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王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启动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12 03:36
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背景与意义 - 启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是因为中国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已实现市场化但要素市场仍不完善 旨在通过试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设 试点期两年至2027年完成 [1][8] - 改革基于2020年顶层设计和2022年总体方案 本次试点是对前述方案的推进落地 [1][8] 试点城市选择特点 - 试点地区涵盖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战略重点城市 与区域战略内在吻合 [1][9] - 各试点实施方案结构基本一致但侧重点各异 如北京突出技术要素创新和数据要素流通 重庆侧重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体系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9] - 所涉城市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四分之一 影响力大且牵引性强 [1][9] 改革涵盖要素范围 - 改革广泛涵盖技术 土地 人力 数据 资本 资源及新型要素如算力 空域 频谱轨道等 [2][10] - 具体包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 拓展数据开发应用场景 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完善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等 [2][10] 数据要素市场化思路 - 更大力度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试点加强公共数据共享 开放和授权运营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2][12][13] - 协同创新培育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合肥依托中国声谷 长株潭布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都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因地制宜加大数据供给和释放数据需求 [2][12][13] - 探索数据流动交易机制 福厦泉 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苏南重点城市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和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2][12][14] 技术要素市场化思路 - 建机制 开展国家层面技术市场专项法规研究 构建统一技术市场规则体系 如北京试点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 苏南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合肥试点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3][15][16] - 搭平台 推动各地区各领域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如苏南试点鼓励发展跨地区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服务 [3][15][16] - 优生态 发展科技服务业 加强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协同 如北京试点支持金融机构采用知识产权质押 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方式 开发知识产权保险和产品研发责任保险 [3][15][17] - 促开放 发展国际技术交易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如北京试点支持建设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 [3][15][17] 土地要素市场化思路 -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人口和变化趋势匹配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如重庆试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 [4][18][19] - 创新产业用地供应 包括长期租赁 先租赁后出让 弹性年期供应等 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 如北京试点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推行综合用地管理 [5][18][19] - 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 细化完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 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和主动退出 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制定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和鼓励通过依法协商收回等措施盘活城镇低效用地 [5][18][19] 人力要素市场化思路 - 增机会 坚持就业优先和增加流动机会 如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加大事业编制统筹力度 福厦泉试点建立事业单位通过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制度 [6][20][21] - 强服务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供给 如苏南试点打造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实现试点地区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支持探索外籍人才停居留便利制度 [6][20][21] - 优环境 优化市场环境和激发流动活力 如北京试点向用人主体授权 以企业年金 股权 期权等综合薪酬为重点探索人才市场化配置 [6][20][22] - 提能力 注重能力培养和释放流动潜力 如郑州试点丰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和标准目录清单 鼓励用人单位建立薪酬 岗位晋升与职业技能等级相衔接的激励制度 [6][20][22] 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 - 要素市场化是中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块主要短板 [7][23] - 中短期内有助于破除内卷式竞争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解决经济最迫切的供求平衡问题 [7][23] - 激发微观效率和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巩固潜在增长率水平 [7][23] 中长期投资机会 - 要素交易平台建设为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相关基础设施企业带来业务机会 [7][23] - 数据资产形成和要素产业链价值激活带动数据采集 存储 加工 分析 交易 安全等产业发展 [7][23] - 数据和技术应用场景培育为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智慧城市 自动驾驶等相关产业链带来中长期机会 算力 空域 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指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7][23] - 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早期研发资产化 [7][23] - 土地要素盘活和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带来相关企业资产负债表变化逻辑 [7][23]
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金融时报· 2025-09-12 02:01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部署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 安徽合肥都市圈 福建福厦泉 河南郑州市 湖南长株潭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四川成都市 [1][2] - 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 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3] - 试点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工具 [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5]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2.2万亿元 累计支持近两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普惠小微贷款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以上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5] - 在试点地区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如北京 杭州 合肥进行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 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宁波 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 [6]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举措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将加强公共数据共享 开放和授权运营 [7] -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挖掘数据应用场景 合肥依托"中国声谷" 长株潭布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都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7] - 福厦泉 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苏南重点城市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8] 改革目标与实施路径 - 试点旨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同时为地方赋能 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 [1] - 通过差异化改革探索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金融统计 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 2025年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4]
十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经济日报· 2025-09-12 01:11
在传统要素领域改革外,此次试点还围绕数据、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服务业领域改革等部 署了一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李春临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新兴领域涌现出新的生产要素,新 型要素发展呈现出很多有别于传统要素的新特征,要素配置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要探索形成新的 市场和配置规则,增强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希望通过试点能够进一步打 破新型要素进入行业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准入壁垒,推动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如何更好吸引和配置优质要素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试点 方案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特点与实际,支持试点地区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方式利用各类创新资源,提出加快 推进国际先进技术应用、允许具有境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按相关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后提供专 业化的服务、深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应用等任务,实现技术、人才、数据等关键战略要素高效配 置,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要素支撑。"李春临说。 (责任编辑:朱赫)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全国10个地区从即日起2年内开展要素 市场化 ...
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创新大会在郑开幕
郑州日报· 2025-09-12 00:46
大会设置"1+4"核心议程,其中,综合论坛直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四大主题论坛覆盖关键领 域。除此之外,还将组织参会代表赴企业开展学术考察,实地对接产业需求。 9月11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创新大会开幕式及综合论坛在郑州开幕。11日至13日,大 会将汇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物流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物流业前沿变革,共话行业发展新机 遇。 本次大会以"立中原 链全球——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题,由河南省科协主办,河南省城 市科学研究会、河南物流职业学院、中原工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参会嘉宾近500人,覆盖物流教育、 冷链运输、低空经济、港航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在接下来的主题论坛环节,"智链未来河南冷链产业创新论坛""低空经济下的物流发展模式与路 径"等专场将聚焦实际需求,邀请郑州凯雪冷链、福建雪人集团等企业代表,与北京理工大学、香港理 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共同探讨技术落地案例及转化路径。 据悉,大会还将发布《港航供应链论坛首发河南临港经济规划》《AI大模型赋能智慧物流技 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南冷链产业升级。 ...
开展郑州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郑州日报· 2025-09-12 00:39
《批复》明确,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围绕深化要素协同配置、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目 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推进改革,明确工 作要点、任务分工和成果形式,统筹做好支持保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新业态新领域发展需要,因地 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及时跟踪评估试点效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重大事项及时请示 报告。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 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 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原则同意有关实施方案,并全文印发向社会公布。 《批复》要求,方案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 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入推进要 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着力破除阻碍要素 ...
苏州试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国务院批复同意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10个地区
苏州日报· 2025-09-12 00:28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副中心及苏南重点城市等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苏州被纳入试点范围[1] - 试点目标为破除要素自由流动障碍 完善市场制度 推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和新质生产力发展[1] - 苏南试点覆盖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镇江全域 涵盖技术 土地 人力资源 数据 资本 资源环境及要素协同7大领域共24条改革措施[1] 苏州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 - 依托人工智能和5G物联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大脑集群 实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2] -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App应用[2] - 探索资产证券化数字服务与监管平台 对ABS项目培育及投后管理实施数字化监管[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苏州将重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供需精准对接及可持续经营开发等实践探索[2]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向纵深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0:03
9月11日,《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2年内在 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为什么要选这10个地区? 若把它们在地图上圈出来,答案其实很直观,这10地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发展基 础较好,影响力大,牵引性强。 在这些地区开展试点,有助于探索各类要素资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高效配置的路径,也为支持经济大 省挑大梁提供重要改革支撑。 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看来,这背后还有更深的考量:试点地区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大湾区、成渝等重大战略区域,兼具东、中、西部地区代表性,既有利于破解区域要素流动共性难题, 又有利于疏通要素在城市群内部、跨区域间的流动堵点,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强国内大循环 提供坚实支撑。 为什么要专门搞这一次试点? 这背后藏着经济发展的深层需求。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 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10个 ...
国务院批复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郑州入选全国十大改革试点
河南日报· 2025-09-11 23:39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政策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 [1] - 试点实施方案同步发布 涵盖土地 劳动力 资本等传统要素及技术 数据等创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1] - 改革旨在打破区域市场壁垒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郑州试点战略定位与优势 - 郑州被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是"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地理中心及通信网络交换枢纽 [2] - 公司建设运营数据金库 创新提出"数据元件"概念 打造全国"数仓 数纽 数港"基础设施 [2] -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成立3年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近1500笔 交易额超38亿元 [2] 技术要素市场创新发展 - 试点方案要求加大金融对原始创新 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3] - 推进政府引导基金联合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高精尖产业孵化和独角兽企业培育 [3] - 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支持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与全国性证券市场合作衔接 [3] 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建设 - 支持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制度 完善数据价格形成机制 [3] - 开展数据凭证生成 存储 归集 流转 应用的全流程管理试点 [3] - 强化新业态和服务业要素保障 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3] 改革预期效益与实施路径 - 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破解"内卷式"竞争 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3] - 改革将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赋能郑州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3] - 郑州市政府将聚焦要素市场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通过先行先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4]
国家重磅试点,为何选中这10个地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3:01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2年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1] - 试点旨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支撑[1] - 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1] 改革试点历史沿革与推进方式 -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行总体部署[2] -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总体方案 明确优先选择改革需求迫切 工作基础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开展试点[2] - 采用10个地区试点方式推进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因不同要素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且各地发展基础不同[3] 试点地区选择标准与特色 - 10个试点地区均为发展基础较好 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 都市圈或中心城市 具有较强代表性[3] - 试点内容涵盖土地 劳动力 资本等传统要素以及技术 数据等创新要素 并强调因地制宜各展所长[3] - 北京城市副中心突出国际化和服务业开放 聚焦高端技术转化和金融资本创新 苏南重点城市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合肥都市圈聚焦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3]
奋力抢抓试点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9-11 22:49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核心观点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支撑并以此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1] - 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标志着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将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支撑[1] - 改革聚焦新型生产要素包括数据、空天、深海、频谱、新能源等旨在通过市场化配置激活新产业新赛道[1][2] 新型生产要素定义与范围 - 新型生产要素除传统土地、劳动、资本外还包括人力资本、技术、企业家精神以及数据、空天、深海、频谱、新能源等[1] -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已成为普遍共识[1] - 随着新质生产力实践丰富对新型生产要素的认识将更全面深刻[1] 新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意义 - 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新要素崛起开启新时代带来庞大新产业新赛道如数据、空天、深海等一旦高效配置将促进新产业发展并衍生新企业、新就业和新收入[2] - 推动技术应用:激活新要素是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驱动力解决关键瓶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打破商业化僵局如电动汽车、移动互联网、光伏发电和人工智能应用[2] - 促进绿色便利生活: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试点涉及海洋碳汇与林业碳汇配置改革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亮点 - 试点区域选择新:10个试点地区区域代表性强培育新质生产力基础好畅通国内大循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意义大能探索新方向解决新问题[3] - 试点举措内容新:北京城市副中心对研发投入国有资本免增值保值考核苏南探索大科学计划组织管理模式粤港澳推进国有创投机构改革破除技术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痛点[4] - 数据要素突破:长株潭、重庆推进企业登记监管、卫生健康、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开放杭甬温推进政府部门及国企数据协同共享北京探索数据统计核算和资产评估破除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变难点[4] - 资源要素创新:福厦泉探索建立海洋碳汇标准开展林业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粤港澳依法合规开展海洋资源交易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闯新路[4] - 试点推进方式新:强调综合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赋予地方自主权系统推进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