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最大规模用户侧"充电宝"投运
新华社· 2025-09-19 09:27
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钢铁行业在制造业领域碳排放量较大,该储能电站规模在 全国钢铁行业相关项目中居于前列,对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具有一定示范意义。"该储能电站每年可提 升绿电消纳168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该负责 人说。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江苏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中将新型储能列入全省围绕16个先进 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构建的"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多地新型储能项目正稳步推进。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靖江泰富新能源—靖江特殊钢120兆瓦/24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电 站日前成功并网,标志着江苏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将有效助力地区电力系统稳定和 能源结构转型。 记者了解到,该储能电站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能自主构建电网并稳定输出电压与频率,相当于一 个巨型"充电宝"。"该项目能存储电量达24万千瓦时,可满足约2.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同时具有 快速启动、灵活运行等特点。"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储能业务负责人贾丰全说,项目能为泰州靖江等地提 升12万千瓦调频调峰能力,有效增强地区电力 ...
恒光股份(301118) - 301118恒光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8.70% [3] - 归母净利润759.79万元,同比增长132.51% [3] - 氯化工产品链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20.82% [5] - 硫化工产品链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55.46% [5] 产能建设 - 老挝基地年产6万吨离子膜氯碱(一期)项目2023年12月投产 [5] - 年产6万吨离子膜氯碱(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内投产 [5] - 年产30万吨化学品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523.67万元,预计2026年投产 [5] 战略布局 - 通过柔性化生产优势灵活调整产品产量应对行业周期性 [3] -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销售格局,发展海外业务 [3] - 纵向深化氯化工、硫化工基础平台,横向拓展高附加值新材料 [3] - 老挝基地投运将实现氯碱产能倍增,完善海外产业链布局 [5] 运营模式 - 硫化工与氯化工产品链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5] - 资源高效利用带来显著综合成本优势 [5] - 以安全环保为工作重心和经营底线 [3]
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09:03
文字:孙广勇 在中心园区内,"屋顶光伏+太阳花+风机"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123.6千瓦,同时配套 新型储能系统,实现"风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园区作业叉车、公务车全部电动化,配备360千瓦充电 桩,大幅降低交通碳排放;采用全电厨房、"太阳能+空气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路灯等绿色设施,最大 限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园区的建设不仅实现了环境效益,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园区年发电量约17万千瓦时, 可满足办公用电需求并支撑部分生产用电,节约用电成本;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1吨,相当于 植树造林5000多棵。 目前,昆明、玉溪、大理等地都建成了南方电网近零碳示范区,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探索独 具特色的近零碳实施路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统筹:李志强 叶 琦 电力系统装上"智慧脑",高效实现绿电保供;"碳管家"实时监测用电数据,让碳排放有迹可循;节 能降耗融入百姓日常,掀起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检定室内仅有几盏指示灯闪烁,机械臂精准抓取电能表检测,传送带快速输送器具到下一环节,整 个过程悄无声息却井然有序。9月18日, ...
复洁科技战略转型绿色能源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全景网· 2025-09-19 08:5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转型为节能低碳高端装备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未来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双碳综合服务、绿色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主线 [1] - 推动城镇污水厂和垃圾厂利用自身资源高效制取绿色燃料并开拓氢能及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技术 [1] 科技创新成果 - 报告期内获得3项知识产权包括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 在绿色燃料方向获得"Ni-Co-Cu-Fe-In-M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发明专利 [1] - 累计获得111项知识产权承担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编制超20项标准 [1] 投资者关系管理 - 通过定期报告披露、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及线下调研活动与投资者沟通 [2] - 现金资产主要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战略发展基础 - 交流活动展示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实力 [2] - 为向绿色能源化工领域战略性转型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08:28
广州为人工智能产业搭建"天使+VC+Pre-IPO"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广东发布了第三批"人 工智能+"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这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了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 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人工智能已在相关场景初步应用并取得成效。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在会上表示,当前,广东正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机 器人+"行动落地见效,加快形成产业链齐全、生态完备、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格局。 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会议期间,更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一批国家级与行业级重大项目在本次活动 上集中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既有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也有 面向产业痛点的场景化应用。 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 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 该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以"发现即控制"为核心的疾病防治新范式。基地将建设开放共 享的模型训练平 ...
《中国能源展望》显示: 能源减量替代成实现“双碳”重要推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6:49
能源活动碳排放现状 -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90% 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总量30%左右 [1] - 2024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112亿吨 较上年增长1.2% [1] - 火电(含供热)钢铁 化工 建材四大行业合计排放约占总排放量4/5 [1] 化石能源消费趋势 - 近中期火电行业(含供热)和化工行业对煤炭和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增长 [2] - 煤炭消费将在2026-2028年达峰 [2] - 石油消费将在当前峰值平台期基础上保持平稳略降 [2] 碳排放达峰路径 - 通过能源减量替代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2] - 能源活动碳排放量预计2030年前进入114-116亿吨峰值平台期 [2] - 到2035年降至108亿吨左右 较峰值低6%左右 [2] 碳中和实现路径 - 通过化石能源减量替代 规模化发展CCUS 林地碳汇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3] - 能源活动碳排放2040年 2050年 2060年将分别降至95亿 60亿 23亿吨左右 [3] - CCUS到2035年后进入规模化布局 重点在煤电 石油化工 煤化工 冶金 工业燃煤等领域推广应用 [3] - 2060年CCUS可实现碳减排13亿吨/年 陆上林地碳汇能力每年15-20亿吨 [3]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6:34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 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极端天气正成为新的经济变量。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最新数据,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中国气象 局也警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仍有可能再创新高。 极端气候背后的推手是谁?碳中和进程中哪些行业企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又该如何从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围绕这些问题,在 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张人禾是气候动力学家,长期从事厄尔尼诺现象以及亚洲季风和中国气候变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与业务能力。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百年来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在当前看 来最关键的仍是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通过更有效的减排确保温控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张人禾。资料图 人类活动与近百年快速增温直接相关 《21世纪》:部分观点认为,并非是人 ...
首钢股份发布行业首个绿色低碳产品系列企标及低碳汽车板产品价格体系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9 06:20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钢铁行业首个集成产品性能与降碳属性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和价格体系 旨在服务汽车产业链绿色采购并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1][2] 标准内容 - 标准首次定义绿色低碳产品、降碳评价方法、对比基准及牌号命名方式 涵盖降碳30%至70%多梯度等级产品 [1] - 产品覆盖软钢、烘烤硬化钢、低合金高强钢、双相钢及热冲压钢五大汽车板品种 强度级别覆盖300兆帕至2000兆帕 [1] - 标准针对高炉-转炉、废钢-电炉及电炉-转炉等不同工艺路径进行最优匹配 并对铜、砷等残余元素含量设置严于国标的上限规定 [1] - 标准提供国内外相似产品牌号对照 以支持汽车板用户从常规产品向低碳产品平稳过渡 [1] 价格体系 - 价格体系以2020年产品全生命碳足迹为基准 通过匹配最优工艺路径满足客户减碳比、碳足迹及废钢比等需求 [2] - 体系将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作为新赛道 为下游行业绿色材料应用提供标准化支撑 [2] 技术成果与产能 - 公司长流程下实现低碳汽车板综合降碳达50%(LCA口径) 并已在多个合资品牌车企实现商业化供货 [2] - 公司在国内首发10项汽车用钢产品 具备高强外板、高耐腐蚀镀层钢、轻量化超高强钢等系列化产品及15种车身底盘整体解决方案 [2] - 未来电炉短流程项目落地后 公司将具备最高70%以上(LCA口径)降碳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能力 [2] 行业影响 - 标准与价格体系在推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绿钢市场及应用过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 - 公司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助力产业链实现协同降碳 [2]
新材料企业道生天合启动招股
中证网· 2025-09-19 04:53
公司概况与IPO信息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正式启动沪市主板IPO 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为13188万股 [1] - 募集资金将投向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高端胶粘剂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 [1] 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69项有效专利 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 并申请14项PCT国际专利 [3] - 产品通过IATF16949汽车体系和AS9100D航空体系认证 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 [3] -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产品销量2022至2024年连续三年全球第一 [2] -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稳居国内第二和全球第三 [2] - 成为维斯塔斯唯一同时供应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国企业 [2] 产品体系与客户结构 - 产品覆盖环氧树脂 聚氨酯 丙烯酸酯和有机硅四大体系 [2] - 国内客户包括中材科技 时代新材 三一重能等行业龙头 [2] - 产品应用于风电 新能源汽车 储能 氢能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产能与销售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自产产品销量分别为1275万吨 1687万吨 1871万吨和1061万吨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4] - IPO募投项目将新增37万吨高端胶粘剂和19万吨复合材料树脂产能 [4]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战略布局高度契合中国双碳目标和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趋势 [4] - 计划将业务延伸至光伏 氢储能 半导体封装 5G通讯和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 [4] - 采用自动化称量和智能灌装等绿色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4]
专精特新“小巨人”世昌股份成功登陆北交所:技术突破引领产品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3:38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产业新能源化与轻量化转型加速,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技术深耕和产业链协 同,成为突破关键领域、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引擎。河北世昌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昌股 份"或"公司")作为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汽车塑料燃油箱领域近二十年,凭借技术突 破、稳定的客户合作与前瞻性布局,在行业变革中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9月19日,世昌股份登陆北 交所,不仅是对其专精特新发展路径的认可,更标志着其将借助资本力量,在高压燃油箱等新能源赛道 开启新增长周期。 聚焦细分赛道,铸就冠军实力 作为深耕汽车燃料系统的"隐形冠军",世昌股份聚焦"专注主业、精研技术、细分领先"三大维度。自 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未发生主营业务变更,逐步 成长为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河北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2021年更是凭借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入 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行业内技术创新与细分市场开拓的标杆。 《"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提升关键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