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方投顾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千亿公募基金关停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35
行业趋势 -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关停APP直销业务,包括平安基金、国寿安保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显示行业渠道策略正在转变 [1][3][6] - 中小基金公司在APP直销业务上面临运营维护费用高、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年综合成本至少200万元,但用户活跃度和转化率表现不佳 [3][7] - 头部基金公司如易方达、华夏、汇添富等APP活跃度相对较高,但与第三方平台如天天基金、蚂蚁财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3] 公司动态 - 平安基金宣布将于2025年8月31日暂停"平安基金"APP运营,功能整合至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司管理规模达6554亿元(非货规模2517亿元) [1][3] - 国寿安保基金2024年末管理规模近3500亿元,于2025年3月终止APP运营 [6] - 前海开源基金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计划2025年7月将APP功能迁移至微信小程序及公众号 [6] 头部机构策略 - 部分头部基金公司仍在加大APP投入,如南方基金APP10.6版本新增黄金行情订阅、债市情绪温度等功能,单日快速赎回额度提升至8万元 [7][8] - 万家基金APP3.58版本优化安全性及养老基金体验,银华生利宝APP7.6.6版本调整会员体系,博时基金APP简化开户流程 [8] - 易方达e钱包6月活跃人数环比增长30.35%,华夏基金管家环比大增76%,汇添富现金宝、嘉实理财嘉等也实现环比正增长 [8] 行业政策与方向 - 证监会2025年5月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研究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产品 [11] - 行业逐步转向以客户利益为中心,销售机构费率降低,渠道格局面临调整 [9] - 基金公司需发挥投研差异化优势,重点发力买方投顾方向,提供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服务 [4][11] 渠道格局 - 国内公募基金销售以代销机构为主导,占比70%-80%,直销APP流量入口较窄但头部公司仍将其作为战略重点 [11] - 第三方代销平台如天天基金、蚂蚁财富在用户活跃度上显著领先基金公司自有APP [3] -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推进,但基金公司在投顾服务能力、产品丰富度及客户基础上存在短板 [12]
沪深ETF规模逾4万亿元 券商买方投顾业务内涵亟待拓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8
沪深交易所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末沪深两市ETF总规模达40573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1][2] - 沪市ETF共680只总市值29625.45亿元深市ETF共467只总市值10947.55亿元 [1][2] - 沪深两市基金产品总规模沪市31034.10亿元深市11310.87亿元 [2] 券商ETF经纪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0.94%)中国银河(8.52%)中信证券(7.94%)国泰海通(6.81%)华宝证券(5.53%) [2] - 深市ETF交易金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 [2] - 头部券商如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凭借综合实力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1][3] 券商ETF持有规模分布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4.57%)申万宏源(17.87%)中信证券(6.20%)招商证券(4.83%)广发证券(4.65%) [3]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 [3] - 特色化经营机构如东方财富华宝证券方正证券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3] ETF市场发展与投顾转型趋势 - ETF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主要增长引擎指数工具类产品占据核心发展地位 [4] -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需将ETF纳入买方投顾体系重要配置范畴以优化交易结构 [1][4] - 建议在新型股票投顾框架下整合ETF投顾服务采用投顾费用制替代佣金模式 [4][5]
A股万2佣金将告破
搜狐财经· 2025-08-03 11:40
佣金率下行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A股平均佣金率为0 201‰ 创历史新低 同比2024年同期下降8 2% 2024年全年同比2023年下降5 9% [1] - 当前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最低佣金率可达万分之一 部分券商免除最低5元收费 大客户佣金率可低至万0 8 [1][3] - 行业佣金率持续走低已成必然 营业部平均佣金率已降至万分之2以下 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3] 上海与异地分支机构差异 - 2025年上半年上海本地分支机构A股平均佣金率为0 260‰(去除高频量化后0 264‰) 异地分支机构为0 181‰(去除后0 199‰) 本地高出异地32 6% [1][5] - 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 本地分支机构佣金率0 285‰(去除后0 292‰) 异地为0 203‰(去除后0 220‰) 差距格局稳定 [5] - 差异源于上海分支机构客户基础稳固 中高端客户对增值服务敏感度低 异地机构通过低费率拓展市场 [6] 月度佣金率变化特征 - 市场活跃度与佣金率联动性强 2024年9-10月佣金率回升至0 240‰-0 241‰ 2025年2月升至0 221‰ 均与交易热度相关 [8] - 呈现"阶梯式"下降 2024年1-3月升至0 252‰后回落 8月降至0 223‰ 11-12月进一步下行至0 232‰ [8] - 2025年进入低位稳定期 所有月份佣金率低于0 221‰ 波动范围缩小至0 213‰-0 221‰ [9] 券商应对策略 - 加大买方投顾服务力度 转向以客户资产增值为核心 绑定长期收益 [11] - 将佣金率与附加服务绑定 如交易工具(神奇九转 Level2)和独家研究报告 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11] - 推出智能算法工具(拆单 T0) 提升客户交易频率和收益 实现双赢 [12]
关注证券ETF(512880)投资机会,证券在盈利修复周期中具备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6:07
市场观点与投资机会 - 市场交易量持续走高 中报预告超预期 稳定币带来催化 看好低估值龙头券商机会 [1] - 临近前期高点 建议关注非银 金融科技等领域走势 [1] - 基于行业轮动模型 8月行业组合中非银金融位列多头配置 [1] 业务表现与转型进展 - 自营与两融业务表现稳健 [1] - 财富管理转型具备差异化与长期潜力 买方投顾模式持续深化 [1] - 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稳步扩张 客户留存与复投率表现优异 渠道粘性提升 [1] 指数与产品信息 - 证券ETF(512880)跟踪证券公司指数(399975) 该指数选取以经纪 投行 资产管理等业务为主的上市证券公司作为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具有较高市场代表性与流动性 是金融服务业配置的重要参考标的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012363)及A类份额(012362) [1]
推动买方投顾模式落地 宁波证券期货机构资本市场服务质效再跃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7:35
行业转型方向 - 证券与期货机构加速从传统交易中介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机构转型 [1] - 推动买方投顾模式落地以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 [1] - 通过买方投顾模式创新、金融科技赋能和分层服务体系构建提升服务质效 [1] 买方投顾模式实践 - 光大证券自2021年起推进证券投顾业务试点 落实客户分类分层服务策略并形成服务闭环 [1] - 打破一刀切模式 将服务资源向高价值客户落实同时覆盖长尾客户 解决传统服务资源错配问题 [1] 产品矩阵构建 - 永安期货搭建覆盖5大类资产和21类策略的产品线 包括期货衍生品、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 [2] - 通过定制+配置模式根据客户风险偏好提供防御性、市场性和进攻性资产配置建议 [2] 金融科技应用 - 银河证券引入DeepSeek-R1大模型构建特性+尺寸双维模型库 通过自研投顾平台实现客户数据深度挖掘 [2] - 大模型应用使投顾能快速生成多形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大幅提升服务质效 [2] - 国泰海通证券搭建金融大模型可解析海量财报研报数据 生成超300个维度客户标签且风险预警准确率达92% [2] 风险管理与投资者保护 - 光大证券在市场波动期推出客户陪伴计划 通过线上直播和电话回访传递市场解读 [3] - 国泰海通证券明确卖者尽责原则 通过产品库三级架构管理实现全流程管控并开展退市风险专题投教 [3] 转型成效 - 财富管理转型从理念落地进入实效检验阶段 逐步实现从通道服务向价值创造的转变 [3]
从“卖方销售”到“买方服务”,基金代销加速转型
券商中国· 2025-07-14 02:33
公募基金销售机构转型 - 公募基金销售机构正加速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服务"转型,告别依赖尾佣、重首发轻持营的传统模式 [2] - 行业面临双重冲击:尾随佣金缩水和即将落地的销售费用改革 [3][5] 尾随佣金缩水影响 - 2024年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1247.3亿元,同比下降8.1%,客户维护费(尾随佣金)354.84亿元,同比下降8.7% [3] - 超40家基金公司的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已降至20%以下 [3] - 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同花顺等机构代销收入降幅达20%左右 [4] 销售费用改革进展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三阶段推进,前两阶段(管理费用、交易费用)已实施,销售费用下调预计2025年落地 [5] - 销售降费将进一步压缩销售机构收入空间,倒逼盈利模式多元化 [5] 机构转型方向 - **基煜基金**:调整产品结构,从固收类转向多资产、权益类产品;推进从交易到配置的业务转变,加强互认基金推介 [7] - **盈米基金**:深耕买方投顾模式,转向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的收费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的投顾服务体系 [8] - **中金公司**建议两大方向:做大保有规模以量补价,或转向直接向客户收费的买方服务模式 [8] 考核评价机制变化 - 监管推动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等纳入销售机构评价指标 [9] - **腾讯理财通**:将"盈利客户占比""客户盈利比例"纳入管理指标,避免市场高点过度销售 [10] - **基煜基金**:侧重机构客户组合的长期稳健性与目标达成率 [11] - **盈米基金**:将"用户获得感"作为绩效考核要素,强化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 [11] 提升投资者体验策略 - **腾讯理财通**:通过选品、适配、投教、陪伴的"全流程顾问式服务"改善用户收益 [12] - **基煜基金**:为机构客户提供深度尽调报告、智能投研平台和专属投后服务团队 [12] - **盈米基金**:通过投教、资产配置和全权委托方案改善投资者交易习惯,形成投顾服务闭环 [13]
公募造星退潮,基金代销机构难在信任重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0:59
基金代销行业转型 - 基金代销行业面临转型历史时刻,需在提升专业服务与增强信息透明度方面持续发力 [1][2] - 行业需改变"唯销量"模式,建立以投资者长期盈利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11] - 基金代销机构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注重客户真实盈利体验 [1][11] 买方投顾模式发展 - 易方达基金获批设立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财富,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业务聚焦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3] - 中欧财富数据显示,基金投顾账户盈利占比显著高于投资基金单品账户,近一年高出27个百分点 [4] - 易方达投顾累计服务超12万个人客户,盈利客户占比约70%,2024年服务规模增长85% [4] 代销巨头改革举措 - 招商银行推出"TREE长盈计划",将客户资产分为四类,配置黄金等多元资产分散风险 [6] - 招商银行基金销售费全面一折起,联合六家头部基金管理人推出6只FOF产品 [6] - 蚂蚁基金更新准入规则,上线"指数+"平台,推出"蚂蚁理财金选"4.0升级 [8][9] 政策与行业导向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 [11] - 政策支持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培育壮大人才队伍,扩大可投产品范围 [12] - 行业需借助金融科技实现精准服务,拓展财富管理咨询等多元业务 [11]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现状 - 基民赎回现象普遍,基金经理业绩可观但投资人盈利比例不高 [1] - 基金代销机构以数据、榜单等方式推"爆款",导致基民追涨买入 [1] - 蚂蚁"金选"基金曾主推医药、白酒等赛道型基金,后因亏损升级为"一配二选三持有"模式 [8][9]
拓展应用场景,有券商推出一揽子养老投顾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3:16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现状 - 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落地五年多来,买方投顾模式在国内取得显著进展,投顾保有规模稳步增长,服务客户超过百万户[1] - 从首批5家机构获试点资格到如今60家机构纳入试点,买方投顾队伍不断壮大[4] - 多家机构管理规模和客户数较发展初期大幅提升,投顾策略和服务模式越发完备[5] 招商证券基金投顾业务特色 - 累计签约客户资产从去年年底的300亿元增长至6月5日的接近350亿元[2] - 产品体系全面覆盖货币增强、固收+、权益类、全球投资等多元资产组合,共计数十个组合[2] - 团队成员覆盖资产配置、策略分析、行业比较、产品研究等多个方向,签约客户平均收益明显高于未签约产品客户[3] 养老金融创新服务 - 推出公益基金投顾组合,将投顾费捐赠给养老相关公益事业单位[2] - 设计养老FOF投顾组合解决客户选择困难问题[2] - 提供个性化定制养老投顾方案,践行"五篇大文章"政策导向[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证监会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为行业按下"加速键"[3] - 用户认知科普和信任建立是当前发展难点,需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5] - 建议将投顾业务纳入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5]
财富管理系列报告之一:群雄逐鹿,财富管理新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6-06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投顾试点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转型重要探索,已有60家机构获试点资格,2025年2月监管推动其由试点转向常规,将销售模式从“卖方投顾”转为“买方投顾”,绑定服务机构与投资者资产增值,优秀机构将展现差异化优势,中国买方投顾模式尚处初步发展阶段,未来空间广阔 [2] - 美国是全球最大财富聚集地,财富管理市场成熟,形成三类体系;中国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可投资资产向金融资产倾斜,财富管理行业处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期;资管新规引导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大资管行业长期有望良性发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 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设计财务规划,提供金融服务,综合管理资产、负债和流动性,满足客户财务需求,实现财富目标,范围广泛 [11] - 财富管理市场要素包括资金端、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和资产端,中国约60%财富管理资金来自零售客户,高于全球平均,零售客户分三类 [12] - 财富管理机构负责客户服务与产品销售,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产品创设与投资管理,二者有不同点和交叉处,国际上有三种协同模式 [13][15] 2. 全球财富管理市场:起源欧洲、发展于美国,未来在亚洲 - 全球居民财富总规模从2000年的116.9万亿美元增至2022年底的454.4万亿美元,复合增速6.4%,人均财富规模从2000年的3.1万美元增至2019年底的8.5万美元,复合增速4.6%,增长分三个阶段 [16] - 地域上不同区域财富增速和人均规模差异大,2000年北美财富占比最高,2006年欧洲超过北美,2008年后中国成为全球财富增长主要来源,2022年中国成第二大财富聚集地,人均财富增长快 [21][26] - 全球财富贫富悬殊,美国富人最多,其次为中国,17.8%的成年人拥有全球86.9%的财富规模 [29] - 国际财富管理主要模式有私人银行、顾问咨询、经纪人、投资银行、家族办公室、全能综合模式,各有特点 [35][38] - 美国财富管理市场过去100年从萌芽走向成熟,萌芽期出现共同基金,确立规则,需求上升;发展成熟期财富积累,养老金入市,利率和证券佣金自由化,金融工具创新和混业开放推动发展 [44][45] - 美国领先财富管理机构得益于成熟金融体系,以客户为中心拓展产品线和并购,形成不同类型领先机构,如美国银行、嘉信理财、贝莱德、Wealthfront [47][48][49] 3.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居民财富持续增长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走过40余年,经历萌芽期(1978 - 1998年)、初步发展(1998 - 2012年)、快速发展与监管升级(2013年 - 至今)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发展特征 [53][56]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处于黄金发展周期,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量和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对标美国处于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期,居民财富规模增长,配置向金融资产倾斜,现金及存款、投资性房地产占比下降,资本市场产品等占比上升 [54][55][63] 4. 中国财富管理竞争格局:群雄逐鹿,财富管理大时代 -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参与机构分8大资产管理属性和2大财富管理属性机构,截至2024年,资产管理属性机构规模总计155.1万亿元,同比+9.9%,保险资管规模最大,公募和私募基金增速快 [70] - 各机构在属性、目标客群、产品服务、优势方面各具特点 [76] - 私人银行业务面向高净值人群,具有定制化特征,中国私人银行规模和客户数增长快,部分银行构成第一梯队,发展空间广阔,但服务质量有提升潜力 [79][80][84] - 银行理财分保本和非保本理财,资管新规后非保本理财转型推进,净值化产品占比高,个人投资者是主力,银行理财进入专业化独立子公司运作时代,子公司有诸多优势,产品以开放式和固定收益类为主 [85][86][93] - 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扩大,不同阶段扩容主导因素不同,2024年被动指数投资兴起,政策引导和市场影响是原因,公募基金费改稳步推进,降低费率让利投资者 [97][102][105] - 券商自2017年发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初见成效,产品供给端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参与公募化改造和申请牌照;销售端在股票型产品有优势,ETF增长助保有规模逆市增长 [109][110][114]
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举行 业内热议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5-26 12:15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指数投资正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科技赋能将提升投资者体验并构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生态 [1] - 公募基金行业需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强化基准约束与费率优化以缩小投资者收益与账户收益的偏差 [1] - 买方投顾模式被视为破局关键,通过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规避非理性行为并提升长期回报 [1] 公司战略与工具 - 晨星已推出智能投顾工具,结合本土数据优化算法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非理性决策 [1] - 晨星中国战略定位为依托国际经验与本土洞察,搭建国内外财富管理行业桥梁并推动买方投顾生态完善 [2] 投资框架与技术应用 - 提出"A、B、C与Gamma收益框架",强调β收益是投资回报的基础,降低成本与提高透明度是提升实际收益的关键 [1] - AI技术可优化投资流程,但投资顾问需转型为"投资者行为教练"以引导客户建立长期投资组合 [1] 峰会规模与支持机构 - 峰会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共有200多家机构参与 [2] - 得到易方达投顾、鹏华基金、嘉信理财、基煜基金、盈米基金以及广州投资顾问学院的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