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38周计算机行业周报:云栖大会召开在即,持续看好阿里产业链-20250923
长江证券· 2025-09-22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7] 核心观点 - 计算机板块处于震荡调整阶段 上周小幅下跌0.31% 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 两市成交额占比8.52% [2][4] - 重点关注阿里云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云栖大会将于9月24-26日举行 主题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6] - 阿里云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最高增速 资本开支387亿元 同比增长220% [50]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阿里云产业链、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重点推荐寒武纪)、云服务厂商、与阿里等大厂合作的IDC厂商 [2][6] 上周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30% 报收3820.09点 [4] - 计算机板块下跌0.31% 算力和智驾相关标的表现活跃 [4] - 涨幅前列个股:卡莱特(+30.19%)、信息发展(+25.71%)、有课树(+25.05%)、开普云(+16.08%)、汇金股份(+13.83%) [18] - 算力概念表现突出:中科曙光(+9.04%)、华胜天成(+8.38%)、浩瀚深度(+8.10%)、淳中科技(+7.98%)、拓维信息(+5.51%) [16] - 智驾概念表现亮眼:信息发展(+25.71%)、东软集团(+10.57%)、索菱股份(+9.07%)、经纬恒润-W(+5.43%) [16] 行业重要动态 - xAI推出Grok-4 Fast高速推理版本 响应速度达标准版的10倍 当前向付费用户推送早期访问版 [10][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0]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950PR 2026年Q4推出950DT 2027年Q4推出960 2028年Q4推出970 [10][35] - 华为发布超节点产品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 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 [37]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阿里云迎来价值重估 AI时代护城河优势更加明显 计划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AI硬件基础设施 [52][59] - 智能驾驶产业加速发展 1-7月L2级乘用车销量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达62.58% [29] - 国产算力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华为超节点解决方案带来互联需求提升、液冷价值量提升等产业机会 [44][45] - 通义千问发布Qwen3-Next模型架构 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 总参数量800亿但仅激活30亿参数 [57]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1:52
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4年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002709.SZ[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发行价格包含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征费[2]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阳离子调理剂及有机硅等特种化学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该业务为战略重点[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半导体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业链整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3] - 业务已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境外通过委托加工供应商在美国和德国开展业务[4] -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人民币 利润58.44亿元[5][6] - 2023年收入154.05亿元 利润18.42亿元[5][6] - 2024年收入125.18亿元 利润4.78亿元[5][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0.29亿元 利润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降至39.93亿元 2024年为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3.14亿元[6]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8% 2023年71.2%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降至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造成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天赐材料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9-22 11:50
公司上市与发行信息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1] - 每股H股发行价格包含[编撰]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征费 需以港元缴足[2] - 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股份代号待定[2] 业务结构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为新能源和先进材料企业 主营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日化材料与特种化学品[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含电解液及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含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及有机硅等产品[3] - 收入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为战略重点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贡献较小部分收入[3] - 整合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及碳酸锂等[3] - 业务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专用胶、高性能聚合物(PEEK/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3] 产能与供应链优势 -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达97.0% DTD添加剂达90.0% 高纯碳酸锂自供率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4] - 境外委托加工供应商位于美国和德国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新生产基地[4] 客户集中度与行业竞争 - 2022年至2025年6月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0.8%、71.2%、58.7%及58.7%[5]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5] - 关键原材料产能增长超过下游需求 导致全行业价格压力加大[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5][6] - 2022年利润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39.93亿元 2024年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4亿元[6] - 研发开支2022年8.94亿元 2023年6.46亿元 2024年6.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4.39亿元[6]
新股消息 | 天赐材料(002709.SZ)递表港交所 行业竞争激烈净利润大幅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1:48
公司上市申请 -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709.SZ) [1] 股份发行细节 - 每股H股发行价格包含[编纂]港元 另加1.0%经纪佣金 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 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及0.0056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2]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 专注于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3]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包括电解液及其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粘结剂 [3] -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卡波姆、表面活性剂、硅油及阳离子调理剂等日化材料 以及有机硅、橡胶助剂材料等特种化学品 [3] - 大部分收入来自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小部分收入来自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产品 [3]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布局 - 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生产 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3] - 业务拓展至正极材料和锂电池用胶领域 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3] - 布局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3] - 新一代产品包括固态电解质、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专用胶及密封剂、高性能聚合物(PEEK和PI)、高效冷却剂及阻燃材料等 [3] 生产能力与自供比例 - LiPF6自供比例达99.0% LiFSI自供比例达97.0% DTD添加剂自供比例达90.0% 高纯碳酸锂自供比例达100.0% 行业排名第一 [4] - 在中国拥有15个在营生产基地和1个在建生产基地 [4] - 聘请两家委托加工供应商(美国与德国各一家) 计划在摩洛哥和美国建立生产基地 [4]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对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70.8% 2023年占71.2% 2024年占58.7% 2025年上半年占58.7% [5] 行业竞争状况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与多家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生产商竞争 [5] - 上游产能扩张导致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 关键原材料产能和供应增长超过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23.17亿元 2023年154.05亿元 2024年125.18亿元 2025年上半年70.29亿元 [5][6] - 2022年利润58.44亿元 2023年18.42亿元 2024年4.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5亿元 [5][6] - 2022年毛利84.74亿元 2023年39.93亿元 2024年2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4亿元 [6] - 研发开支2022年8.94亿元 2023年6.46亿元 2024年6.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4.39亿元 [6]
传祺向往S9乾崑正式上市,22.99万起
经济网· 2025-09-22 10:37
产品定位与定价 - 传祺向往S9乾崑定位为22万级华系插混SUV 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是同级唯一标配智电三大件的车型[1] - 上市指导价22.99万元起 提供五座和六座版本选择[3] - 推出综合价值超40000元的六大上市礼包[3] 核心安全配置 -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 配备192线激光雷达+3个4D毫米波雷达及29个感知单元 支持城区无断点辅助驾驶及全维防碰撞CAS 4.0系统[6] - 车身采用潜艇耐压舱结构设计 前防撞梁使用航天级7系铝合金 乘员舱骨架100%采用高强度钢 碰撞测试超国标24项[7] - 搭载44.5度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具备10层安全防护 CLTC纯电续航252km 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7] - 全系标配广汽超级智电四驱系统 配备智能预瞄系统 S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及ASTC鹰爪系统2.0 支持越野脱困等三种模式[7] 舒适性与智能化配置 - 内饰采用北美黑胡桃实木 前排座椅为超肤感Nappa真皮11层复合结构[8] - 搭载鸿蒙智能座舱HarmonySpace 5 支持六屏协同 多品牌手机一碰连及智能家居联动[8] - 配备720°全维静音包覆空间 含主动降噪ANC技术及五块双层夹胶隔音玻璃[8] - 副驾座椅具备18点SPA级机械推揉按摩 支持环抱式加热及零重力模式[9] - 二排座椅支持按摩/通风/加热功能 靠背角度五座版137度 六座版148度 配备17.3英寸超清娱乐屏[9] 制造与品质保障 - 采用广汽919航空品质智慧工厂 融合9大智造技术及9大工艺标准[12] - 测试阶段投入超1000台车辆 累计测试里程超1300万公里[12] - 公司连续八年中国新车质量榜第一 三年保值率达57.29%[13] - 广汽集团累计用户达2800万[13]
智能驾驶与人口新局下 驾培行业的超预期韧性与发展新机遇
央广网· 2025-09-22 10:15
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张的浪潮仍在延续,而驾培行业的学车需求,正在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迁的双 重作用下悄然重塑,行业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据勾股大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预计达到 1222 万人,后 续将持续攀升,并在 2038 年达到 1786 万人的峰值;此后毕业人数逐渐下降,直至 2043 年,才会回落至 1000 万人以下(数据以当年满 22 岁为适龄大学毕业生统计标准)。这组数据清晰勾勒出未来二十余年中国 高等教育人才的规模变化轨迹,也为驾培行业的市场基本面分析提供了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智能驾驶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双重变量引发行业讨 论:驾培行业是否已触及市场天花板?市场萎缩是否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透过数据表象可发现更复杂的内在逻辑:高校毕业生规模攀升带来的增量需求、适龄人口结构变 化形成的稳定基本盘、技术革新催生的新型培训需求,这三重因素正共同推动驾培行业走向一场深刻的转型 与价值重估。 人口结构变迁:毕业生峰值延后,学车需求基本盘稳固 数据清晰显示,未来十多年内,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长期维持高位运行态势。直到2043 ...
徕木股份:将持续深入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高电流高电压模块、智能驾驶模块的应用
全景网· 2025-09-22 09:52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深入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增强竞争力 [1] - 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高电流高电压模块应用领域 [1] - 积极开发智能驾驶模块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1] 新兴市场布局 - 开展储能领域连接器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拓展工作 [1] - 推进光模块和数据中心方向的连接器技术应用 [1] - 布局机器人产业所需的连接器产品市场 [1] - 涉足低空经济领域连接器产品的开发与拓展 [1]
造一台中国爆款MPV有多难?
虎嗅APP· 2025-09-22 09:33
1989年,在上海大众合资公司任职的一位中国汽车设计师,以桑塔纳车型为基础,打造出了一款 MPV外观的全新车型。也是那一年,雪佛兰Lumina APV被引入中国,江湖人称"雪佛兰子弹头"。 作为通用汽车第二代MPV的代表,"雪佛兰子弹头"射向中国市场的瞬间,也将MPV的第一粒种子埋 进了中国土壤。 三十多年后的现在,但凡哪家车企没有造出过MPV,都是要被外界质疑的。不过,2025年的中国 MPV市场,产品之间的竞争核心已从过去单纯的拼空间和舒适性,转向了新能源技术与智能驾驶的 较量。头部品牌竞争激烈,同时,整个市场也在加速洗牌。 坦白讲,现在的车企可比三十年前难多了,用户的期望变高了,对车企的要求也变多了。当MPV市 场从"机械素质比拼"全面进入"科技全能竞争",意味着这个细分领域,不会再给任何"偏科生"机会。 在新旧势力对决的修罗场里,30万元级以上的细分市场,是目前最卷、最热闹,也是最能体现车企 功力的战场。今年以来,30万元级MPV市场涌现多款新车型,包括2026款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自 主品牌高端车型,以及丰田赛那等合资车型。 为什么30万元级的MPV车型最卷?因为买卖双方都有需求。 过去,MPV主 ...
光莆股份:公司激光雷达探测传感器件及TOF传感器件、接近/环境光传感器件等已批量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51
业务进展 - 公司与比亚迪签署的激光雷达供货正常进行 [1] - 激光雷达探测传感器件及TOF传感器件已批量出货 [1] - 接近/环境光传感器件和生物识别传感器件实现批量生产 [1] 应用领域 - 传感器产品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批量销售 [1] - 产品同时应用于机器人及智能穿戴领域 [1] - 具体客户信息以公司公开披露为准 [1]
潍柴动力: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已实现整车整机与核心零部件及技术的协同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8:12
智能驾驶业务布局 - 公司已实现整车整机与核心零部件及技术的协同布局[1] - 在零部件及技术端开发布局智能驾驶系统与智能驾驶域控制器[1] - 在整车整机端推出智能驾驶农机产品和无人驾驶重卡整车产品[1] 应用场景覆盖 - 无人驾驶重卡整车产品全面覆盖港口、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矿区等多种低速园区应用场景[1] - 以"车路云"为整体架构实现全栈自主的"车+智能驾驶+云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1] - 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化匹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