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公募自购金额超8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1:04
富国基金自购行为 - 富国基金宣布运用公司固有资金、高级管理人员及拟任基金经理共同认购旗下基金 合计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 其中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 拟任基金经理出资不低于500万元 [1] - 认购对象为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自购行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1] 公募行业自购概况 - 截至5月6日 今年以来共有103家公募机构合计自购533次 净申购金额达83.20亿元 [1] - 货币型基金为自购主力 自购次数136次 净申购金额48.95亿元 占总自购金额58.83% [1] - 债券型基金自购次数99次 净申购金额12.06亿元 占比14.49% [1] - 股票型基金自购114次 净申购金额9.05亿元 占比10.87% [1] - 混合型基金自购149次 净申购金额8.22亿元 占比9.88% [1] 其他基金类型自购情况 - FOF基金净申购金额4.15亿元 [2] - QDII基金净申购金额0.50亿元 [2] - 另类投资基金净申购金额0.27亿元 [2] 市场观点 - 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基金表明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2] - 国海证券预计5月市场有望迎来结构性行情 首选科技板块 [2] - 5月行业配置建议关注计算机、传媒、军工 [2]
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新华日报· 2025-05-05 21:11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背景与定位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 [1] -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跨单位跨区域联合的新型组织形态,汇聚行业组织、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主体 [1] - 共同体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1] 高质量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 - 共同体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整合知识、技术、项目、人才等要素 [2] - 需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的深度合作和技术研发 [2] - 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校企共育"的组织架构,做好顶层设计 [2]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建产业学院、行业联合学院等协同育人新平台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模式 - 共同体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设立课题,科研成果由共同体共同拥有并快速转化 [3] - 构建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主导,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信息交流平台 [3] - 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3] - 组建"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团队,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路径 - 职业院校应主动融入国家、地区重大战略,将职业教育改革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各环节 [4] - 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产教资源,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产教对接项目 [4] - 以技术攻关为驱动,高水平搭建科创平台,产出高质量产教融合成果 [4] - 高校、职校和行业企业三方联合开展活动,共建实践合作基地 [4]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意义 - 共同体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载体 [5]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5] - 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优化共同体建设,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5]
2025年一季度指数基金季报分析:ETF占比继续提升,机构持有比例维持平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0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维持平稳 ETF 比例提升 截止2024年四季度 2422只非货币指数基金资产规模4.97万亿元 较上季度基本持平 一季度ETF增长约0.14万亿 占比提升近3% [3] -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前十大标的指数占据43.85%的规模 集中度下降 规模前三为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和科创50指数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沪深300占有率小幅下降 [3] - ETF机构占比接近60%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规模提升 截至2024年年末 ETF穿透联接基金后机构持有人占比为59.39% 变化不大 股票产品中Smart Beta机构占比提升 行业主题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前十大持有人中 中央汇金持有金额上升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增加 境外机构减少 [3] - 新发数量上升但规模有所下降 2025年一季度新成立179只指数基金 募集1366.20亿元 发行数量上升 规模下降 主要因股票宽基产品募集规模下降 [3] - 各类产品申报 获批回暖 一季度宽基指数基金获批数量最多 标的指数分散 管理人围绕科技 AI等主题申报热情高 策略指数产品申报围绕自由现金流策略指数展开 [3] - 一季度ETF表现较好的产品集中在港股科技及境内成长相关产品 国内宽基指数基金中日均成交额前五有3只中证A500产品 新发的现金流ETF成交进入Smart Beta前五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一季度指数基金市场规模变化 - 市场规模基本持平 2025年一季度 2422只非货币指数基金资产规模4.97万亿元 较上季度增加0.03万亿元 基本持平 增长主要来自场内 [8][11] - ETF占比提升 一季度ETF增长约0.14万亿 增量更多来自场内 占比提升近3% 普通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占比下降超2个百分点 债券指数基金规模下降 [3][8][11] - ETF分类规模变化 国内股票宽基占比小幅下滑至57% 行业主题产品占比提升不到1个百分点 黄金产品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港股上涨带动跨境产品规模增长 [13] - 标的指数集中度下降 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前十大标的指数占据43.85%的规模 较上季度集中度下降 规模前三为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和科创50指数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沪深300占有率小幅下降 黄金进入跟踪前十指数行列 [19] - 管理人集中度平稳 指数基金规模前十大的管理人管理规模占67.9% 集中度与上季度持平 前三名分别为华夏基金 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 易方达与华夏差距缩小至300亿以下 [20] - 规模前十指数基金 规模前十的指数基金全部为宽基ETF 包括4只超千亿元的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下降至3387亿元 华夏上证50规模超千亿 [23][24] - 不同类型产品规模变化 行业主题产品中 招商白酒规模持续下降 港股相关产品规模增长 债券产品中 富国政金债 博时转债ETF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26] - 规模增长产品多元 2025年一季度 1769只非联接指数产品中有756只规模正增长 规模增长前十的产品类型多元 规模减少的产品以宽基为主 [27] ETF持有人变化情况 - 机构持有人占比变化不大 截至2024年年末 我国所有ETF穿透联接基金后的机构持有人占比为59.39% 与2024年中变化不大 行业主题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债券 商品ETF机构占比下降 [32] - 不同类型产品机构占比 股票产品中 宽基机构占比基本维持 Smart Beta占比上升 行业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机构占比超90% 行业指数整体机构占比下降 国证芯片机构占比不足12% 红利指数机构占比提升 红利低波100小幅下降 [35] - 前十大持有人变化 中央汇金持有金额上升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增加 境外机构减少 平安 国寿对ETF持有金额持续提升 中国人寿对宽基产品持有比例提升 24年下半年对Smart Beta持有也有所提升 [38][39][41] 一季度指数基金募集与申报情况 - 募集数量上升规模下降 2025年一季度新成立179只指数基金 募集1366.20亿元 发行数量从146只增加到179只 募集规模从2118.79亿元下降至1366.20亿元 降幅36% [44] - 股票指数基金情况 股票指数基金新成立165只 募集959.26亿元 数量上升 募集规模缩水 QDII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5只 募集规模36.24亿元 较上季度上升 募集规模最大的为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A 增强指数基金成立数量提高 共30只 募集163.51亿元 涉及宽基 [47] - 债券指数基金情况 14只债券指数基金募集406.94亿元 较上一季度显著扩大 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和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募集规模最大的为建信中债0 - 3年证金债指数A和金鹰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 [47] - 产品形式募集情况 ETF募集80只 规模771.7亿元 较上季度显著上升 普通指数基金63只 规模507.78亿元 较上季度下降 ETF联接36只 规模86.72亿元 募集规模显著下降 [50] - 标的指数类型募集情况 新成立指数基金中 QDII指数基金5只 宽基指数基金75只 行业主题指数基金35只 债券指数基金14只 指增策略指数基金30只 Smart Beta指数基金20只 宽基指数基金 指增基金 SmartBeta发行数量增长快 SmartBeta募集规模增长较快 [50] - 获批情况 2025年一季度获批236只指数基金 宽基指数基金获批最多 标的指数分散 管理人围绕科技 AI等主题申报热情高 策略指数产品申报围绕自由现金流策略指数展开 [52] 一季度ETF市场表现 - 国内股票ETF表现 一季度收益率前五的产品中有2只为宽基指数增强策略ETF 收益率最高的为华夏上证科创板200ETF 区间收益率为18.40% 季末规模为0.32亿元 [55] - 跨境宽基ETF表现 一季度表现最好的是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 季度收益率高达23.70% 其余排名靠前的跨境产品收益率均在17%以上 [55] - 行业主题ETF表现 季度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 区间收益率高达41.67% 季末规模为3.37亿元 收益排名靠前的产品区间收益率均在30%以上 [56] - Smart Beta ETF表现 区间收益率最高的三只产品均跟踪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 均在11%以上 华夏的中证智选1000成长创新策略ETF和中证智选500成长创新策略ETF一季度收益率分别为7.96%和6.35% [56] - 日均成交额情况 一季度国内宽基指数基金中日均成交额前五的有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 日均成交额均在30亿元以上 跨境宽基ETF中 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等日均成交额靠前 行业主题ETF中 华夏恒生科技ETF日均成交额最大 为58.51亿元 Smart beta ETF中 日均成交额最大的5只产品中有3只红利策略ETF 2只自由现金流ETF [60][61]
赚钱的方法,每天都变。但赚钱的公理,永远不变
创业邦· 2025-05-05 02:39
商业底层逻辑 - 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消费者总希望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这是不变的公理[3][5] - 消费者视角决定商业形态,生产者需围绕这一逻辑调整策略[5][7] - 日本宜得利家居30年股价上涨57倍,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同样因平价优质策略成功[6] 生产者应对策略 - 实现"更便宜更好"需从创新或效率入手:成本不变效果更好(创新),或效果相同成本更低(效率)[8][17] - 小米通过同样价格提供更好产品(创新),泰勒工厂和丰田通过流程优化降低成本(效率)[13][16][17] - 加拿大西捷航空用5万美元创新营销达成500万美元效果,案例证明创新价值[14][16] 科技的核心作用 - 科技是第一推动力,能实现颠覆性创新和效率提升[18][23] - Midjourney年营收1亿仅需11人,科技大幅降低人力成本[19] - 冲锋衣新材料、预制菜冷冻技术、SpaceX火箭成本降至行业10%均依赖科技进步[23] - 柯达、诺基亚因忽视科技转型失败,反面验证科技重要性[23] 企业进化法则 - 没有永恒成功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24][26] - AT&T因保守错失通信革命,华为中兴抓住机遇崛起[25] - 企业需持续迭代科技与方法论,满足消费者对"更"的无限需求[25][26] 方法论总结 - 商业成功=消费者视角(平价优质)+生产者视角(创新/效率)[27] - 创新路径:突破常规思维(如九点连线游戏),用科技实现产品升级[9][11][13] - 效率路径:优化流程(泰勒制)、减少协作成本(SpaceX)[16][23]
济宁|济宁:百家景区焕新备好文旅大餐
大众日报· 2025-04-30 02:26
传统文化创新呈现 - 孔子博物馆将战国文物黄玉马改造为可触摸、可交互的"科技马",融合数字屏和代码技术实现古今对话 [1] - 《亦乐问礼》沉浸式实景剧以"两小儿辩日"等故事为切入,结合激光灯、水雾机、电动舞台等现代技术还原春秋礼乐仪轨 [1] - 孔庙西路开放金丝堂礼乐文化展示活动,通过编钟《金声玉振》与古装《大成乐舞》呈现千年礼乐 [2] - 微山县南阳古镇举办"第三届汉服文化节"和"运河渔歌集体婚礼",融合湖区特色打造差异化体验 [2] 科技赋能文旅场景 - 尼山圣境推出大空间XR沉浸式互动剧场"山河社稷图",结合空间计算与虚拟现实技术串联上古神话、名著与实景 [2] - 济宁67项景区焕新工程中包含32项数字技术应用,微山湖全景沉浸式胶囊影院等新项目将在"五一"亮相 [2] - 太白湖九春里音乐嘉年华融合水幕电影与激光矩阵,在湖面投射"运河帆影"光影艺术 [3] 多元业态创新突破 - 邹东山区推出越野车驾驶体验,结合山地资源打造"速度与激情"主题项目 [3] - 梁山景区围绕《水浒传》IP开发"真人秀""沉浸式游园""闯关挑战"等互动场景 [3] - 济宁开通至泰安VIP旅游直通车,实现跨市协作以丰富产品线 [3]
“申”挖数据 | 资金血氧仪
以下文章来源于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 ,作者李金玲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 .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官微,能为您提供账户开立、软件下载、研究所及投顾资讯等综合服务,为您的财富保驾护航。 数据速看: 1.主力资金: 近两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1079.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前三的行业为汽车、家用电器和公用事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前三的行业为电 子、计算机和基础化工。 2.融资融券数据: 当前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8082.47亿元,较上期下降0.28%,其中融资余额17968.74亿元,融券余额113.73亿元。本期两融日均交易额为 993.88亿元,较上期下降13.93%,其中融资日均净买入988.21亿元,较两周前下降13.89%,融券日均净卖出5.67亿元,较上期下降20.41%。近两周融资净 买入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汽车、电子和基础化工;融券净卖出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银行、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 3.涨跌情况: 近两周全市场上涨家数高于下跌家数,近两周涨幅前三的行业为公用事业、美容护理和汽车,跌幅前三的行业为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和食品 饮料。 4.强弱分析: 近两周全部A股强弱分析得分为5.90,沪深300强弱分析 ...
公募“顶流”两年消失四成,最新百亿主动阵营仅剩87人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27
基金经理格局变化 - 一季度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产品实现业绩与规模双升,部分顶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回升,如张坤重回"600+"亿元阵营 [1] -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降至87人,较两年前同期减少40% [1]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如鹏华基金闫思倩、永赢基金张璐凭借高收益产品规模暴增,分别达163.37亿元和122亿元 [2][3] 头部基金经理现状 - 目前仅剩3位"400亿级"基金经理:张坤(600+亿元)、刘彦春(410.2亿元)、葛兰(404.47亿元) [2] - 头部阵营门槛显著降低,2023年一季度排名第十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399.86亿元如今可排第4位 [4] - 张坤管理规模较巅峰时期1344.78亿元缩减55%,刘彦春和葛兰较千亿峰值减少超60% [4] 规模下滑原因 - 业绩表现是主因,前十强基金经理管理的56只产品中超六成近三年累计回报为负,10只产品规模腰斩 [5] - 行业"去明星化"战略推进,葛兰卸任产品导致规模减少百亿元,谢治宇卸任近200亿元规模产品 [5] - 人才流动加剧,如华商基金周海栋离职前管理规模293.47亿元,景顺长城鲍无可被传离职 [6] 基金公司分布 - 百亿级基金经理分属33家基金公司,广发基金以8位居首(刘格菘、傅友兴等),易方达和中欧各有7位(张坤、葛兰等) [3] - 12家公司仅有1位百亿基金经理,7家公司拥有5位及以上百亿基金经理 [3] 后市观点 - 张坤认为地产下行影响接近尾声,关注商业模式优秀、竞争格局改善的企业 [7] - 谢治宇看好科技赛道,强调智能驾驶和AI眼镜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8] - 周蔚文加码人工智能产业链(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眼镜)并增持低估值保险头部企业 [8][9]
长长长长期招聘聘聘聘。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4-27 20:36
招聘岗位概览 - 公司长期招聘多个岗位 包括内容编辑 运营 商务 财务 人事等 部分岗位限制城市 部分不限 [2][5][11][13][17][19] - 简历投递邮箱为hr@virxact.com 需在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和姓名 [24] 内容编辑岗位 - 负责公众号 小红书等平台内容撰写 需独立策划有传播力的内容 对AI和科技领域有强烈兴趣 [8] - 要求文字功底扎实 逻辑清晰 具备内容审美 熟悉AI/科技/青年文化/商业潮流趋势 [8] - 需接受高频内容产出 能持续打磨稿件 对作品有质量要求 [8] 运营岗位 - 负责短视频全流程制作 包括选题策划 脚本撰写 拍摄执行和成片把控 需理解公司IP调性 [13] - 需有短视频平台(如抖音 小红书)操作经验 具备剪辑思维和节奏感 能抗高频产出 [13] - 负责多平台日常运营管理 包括数据监控 粉丝互动和用户池沉淀 需熟悉平台规则和流量玩法 [13] 商务岗位 - 负责培训 广告 品牌合作等项目的谈判与落地 需从BD到执行全链路推进 [15][21] - 要求有内容行业/MCN/媒体商务经验 能独立谈判和控流程 具备IP思维和资源整合能力 [21] 财务岗位 - 负责日常账务处理 财务报表编制 资金流动管理及税务申报等基础事务 [22] - 需具备小公司全流程账务经验 熟练使用EXCEL和财务系统 责任心强 [22] 人事岗位 - 负责招聘全流程 包括岗位发布 初筛 约面 入职落地 参与团队文化搭建 [23] - 需有20-50人公司人事独立作业经验 熟悉招聘和绩效流程 性格稳定但有原则 [24] 助理岗位 - 协助处理行程安排 会议统筹 跨部门沟通及项目推进 需初步判断商务邀约并给出建议 [7] - 要求细节控 时间感强 能自主推进事务 情绪稳定且抗压 有商务判断力 [7]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徐荔蓉:一季度加仓安克创新、恒立液压
快讯· 2025-04-22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徐荔蓉旗下基金2025年一季报显示对组合适度调整,其认为中国经济触底回升,对2025年市场较乐观 [1] 基金持仓调整 - 国富研究精选一季度加仓安克创新、恒立液压、金山办公、建友股份,安克创新跃升至第一大重仓股 [1] 市场观点与操作 - 徐荔蓉认为中国经济大概率触底回升,企业盈利有望趋势性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和充足流动性为市场向好提供基础 [1] - 徐荔蓉一季度对组合适度调整,对部分上涨较大公司进行波段操作,增加AI和科技方向公司布局 [1]
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格隆汇APP· 2025-04-03 09:02
关税政策影响 - 全球对美贸易国家普遍受到超预期关税冲击,主流预测落空[1] - 美股盘后股指期货及个股全线下跌,市场反应剧烈[2] - A股和港股短期波动但展现韧性,部分板块逆势上涨[3][12] 市场短期表现 - 悲观情绪主导短期市场,建议保持谨慎[4] - 科技股(如苹果产业链)受关税冲击明显下跌,果链板块需规避[24] - 内需板块表现突出,茅台盘中上涨2%,动物保健、水电等概念指数涨幅超4%[12][13] 中长期投资机会 - 内需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国家通过补贴政策调节收入分配[14][15] - 科技行业是发展转型核心,AI、机器人等方向存在长期机会[20][22] - 历史危机后优质资产往往出现低价买入机会(如腾讯、英伟达等案例)[42] 行业板块分化 - 消费电子、智能音箱等科技相关板块跌幅超3%,内需相关板块涨幅领先[13] - 家电、电动车等受益于补贴政策的行业值得关注[15] - 高估值科技股面临财报季考验,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导致的回调[27]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以轻仓或空仓应对高波动,中长期关注内需和科技结构性机会[10][11] - 择时重于选股,建议在熟悉领域进行波段操作[37][38] - 对冲工具(如黄金)可降低风险,为反弹机会保留仓位[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