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新华社· 2025-05-07 12:54
民营经济促进法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2]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 [4] - 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4] - 重点关注投资融资、科技创新、公平竞争等领域 [6][8] - 奇安信科技集团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攻关 [6] 政策支持与高效服务 - 内蒙古自治区推出"助企行动"包含7项任务21条措施 [11] - 呼和浩特市实现"个转企"一站式办理 [11] - 海南省儋州市推出"信用+远程踏勘"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13] - 江苏推广"苏贸贷"等政银产品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15] - 宿城区"宿心融"平台为江苏吉龙提供6000万元授信 [17] 企业案例与行业动态 - 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法律为技术型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制度方案 [6] - 株洲联诚集团强调公平竞争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8] - 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计划将产品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 [10] - 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 [17] - 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 [19] 金融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19] - 江苏省委金融办推广"苏贸贷"等政银产品 [15] - 宿城区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17]
22项“全球最优”!上海怎么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12:40
营商环境评估结果 - 世界银行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2] - 上海企业在22项测评点中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绝大多数指标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3] - 上海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停电次数和时长为0次,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感受度得分96.2,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 [4] 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 - 2023年5月世界银行推出营商环境成熟度(Business Ready)新体系,围绕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实践效率三大支柱评估 [3] - 新体系首次引入企业调查项目,企业感受度占评估分值27%,普华永道中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访谈2189家企业 [3] - 样本覆盖14个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地域分布全国六大片区,其中58家为上海企业 [3]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上海自2018年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升级至8.0版,重点聚焦企业感受度 [5] - 行动方案对标世行标准,在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国际贸易、纳税等10个领域持续优化 [5] - 上海清理超过100项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方标准,浦东新区推出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 [7] 市场竞争与公共服务 - 上海反垄断执法成效显著,查处多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性垄断案件 [6] - 上海制定关键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细则,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设立举报渠道 [6]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企业感受 [7] 基础设施与服务效能 - 上海电力供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等高精尖行业受益于稳定电力保障 [4] - 上海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4] - 智慧监管技术将被用于新兴行业的前瞻性监管,以优化监管架构与公共服务效能 [7]
独家专访!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谈《民营经济促进法》:稳预期、优环境、破难题
华夏时报· 2025-05-06 09:44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2] - 是首部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量身定制的法律,集成理论创新、发展经验和深化改革举措 [3] - 填补民营经济立法空白,形成完整法律体系,具有更高权威性和系统性 [4] 对民营企业的根本性利好 - 稳定发展预期:将支持措施上升为法律,提供长期制度保障 [3]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法治手段确立最佳营商环境 [3] - 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公平竞争、融资促进、拖欠款项等痛点制定有力制度 [3] 相比以往立法的进步 - 系统性更强:作为国家基础性法律覆盖全生命周期制度闭环 [4] -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产权保护等历史难题 [4] - 覆盖范围更广:包含个体工商户和所有规模民营企业,强调平等保护 [4]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措施 - 明确禁止歧视性政策,保障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进入 [4] - 清理程序性障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招投标平等 [4]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4] 后续政策需求 - 需制定实施细则将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性措施 [6] - 需做好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政策的衔接优化 [6] - 需强化执法保障实现从立法到执法的闭环 [6]
民营经济促进法本月施行,民企吃下法治“定心丸”
第一财经· 2025-05-05 12:53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施行,共9章78条,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等核心领域 [1] - 法律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次写入法律条文,确立为国家长期方针 [4][5]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登记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个体工商户超1.25亿户 [2] 公平竞争机制突破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减至2025年106项,缩减比例达30% [5] - 法律明确禁止公共资源交易中排斥民营经济组织,要求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5]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在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进入 [5][6] 科技创新支持措施 - 国家将向民营企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牵头承担重点技术攻关任务 [7] - 法律要求公共研发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平等服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7] - 我国现有超6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4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 [7] 权益保护与规范经营 - 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10] - 规范异地执法行为,建立协助制度防止趋利性执法 [10] - 法律明确保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及人身财产权利,建立政企沟通机制 [9][10] 行业影响与实施预期 - 新希望集团认为负面清单缩短将显著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6] - 奇安信董事长指出法律将缓解民企资金压力,加速技术转化 [8] - 发改委强调法律提供法治保障应对复杂外部环境 [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1:00
核心观点 - 该法旨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 - 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 总则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 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 -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协调机制[4] - 国家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队伍建设,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公平竞争 -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8] -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涉及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应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8] - 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9] - 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对待各类经济组织[12] -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预防和制止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良好市场环境[13] 投资融资促进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14]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再投资能力[16] - 金融机构应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16] - 国家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的市场化分担机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17] -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获得直接融资[20] 科技创新 - 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作用[21]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2]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22] - 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强化标准制定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23] - 国家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原始创新的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27] 规范经营 - 民营经济组织应遵守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9] - 支持民营资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引导其健康发展[29] - 民营经济组织应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30] - 国家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支持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31] - 民营经济组织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防止财务造假[32] 服务保障 -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听取民营经济组织意见建议[34] - 登记机关应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服务[36] -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培养符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37] - 行政机关开展执法活动应尽量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39] - 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实施失信惩戒应根据行为轻重采取适度措施[40] 权益保护 -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42] - 民营经济组织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43] -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调查应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43] - 征收、征用财产应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45] - 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47] 法律责任 - 违反公平竞争审查规定或限制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53] - 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征收、征用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依法予以赔偿[53]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应予以纠正并赔偿[54] - 大型企业拖欠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55] - 民营经济组织采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优惠政策等的,应撤销荣誉并处罚[56]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公布,5月20日起施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0: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观点 - 国家将民营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 - 法律明确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原则,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3][12] - 通过优化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系统性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6][27] 公平竞争 - 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10] - 要求各级政府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11][14] - 反垄断执法机构需预防制止垄断行为,查处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15] 投资融资促进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投资[16][17]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提供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等多样化融资服务[21][23] -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股票、债券获得直接融资[25] 科技创新 -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融合[27][28] - 支持参与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依法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29]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导[33] 规范经营 - 要求民营经济组织遵守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法律法规,防范财务造假[36][40] - 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38][39] - 鼓励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促进员工共享发展成果[41][42] 服务保障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制定涉企政策需留出适应调整期,优惠政策申请程序公开透明[44][45][46] - 登记机关需提供高效便捷的设立、变更、注销服务,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48][22]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除特殊领域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52] 权益保护 - 严禁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63][29] - 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程序,禁止超范围超时限采取强制措施[62] - 建立账款支付保障机制,国家机关、大型企业不得拖欠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67][68]
《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破除市场壁垒?怎样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解读→
央视网· 2025-04-30 09:10
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审议,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1]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写入法律,确立民营经济法律主体地位 [1][3] - 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重大方针政策 [3][9] - 法律草案由司法部、发改委等17家中央单位联合起草,经过2024年12月、2025年2月和4月三次审议 [5] 法律框架与内容 - 法律共9章78条,将民营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9] - 与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相衔接,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 - 吸收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公平竞争、融资、科技创新等薄弱环节细化制度措施 [7]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 [14] - 要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透明,禁止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14] - 完善反垄断执法机制,预防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13] -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14] 科技创新支持 -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5] - 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惩罚性赔偿制度 [15][17] - 推动产学研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经济组织技术合作 [17] - 要求公共研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共享 [17] 权益保护与服务保障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民营经济组织合理诉求 [18] - 严禁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19][22] -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现象 [18] - 规定政府违约需赔偿损失,并对责任人追责 [23]
壹快评丨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第一财经· 2025-04-30 07:29
文章核心观点 民营经济促进法表决通过并即将施行,该法意义重大,亮点多,出台后需做好相关工作,能增强民营企业等信心和动力,发挥基础性作用 [1][2][3] 法律基本信息 - 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1] - 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等内容 [1] - 立法宗旨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和人士成长,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1] 立法特点 - 立法进程快,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意见,开门立法 [1] 法律亮点 - 将“两个毫不动摇”等原则性规定写入法律 [2] - 通过“促进投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制度性方案 [2] - 以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等为基础,让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拥有更多市场空间和机遇 [2] - 在权益保护方面规定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规范财物扣押冻结、及时支付账款等 [2] 后续工作 - 做好宣传阐释,凝聚社会共识,统一思想行动 [3] - 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在行政执法、司法等方面出台配合措施,形成完整法律法规体系 [3] - 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保证法律实施的政治、法律、社会效果 [3]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落地见效不容懈怠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4:00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领域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涵盖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专章 [2] - 立法过程历时3个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17家中央部门参与,从9章77条调整为最终78条,体现立法审慎性 [2] - 法律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写入条文,明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3] 法律核心内容与突破 - 专章规定公平竞争与投资融资促进,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享有平等法律地位和市场机会 [3] - 明确要求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禁止限制或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行为 [3] -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强制措施实施设定法定权限和程序 [4][5] 法律实施配套与影响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近期已对涉企案件办理程序进行细化,为法律实施扫清障碍 [5] - 法律需通过公检法司部门协同监督制约,转化为具体个案实践才能有效落地 [5] - 该法既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是对执法监管权力的约束法,需系统性制度支持 [5]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倡议规范白酒销售行为,不搞“内卷式”竞争
快讯· 2025-04-29 08:23
金十数据4月29日讯,4月29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白酒销售行为的倡议。当前,贵州 白酒产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为共同守护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声誉,倾 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省白酒经营主体发出如 下倡议:规范设计制作行为,不使用涉党涉政涉军语言,不使用"特供""专供""内供"包材;规范市场竞 争行为,不搞"内卷式"竞争,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倡议规范白酒销售行为,不搞"内卷式"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