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年轻化
icon
搜索文档
欢乐家(300997)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10)
2025-05-12 09:52
渠道发展 - 零食专营渠道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44.62万元 [2] - 计划开拓中腰部零食专营系统,增加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 2024年华中、西南、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占比65.07%,营业收入合计12.2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66.05% [4] 产品规划 - 水果罐头研发方向:便携小包装、休闲化、配料多元化(如减糖版) [3] - 椰子水产品进行品牌换新,目前仍属培育型产品,未来将研发新品类拓宽价格带 [3] - 推进越南椰子加工项目,加强原料供应及供应链竞争力 [4] 管理层调整 - 李兴辞任总裁仍任董事长,李子豪由副总裁升任总裁 [2] - 新任副总裁吕建亮全面负责营销业务,具有快消品行业经验 [2] 行业优势 - 罐头行业布局早(2001年),全国性生产基地布局(山东/湖北/广东) [3] - 综合南果北果季节特点形成全品类优势 [3] - 水果原料采购价格透明,2024年黄桃单价降超30%,橘子单价上升 [4][5] 2025年重点 - 渠道精耕:终端网点优化,重点开发餐饮渠道 [4] - 品牌年轻化:增强椰子汁和水果罐头双驱动战略 [4] - 供应链管理:提高响应效率 [4] - 费用投放:优化调整费用结构 [5]
在小红书“种草”:银行定义零售业务圈粉“新逻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1 16:42
本报记者 李冰 熊悦 "用利息生活"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下年轻人在跟钱相关的事情上不光是嘴上说说、笔 记晒晒,在行动上也做到了该赚赚、该省省、该花花。 遇事不决小红书。小红书作为兼具"种草"与"强搜索"属性的社交媒体App,已成为很多用户消费决策前 做攻略的重要参考之一。泼天流量之下,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循此商机而来。 2025年以来,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始规模化入驻小红书。截至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已 开设超200个官方账号,各银行总行、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开设的官方账号也超过60个。越来越多不同 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小红书开设账号,这俨然成为其争夺流量入口的一个缩影。 记者观察到,当前明显的趋势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以及部分农商银行等银行的 官方账号相继入驻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覆盖了小红书、抖音、B站、快手等。银行对社交媒体平台流量 分配机制的摸索也由浅入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数字化博弈"与"生态重构"已然开启。 由此可见,品牌年轻化已不只是流行词,而是银行零售业态为适应市场环境、在新时代命题下的升级越 阶。这一场以年轻人为焦点的品牌营销进化,不仅是金融行业的自我进击,更是 ...
李子园成立三十周年 品牌年轻化焕新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5-11 11:5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举行30周年庆典 回顾30年创业历程并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 - 公司从1995年三头奶牛起家 现已拥有浙江金华 江西上高 云南曲靖 河南鹤壁 浙江龙游五大生产基地 [3] - 公司核心产品甜牛奶已基本覆盖全国地级市以上市场 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50% 成为含乳饮料行业领军者 [3]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强调品质是企业发展根基 诚信是发展血脉 创新是破局利刃 [3] - 公司将继续发挥龙头作用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消费升级 [3] - 公司拥有2600多家经销商深耕县域市场 是拓展下沉市场基本盘 [3] - 公司将以铁腕维护市场秩序 让经销商"层层有效益 各个有利益" 并针对区域和渠道开发不同产品 [3] 品牌与产品创新 - 2023年7月公司发布全新口号"青春甜不甜?喝瓶李子园!" 更新品牌角色及超级符号"李子园同学" 并对产品包装全线升级 [5] - 2024年官宣新代言人成毅 其形象与品牌年轻化战略高度契合 [5] - 公司产品矩阵已涵盖60多个品种 包括2023年推出的零蔗糖甜牛奶系列 2024年推出的每日五黑 每日五红植物蛋白饮品 2025年3月推出的"VitaYoung活力维他命"维生素水 [5] 营销与市场洞察 - 公司通过全渠道投放加大品牌曝光度 线下覆盖超一线城市核心机场 高铁 商圈 地铁 电梯广告位 线上加强小红书 微博 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渗透 [5] - Z世代 银发经济和健康消费将成为消费三大潮流 口味清淡 健康有益 无糖干净 快乐悦己将成为中国饮品四大新趋势 [6] - "VitaYoung活力维他命"维生素水采用"0糖 0脂 0卡 0防腐剂 0香精 0添加色素"的6零极简配方 由公司与爱尔兰国家食品研究中心共同研制 [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坚持品牌"年轻化+矩阵化"战略 以"李子园主品牌+多元品牌矩阵"为核心 打造多轮第二增长曲线 [6] - 公司表示三十年是起点 更是向百年企业进发的号角 [3]
茅台回应“张艺兴成首位代言人”传闻:品牌战略调整还是营销误读?
搜狐财经· 2025-05-07 13:34
2025年5月7日,#茅台 张艺兴#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于"张艺兴或成茅台首位代言人"的广泛讨论。尽管传闻热度高涨,茅台官方回应称"需以官方消息为 准",酒业评论人更透露茅台集团及股份公司从未聘请代言人。这场风波不仅折射出茅台品牌年轻化的试探性尝试,也暴露了公众对高端品牌与流量明星联 动的复杂态度。 事件背景:传闻起源与官方回应 5月7日,部分微博用户爆料"茅台空降首位代言人张艺兴",并猜测此举是茅台拓展年轻消费市场的策略。张艺兴的国民度与正面形象被认为与茅台高端调性 有一定契合。然而,茅台官方迅速回应,称需"核实后以官方消息为准",并强调当前传闻多为个人言论。 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进一步透露,贵州茅台集团及股份公司从未聘请形象代言人,但子公司可能因市场推广需要邀请艺人参与活动,例如即将举办的贵阳 ·T次方音乐与艺术节,其演出阵容包括张艺兴、莫文蔚等。这一解释为传闻提供了可能的来源,即张艺兴或仅以演出嘉宾身份参与茅台关联活动,而非正式 代言。 2. 形象适配性争议:反对者认为,茅台的高端商务定位与张艺兴粉丝的消费场景(如快消品、娱乐消费)存在割裂。部分网友质疑此举可能稀释品牌调性, 甚至调侃"难道要让年轻人用 ...
茅台官宣!张艺兴成为茅台文旅代言人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28
茅台文旅代言人事件 - 茅台文旅首次选择代言人,张艺兴成为首位代言人 [1][2] - 张艺兴将以代言人身份出席5月17日-18日举办的"2025年贵州黄小西T²音乐与艺术节" [3] - 张艺兴微博粉丝量超过5000万,其年轻偶像形象为茅台品牌注入新活力 [5] 茅台文旅业务布局 - 茅台文旅是茅台集团全资子公司,聚焦四大核心业务:工业旅游运营、文创产品开发、会展策划、巽风数字平台开发运营 [5] - 公司以"酒旅融合"为方向,目标打造中国一流绿色生态酒旅融合标杆 [5] - 4月发布贵州文旅数字形象代言人"黄小西",运用AI技术打造旅游新IP,落实"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战略 [6] 茅台年轻化战略 - 选择张艺兴代言是品牌年轻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应对高端白酒消费人群结构调整 [8] - 公司通过"三寻中国"(寻色、寻味、寻古)系列活动挖掘传统文化,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 [9] - 从科技维度链接年轻群体,包括开放生物科技应用场景、支持大学生合成生物学竞赛等 [9] 市场拓展举措 - 2月公司高层走访上海、深圳、北京投资者,探索新消费场景开发与客群转型 [8] - 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消费群体,推动"客群、场景、服务"三大转型以适配消费3.0时代需求 [8][9]
茅台回应张艺兴成首位代言人:以官方消息为准
新浪财经· 2025-05-07 07:16
茅台代言人传闻 - 微博热搜出现"张艺兴成为茅台首位代言人"话题 但未获官方确认 粉丝强调"非官宣不约"[1] - 部分用户猜测此举旨在拓展年轻消费市场 认为张艺兴国民度与品牌调性契合[1] - 茅台官方回应称将核实传闻 指出网络言论多为个人观点 需以官方消息为准[1] - 酒业评论人透露茅台集团及股份公司不可能聘请形象代言人 子公司或会邀请艺人参与活动[1] - 传闻或关联贵阳T次方音乐艺术节 该活动演出阵容包含张艺兴等艺人[1] - 茅台历史上从未聘请代言人 品牌价值依赖产品力与文化象征 若破例将标志营销策略重大调整[1] 品牌年轻化战略分析 - 分析认为选择张艺兴可能是品牌年轻化转型尝试 其形象与茅台高端调性存在契合点[2] - 质疑声音指出茅台高端商务定位与张艺兴年轻粉丝群体的消费场景适配性存疑[2] - 张艺兴代言领域涵盖高级珠宝 腕表 时尚及快消品等多行业[2] 茅台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 同业排名第一 同比增加49.59亿元 涨幅10.67%[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 同业排名第一 同比增加27.82亿元 涨幅11.56%[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8.09亿元 同业排名第二[2]
一鸣食品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多渠道拓展显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6:3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51亿元 同比增长4 09% 归母净利润2894 38万元 同比增长30 1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 54亿元 同比增长1 75% 归母净利润1330 67万元 同比增长28 38% [1] - 2024年在营门店总数1968家 其中加盟店1471家(净增31家) 直营店497家 已签约待开业门店14家 [1] 业务模式与渠道 - 产品销售以"一鸣真鲜奶吧"连锁门店为主 辅以非门店渠道如区域经销 商超 自动售货机等 [2] - 奶吧模式结合新鲜乳品与烘焙食品 开设在社区 商业区 学校 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 [2] - 电商业务订单量增长200% 华中 华东布局五大分仓 配送时效缩短6-12小时 [3] 产品与研发 - 聚焦营养早餐 健康接力餐 儿童社交场景 推出新鲜健康产品 [1][3] - 2024年研发投入5588 85万元 同比增长13 13% 累计持有专利69项(发明专利16项) [2] - 牵头制定《营养早餐》《学生课间餐》团体标准 建立企业营养配比标准 [2] 产能与数字化 - 建成平阳 平湖 常州三大智能化中央工厂 实现"当日鲜"供应链 [3] - "智慧一鸣"系统获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项目"称号 [3] 发展战略 - 巩固奶吧连锁第一品牌地位 通过体验店 标准店 档口店差异化扩张 [3] - 聚焦95后家庭客群 强化早餐 午餐 下午茶 儿童社交四大消费场景 [3]
李子园2024年分红率创历史新高 产品切入零糖零脂零卡健康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1: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2 24亿元 扣非净利润2 07亿元 经营现金净流量3 60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 20亿元 归母净利润0 66亿元 同比增长16 17% [2]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5元(含税) 现金分红总额1 94亿元 分红比例达86 57% 2021-2024年分红率分别为37 15% 41 18% 81 76% 86 57% [2] 渠道与销售 - 2024年电商渠道收入7650万元 同比增长90 46% 搭建5个自建直播间 将新品销售占比作为核心指标 [2] - 核心产品甜牛奶覆盖全国地级市以上市场 合作经销商超2600家 甜牛奶饮品市场份额接近50% [5] - 东南亚订单量突破1200吨 市场拓展至泰国 老挝 缅甸 [7] 产品与创新 - 推出零蔗糖甜牛奶系列及每日五黑 每日五红等健康产品 2025年3月推出"VitaYoung活力维他命"维生素水 首创"6零极简配方" [6] - 产品线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 发酵型含乳饮料 复合蛋白饮料 乳味风味饮料等 [5] - 主导和参与起草《生物产品中功能性微生物检测》等五项国家标准 联合江南大学等高校开展创新研究 [7] 生产与布局 - 拥有浙江金华 浙江龙游 江西上高 云南曲靖 河南鹤壁五大生产基地 总部新增年产15万吨含乳饮料生产线 [6] - 浙江龙游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入选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 [6] 品牌战略 - 品牌定位"年轻消费群体和青春休闲 营养便利" 启用新广告语"青春甜不甜 喝瓶李子园" 邀请明星成毅代言 [5][6] - 实施多渠道布局 多品类创新的品牌年轻化战略 2025年将加速完善电商渠道 推出更多健康创新产品 [7]
香飘飘2024年报拆解:冲泡焕新、即饮放量,未来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6:37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2.87亿元,净利润2.53亿元 [1] - 即饮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00%至9.73亿元,其中Meco果茶系列增速达20.69% [1] - 2025年一季度即饮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9%,环比增长54.82%,Meco果茶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68%,环比增长67.73% [9] 品牌年轻化战略 - 通过"原叶现泡"主题线下快闪店吸引年轻消费者,2024年12月社交媒体内容声量达14.5万、环比增长320%,互动量突破545万次 [4] - 产品定价策略契合年轻市场,"原叶现泡"轻乳茶售价9-12元,定位10-15元主流价格区间 [4] - "一杯两泡"产品设计提升质价比,打造"社交货币"属性 [5] 产品健康化升级 - 采用"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的三零健康标准,实现"原叶现泡+液体鲜奶"技术突破 [6] - "原叶现泡轻乳茶"使用原叶茶包搭配牛乳锁鲜杯,保留现泡茶饮口感并保证鲜奶天然口味 [6] - 健康化升级重构冲泡奶茶品类价值,打破传统不健康刻板印象 [8] 即饮业务差异化发展 - 专注杯装市场差异化竞争,在零食量贩渠道推出小包装定制款产品 [9] - 联名葫芦兄弟推出礼品礼盒,挖掘礼品市场潜力 [9] - 在十大核心城市构建"线上流量导入+线下场景覆盖"立体化传播网络,结合武汉樱花季等地推活动提升市场渗透率 [10] 研发创新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06%,远超营收增速 [10] - 引入先进杀菌技术实现"零防腐剂+超长保鲜",应用于轻乳茶等核心品类 [11] - 未来将聚焦智能杀菌技术与环保包装研发,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11]
茅台和82拉菲一样,会跌落神坛吗?
搜狐财经· 2025-04-27 15:54
茅台与拉菲的核心差异 - 茅台在中国市场不仅是饮品,更是社交货币和权力符号,而拉菲是财富象征,两者在文化属性、市场结构和消费逻辑上存在显著差异 [1] - 茅台需求深度绑定政务、商务场景,即使面临反腐政策冲击,消费需求仍能通过民间市场承接,体现出极强的韧性,而拉菲的奢侈品属性更依赖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偏好,经济下行时易被抛售 [10] - 茅台代表中国白酒的工艺正统性,具备民族品牌叙事的天然优势,而拉菲的溢价源于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与西方品鉴体系的话语权,随着新兴市场对红酒认知的成熟,其神秘感逐渐消退 [11] 市场结构与供给控制 - 茅台通过产能限制、地理标志保护和直营渠道改革维持价格体系,2022年产量仅6.6万吨,终端流通量更稀缺,而拉菲的产量虽有限(1982年约24万瓶),但二级市场被金融资本高度操控 [13] - 茅台的投资属性更多表现为实物资产抗通胀,消费者与投资者群体高度重叠(开瓶率超50%),而拉菲的金融化更彻底,其价格波动与艺术品、比特币等资产相关性更高,脱离实际饮用场景 [14] 茅台面临的潜在风险 - 年轻群体对白酒的接受度下降,低度酒、威士忌等品类分流需求,茅台需通过跨界营销重构消费场景,但品牌高端调性面临稀释风险 [16] - 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或政商关系重构,茅台的核心场景可能萎缩,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或导致部分隐形"三公消费"需求减少 [17] - 茅台假酒产业链年规模近百亿,防伪技术升级短期内难以根治,合成生物技术若突破白酒风味复制,可能动摇传统工艺护城河 [18] 拉菲衰落的启示 - 82年拉菲神话破灭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金融化,2008年后中国投机资本涌入,价格5年涨10倍,脱离真实消费 [21] - 替代品崛起和信任危机也是拉菲衰落的重要原因,中国市场流通的"82年拉菲"据估算超400万瓶,远超实际产量,造假摧毁信誉 [21] 茅台的长期发展关键 - 茅台需完成从政务消费驱动向中产消费驱动的转型,并在品牌年轻化与高端形象间取得平衡 [22] - 茅台需应对技术颠覆性创新对传统酿造价值的冲击,若持续绑定国家崛起叙事,其生命周期可能远超拉菲,反之若固守传统路径,2030年后或面临真正的考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