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6月18日
新华财经· 2025-06-18 13:43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开展156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1.40% [1] - 当日1640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回笼77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0.30BP至1.3660% [1][2] - 7天Shibor下跌0.30BP至1.5050% [1][2] - 14天Shibor上涨8.40BP至1.6550% [1][2] - 1个月期Shibor报1.6200%上涨0.10BP [2] - 3个月期Shibor报1.6300%上涨0.40BP [2] - 6个月期Shibor报1.6470%上涨0.60BP [2] - 9个月期Shibor报1.6660%上涨0.40BP [2] - 1年期Shibor报1.6760%上涨0.30BP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3706%与前日持平 [6] - 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7BP至1.4307% 成交额增加2619亿元 [6] - 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4BP至1.5267% 成交额减少168亿元 [6] - 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2.5BP至1.5773% 成交额减少446亿元 [6] - 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上行7.2BP至1.673% 成交额增加100亿元 [6] - R014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5BP至1.7464% 成交额增加601亿元 [6] 资金市场交易情况 - 资金面整体均衡 大行国股部分融出 [11] - 隔夜押利率存单成交在1.52%-1.55% 押信用融出在1.55%-1.58% [11] - 7天押利率存单成交在1.55%附近 押信用1.58%-1.60%融出 [11] - 跨月14-21天押利率融出在1.68%-1.70% [11] - 午后资金面略有收紧 隔夜成交升至1.55%-1.60% [11] 同业存单市场 - 当日157只同业存单发行 实际发行量3446亿元 [12] - 一级存单交投情绪集中在9个月期限 [12] - 二级存单收益率基本持平 1年期国股收1.645%下行0.5BP [12] 金融开放政策举措 - 人民银行宣布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14]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14]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14] - 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4]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14]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建设行动方案 [14][15] - 鼓励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14] - 支持全国性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4] - 推动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15] - 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15] 国际金融合作 - 人民银行与匈牙利国家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16] - 合作涵盖经济金融形势交流、绿色金融等领域 [16]
日本监管机构将加强对银行重新打包日本国债(JGBs)的审查。(彭博)
快讯· 2025-06-18 07:43
日本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JGBs重新打包的审查 - 日本监管机构将加强对银行重新打包日本国债(JGBs)的审查 [1]
市场消息:日本监管机构将加强对银行重组后的日本国债的审查。
快讯· 2025-06-18 07:43
市场消息:日本监管机构将加强对银行重组后的日本国债的审查。 ...
央行8项金融政策,释放哪些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5:46
金融开放政策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涉及金融监管、数字金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跨境贸易支持 [1] - 政策体现央行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视,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外贸稳定 [1] - 政策强调"先试先行"思路,以上海为试点推动创新 [1][3] 金融监管政策 - 央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子市场交易数据 [2] - 当前银行业净息差缩窄,商业银行普遍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涉足多元投资,增加跨市场风险传染几率 [2] - 报告库设立有助于监管部门突破信息壁垒,全方位掌握商业银行投资交易信息,更好识别和防控风险 [2]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央行在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跨境贸易再融资、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 [3] - 再贴现政策明确支持外贸企业,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展开贴现业务,实现精准滴灌 [3][4] - 央行推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解决科创企业发债难问题 [4] 债券市场支持科创企业 - 科创企业长期依赖股权融资,债市"科技板"面临发债主体扩容和风险缓释工具完善两大问题 [4] - 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当前科创债以中短期为主,风险分担机制待完善,需引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匹配科技型企业风险特征 [4] 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 央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5] 政策总体聚焦方向 - 本次政策主要聚焦金融监管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两方面 [5] - 市场需适应央行货币政策导向边际变动,深化对结构性工具的理解,而非仅关注总量性工具 [5]
央行8项重磅金融政策,释放哪些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3:59
金融监管政策 - 央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高频汇集并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以突破信息壁垒并防控跨市场风险 [3] - 当前商业银行因净息差缩窄而广泛涉足多元化资产配置,可能增加跨市场风险传染几率,监管政策旨在全方位掌握其投资交易信息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央行在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跨境贸易再融资、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及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 运用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通过"先贷后借"机制精准滴灌外贸企业 [4] - 推动私募股权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以解决科创企业发债难问题,并完善风险缓释工具匹配科技型企业风险特征 [5] 支持跨境贸易与汇率管理 - 央行提出运用再贴现支持跨境贸易融资,以应对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并稳定外贸 [4]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6] 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 鼓励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带动资金投向早期、长期及硬科技领域,同时拓宽私募机构退出渠道 [5] - 当前科创债以中短期为主且风险分担机制不足,需引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优化其风险收益结构 [5]
重磅!央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6-12 10:19
一、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第一家园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 示范区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 示范区的意见》,深化两岸金融领域融合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 《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 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着眼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两 岸交流交往交融。《若干措施》从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 第一家园建设,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支持资本项下跨境 投融资便利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对 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推动《若干措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进一步加 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附件: ...
【UNFX课堂】稳定币的主流化:一场潜力与风险并存的金融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12 06:40
稳定币的主流化趋势 - 稳定币正从加密货币边缘快速进入全球金融体系核心 深刻影响跨境支付、资产储备和宏观金融稳定 [1] - 市场需求强劲 高通胀、货币贬值或资本管制国家的个人和企业利用稳定币作为美元代理 绕过低效本地金融系统 [1] - Mansa公司案例显示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相比传统代理银行网络具有近乎即时、低成本的颠覆性优势 [1] - 支付巨头和科技公司在发达经济体也探索稳定币在优化支付流程、降低汇兑成本方面的应用前景 [1] 监管滞后与风险 - 稳定币扩张发生在监管相对滞后的环境 其兼具支付网络、银行存款和证券市场特征的"灰色地带"性质使现有监管框架难以适用 [1] - 发行商通过投资储备资产获得巨额利润 但储备资产透明度、质量、流动性及1:1支持的真实性是稳定性关键 [1] - Tether等发行商仅提供证明而非全面审计的做法持续引发市场对储备真实性的担忧 类似19世纪美国"野猫银行"历史教训 [2] - 稳定币成为非法活动主要工具 DeFi领域匿名性和缺乏中心化审查特性为洗钱、毒品贩运等犯罪提供便利 联合国和Chainalysis报告证实 [2] 对传统金融体系影响 - 稳定币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直接影响 美国财政部警告银行存款可能大量流向稳定币 威胁银行业稳定性 [2] - 银行或被迫提高存款利率或寻求更昂贵批发融资留住资金 稳定币发行商对短期美国国库券的巨大需求正在改变关键市场动态 [2] - 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显示大规模稳定币资金流动可能干扰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 - 圣路易斯美联储前经济学家指出稳定币扩张在传播美元影响力同时可能传播不稳定性 使非美国金融体系在市场压力下更脆弱 [4] 监管框架与挑战 - 拟议的Genius法案框架试图对大型发行商实施严格储备要求、资本要求和审计标准 将稳定币纳入更严格监管轨道 [3] - 监管机构试图利用稳定币对美元资产的需求 同时降低其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冲击 并将外国发行商纳入监管范围以确立全球标准 [3] - 当前监管框架被批评不够充分 缺乏明确存款保险或破产解决机制 用户资金可能面临损失 风险或转嫁给更广泛金融体系和纳税人 [3] - 监管在消费者保护和KYC/AML方面的"轻触"方式可能无法有效遏制非法活动和保护普通用户 [3] 未来发展方向 - 稳定币处于关键十字路口 提供显著效率提升和金融包容性潜力 但结构性风险、非法活动作用及对现有金融体系冲击不容忽视 [4] - 有效监管是释放潜力同时控制风险的关键 需要前瞻性思维弥补现有框架不足 特别是在风险解决和消费者保护方面 [4] - 稳定币与传统金融融合是正在进行实验 最终结果取决于技术创新、市场力量与审慎监管的互动 [4]
美国SEC主席:考虑限制对冲基金行业能够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范围
快讯· 2025-06-11 21:35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阿特金斯(Paul Atkins)表示,在即将出台的监管政策中,希望SEC 工作人员们考虑缩小私募基金顾问必须向监管机构提供的数据范围。遵守新数据报告要求的截止日期将 从6月12日推迟到10月1日。但更有限的数据收集可能对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胜 利。 ...
小摩CEO:美国经济数据恐将恶化 7-10月或迎冲击波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00:58
宏观经济展望 - 美国劳动力市场等关键经济指标很可能即将出现恶化 当前贸易格局与地缘政治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 诸多变动因素正在相互作用 [1] - 关税政策已初步显现效果 更显著冲击可能出现在7月至10月期间 但有望实现相对温和的软着陆 [1] - 消费端表现与就业市场息息相关 若通胀再度抬头或出现滞胀将引发市场恐慌 [1] 金融监管批评 - 现行监管规则过度复杂却未能有效评估真实风险 CCAR(全面资本分析与审查)存在根本性错误 [1] - 监管机构应更关注全球竞争力 部分监管者不了解真实市场环境 是纯粹的经济学家但未能洞悉现实 [1] - 若执掌FDIC将联合同业CEO降低利率风险敞口 再改进监管规则 改革目标为优化而非激进举措 [1] 资本配置策略 - 公司将维持股息派发 优先发展内生增长再考虑外延扩张 股票回购倾向逢低吸纳策略 [1] - 不会改变17%的有形普通股回报率目标 内生增长最为重要 实现该目标即为成功 [2] 业务发展重点 - 所有业务都具备内生增长潜力但面临阻力 并购可作为研究其他公司及相邻领域的手段 [2] - 商业银行支付业务与市场业务可增长 消费领域汽车贷款/抵押贷款/信用卡业务均有潜力 [2] - 资产与财富管理业务中私人银行客户规模能够扩大 每个业务板块都需实现增长 [2] 客户现状与美元地位 - 客户整体情绪平稳 消费者有收入但疫情期间储蓄耗尽 企业端业务状况保持平稳 [2] -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取决于美国军事与经济实力 目前尚无货币能取代其地位 [2]
欧盟委员会建议禁止与涉及规避对俄制裁的银行进行交易。
快讯· 2025-06-10 13:16
欧盟对俄制裁措施 - 欧盟委员会建议禁止与涉及规避对俄制裁的银行进行交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