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项目在华能正宁电厂投运,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08:30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CCUS技术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成功投运将带动碳 捕集装备制造、碳运输服务、封存监测等新兴产业链发展,为能源央企绿色转型提供新增长点。 我国碳捕集技术产业化应用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甘肃正 宁电厂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 术迈入工业化应用新阶段。 该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规模达150万吨,相当于种植近1300万棵树,且首 次实现从捕集、压缩到封存全链条技术装备100%国产化。业内人士指出,这对推动煤电行业低碳转 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项目实现三大核心突破。首先,捕集环节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结合自主 研发新型吸收溶剂,捕集率超90%,纯度超99%,有效降低能耗;其次,压缩环节首创国产八级整体齿 轮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每吨二氧化碳压缩耗电降低10度,输送效率提升10%;封存环节建成国内最深咸 水层封存工程,单井年封存能力20万吨,配套"空-天-地-井"立体监测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创新构建了"煤电+碳捕 ...
《中国能源展望》显示: 能源减量替代成实现“双碳”重要推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6:49
能源活动碳排放现状 -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90% 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总量30%左右 [1] - 2024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112亿吨 较上年增长1.2% [1] - 火电(含供热)钢铁 化工 建材四大行业合计排放约占总排放量4/5 [1] 化石能源消费趋势 - 近中期火电行业(含供热)和化工行业对煤炭和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增长 [2] - 煤炭消费将在2026-2028年达峰 [2] - 石油消费将在当前峰值平台期基础上保持平稳略降 [2] 碳排放达峰路径 - 通过能源减量替代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2] - 能源活动碳排放量预计2030年前进入114-116亿吨峰值平台期 [2] - 到2035年降至108亿吨左右 较峰值低6%左右 [2] 碳中和实现路径 - 通过化石能源减量替代 规模化发展CCUS 林地碳汇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3] - 能源活动碳排放2040年 2050年 2060年将分别降至95亿 60亿 23亿吨左右 [3] - CCUS到2035年后进入规模化布局 重点在煤电 石油化工 煤化工 冶金 工业燃煤等领域推广应用 [3] - 2060年CCUS可实现碳减排13亿吨/年 陆上林地碳汇能力每年15-20亿吨 [3]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下降-2025060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04 10:57
分组1 - 报告行业:国际碳交易市场和国内碳市场 [1][3] - 报告时间范围:2025年5月26日 - 2025年5月30日 [4] 分组2 - 欧洲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现货价格从5月26日的72.02欧元/吨降至5月30日的69.48欧元/吨,周降幅3.53%;EUA期货价格从5月26日的73.03欧元/吨降至5月30日的70.41欧元/吨,周降幅3.59%;EUA现货上周成交28.7万吨,较前一周涨54.3%;EUA期货上周成交335.2万吨,较前一周降24.11% [5] - 美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期货价格周降幅3.59%,上周总成交量135.26百万吨,较前一周降21.91%;UKA期货价格周降幅0.83% [9] - 韩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KAU24现货价格周降幅0.11%,上周交易量118.81万吨,较前一周涨132.64% [15] 分组3 - 全国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均价: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212.23万吨,成交金额14565.72万元,较前一周降37.57%和39.44%;截至5月30日,CEA日成交均价68.42元/吨,较前一周降3.56% [19]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除广东省外均呈上涨趋势,重庆CQEA涨幅12.6%最大;与上月同期比,除广东和深圳外均呈上涨趋势,北京BEA涨幅21.17%最大 [23]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金额:上周交易集中在广东、湖北、深圳和天津碳市场,周交易总量29.44万吨,较前一周涨357.3% [25] 分组4 -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2025 - 2035年是工业部门低碳流程技术应用期,能效提升等技术将降碳排放;2035 - 2050年是工艺颠覆性和碳移除技术爆发期;2050 - 2060年是碳移除技术应用期,CCUS技术预计到2060年减排贡献占比达24% [26] - 霍普绿碳国内首个生产基地开工:5月30日,霍普绿碳首个生产基地在四川南部县动工,建成后年产15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装备,成西南最大CCUS装备基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