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对话张江高科 | CICC REITs TALK
中金点睛· 2025-05-14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募REITs市场自2021年6月首批产品上市以来,规模不断提升,资产品类持续丰富,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吸引了多元资金进入,成为另类高分红资产[1] - 张江高科作为首批产业园REITs发行人,分享了产业园REITs的发展现状、战略定位及未来展望[3][4][5][6] - 产业园REITs市场已从高速增长进入精细化存量管理时代,产业聚集和服务成为重点[3][4] - REITs平台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链接资产和产业的通道,可衍生多层次REITs市场[4] - 大租户集中是产业园特点,需通过丰富客户类型和提前储备应对退租风险[5] - 建议提高募投资金灵活性和丰富二级市场参与者,以促进REITs市场良性循环[6] 产业园竞争与供需格局 - 中国及上海产业园区市场从高速增长进入精细化存量管理时代,更加注重产业服务、孵化等[3] - 张江区域聚焦"药片"和"芯片"产业,上海地区集成电路销售70%集中在张江区域[4] - 张江高科近年拓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能驾驶等产业,实现产业聚集外拓[4] REITs平台定位与战略展望 - REITs是战略性平台,既是权益性融资工具,也是链接资产和产业的通道[4] - 通过REITs发行回笼资金反投产业,实现资产与产业良性循环[4] - REITs平台衍生出多层次市场,如Pre-REITs、类REITs、私募REITs等,匹配不同资产生命周期[4] 大租户集中度与退租问题 - 大租户集中是产业园资产特点,研发类客户因设备仪器需求租赁面积较大[5] - 突然退租属于黑天鹅事件,可通过丰富客户类型和提前准备客户储备应对[5] REITs发行建议 - 提高募投资金灵活性,允许回流资金直接投入产业投资,更好服务产业[6] - 丰富REITs市场二级参与者,吸引更多机构资金,促进市场稳定和理性发展[6] - 政策调整已吸引更多资金和机构涌入,市场呈现良性循环趋势[6]
隆盛科技(300680) - 300680隆盛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0:54
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是未来主营业务之一,控股子公司微研中佳可承制宇航项目、无人机等精密零部件,已完成三期航空扩产项目,会加快研发和产业延伸布局 [2][3] - 正在进行第三代灵巧手开发,针对多传感器集成及控制开展工作,2024 年 6 月发布“兰森”机器人,围绕灵巧手总成、谐波减速器、关节电机等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3] - 经营围绕 EGR 部件总成、马达铁芯及驱动电机半总成、精密零件以及航空航天业务展开,积极布局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 [3] - 蔚瀚智能控股权办理手续有序推进,预期近期完成,公司并购完成后将在多方面对其赋能 [4][7] - 隆盛唯睿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是创新技术研发平台,蔚瀚智能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重要一环 [8] 产品供货与市场情况 - 新能源电驱动铁芯主要客户为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供货份额较高;博世半总成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供货;重庆隆盛茂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半总成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供货 [3] - EGR 系统乘用车客户涵盖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广汽、东风等主流整车客户,是国内主流乘用车客户主力供方,在混动市场持续巩固领军地位;天然气重卡 EGR 阀已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主流重卡企业量产,客户拓展顺利 [6][7] - 2025 年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精密零部件增长动力来自新项目量产、精密组装件客户群体扩大、成熟产品市场集中度提升;铜排业务预计 2025 年翻番 [6][8] - 微研中佳 2025 年承接银河航天商业卫星项目采购合同,积极跟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项目,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等航天产品 2024 年收入占微研中佳收入 10 - 15% [8][9][10] - 公司在原有战略客户基础上开拓新市场,已成功定点上海电驱动、威孚等公司项目,与行业其他头部电机企业紧密合作 [7][10]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 - 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智能空间轻量化技术等研发制造,在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将技术能力与客户需求结合创造价值 [4] - 公司半总成项目产品包括定子、转子多道工序,隆盛新能源公司对铁芯定转子有较强生产研发制造能力,微研精工能生产多种电机用精密冲压件,半总成产品极具竞争力 [7][8] - 蔚瀚智能团队有十余年研发经验,专注提升大批量生产工艺,力争将减速器做到车规级,解决行业一致性差痛点,对行业理解深刻 [10][11]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目前没有针对 RV 减速器的产品规划,没有研发、生产车用驱动电机总成的规划,没有丝杠研发和布局计划 [4][10] - 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且用于注销,展示对未来发展信心和保障股民利益,未对上调股票回购价建议作出明确回应 [8] - 公司马达铁芯原有产能逐步上量,将根据市场长期增长情况补充产能,会在黏胶新项目上使用 4.3 米高速冲床 [10] - 无锡微研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集团需要有序开展协作配套 [10]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建设陆洋一体的大联通 加强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快讯· 2025-05-12 05:47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表示,当前,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是中拉双方共同诉求。邱小琪表示, 中方将以中拉论坛为依托,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重点在五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中拉联通 网络密度和容量,建设陆洋一体的大联通;二是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培育开放互利的大市场;三是 深化产能合作,帮助拉方打造自主先进的大产业;四是加强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抓住创 新增长的大机遇;五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扩大人员往来,开展平等互信的大交流。 ...
尚未完成注册就入选“种子企业” 两个高校创业团队获全方位培育
长江日报· 2025-05-12 00:33
种子企业培育计划 - 江岸区发布首批15家"种子企业",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态环保等领域 [1][3] - 两个未完成注册的高校创业团队入选,分别为研发高端轴承的纳威超晶和专攻无人船的博睿智创 [1] - 评选标准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竞争力等,109家企业及24个团队申请,纳威超晶评分名列前茅 [1] - 入选企业将获得20万元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提供"知识价值"贷款、"数易贷"等融资产品 [1] - 指派科技、金融、人才等八类"陪跑员"协助解决各类难题 [1] 高校创业团队技术优势 - 纳威超晶由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团队创办,采用声—电耦合超细晶强化技术 [1] - 该技术可使高速轴承磨损率降低90%,疲劳寿命提高超200%,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1] - 团队人才济济,参加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产品产业化在即 [1] 区域创新发展政策 - 江岸区实施"彼岸计划"(2024-2026年),目标培育200家"种子企业",每家支持20万-50万元 [2] - 遴选标准为"不设门槛、不定方向",优先支持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中试平台备案 [2] - 政策旨在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 [2]
PCB层数,创新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0 02:53
124层PCB技术突破 - OKI Circuit Technology推出124层印刷电路板(PCB),突破行业长期存在的108层上限,且保持标准7.6毫米板厚不变 [1] - 该技术为半导体测试应用中已知的最高商用堆叠高度,可能推动AI、国防、航空航天和先进通信技术领域的基板设计革新 [1] 技术细节与挑战 - 信号层数增加15%至124层,未增加板厚,符合晶圆级测试设备的尺寸限制 [4] - 传统PCB设计在100层前即面临机械和热性能极限,OKI通过超薄介电材料(每层25µm)解决树脂流动、导通孔塌陷及层间对准问题 [5][6] - 采用低损耗材料支持112GHz以上频率,阻抗控制达±5%,并优化热传导性能 [6] 应用场景与性能优势 - 124层PCB为AI加速器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晶圆探测提供高信号密度和垂直互连能力 [4] - 支持PCIe Gen6和CXL 3.0协议的高速差分对布线,集成更多接地层以减少串扰和信号损耗 [4][9] - 通过1,000次热循环测试并符合MIL-STD-883G标准,适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极端环境 [9] 成本与生产限制 - 物料成本高达4,800美元/平方米,生产周期16周,良率仅65%,低于108层PCB的85%良率 [10] - 热循环机械应力超80MPa,可能导致细间距BGA封装焊盘凹陷或信号衰减,故障诊断需破坏性分析 [10] - 当前应用限于高性能利基市场,但底层创新可能逐步渗透至其他领域 [10] 行业意义 - 虽未超越电装(Denso)2012年129层纪录,但OKI通过保持常规板厚和可制造性,弥合理论极限与量产差距 [10]
南京聚隆(300644)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0:3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线上交流 [2] - 第一场线上交流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12 人,第二场业绩说明会参与为线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上午 10:00 - 11:00(第一场)和下午 15:00 - 17:00(第二场) [2] - 地点第一场为腾讯会议,第二场为全景网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第一场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范悦谦先生;第二场有董事长、总裁刘曙阳先生等多人 [2] 公司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4 年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5 元(含税),待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 - 2024 年收入 23.8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33.97 万元;2018 - 2024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 15.2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 24.16% [8]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5.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52.77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97.8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35% [20]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285.03%,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公司计划加强现金支出管理等改善现金流 [3]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已回购 126.3 万股,支付金额约 2960 万元 [5] 公司研发与项目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主要在研项目 18 项,研发人员 179 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0.65%,研发投入金额 9563.56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01% [3] - 墨西哥生产基地 2024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处于市场拓展及产能逐步释放阶段 [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年产 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进度达 67.17%,部分厂房及设备已投入运行 [15]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应用于多个领域 [7] - 2024 年按产品应用终端领域分,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领域销售额 17.82 亿元,占比 74.64%;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销售额 2.29 亿元,占比 9.58%等 [16][17] - 2025 年度预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 10% - 30%之间,该数据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17] - 2024 年度国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为 10.27%,产品以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为主,主要市场包括欧洲等,原材料供应链已全面国产化,受关税政策影响不大 [18] 公司未来规划与发展 - 未来通过产品创新升级等举措实现盈利增长 [6] - 锚定多个前瞻性项目方向,布局关键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9]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毛利率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和稳定增长 [19] - 成立机器人用材料项目团队,推动人形机器人相关材料项目落地实施 [9][20] - 参与南京江北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规划,为低空经济提供先进制造支持 [12] - 关注 6G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动态,把握高性能材料在 6G 通信领域应用机会 [1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000 亿元,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发展及对高性能改性塑料需求增加 [13] - 新能源汽车单车用塑量从 2023 年的 150kg 增至 2025 年的 180kg;电子电气及通讯等行业有新兴增长点;新能源领域部分材料需求年增速超 25%;人形机器人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需求增长;医疗和包装行业对改性塑料需求旺盛 [14]
紧抓产业转移机遇的四川路径
四川日报· 2025-05-09 00:15
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成果 -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签约项目达157个、总投资超2300亿元 [1]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已收到1000余家企业报名,省外转移意向项目超300个、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 [15] - 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三个优势产业签约项目占比分别为36%、23%、20% [4]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优势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 [3] - 重点承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形成"15+N"重点产业链布局,包括人工智能、新型显示、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等细分领域 [10] 企业转移案例 - 星空钠电钠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已进入试运行,预计5月底产品下线 [1] - 三一硅能在南江县投资建设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配套1500兆瓦风光储项目 [4] - 智华科技将成都未来科技城生产基地部分厂房在两个月后投入使用 [7] 产业链发展模式 - 达州以"以链延链"思路吸引电池壳体、逆变器等上下游配套厂家落地 [9] - 四川采用"一链一清单、一链一图谱"模式精准对接链主企业 [10] - 三一硅能项目从接洽到签约仅用6个月,创南江县10亿级项目落地纪录 [12] 政府支持措施 - 实施"标准地+定制厂房"模式,叠加产值激励、设备补贴等政策 [12] - 为转移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所、上门办理能评环评等服务 [13] - 组织银企专项对接会,促成智华科技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 [13] 企业发展规划 - 星空钠电计划建设50GW产能规模的产业链项目 [14] - 智华科技将拓展四川本地市场,与更多车企达成合作 [15] - 三一硅能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将于2024年6月正式投产 [12]
复制一个自己“对话”了解数字孪生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23:10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盛况 - 5月1日正式开馆,现场人气爆棚,1万多张门票早早售罄,开馆前已排起长队 [4][5] - 15名建设"突出贡献者"代表获颁荣誉证书 [2] - "五一"假期期间推出950个创新展项、4大特效影院、80余场活动及2场特别展览,形成"科技狂欢"盛宴 [5] 场馆定位与主题特色 - 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的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展示主线为"通信科技" [3][4] - 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 [2][10] - 融合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与深圳特色,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提供科技、艺术与文化交融的沉浸式体验 [2][6] 建筑与空间设计 - 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用地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 [2] -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设计,深灰色金属外衣形成"大飞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 [9][10] - 采用9万多块异形多曲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拉索玻璃,借助BIM技术实现智能建造 [10] 展区与展项亮点 - 设四大常设展厅:一层"科技影视体验区"、二层"你好,世界!"、三层"美好生活"、四层"智慧产业"、五层"宇宙探源" [4] - 包含950个国内领先的创新展项,如VR地标游览、AI人形机器人互动、数字孪生对话、超级大脑模拟等 [4][7][8] - 科技影视体验区运用LED虚拟技术搭建拍摄场景,观众可实时生成个性化影片 [7] 运营模式与教育功能 - 首创"事业单位+运营公司"的"1+1"运营模式,兼顾战略规划与市场效能 [10] - 以AI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引擎,5G+物联网构建全域感知网络,智慧化赋能运营 [6] - 推出馆校结合计划、7类特色研学活动及"少年科学家"培育计划,覆盖科普表演、深度观展等多元需求 [6]
四十载车轮滚滚,上海车展驭见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02:34
40年光阴流转,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从黄浦江畔萌芽,一路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瞩目的盛会。从燃油车时代的机械轰 鸣,到新能源浪潮的电驱澎湃,它始终站在产业变革的潮头,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同频共振,扮演着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见证者和全球汽车技术碰撞交融 的推动者。 从1万到36万平方米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开幕,全球汽车业的目光交汇于此。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 超193场新闻发布会,使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这一盛况和规格,不仅彰显出全球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 视,更凸显出上海车展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关键地位。 回溯到40年前的1985年7月3日,第一届上海车展在上海工业展览馆(现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当时,展馆面积仅1万平方米,参展厂商来自22个国家 和地区,共328家。中国汽车工业展设在露天广场,展示了桑塔纳轿车、天津大发微型车、南京依维柯货车等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首届上海车展的举 办,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当年上海大众最新下线的首款轿车桑塔纳,助力其快速打开市场,开启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新篇。 然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