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双轮驱动助力区域转型 山西证券引金融活水浇三晋沃土
证券时报· 2025-09-18 17:54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公司制定"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形成58项具体工作任务 [1][2] - 董事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 成员包括分管高管及业务部门负责人 [2] - 五大业务委员会及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承担业务融合任务 中后台提供协同支持 [2]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矩阵 [3] - 投行子公司中德证券组建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三大行业部 [3] - 私募股权投资子公司山证投资和另类投资子公司山证创新聚焦重点行业赛道 [3] - 储备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实施"产业投行×耐心资本"协同模式 重点服务"卡脖子"技术领域企业 [3][4] - 建立"新三板挂牌+北交所IPO"一体化服务机制 跨境服务依托香港子公司与德意志银行协同 [4] 区域深耕与投资布局 - 设立服务山西实体经济工作组 推进与晋创谷等创新园区产融对接 [4] - 山证投资在山西省内累计设立12只基金 实缴规模34.60亿元 投资项目50余个 [4] 绿色金融实践 - 构建"产品创新+全周期服务+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6] - 中德证券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近100亿元 [6] - 成功发行全国AA级企业首单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 创山西省同评级无担保债券利率新低 [6] - 业务覆盖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等新能源领域及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行业 [6] - 连续4年发布《碳中和研究报告合集报告》为能源革命提供智力支持 [7]
锚定科技强国!科技部部署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5:52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这五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4年,524家中 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 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下一步,如何落实企业科技创 新主体地位? 发布会上,科技部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举措。 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 这五年,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阴和俊介绍,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人工智 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传统产业,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 40%;在新兴产业,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在未来产业,国 内涌现 ...
如何破解“硬科技”的融资难题?北京创新融资对接机制 打通投贷联动“最后一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5:01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了解到,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 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证监局、市人才工作局以及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创 建"中关村科技·金融汇"融资对接机制。聚焦政府投资基金被投企业、市场化创投基金被投企业、重点 人才创业企业,以及"卡脖子"领域重点企业等,广泛征集融资需求,组织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多对 一"高效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护航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发展。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关村科技·金融汇"活动已举办11期,共为80多家企业对接融资,对接成功率超过 70%,累计促成授信178亿元,贷款投放91.5亿元,主要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药、机器人 等领域,超半数贷款企业仍处于研发大量投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性收入。辖区已有11家银行推出投贷 联动专属产品,对授信准入和风控审批进行了优化,企业通过基金投决后,银行即可给予主动授信,一 般为投决金额的20%至40%,并在后续信贷评审中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类指标权重,弱化财务指标影 响。 近年来,北京市新设立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医药健康、机器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先进 制造和智能装备、绿色能 ...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14:32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 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筑牢未来产业根基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 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国 际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高水平国际期 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 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 ...
科技部:四方面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8 13:49
二是推动银行信贷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增加到了8000亿,再贷款 利率降低至1.5%,支持的范围更大、贷款的利率更低。联动实施'创新积分制'和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 划,累计向21家银行推荐了超过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超2900亿元,企业融资的获得感 显著提升。推动国家开发银行设立3000亿元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加强对国家重大科 技任务的金融支持。"邱勇表示,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 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其他各类贷款增速高16%。 邱勇介绍,围绕上述政策的实施和落地,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邱勇介绍,一方面,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 基金,预计将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另一方面,加速布局了一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AIC)基金,签约金额突破3800亿元。此外,联合社保基金会、大型银行和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科技 产业融合基金、科创协同母基金、创投二级市场基金等,规模将超3500亿元,为创业投资"引流""疏 堵"。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
科技部:已有288家主体发行了超6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3:07
本报讯(记者郭冀川)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时表示,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 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阴和俊列举了多项数据,如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 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基础研究水平进一 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 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阴和俊表示,这五年,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科技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推 出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各部门各地方积极行动、加快落实,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 业,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元。 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 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便利; ...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东方基金积极践行“五篇大文章” 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2:15
近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聚焦"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主题的北京辖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东方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实际行动彰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担当。东方基金 将"五篇大文章"作为服务实体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布局丰富产品线以契合投资者需求的同时,自身亦在不断完 善。 在践行"五篇大文章"过程中,东方基金扮演着多重身份,例如"资金引导者""产品、服务创新者"。 精准滴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机构运用自身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明确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东方基金用实际行动彰显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担当,奋力描绘"五篇大文 章"的东方画卷。 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东方基金通过自身特性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利用耐心资 本优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科技、绿色领域产品布局的背后,是东方基金扎实的投研积淀。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对投研平台建设进行持续完善, 按照"专业化、平台化、体系化"打造投研团队,通过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 ...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松山湖再出“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9-18 12:12
9月17日,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系列活动之第二期政策性融资产品发布大会举行,正式推出"天使贷"与"园区保"两项创新金融产品,同步揭牌"缺口 介入机制"工作服务站,发布《"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实施细则》,并启动东莞金融"五篇大文章"宣传平台,加快构建一个"金融生态圈"。此举标志着 松山湖在构建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新增两款金融产品 覆盖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本次活动发布的第二期政策性融资产品"天使贷" 与 "园区保",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化、全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其中,"天使贷"最高100万元的 额度,针对早期科技企业特点,专门设计用于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解决其首贷难题;而"园区保"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则着眼于成长期和成熟 期企业,通过构建多方风险分担机制,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创新但融资难的特点,我们在首期'评级贷'产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推出第二期产品,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覆 盖。"松山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此次活动得到多个省市单位支持,旨在通过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更早期地注入科技创新领域。 ...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2024年524家陆企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期货日报· 2025-09-18 12:07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杨美见习记者肖佳煊)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 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 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据阴和俊介绍,这五年,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 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 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 年增加83%。 科技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各部门各地方积极行动、加快落实,2021年以 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 元。 面向"十 ...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12:07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在会上提到,科技离不开金融的 大力支持。"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 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金融 高质量发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实现了"破题"。 具体来看,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二是推动银行信贷更大力度的支持科 技创新。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万亿元,同比增长 22.9%,增速比其他各类贷款增速高16%。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 通道"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提供便利;推出了 科创板改革"1+6"措施,进一步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正式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 技型企业提供更长期、更低利率的融资渠道,目前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了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 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