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数据治理正从技术支撑角色转变为核心驱动力,成为金融机构转型的关键[1][3] - 行业正从“业务数字化”迈向“资产数字化”,全面拥抱数字化的机构更可能在变革中赢得先机[3] - 数据治理能力的差异将加剧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并影响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13][18] 金融业数字治理的重要性 - 数据治理是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不可或缺的基础,尤其对存在风险的中小银行至关重要[3][4] - 缺乏数据治理能力直接导致改革方案无法执行,例如中部省份信用联社因人才和数据问题无法实施方案[4] - 人才决策的基础是数据,村镇银行信息系统混乱,数据无法接入母行或购买成本过高,导致有能力的管理者也难推动改革[5][6][7] 中小银行风险与改革路径 - 小型城商行、农信社风险问题较大,领导班子由当地干部转化,工作模式按人情社会运转,缺乏现代公司治理机制[4][5] - 支持母行对村镇银行进行“村改支”“村改分”式吸收,因母行系统外风险更大,科技发展使大银行专有部门配备更强信息技术能力是更好选择[8] - 行业曾认为美国有几千家银行、中国银行太少,但没有人才多一张牌照反而多一份风险[5] 下沉市场信贷挑战与数据解决方案 - 大中型银行下沉县域做普惠业务面临核心困难:无法理解村镇复杂性,传统抵押贷逻辑(如房产)不适用农村(如牛羊抵押)[10][11] - 村民还款来源依赖收成和自然条件,不确定性高,需要银行依据区域化风控政策设计产品[11] - 经营贷存在暴雷风险,因银行无法监控资金流向和经营成果,难以确保贷款人现金流还本付息[11] - 数据监控可改善风控,例如蚂蚁风控能力远超同业因数据维度丰富、可互相验真,银行可参考滴灌通模式通过API接口获取多维数据(如水电、客流量)建立评估机制,先小额换API再加大贷款[12] 银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市场分为两大阵营:有能力自建信息系统的大行(可对外输出)和依靠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中小银行(需解决供应商挑选和成本控制)[14] - 监管将更关注公司治理机制、信息技术系统及背后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14] - 数据治理能力差异将强化马太效应,大行更易实现标准化复刻推广[13][14] 保险行业数据治理现状与趋势 - 保险行业需在会计准则切换时升级系统、清理历史数据,目前主要课题是数据集中和框架搭建[15][16] - 用超市类比:第一步数据集中(给产品分类贴标签),第二步重建框架(优化数据动线),部分险企已完成数据打通重建[17][18] - 未来竞争格局类似银行,大机构全能,中小险企需寻求第三方帮助,应聚焦核心优势(负债、资管或风控)并与其他机构合作形成差异化[18] - 当前同质化问题(如利率下行期拉高利率卖产品)主要靠监管引导,重点关注产品精算定价能力和消费者保护,弱化投资属性[19][20][21]
对话锦路安生律所高级合伙人袁开宇:关注中小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缺失”
华尔街见闻·2025-10-09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