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

搜索文档
2025电博会将于19日在青岛开幕,链接全球市场助推双循环
齐鲁晚报· 2025-09-20 09:52
由商务部批准、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青岛举 办。本届展会以促进贸易合作为核心亮点,重点推出国际采购对接和外贸优品专区两大板块,为参展企业提供贯通国内国 际两个市场的高效平台。 本届电博会将设立六大展区,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吸引30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山东省商务厅将 于9月19日下午举办"2025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专场国际采购商贸易对接会,届时邀请来自俄罗斯、瑞典、巴 西、沙特、阿联酋等16个国家的31家海外采购商到会采购,采购需求覆盖消费电子全品类产品。通过精准的供需匹配和一 对一洽谈,构建"展示-洽谈-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助力企业精准拓展海外市场。 本届电博会通过创新办展模式,实现一个平台同时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成为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内 外贸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展会预计将促成多项贸易合作成果,为消费电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展会首次设立"外贸优品专区",规划32个展位,组织山东吉特、赛迈德电器、华制智能 互联科技、潜行创新科技等18家省内外贸企业展示其优 ...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 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19 15:27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广东发布了第三批"人 工智能+"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这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了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 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人工智能已在相关场景初步应用并取得成效。 广东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场景? 在海洋经济领域,第三批梳理了海洋牧场提效、海上安全治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灾害预警、海事航 道巡检等5大典型场景,比如深蓝科技的水下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清洗保持网箱通透性,有效提高了养殖 产量和质量。 在生态环境领域,则梳理了污染溯源与监管、环境质量预警、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固废识别与 监管、水务与水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等6大典型场景,例如小豚智能的无人艇投入水面巡逻使 用后,每日可减少3至5人的巡逻力量,乱扔垃圾等现象明显减少。 文化领域则包含虚拟场景构建与体验、智能导览与个性化推荐、文化内容创作、文物修复与保护、智能 客服等5大典型场景。例如元象科技构建了适配文博场馆、景区等多场景的大空间VR应用体系。近日, 广东还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典型案例15个 ...
“人工智能+”链接更多场景,一批重大项目在粤落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08:28
广州为人工智能产业搭建"天使+VC+Pre-IPO"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链条。 9月1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广东发布了第三批"人 工智能+"应用场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这次发布的第三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了海洋经济、生态环境、国 资、文化、能源5个领域的26类场景,人工智能已在相关场景初步应用并取得成效。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在会上表示,当前,广东正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机 器人+"行动落地见效,加快形成产业链齐全、生态完备、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格局。 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落地 会议期间,更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一批国家级与行业级重大项目在本次活动 上集中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既有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也有 面向产业痛点的场景化应用。 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 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 该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以"发现即控制"为核心的疾病防治新范式。基地将建设开放共 享的模型训练平 ...
第八届IEEE国际无人系统大会举办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2
无人机编队在空中勾勒出绚烂的历史画卷,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在博物馆中为游客提供精准导览,也能在 古籍书库完成自动化盘点……无人系统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文化产业。9月18日—19 日,2025第八届IEEE国际无人系统大会在常州举办。 欧洲科学院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Alessandro Astolfi教授作学术报告,深 入探讨了几何、坐标、不变性与能量在无人系统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他通过水下机器人、水面舰艇、拖 车系统、无人机及磁控卫星等多个应用场景,系统阐述了这些要素在(自适应)稳定性控制中的关键机制 与实现路径。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曹明教授作学术报告。曹明针对通信受限与复杂环境下的 多机器人协同问题,提出了引导向量场设计方法,支持机器人灵活加入与退出编队,并实现了障碍物避 碰与运动规划的理论保障与实验验证。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陈虹教授作题为"面向汽 车智能的实时预测控制"的学术报告。陈虹指出,MPC因其目标驱动、多模型兼容与约束遵守等优势, 成为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路径,并重点阐述了MPC在实时优化求解方面 ...
广州发布“机器人+”需求清单 涵盖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
广州日报· 2025-09-18 08:1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围绕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梳理难点问题和迫切需求 覆盖医院、公园、地铁、园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1] - 广州布局打造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 加快建设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制造业创新中心[2] - 全市将按照"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路径 加快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 打造"品牌赛+训练场+展示中心+专业展会"等系列平台[2] 产业发展现状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 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支撑作用较为突出[2] - 2024年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2万套 同比增长33% 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 同比增长22%[2] - 已培育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商企业 产业创新力与影响力位于全国前列[2] 供需对接活动 - 对接会吸引机器人场景应用方、需求方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等300余名代表参加[1] - 会议现场派发《广州市优质装备产品手册》 涵盖14个细分装备领域 包含541家企业的726项产品介绍以及应用领域[1] - 汇聚70家多元化装备用户以及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 通过"需求发布+新品推介"方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3] 应用场景需求 - 14家企事业单位发布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采购需求 包括适用于编程教育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适用于模拟教学的医疗机器人 支撑人机交互实践的人形机器人等[3] - 广日股份需要巡检、安防、导览、清洁等方面机器人设备 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是过万亿级消费市场[3] - 对接会首次实现教育、医疗、园林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跨界"对接 智能装备能应用到这些领域之中[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近30家企业展示高科技产品 包括电磁网捕机器狗、眼科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康养机器人、骨骼机器人、复合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及精密仪器[3] - 8家供应企业进行路演产品展示推介 包括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智能微网技术中的核心产品以及应用[4] - 企业已有医疗系统智能物联网系统以及仓储运输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4]
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访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32
海洋工程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24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产值达620亿元 同比增长12.7% 年建造能力1200万载重吨 总装建造能力居全国前列[1] - 三大指标国内占比显著提升 造船完工量从8.7%升至13.5% 新接订单量从15.7%升至18.6% 在手订单量从15.2%升至17.5%[1] - 四大总装企业(中船集团大连造船/中远海运/恒力重工/中远川崎)在手订单排期至2029年[1] - 突破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及单舱世界最大1.3万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技术[1] - 将深远海养殖装备作为新赛道 发展重力式网箱和养殖工船产品[1]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力LNG/LPG/超大型集装箱/豪华邮轮等高技术船舶 建设世界级制造基地[2] - 构建以长兴岛/旅顺口/大连湾/太平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布局大型远洋船舶及深海装备产业链[2] - 攻关高端船型设计/新型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等"卡脖子"技术 提升高附加值船型设计建造能力[2] - 打造研发设计/总装制造/维修改装/试验验证四大高地 实现全链条协同融合[2] - 发展LNG/甲醇/氢/氨等低碳零碳燃料船舶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2] 海洋经济基础优势 - 海洋产业覆盖26个细分领域(全国共28个)及13个主要产业(全国共15个)[3] - 形成"3+4+N"产业格局:海洋旅游业/渔业/化工业为主导 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工业/工程装备制造/水产品加工为支撑[3] - 拥有106条海运航线 连通16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 覆盖RCEP核心港口[3] - 港口配备231个生产性泊位(含118个深水泊位) 包括45万吨油品码头/40万吨矿石码头/14万吨集装箱码头[3] - 水下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海上平台拆除/海底电缆敷设/海洋科考等领域[3] 高新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 编制《大连高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建立"1+8"产业链机制(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人工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洁净能源/生命科学/海洋科技)[4] - 组建200余个产学研联盟 挖掘500余项科技成果[4] - 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建设 开发装备制造业专用软件[5] - 依托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轴承和汽配行业形成N+X解决方案[5] - 发展智能座舱产业链(智能座舱+智行云网数据链+核心部件供应链)[5] - 重点研发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具身机器人 建设化工/海洋/软件开发等行业垂直大模型[5] 发展挑战 - 海洋经济存在资源整合与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制约[4] - 传统产业(海洋渔业/化工/船舶)需转型升级 海洋服务业能级偏低 新兴产业发展缓慢[4] - 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力转化成效不足 产学研协同需深化[4] -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协调性有待加强[4]
深圳发布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
深圳商报· 2025-09-15 03:24
深圳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1月至7月深圳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 - 海上油气勘探资本支出和油田服务市场规模保持韧性 [1] - 海洋油服产业链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 [1] 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 - 赤湾胜宝旺 海斯比 招商局重工 友联船厂等重点企业产值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海洋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1] 水下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南山区2025年已发放1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及场景应用 [2] - 对突破深海耐压 密封防腐等关键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2] - 依托机器人谷产业基础打造水下机器人创新研发集聚区 [2] - 构建海陆空立体化海洋经济生态圈 [2] 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发布《深圳市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聚焦五大领域包括20余项具体需求 [1] - 应用领域涵盖海洋油气 深海采矿 海上风电 船舶工业 海洋交通运输 [1] - 推动水下机器人在智慧水务 海洋测绘等创新场景应用落地 [2] 产业联盟生态建设 - 水下机器人产业联盟汇聚中海辉固等优质企业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科研机构 [2] - 联盟覆盖本体研发 机械臂 传感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2] - 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和场景对接会促进需求方与技术方合作 [2]
消费新势力|2025电博会将于19日在青岛开幕,链接全球市场助推“双循环”
搜狐财经· 2025-09-14 09:41
本届电博会将设立六大展区,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吸引30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参展。展会期 间,山东省商务厅将于9月19日下午举办"2025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专场国际采购商贸易对 接会,届时邀请来自俄罗斯、瑞典、巴西、沙特、阿联酋等16个国家的31家海外采购商到会采购,采购 需求覆盖消费电子全品类产品。通过精准的供需匹配和一对一洽谈,构建"展示-洽谈-交易"全流程服务 体系,助力企业精准拓展海外市场。 由商务部批准、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定于9月19 日至21日在青岛举办。本届展会以促进贸易合作为核心亮点,重点推出国际采购对接和外贸优品专区两 大板块,为参展企业提供贯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高效平台。 同时,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展会首次设立"外贸优品专区",规划32个展位,组织山东吉特、赛迈 德电器、华制智能互联科技、潜行创新科技等18家省内外贸企业展示其优质产品,涵盖家用电器、智能 穿戴、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重要渠道。 本届电博会通过创新办展模式,实现一个平台同时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成为推动消费电子 ...
海上新山东图景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08:55
海洋经济在山东似乎从未像现在这般火爆。 面对中央持续释 放的政策信号,山东正掀起发展海洋经济的新热潮。从战略规 划到目标落地,从科技突破到产业升级,从生态保护到国际合 作,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体系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作者: 种昂 封图:经济观察报 9月7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暨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与上一届相比,本届活动规格更高、规模更大——不仅吸引了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等一 批外国政要,还汇聚了450余家国内外企业前来参展。海洋经济在山东似乎从未像现在这般火爆。 发展海洋经济,山东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2024年5月22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指出,山东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 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本届博览会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汇集450余家参展企业机构,其中大型 央国企、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等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近百家。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9%,增速超过GDP水平。2025年7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