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95万吨甲醇、70万吨醋酸装置永久停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0:12
核心观点 - 华谊集团子公司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永久停产 系响应政府产业调整及碳达峰要求 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 [2] 产能关停详情 - 关停装置包括设计产能95万吨甲醇装置(2024年产能利用率46.5%)及70万吨醋酸装置(2024年产能利用率70.7%) [2] - 生产基地成立于1997年 主要生产甲醇/醋酸/氢气/合成气等产品 [2] 行业动态 - 三大化工巨头联合宣布整合聚烯烃业务 [3] - 约50个氢能项目被取消 [3] - 10亿元化工新材料项目落地 [3] - 磷化工一体化企业将迎发展机遇 [3]
以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土地生产率提升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2:09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全力推进"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与生 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提升土地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低碳转型对提升土地生产率的战略意义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土地资源安全、驱动产业迈向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是技术创新不足限制转型发展。尽管在土地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但与绿色低碳转型的 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农业领域,精准农业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率较低,无法实现土地 资源的精准高效利用;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中,低碳建筑技术、土地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相对滞后。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土地绿色低碳转型缺乏有力支撑,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以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土地生产率的实施路径 实现土地生产率的绿色提升,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笔者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在农业用地方面,减少高碳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模。发展林下经济、观光农业等 新业态,提高土地的综合产出效益。在建设用地方面,严 ...
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督什么”“怎么督”?如何“督得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0:31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期,在全面梳理了第三轮中 央生态环保督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下一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提出工作建议。 首先,坚持服务大局,明确"督什么"。聚焦重大战略确定督察重点方向,着重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减排与增绿相结合。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重点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的结构减排、重大工程项目 的工程减排、党委政府及部门的管理减排三个方面开展督察,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 二是保存量与促增量相结合。督察属地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不断优化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等情况。督察属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矿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 工程实施情况,加强对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 三是"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立足"当下改",针对噪声扰民问题,督察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 定及管理、噪声综合整治情况等,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锚定"长久立",深入分析督察发 现问题的深层原因,特别是制度、政策、标准等层面的短板,提出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议,推 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要树牢系统观念,理清"怎么督"。 ...
守牢碳排放数据质量关
经济日报· 2025-09-14 22:35
政策部署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系统性部署全面加强碳市场建设 [1] - 多项措施聚焦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 明确提出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1] 数据质量重要性 - 碳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生命线 与企业配额分配 交易 清缴等环节直接相关 [1] - 准确全面可信的数据是市场信任基础 数据失真将削弱市场公平性和国家减碳成效 [1] - 自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 三级联审监管机制不断健全 数据质量有效改善 [1] 监管措施 - 加强全过程监管 涉及排放单位 技术服务机构和主管部门 明确各方责任和具体措施 [2] -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要求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将数据计量采集留痕融入日常生产管理 [2] - 综合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技术实施动态监控 自动采集关键节点数据确保不可篡改 [3] -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细化风险管理 提高异常数据识别预警精确度 [3] 违规治理 - 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释放从严监管信号 [3] - 加强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管理 淘汰核查质量不过关机构 防止与控排企业利益合谋 [3] - 数据造假主因是利益驱动 过高碳排放导致企业履约成本增加 [3] 市场影响 - 碳市场加快升级扩容 对数据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仍存在数据造假和管理薄弱问题 [1] - 真实可靠数据是绿色低碳转型科学性的基础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3]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
新京报· 2025-09-13 08:38
绿色建筑发展 - 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16.9亿平方米 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高达97.9% [1][2] 能源结构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底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比例60.9% [2] - 天然气生产和利用量稳步提升 煤电行业通过"三改联动"淘汰落后产能 [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光伏组件产量增长3.7倍以上 锂电池产量增长6.4倍以上 [2] 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市场完成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 覆盖全国碳排放量超60% [2] - 截至2025年6月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亿吨 累计成交额459.3亿元 [2] 政策法规推进 - 将推动制修订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 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法律 [3] - 加快出台生态环境法典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 气候适应体系 - 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 气候系统监测向多圈层拓展 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3] 目标管理机制 -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4] - 持续开展形势分析和调度提醒 全力落实"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 [4]
2025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3 04:55
2024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成果 - 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9亿吨 连续八年保持千万吨级增长 [1] - 原油产量达2.13亿吨接近历史峰值 天然气产量突破24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百亿立方米 [1]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 页岩油产量提升至6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35% [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5.5% [1] 勘探突破 - 陆上深层超深层勘探成果显著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和顺北油气田多口探井获高产油气流 [2] - 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钻深度达10910米 [2] - 海洋勘探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和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 [2] -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万亿立方米 [2] 技术创新 - 陆上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工业化推广 页岩气一趟钻和水平井优快钻完井技术持续升级 [3] - 提高采收率技术2024年新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 [3] - 装备自主化突破包括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和175MPa电动压裂装备 [3] - AI技术深度赋能 中国石油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3]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 新增储能55万千瓦 [4] - CCUS技术应用深化 2024年新增10个CCUS-EOR项目累计达94个 [4] - 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473万吨 吉林油田和胜利油田等项目"埋碳增油"成效显著 [4] - 中国海油"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为海上平台供应绿电 [4]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 陆上投资下降8%海域投资增长8% [12] - 全球新发现210个常规油气田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 深水超深水领域贡献45% [12]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同比增长1%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同比增长4.3% [13]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4% 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 [15] 中国上游投资与工作量 - 2024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 其中勘探投资近900亿元开发投资3100亿元 [17] - 2019-2024年累计投资达2.24万亿元 年均投资3740亿元较2018年增加48% [17]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 二维地震7222千米三维地震3.77万平方千米 [17] - 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 [17] 储量增长 - 2024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保持11亿吨以上增长 [18] - 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执行以来新高 [18] - 2019-2024年年均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是2018年的1.4倍和1.5倍 [18]
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部分装置停产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18:43
停产原因 - 根据政府部门关于吴泾地区产业调整转型和工业碳达峰要求 子公司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实行永久性停产[1] 停产装置详情 - 停产装置包括甲醇设计产能95万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46.5%)和醋酸设计产能70万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70.7%)[4] - 装置建成时间较早 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4] 财务影响 - 2024年末吴泾基地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总额的7.9%[4] - 2024年度吴泾基地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5.9%[4] - 2024年吴泾基地净利润为-12,235.2万元[4] 公司背景 -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为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3] - 上海能化注册资本404,887万元 成立于1997年6月24日[2] - 主要生产甲醇、醋酸、氢气、合成气等产品[4]
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开发项目在新疆克拉玛依投产运行
央视新闻· 2025-09-12 11:34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在新疆投产 每年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1] - 项目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 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采光面积5.15万平方米[3] - 通过23712面轻型模块化小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至113米高集热塔 产出305℃高温蒸汽注入地下[3] 技术突破 - 定日镜追踪太阳光精度达1.2毫弧度 远高于商业电站普遍2.0的追踪精度水平[5] - 镜面太阳光反射效率超95% 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5] - 创新利用地下蒸汽腔进行热能存储 实现夜间无光照条件下持续加热油藏[3] 环保效益 - 年生产5.2万吨零碳过热蒸汽 实现"光尽其用、零碳采油"目标[3][8] - 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 相当于2万户家庭一年用气量[8] - 项目建成前风城油田稠油热采年均消耗天然气近10亿立方米 原煤约30万吨[8] 行业背景 - 稠油全球储量占比超过70% 具有黏度高、流动性差特性[8] - 当前全球主要采用燃气或燃煤锅炉产生过热蒸汽进行热采 存在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8] - 风城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浅层超稠油生产基地[8]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看山东如何“向绿而行”
齐鲁晚报· 2025-09-12 10: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从昔日的传统能源大省,到今日的绿电先锋。在齐鲁大地上,数以万计的光伏板在滩涂上延伸,成排的 风机在碧海间旋转,一幅绿色低碳转型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变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关键阶段,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15 日至17日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 由山东省贸促会、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五家国家级机构鼎力支持。 2024年11月,山东省能源局发布消息: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642.6万千瓦,占总装 机容量的比例达到46.9%,历史性超过煤电(46.88%),成为山东的第一大电源。至此,煤电大省告 别"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向绿而行的道路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新能源装机达1.2324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9130万千瓦,风电装机2749万千瓦, 公用电网绿电占比40%,新能源已成为山东新增电源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五大展区聚焦前沿 行业巨头齐聚烟台 在这一绿色转型的重要节点,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 ...
用好“环境粮票”,碳市场才能更高效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25
你是否想过,未来工厂的"粮票"不是面粉米袋,而是环境粮票?这是一种听起来很虚拟,却关乎真金白银的低碳货币。所谓"环境粮票",其实就 是碳排放配额。企业碳排放少了,手里的"票"能卖钱;超标了,就得自掏腰包去补票。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全国碳市场要基本建成"总量控制+市场交易"的新规则,这意味着碳市场正式告别"拼强度",转向"看总量"。从强度控 制到总量控制:减排更精准过去,我们的碳配额是按照"强度"分配的,类似于管车速但不管车程,短期能确保经济增长,但难以长期有效控制总 排放。而如今,总量控制的方式,让每家企业的排放都在"账本"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约束,避免了"排得多、赚得多"的逻辑,让减排任务更具 操作性。免费配额到有偿配额:动力与压力并存最让人兴奋的转变是,从"免费配额"到"有偿配额"的过渡。虽然免费配额能减轻企业负担,但它 的减排激励不足,市场活力低下。未来,有偿配额将激励企业主动减排,正如欧盟的经验,它不仅给财政带来了1800亿欧元的收入,还稳定了市 场价格。在我国,通过逐步提高有偿配额比例,企业面临"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市场压力,同时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