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英科再生上半年营收16.66亿元 业绩逐季连创历史同期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4:2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13% [2] - 净利润1.46亿元人民币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5% [2] - 前两季度经营业绩逐季连创历史同期新高 [2] 业务结构 - 成品框营收占比41% 同比增长11% [2] - 装饰建材营收占比37% 同比增长38% [2] - 构建覆盖回收、再生、利用三大业务板块的完整产业链 [2] - 形成成品框、装饰建材、再生塑料、环保设备四大主营产品矩阵 [2] 海外业务 - 产品整体出口份额接近90% 服务全球超130个国家 [3] - 欧美区域占比超过70% [3] - 越南基地营收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8.89% [3] - 越南工厂一期满产满销 二期快速爬坡 推进三期项目建设 [3] 战略发展 - 锚定面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家居墙面装饰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战略主轴 [2] - 装饰建材领域两大核心产品在终端渠道约有20%-25%的复用空间 [2] - 聚焦核心AI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4] - 全面布局装备自动化、信息自动化与数字化建设 [4] 股东回报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针对607名激励对象发放737万股 占总股本约4% [3] - 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1元 [3] - 股份回购4000万-8000万元人民币 [3]
东和新材2025年半年报:扣非净利润增长13.48%,战略布局深化打造新增长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1亿元 归母净利润3198.96万元 同比增长1.21% 扣非净利润3180.34万元 同比增长13.48% [2]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7.18% 较上年同期25.52%上升1.66个百分点 主因轻烧氧化镁售价上涨及原料煤价格同比下降 [3] - 期末资产总计17.78亿元 同比增长10.17% 归母净资产9.996亿元 同比增长1.54% 增长源于募投项目技改及资产收购 [3] 产品结构与技术优势 - 轻烧氧化镁利润贡献率提升 对冲电熔镁销量下滑 尾矿轻烧粉营收同比增长138.26% 毛利率提升11.64个百分点 [4] - 菱镁矿石销量同比增长27.80% 毛利率维持91.79%高位 [4] - 拥有专利49项(发明专利8项) 核心技术覆盖尾矿浮选/电熔镁炉设计/旋流动态闪速煅烧等全生产环节 [4] 循环经济与销售模式 - "低品位菱镁矿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入选工信部尾矿综合利用项目 实现尾矿零排放 [4] - 采用"常规销售+整体承包"双轮驱动 与南方矿产/德国NORMAG GMBH等经销商合作 为吉林建龙钢铁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4] 战略布局与资产运作 - 设立辽宁东恒滑石制造(注册资本500万元)延伸产业链 设立辽宁镁研新材料研发(注册资本3000万元)加强研发 [5] - 在内蒙古设立控股子公司和镁绿材(持股51%) 参股和镁新能源(持股49%)布局新能源 [5] - 以2.553亿元收购鞍山富裕矿业51%股权 强化菱镁矿石供应掌控 [6] 子公司经营状况 - 控股子公司海城市荣富耐火净利润1721.39万元 全资子公司海城市东和泰迪炉材净利润588.75万元 支撑母公司利润 [6] - 部分子公司因业务初期或新增借款暂亏 属阶段性现象 [6]
凌雄科技上半年业绩攀高向优:营收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净利润和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6 11: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1.1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约500万元 [1] - 经调整EBITDA大幅增长38.5%至1.94亿元,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达1864.5万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 [1][4]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毛利同比大幅增长约30% [1][4] - IT技术订阅服务实现营收0.76亿元,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稳居DaaS行业第一,具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生态 [1][3] - 构建行业领先的智能风控体系,常年保持低坏账率 [3] - 作为行业链主企业,牵头成立凌雄研究院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业委员会 [7] 战略举措与运营效率 - 持续深化数智化建设,2018年起全面实现内部全链条信息无障碍流通 [5] - 引入AI技术完善风控体系和客服系统,提升运营质效 [6] - 通过标准化和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发展,参编十余项标准及两项国家级规范 [8] 社会价值与政策红利 - 数字化DaaS模式帮助企业减少97.4%首期投入,三年内降低约30%运营成本 [9] - 2024年净碳减排量超83740吨,2025年上半年向广东山区学校捐建2间电脑教室 [9] - 获国家商务部"双认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及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10]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中国DaaS市场规模保持3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6年达1382亿元 [10] - 市场渗透率预计从当前5%提升至10%,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登记企业6122.6万户,同比增5.1%) [5][12] - 政策支持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及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11]
凌雄科技(02436)上半年业绩攀高向优:营收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净利润和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5%至11.1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毛利同比增长9.7%至1.02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500万元 [1] - 经调整EBITDA大幅增长38.5%至1.94亿元,经调整利润扭亏为盈至1864.5万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设备回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4%至8.48亿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 [1][3] - 设备订阅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5%至1.92亿元,毛利同比大幅增长约30% [3] - IT技术订阅服务营收0.76亿元,总设备订阅量同比增长11.7%至347.5万台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收入计稳居DaaS行业第一,具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 [1][2] - 构建闭环DaaS生态协同效应、回收翻新产业链、智能风控体系(常年低坏账率)及战略股东支持四大核心竞争力 [3] - 作为行业链主企业,牵头成立凌雄研究院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业委员会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DaaS市场规模保持3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6年达1382亿元 [9] - 市场渗透率将从当前5%升至未来5年的10%,AI和算力中心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4][11] - 全国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登记企业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政策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 [4][10] 战略举措与社会价值 - 数字化闭环DaaS模式帮助企业减少97.4%首期投入,三年内降低约30%运营成本,累计服务数万家企业 [8] - 2024年净碳减排量超83740吨,2025年上半年向广东山区学校捐建2间电脑教室 [8] - 参编《实物租赁术语》等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 [7] 机构观点与增长预期 - 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标志增长兑现拐点出现,市占率提升1倍可能带来20倍潜在增长空间 [2][11] - 宏观经济积极因素积累(2025年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增长4.6%),政策支持民营经济与循环经济 [10][11] - 持续深化数智化建设与AI技术应用,提升风控体系及客服质效 [4][5]
打造绿色增长新引擎,中国解锁循环经济密码
环球时报· 2025-08-26 03:10
政策演进 - 2009年国务院颁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确立目录管理、处理基金和资质许可三大制度明确生产者责任延伸框架[2] - 2012年处理基金制度实施向生产企业征收费用补贴正规拆解企业初期覆盖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四机一脑到2015年处理量达8000万台[2] - 2020年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法定化强制要求企业承担回收责任次年基金补贴标准下调25-100元/台倒逼低效企业退出[2] - 2023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财政支持焕新焕绿行动将回收循环利用列为国家行动支柱拉动正规回收率从40%升至55%[2] - 2024年中央财政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取代基金补贴资金分配70%权重取决于各省份规范回收处理量产能利用率低于60%的企业将被限制补贴[3] 行业发展规模 - 十五年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从1.66亿台攀升至2.89亿台增幅达74%[4] - 2024年规范拆解量9400万台同比下滑3.7%产能利用率仅47.56%较2015年的65%显著下降[4] - 累计拆解超9亿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铁铜等金属472万吨塑料443万吨[1] - 2024年再生行业从9400万台废旧电器中提取铁92.1万吨铜2.1万吨再生材料替代矿产开采130万吨节水330万立方米[5] 回收模式进化 - 早期以小作坊为主导的个体商贩2010年代占比80%回收渠道分散环保不达标[4] - 2020年代平台整合兴起海尔五网融合串联3.2万门店覆盖2800县市京东以旧换新回收量超2000万台送装一体率达97%[4] - 2024年数字化生态形成线上回收占比升至35%总量达2.2亿台某平台AI估价系统日均处理手机超8万台X光扫描仪生成70项质检报告[4] 技术创新与环境效益 - 天津一家环保公司机械臂精准分离冰箱压缩机制冷剂回收系统将氟利昂转化为无害气体单条生产线年碳减排量相当于种植34万棵树[1] - 天津澳宏公司开发制冷剂高效回收技术年处理能力达2454吨实现碳减排461万吨二氧化碳[5] - 海尔循环工厂利用再生塑料生产洗衣机外壳单台减碳13.8公斤年碳减排收益突破2000万元[5] - 生物浸提贵金属技术可提升手机回收经济性智能拆解线需政策倾斜支持[7] 行业挑战 - 2024年专项资金新政引发清偿困局财政部75亿元预算清偿历史欠补但截至2025年4月仍有一些企业未获全额拨付[6] - 2025年专项资金下降导致一些企业在回收电器产品时的价格不得不下降[6] - 专项资金按冰箱空调电脑电视洗衣机不同品类不同比例分配少数企业为达标产能负荷率红线以更高价格收购废空调可能埋下亏损隐患[6] - 大部分废电器进入正规渠道的同时仍有少部分通过翻新流入二手市场或被私拆导致铅汞等重金属污染风险[6] 未来发展方向 -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化格力2020年回收37万台空调表明制造企业逆向物流体系可提升渠道控制力[7] - 消费者激励2023年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补贴刺激换新需求配合安全使用年限宣传如冰箱空调≤10年培育回收意识[7] - 加强全球协作九阳收购Shark拓展欧美回收业务格林美借一带一路出口再生金属至东南亚[7] - 碳普惠账户与个人回收行为挂钩的试点在长三角启动消费者交投一台旧手机或可积累碳积分兑换公共服务[8]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发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8-26 02:14
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 - 能源转型与低碳实践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 [1] - 能源体系加快转型 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1] 气候变化与生态危机 - 人类面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双重危机 [1] - 极端气候和各类灾害频发 [1] 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 - 循环经济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1] - 再生资源行业快速发展 [1] 数字技术与产业变革 - 数字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1] -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1] 供应链与安全发展 - 打造韧性供应链 协同提升绿色化和安全发展 [1] ESG信息披露与监管 - ESG信息披露日趋规范 监管更趋务实 [1] 城市发展与企业机遇 - 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的新要求和新机遇 [1] 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 -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1]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 - 粮食安全危机愈演愈烈 [1] 银发经济与劳动力市场 - 银发经济释放增量空间 [1] - 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有待化解 [1] 可持续消费与增长机遇 - 可持续生活逐渐成为主流行动 [1] - 提供符合可持续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获得新增长的关键 [1]
宝泰隆: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名称为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Baotailong New Materials CO,LTD [2] - 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 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宝泰隆路16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230900749673100C [1][2] - 公司于2011年2月14日获证监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97,000,000股普通股 并于2011年3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915,664,539元人民币 总股本为1,915,664,539股 全部为普通股 [2][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会 由全体股东组成 依法行使重大决策权 包括选举董事 审批利润分配方案 修改章程等 [8][15]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设董事长1人 副董事长1人 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 包括决定经营计划 投资方案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等 [3][43] - 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需符合独立性要求 具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并履行特别职权如聘请中介机构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 [52][53]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 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存管 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具有同等权利 [4] - 公司禁止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 特殊情况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可提供不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10%的财务资助 [4][5] - 公司可因减少注册资本 员工持股计划等情形回购股份 回购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 并在规定期限内转让或注销 [5][6]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股利分配 表决权 质询权 查阅会计账簿等权利 连续180日单独或合计持有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要求查阅会计凭证 [9][11] - 股东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 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14]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需维护公司独立性 不得占用资金 不得进行内幕交易 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4] 经营范围与宗旨 - 公司经营宗旨为节能减排 清洁环保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 开发新材料 新能源产品 [3] - 经营范围涵盖煤炭开采 危险化学品生产 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 电池制造等许可项目 以及化工产品销售 技术开发等一般项目 [3] 重大事项决策 - 股东会特别决议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包括修改章程 合并分立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总资产30%等事项 [29] - 董事会决策权限包括交易事项(资产总额占净资产50%以上且金额超5000万元需提交股东会) 担保事项(对外担保超净资产50%后需股东会审议)等 [45][46] - 关联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且占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31][32]
宝泰隆: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7:1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下降55.99%,主要因焦炉停产检修导致焦炭及化工产品零产量,其中焦炭收入减少5.73亿元,粗苯、焦油、甲醇收入分别减少0.27亿元、0.41亿元和0.47亿元 [2][14] - 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1.92亿元),主要因转让鸡西宝泰隆投资55%股权确认投资收益2.14亿元,以及销售结构转向自产煤炭产品致毛利增加0.98亿元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4亿元,同比下降19.6%,因销售收入减少 [2][14] - 总资产116.8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01%;货币资金2.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2.36%,主要因收到股权转让款项 [2][14] 业务运营与产量 - 原煤产量24.99万吨,工程煤30.98万吨,精煤9.22万吨;发电7,418万度,供热173.22万吉焦;销售原煤22.09万吨,精煤12.76万吨,洗沫煤15.73万吨 [7] - 新材料产品销售收入605万元 [7] - 焦化业务处于停产检修状态,焦炭及化工产品(粗苯、焦油、甲醇)报告期内无产量 [14] 战略项目进展 - 煤矿建设:宝泰隆一矿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宝泰隆二矿、宝清大雁煤矿工程进度分别达93%、91%;宝泰隆三矿进度达73% [7][8] - 宝泰隆矿业五矿和宝忠煤矿改扩建完成,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转为生产矿井 [7] - 合成氨项目完成规划许可变更及第三方审图,正在办理施工许可 [8] - 密林石墨矿取得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100万吨/年,有效期30年 [10][11] 行业环境分析 - 焦炭行业:价格持续下滑,因煤炭供应增加致成本下降,且下游钢铁需求偏弱导致供强需弱 [6] - 甲醇行业:价格先跌后涨再跌再涨,受装置春检、国际关税政策及地缘冲突影响进口量 [6] - 热电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政策要求提升灵活性与智能化水平 [6] - 新材料行业:石墨烯需求增长,主要应用于热管理、导电油墨等领域 [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新增6项发明专利,聚焦氧化石墨烯高导热前驱体工艺优化、亚微米级石墨烯合成及电磁屏蔽材料 [9] - 拥有113项专利,设两个博士后工作站(石墨烯新材料、煤化工新材料) [12] - 石墨烯产品包括单层、少层、多层及氧化物衍生物系列 [1] 资源储备优势 - 煤炭资源储量4.76亿吨,总产能420万吨/年 [10] - 密林石墨矿矿物量721.26万吨,为石墨烯产业提供原材料 [10][11] - 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覆盖煤焦化、甲醇、氢能等环节 [7] 重大交易与投资 - 转让鸡西宝泰隆投资55%股权,交易价款3亿元,确认投资收益2.14亿元 [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63.58万元,同比改善1.71亿元,因收到股权转让款项 [14]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99.17%,主要用于煤矿项目建设 [24] 关联交易与资金往来 - 关联交易总额474.18万元,主要为采购燃油及培训服务 [21] - 关联方提供临时周转资金1.99亿元,缓解资金需求 [21]
荣联再生科技招股书解读:净利润骤降58.5%,毛利率下滑2.6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5 16:28
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近期,荣联再生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及公司运营情况值得投资者 关注。其中净利润在2025年6个月较2024年同期骤降58.5%,毛利率在2025年6个月相较2024财年下滑2.6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变动背后反映出公司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风险。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聚焦亚克力循环经济 专注再生亚克力材料研发生产 荣联再生科技主要从事再生亚克力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为客户提供再生MMA及PMMA板材。自2020年 起获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项发明专利及19项实用新型专利,具备技术优势。 构建可持续产业链 从亚克力产品制造商及塑料再生公司等收集废弃PMMA,转化为再生MMA,进而生产PMMA板材。上 游原材料采购保障供应,下游产品应用于建筑、广告及家具等行业,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财务数据分析 营业收入及变化:增长显著但需关注持续性 营收增长态势明显 荣联再生科技总收益呈增长趋势。2024财年较2023财年增长约53.9%,从133,188千元增至205,031千 元;2025年6个月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0.2%,从81,369千元(未经审核)增至97 ...
荣联再生科技二次递表港交所GEM 为国内再生亚克力材料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23
据港交所8月25日披露,荣联再生科技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联再生科技)递表港交所GEM,中泰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自往绩记录期间开始起,荣联再生科技的再生MMA产能由2023财政年度的约13,776吨增至2024财政年度的约20,448吨及2025年6个月的约9,432吨。这是由于 公司预期客户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故于2024年1月新增两条MMA生产线以扩充公司的产能。于往绩记录期间,分别约6,895吨、9,914吨及5,918吨的再生 MMA(分别占公司于2023财政年度、2024财政年度及2025年6个月生产的再生MMA总量的约70.2%、59.5%及83.0%)用于再生PMMA板材的内部生产。 此外,于2024财政年度最后一季,荣联再生科技的第三条PMMA板材生产线已进入试产及测试阶段,预期于2025年第四季度达到预期可用状态并开始正式 生产。公司预期扩大产能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的营运效率及持续交付优质产品的能力,确保公司可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财务方面,于2023财政年度、2024财政年度及2025年6个月,荣联再生科技收益分别约为1.33亿元、2.05亿元、9779.1万元人民币;同期,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