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11 13:14
科创板改革成效 - 科创板"1+6"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 其中4家未盈利企业 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 [1] - 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 净利润减亏71.23亿元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 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 形成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全链条覆盖 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 [1] 制度创新与包容性改革 - 推出多元上市标准 允许未盈利企业 红筹企业 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登陆A股 [2] - 新改革政策专门搭建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将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纳入包容范畴 [2] - 推出"科八条"35项举措 包括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并购重组简易程序等制度创新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科创板上半年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 是净利润的2.8倍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 [1] - 自"科八条"发布以来新披露并购交易达134单 披露金额超400亿元 数量超过以往5年之和 [3] 投融资生态建设 - 科创板指数覆盖全领域32条 包含宽基+主题+策略 跟踪产品规模超2800亿元 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3] - 科创50ETF跻身A股第四大指数产品 构建企业投资者双赢正循环 [3] 监管与服务机制 - 上交所实施现场办监管 监管员累计走进430家次科创板企业 联合证监局地方政府解决诉求300余条 [4] - 综合化全周期陪伴科创企业发展 从研发攻坚到资源整合再到规模扩张 [3]
中上协孙念瑞:上市公司“科技叙事”主线愈加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1:2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27家 总市值超过110万亿元[1] - 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5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1] - 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增长明显[1]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 - 超四分之三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整体盈利情况与2024年相近[1] 科创板核心特征 - 研发投入达1680亿元 是净利润470亿元的3倍多[3] - 研发强度保持在10%-11% 显著高于创业板(5%)、北交所(5%)和全市场平均水平(2.3%)[3] - 589家科创板公司中415家获得国家级评选 占比70%[3] - 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 平均每家216项[4] - 超八成公司隶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5] - 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目标[5] - 380家公司850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4] - 并购重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上半年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20单 为去年同期3.5倍[6] - 现金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现金分红2.4万亿元[5] 科创板制度创新 - 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适配性改革[4] - 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 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制度包容性[4] - 作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 政策支持力度突出[4]
上交所王泊:“硬科硬客”的成长,是科创板六年发展的生动缩影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1:25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六年 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示范田 [2][4] - 科创板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研发投入841亿元 为净利润2.8倍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 [5] - 拥有24万名研发人员及13万项发明专利 138家次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 [5] - 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成公司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5] 产业布局成就 - 集成电路领域120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 占A股同行业公司数量超六成 [4] - 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专注癌症艾滋病等疑难病症治疗 成为美股港股外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上市地 [4] - 高端装备领域超百家企业提供核心设备 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奠定基础 [4] 硬科硬客项目影响 - 高端访谈节目已举办15期主题沙龙 覆盖创新药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等科创板优势产业 [3] - 累计邀请近60家科创板头部企业负责人参与 覆盖公司市值合计超过2万亿元 [2][3] - 组织超100家投资机构深度参与 通过多渠道实现5000万次阅读量 [3] - 具体案例包括百利天恒创新药出海 西部超导实现超导材料量产突破 概伦电子牵头构建国产EDA生态圈 [5]
共话科创新征程,聚力迈向“新高地”!“硬科硬客”2025年会盛大举行!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10:35
会议概况 - 会议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 由《中国经营报》主办 广发证券协办 聚焦科创板改革发展[1][3] - 参会嘉宾包括监管部门代表 61家科创板龙头上市公司掌舵者 70余家市场核心机构负责人等300余位重磅嘉宾[3] - 会议举行4场主题演讲 1场圆桌对话 6大闭门会议 覆盖科技—资本—产业全链条[3] 科创板市场地位 - A股上市公司总数5427家 总市值超过110万亿元 科创板公司是中国科技创新主力军[5] - 超八成科创板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制药 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 - 超八成科创板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 超过380家公司850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 科创板制度创新 - 科创板将包容性作为制度设计核心底色 允许暂未盈利但手握硬核技术企业获得资本支持[10] - 围绕科技企业轻资产 高研发 重整合特点 优化并购重组 再融资 股权激励等制度供给[10] - 以设置科创板成长层为抓手 服务符合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优秀科创企业[12] 科技创新发展优势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基数支撑的存量人口红利 高劳动参与率和高储蓄率带来的延迟满足红利 以及工程师红利[19] - 预计十五五规划将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海洋经济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向[20] - 中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1—N创新高地 拥有众多生物科技公司 完善基础设施 较大临床资源及高效药监系统[17] 企业创新实践 - 中控技术通过30余年技术积淀 积累100多个EB数据资源进行工业大模型训练 实现AI赋能创新突破[24] - 天岳先进突破高温长晶 缺陷管控等关键技术 实现从6英寸到12英寸碳化硅衬底跨越式发展 12英寸衬底使单片镜片产量从3—5副提升至10—12副[26] - 步科股份在工业自动化新兴领域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处于国际引领位置 积极推进全球化业务[27] 产业协同与资本支持 - 会议设置创新药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集成电路 低空经济 轨道交通 新材料六大产业链闭门研讨 近50家上市公司与200位机构嘉宾深度交流[28] - 科创板上市融资支持天岳先进在上海临港建新工厂 扩大产能规模 取得行业规模化优势[26] - 广发证券聚焦AI等核心赛道 打造产业投行 科技投行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15] 全球化发展 - 中国企业具备出海竞争的技术与品牌实力 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乃至颠覆性创新[24] - 中控技术采用插山峰上的旗策略 优先与全球顶尖企业如沙特阿美 壳牌 巴斯夫合作[24] - 百利天恒形成美国早研+中国转化模式 计划未来五年整合中美生态优势 成为跨国企业[17]
老LP复购率高达66%,这家PE五期先进制造基金顺利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1 10:25
基金募资表现 - 在2025年一级市场整体募资承压背景下 公司逆势完成第五期先进制造主题基金最终封关 落地安徽芜湖 [1] - 老LP复购率高达66% 创近年来垂直领域基金标杆水平 [1][2] - 超三分之二老LP持续复购 形成高黏性LP军团 [2] 投资者结构 - 中金资本连续第三轮支持并追加投资至出资占比25% [3] - 东莞产投母基金继四期领投后本轮再度加码 [3] -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及浙商资本等券商系资本新加入 [3] -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注入稀缺耐心资本 [4] - 来自制造 消费等领域的民营实业集团持续跟投 [3] 投资策略方向 - 基金延续深度聚焦策略 精准投向三大方向 [5] - 基本盘为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 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 [6] - 增长极为人工智能 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AI核心基础设施 AI应用及数据等赛道 [6] - 采用主动赋能方法论 依托产业资源提供战略 客户 并购等全周期支持 [7] 行业趋势洞察 - 险资加码硬科技表明先进制造从风口赛道进入价值投资阶段 [4] - 券商系资本在母基金领域布局深化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关注 [3] - 专业GP模式获得稀缺性背书 长期资本加速布局先进制造 [3][4] 核心理念 - 构建稳定专业具备产业协同能力的长期资本同盟 [1] - 深耕产业价值共生理念赢得市场信赖 [1][3] - 不做旁观者要做产业推动者 通过深入产业链识别真创新 [7]
科创板50指数涨超5%,科创板50ETF(588080)盘中成交额近20亿,机构建议坚守科技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8:37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 企业的整体表现,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5%。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科创板50ETF(588080)2024年 以来跟踪误差控制效果居于前列,同时取得了0.43%的超额收益,领先同类可比产品。该产品管理费率 仅为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硬科技"龙头企业。 A股午后全线走强,元件、CPO、铜缆高速连接等板块领涨,截至14:40,科创板50指数上涨5.1%,成 分股中,海光信息20%涨停,国博电子涨超15%,寒武纪-U涨超8%,科创板50ETF(588080)盘中成交 额近20亿元。 工信部近日表示,要持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牵头组建创新联合 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要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拓展"人工智 能+"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落地。 广发证券研报称,维持前期关键判断,市场确立"牛市思维",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对于已经持 有本轮牛市科技主线的投资者,在当前估值分化程度并不算高的位置上,去参与"高低切换"的必要 ...
科创创业ETF(588360)盘中涨超6%,机构:科技科创类资产有望持续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39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国泰中证科创创业 50ETF发起联接A(013306)。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国投证券指出,科创创业50指数近期表现强劲,成长风格显著占优,符合其"反杠铃超额-中间资产回 摆"的风格切换判断。当前市场正处于流动性驱动的阶段,科技成长类资产表现突出。从产业逻辑看, 科创创业50指数涵盖的创新药、AI等硬科技领域具备长期产业催化。中长期来看,若经济完成新旧动 能转换,代表新经济的科技科创类资产有望持续受益。当前需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对成长风格的边际影 响,以及产业景气度变化对板块的支撑力度。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该指数从科创板与创业板中筛选出市值 规模大、流动性优异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覆盖新能源 ...
智库观察|如何看见产业链深处好项目?宝安这场“500亿”大会有新招
搜狐财经· 2025-09-11 04:43
在当前投资环境下,"硬科技"项目往往隐藏在产业链深处,仅凭一份PPT已难以打动资本市场。 如何让好项目遇见好资本?如何推动敢创新的企业对接敢投资的机构?深圳宝安区近日举办的一场投融资大会,提供了一条值得关注的新路径。 9月9日,"宝企金服"投融资大会在宝安举行,实现超500亿元签约金额,吸引426家企业和132家金融机构参与。本次大会不仅规模空前,更以精准筛选、高 效对接、专业服务展现出政府引导产融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如何看见产业链深处的好项目? ——精准筛选,深挖产业链"价值锚点" 宝安此次大会并非简单"广撒网",而是依托区域产业底蕴,有的放矢地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受邀的426家企业中,既有世界500强、上市企业,也有独角兽 和专精特新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超三成企业营收增速高于30%,展现出优良成长性。 更关键的是,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这批企业深度嵌入苹果、英伟达、华为等龙头企业供应链,或是攻坚"卡脖子"技术的潜力股。 一句话总结:政府通过前期梳理,将分散在"果链""AI链""华为链"及专精特新领域的好项目集中呈现,为资本提供了经过预筛的投资标的。会上,就有企业 透露,一个月前已经接到宝安政府的邀约,可见 ...
科创50大涨4%,海光信息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3:29
科创50ETF表现 - 临近午时收盘大涨4.92% [1] - 持仓股海光信息大涨20%并实现20厘米涨停 [1] 科技产业投资策略 - 广发证券建议继续坚守科技产业主线 强调市场已确立牛市思维且趋势形成后短期难逆转 [1] -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自6月下旬起变化 资金流入与赚钱效应形成正螺旋循环 [1] - 当前科技主线估值分化程度不高 参与高低切换必要性不强 [1] 科创50指数构成与特征 - 追踪指数行业分布高度集中 电子行业占比68.77%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9.85% 合计达78.62% [1] - 覆盖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 指数当前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1] 相关投资产品 - 科创50ETF(588000)为直接相关ETF产品 [2]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14:44
宝安区IPO加速表现 - 大行科工(02543 HK)上市首日盘中大涨近40% 收盘涨幅约14% 公众认购超额达7558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深圳首位 占全市13家上市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A股4家上市企业中宝安占2家 [1][3]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数量全市第二 [2]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时仅有36家上市企业 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清晰上市梯队 [2]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 [3]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参会企业中三成以上营收增速高于30% [3] 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 - 制造业企业在全深圳占比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7]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有29家上榜 深圳100家上榜居全省榜首 [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配套 满足高精密加工需求 [5] 政府服务与场景支持 - 政府对企业诉求响应迅速 解决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 [3]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标杆 [4]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预计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链接千万家企业 [5] 金融支持体系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 [8] - 平安资管300亿元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 [8] - 现场签约金额超500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