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前十大权重包含三花智控等
金融界· 2025-04-09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介绍其近期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 指数表现 -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报2889.57点,成交额635.61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7.16%,近三个月下跌2.52%,年至今下跌7.67% [1] 指数样本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38%)、宁德时代(13.19%)、立讯精密(6.48%)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6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72%、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8%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44%、工业占比34.16%、信息技术占比22.02%、原材料占比6.71%、通信服务占比0.68%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等多只基金 [2]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54%,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4-08 15:05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8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54%,报2886.91点,成交额673.43亿元,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年至今均呈下跌态势 [1] 指数基本信息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反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表现 - 4月8日下跌0.54%,报2886.91点,成交额673.4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6.71%,近三个月下跌3.08%,年至今下跌7.17%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56%)、宁德时代(13.68%)、立讯精密(6.56%)、汇川技术(5.26%)、长城汽车(4.47%)、韦尔股份(4.38%)、科大讯飞(3.1%)、三花智控(2.67%)、亿纬锂能(2.6%)、拓普集团(2.42%)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9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41%、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3%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57%、工业占比34.47%、信息技术占比21.66%、原材料占比6.65%、通信服务占比0.65%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C、泰康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2]
54%渗透率下生死时速:赴港IPO的赛力斯能否造出独属自己的太阳?
36氪· 2025-04-03 01:11
文章核心观点 - 赛力斯重启赴港上市计划,其发展有亮点也面临挑战,商业模式创新或带来新机遇 [1][12][13] 赛力斯发展历程 - 1986 - 2003年从弹簧厂成长为汽车减震器供应龙头之一 [3] - 2003 - 2016年联合东方汽车成立东风小康进军整车制造与微面市场 [3] - 2016年创办金康新能源聚焦新能源转型,初期SF5车型销量惨淡 [3] - 2019年与华为合作,2021年末正式达成合作推出AITO品牌及车型,2022年更名赛力斯 [4] 赛力斯2024年经营成果 - 营收1451.76亿元,同比飙增305.04%,归母净利润由亏转盈达59.46亿元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激增182.84%,问界M9交付超15万辆,单车均价超40万元 [4] - 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研发人员达6201人,同比增长25.15% [7] - 形成“魔方平台 + 超级增程”技术矩阵,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301.69%居自主品牌第一 [7]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利弊 - 正向效应:华为ICT技术赋能使问界车型智能化体验领先,品牌溢价提升,共享华为门店引流降低获客成本60% [9] - 潜在风险:技术依赖华为限制战略自主性,鸿蒙智行子品牌增多加剧渠道资源争夺,行业智驾平权冲击中高端溢价能力 [9] 赛力斯产业链整合与扩张 - 出资115亿元购买华为旗下深圳引望10%股权,25亿元拿回问界商标及专利,拟发行股份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10] - 龙盛新能源核心资产“超级工厂”是问界系列重要生产基地,公司还延伸至智能机器人领域 [11] - 2024年资产负债率87.38%,总负债较去年同期增长87.22%,偿债有压力 [11] 赛力斯赴港上市目的 - 重启赴港上市计划,未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为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供应链优化提供资金支持 [12] 赛力斯商业模式创新 - 推出“官方置换 + 官翻二手车”闭环,M9翻新价值高,渠道流通性和保值率或优于其他国产高端车型 [13] - 该模式或缓解汽车消费周期,提升资产运转效率,破解消费者换代焦虑 [16] - 问界M9置换订单78%车主选增值配置,单车溢价超5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9.92%跃升至26.21% [17]
零跑汽车:首次覆盖:24Q4净利润提前转正,毛利率创历史新高-20250317
海通国际· 2025-03-17 10: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零跑汽车“优于大市”评级,2025年目标价59.07港元(按1港元=0.9106人民币汇率换算) [3][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24Q4净利润提前转正,毛利率创历史新高,看好新车周期开启驱动销量进一步提升 [2][3][11] 公司概况 - 零跑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015年由相关领域资深人士创办,采用电子产品开发思路设计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6] - 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例46.3110%,其中朱江明、刘云珍占比8.1033%,傅利泉、陈爱玲占比7.9810%,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占比7.8760% [6] 财务数据及预测 主要财务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747|32164|55318|86536|100033| |(+/-)YoY(%)|35%|92%|72%|56%|16%| |净利润(百万元)|-4216|-2821|368|1667|4358| |(+/-)YoY(%)|17%|33%|113%|353%|161%| |全面摊薄EPS(元)|-3.62|-2.11|0.28|1.48|3.61| |毛利率(%)|0.5%|8.4%|11.3%|13.3%|15.1%| |净资产收益率(%)|-33.7%|-28.01%|2.96%|12.03%|20.75%|[2]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成长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1.99%、56.43%、15.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3.04%、437.14%、144.15% [8] - 获利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1.30%、13.30%、15.05%,净利率分别为0.66%、2.28%、4.82% [8] - 偿债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52%、77.69%、73.6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02.12%、-179.70%、-177.20% [8] - 营运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25、1.39、1.2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4.46、54.90、48.26 [8] 事件分析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同比+92%,净亏损28.2亿元,同比大幅收窄;24Q4营收134.6亿元,同比+155%,环比+37%,净利润0.8亿元,同环比转正 [3][11] - 2024年全年交付新车29.4万辆,同比+104%,Q4交付12.1万辆,同比+118%,环比+40%;C10/C16分别销售3.0/2.4万辆,合计占比45%,驱动单车收入上行,Q4单车收入约11.1万元,同比+1.6万元,环比-0.3万元 [3][11] - 2024年全年毛利率8.4%,同比+7.9pct;24Q4毛利率13.3%,同比+6.6pct,环比+5.2pct,主要因产品组合优化、成本管理和规模效应 [3][11]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 - C10、T03于24M9在欧洲上市,2024年全年出口13726辆;渠道建设加速,已构建超400家销售服务网点,2025年目标拓展至550家 [3][11] - 与Stellantis Financial Services达成合作协议,提供金融服务;建成“1总仓+5分仓+160+Distrigo中心”的配件网络,实现每日两次维修件配送能力 [3][11] 新车情况 - 3月10日,零跑B10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预售价格10.98 - 13.98万元,预售48小时订单达31688台 [3][11] - B10实现12万元级首搭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性价比优势突出;智驾团队扩张至500人,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城市NOA [3][11] - 公司将在2025年内完成B系列三款产品的布局,覆盖中国最大汽车细分市场 [3][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6/27年营业收入为553/865/10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17/44亿元 [3][11] - 用PS法估值,2025年3月13日收盘市值对应2025/26/27年PS为1.1/0.7/0.6倍,给予2025年1.3倍PS [3][11]
零跑汽车(09863):首次覆盖:24Q4净利润提前转正,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16 13: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零跑汽车“优于大市”评级,2025年目标价59.07港元(按1港元=0.9106人民币汇率换算) [3][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24Q4净利润提前转正,毛利率创历史新高,看好新车周期开启驱动销量进一步提升 [2][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747|32164|55318|86536|100033| |(+/-)YoY(%)|35%|92%|72%|56%|16%| |净利润(百万元)|-4216|-2821|368|1667|4358| |(+/-)YoY(%)|17%|33%|113%|353%|161%| |全面摊薄EPS(元)|-3.62|-2.11|0.28|1.48|3.61| |毛利率(%)|0.5%|8.4%|11.3%|13.3%|15.1%| |净资产收益率(%)|-33.7%|-28.01%|2.96%|12.03%|20.75%|[2] 事件分析 - 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同比+92%,净亏损28.2亿元同比大幅收窄;24Q4营收134.6亿元,同比+155%,环比+37%,净利润0.8亿元同环比转正 [3][11] - 24Q4月均销量超4万辆,全年交付29.4万辆,同比+104%,Q4交付12.1万辆,同比+118%,环比+40%,C10/C16合计占比45%,Q4单车收入约11.1万元,同比+1.6万元,环比-0.3万元 [3][11] - 2024年全年毛利率8.4%,同比+7.9pct;24Q4毛利率13.3%,同比+6.6pct,环比+5.2pct,主要因产品组合优化、成本管理和规模效应 [3][11] - C10、T03于24M9在欧洲上市,24年出口13726辆,零跑国际构建超400家销售服务网点,25年目标拓展至550家,与Stellantis Financial Services合作提供金融服务,建成配件网络 [3][11] - 3月10日零跑B10开启预售,预售48小时订单达31688台,12万元级首搭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智驾团队扩张至500人,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城市NOA,25年内完成B系列三款产品布局 [3][11]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证券代码|公司名称|市值(亿元)|营业收入(亿元)|PS(倍)| |----|----|----|----|----| | | | |2024E|2025E|2026E|2024E|2025E|2026E| |TSLA.O|特斯拉|57238|7022|8465|10246|8.15|6.76|5.59| |2015.HK|理想汽车|2167|1471|1979|2481|1.47|1.09|0.87| |9866.HK|蔚来|749|688|1053|1320|1.09|0.71|0.57| |9868.HK|小鹏汽车|1676|424|832|1144|3.95|2.02|1.46| |均值| | |2401|3082|3798|3.67|2.65|2.12|[4] 公司概况 - 零跑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015年由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创办,采用电子产品开发思路设计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6] 前十大股东 |股东名称|占总股本比例(%)| |----|----| |朱江明,刘云珍|8.1033| |傅利泉,陈爱玲|7.98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8760| |杭州国舜领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2976|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0514| |宁波华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9486| |宁波华旸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宁波顾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0046| |宁波景航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1207|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红杉智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9827| |杭州景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9451| |合计|46.3110|[6]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2024 - 2027E增速分别为92.06%、71.99%、56.43%、15.6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0%、113.04%、437.14%、144.15% [8] - 获利能力:毛利率2024 - 2027E分别为8.38%、11.30%、13.30%、15.05%,净利率分别为-8.77%、0.66%、2.28%、4.82% [8]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2024 - 2027E分别为73.25%、75.52%、77.69%、73.6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9.76%、-102.12%、-179.70%、-177.20% [8] -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2024 - 2027E分别为0.97、1.25、1.39、1.2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2.12、34.46、54.90、48.26 [8] -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2024 - 2027E分别为-2.11、0.28、1.48、3.61,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6.34、5.48、10.53、5.97 [8] - 估值比率:P/E 2024 - 2027E分别为-14.05、165.81、30.87、12.64,P/B分别为3.93、4.90、3.71、2.62 [8]
北京今年最大造车融资,100亿
投资界· 2024-12-26 07:47
北汽新能源百亿融资 - 北汽新能源完成增资扩股,引入11家外部战略投资者及北京汽车,总计增资101 5亿元 [3] - 11家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81 5亿元,北京汽车单独增资20亿元 [7][8] - 增资后公司最新估值达360亿元,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价值为257 16亿元 [8] - 融资用途为偿还银行贷款及日常运营支出,公司2024年上半年负债总额227 24亿元,净亏损11 24亿元 [8] 投资者阵容与产业合作 - 投资者包含北京国资机构、AIC金融机构及产业资本三大类型 [6] - 宁德时代通过问鼎投资增资2亿元,双方合作开发滑板底盘新车型 [7] - 小马智行通过北京小马易行增资2亿元,计划2025年推出Robotaxi车型 [7] - 北京国资机构合计认购约63亿股,占比超75% [6][7] 公司发展历程 - 2009年成立,曾连续五年蝉联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冠军,2017年销量达103199辆 [11] - 2018年借壳上市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当前市值450亿元 [13] - 2020年推出高端品牌极狐,首款车型阿尔法T销量不佳,2021年仅售6000余辆 [13] - 2024年1-11月累计销量7 14万辆,同比增长36 57% [13] 产品战略布局 - 极狐品牌与华为合作发布享界S9,对标迈巴赫等豪华车型,累计销量1816台 [15] - 与宁德时代合作搭载神行快充电池,开发滑板底盘新车型 [7] -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1-10月产量21 7万辆,同比增长2 1倍 [17] 行业竞争格局 - 智己汽车B轮融资94亿元,阿维塔C轮融资110亿元,行业融资竞赛白热化 [19]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77 3万辆,首超日本成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19]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高合汽车停工、极越汽车解散等案例频现 [21] - 专家预测行业将经历整合期,仅少数企业能存活,需500-1000亿长期投入 [22]
2024,中国汽车行业打脸报告
投资界· 2024-12-20 03:06
新势力销量目标与生存现状 - 月销一万辆成为新势力生死线,哪吒因1-9月累计销量8.59万辆(月均不足1万)现金流告急,CEO张勇下课 [5] - 蔚来需12月交付3万辆(环比增长28%)才能达成全年23万辆目标,依赖乐道首破万及政策刺激 [5] - 小鹏原预期G6/X9爆款未达预期,MONA 03和P7+下半年挽救目标完成率至60% [5] - 极氪需12月冲刺3万辆以完成23万辆年度目标,001与7X车型内耗严重 [5] - 智己、岚图等二三线新势力月销刚过1万,明年生死线或升至2万辆 [8]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困境 - 奇瑞前11月新能源销量48万辆,远低于比亚迪375万辆,目标"行业第二"落空至第四 [10] - 高端新能源车型星纪元ES月销仅300辆,智界S7表现不及问界,余承东一年内三次调整配置降价 [10] - 奇瑞新能源无单车型月销破万,iCAR 03月均4000辆,QQ冰淇凌和小蚂蚁合计贡献超1万 [10] - 尹同跃再立flag:智能化领域"不客气",但此前新能源转型成效有限 [13]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响 - 理想MEGA目标月销8000辆,实际销量不足1000辆,引发纯电战略推迟、裁员30% [15][18] - MEGA因外观、定价、补能争议退出潜在客户清单,补能基建目标2000座超充站仅完成1100座 [18][23] - 蔚来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仅完成448座,调整为"县县通"下沉策略 [23] 技术路线转向与市场适应 - 小鹏从"坚守纯电"转向增程,首款增程车型2025年推出,因2024年增程销量增速88.5%远超纯电14.1% [26] - 奇瑞、长安从多档PHEV转向单档PHEV/增程,大众计划2026年推出增程车型 [26] - 理想L6全系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翻李想此前"三元锂最优"论断 [27] 价格战与市场策略调整 - 小鹏X9月销2000辆未达预期,转向20万以下市场,Mona 03(11.98万起)和P7+(18.68万起)3个月内成爆款 [29] - 零跑通过增程SUV(C10/C11/16)以理想50%价格提供60-70%体验,11月交付破4万辆 [30] - BBA量价齐跌:宝马8月销量大跌42%后重返价格战,1-9月宝马/奔驰/奥迪销量分别下滑13.1%/10.2%/8.6% [32][35] - BBA 40万以上车型销量萎缩,三年保值率跌破60%,雷克萨斯残值对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