比显著,如贝泰妮马骁为化学工程硕士、执业药师,通威股份李斌为机械高级工程师 [5][17]
北京开始抢人了
投资界· 2025-02-26 08:28
城市人才竞争态势 - 北京经开区推出应届毕业生安居福利 覆盖求职7日免费住宿 实习3个月免费短租 就业3年优惠长租[3][7][8][9][10][11] - 深圳将高校应届毕业生免费住宿期限从7天延长至15天 并提出针对性住房保障政策[11] - 全国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人才新政 涵盖购房补贴 税收减免 创业扶持等全维度福利包[11] 人才政策具体措施 - 北京经开区对"双一流"应届毕业生及国际排名前100院校留学生提供连续3年专项奖励 博士每年5万元 硕士每年3万元 本科生每年1万元[11] - 就业优惠长租政策提供前3年租金补贴 第1年补贴市场租金75% 第2年补贴50% 第3年补贴25%[11] - 杭州推出"8+4"经济政策 市级财政资金增加至502亿元 其中15.72%产业资金投向新质生产力[19] 产业投资布局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签约22只产业专项基金 总规模408亿元 覆盖11个设区市和4户省属企业[19] - 深圳计划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 并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19] - 武汉光谷"院士产业合伙人"计划显示 每引进一名顶尖人才平均可撬动5亿元产业投资[19] 城市发展模式反思 - DeepSeek引发城市反思潮 各地关注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建设[13][16] - 杭州因较低生活成本和适宜创新环境吸引人才 游戏科学创始人指出其房价不高 节奏适中[14] - 城市竞争重点从单纯"抢人"转向"留人" 需构建将人才转化为生产力的长效机制[14][16] 区域产业竞赛 - 重庆与阿里巴巴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新型能源算力枢纽构建等合作[19] - 深圳对标杭州"六小过江龙"企业 推出人形机器人"十三太保"企业名单[19] - 产业迭代加速 AI等领域发展可能快速改变城市产业话语权格局[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