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治理

搜索文档
迈向“十五五”:迎接新政策风格
东方证券· 2025-09-28 08:24
宏观经济 | 专题报告 迈向"十五五":迎接新政策风格 研究结论 报告发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8 日 | 陈至奕 |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9090001 | | --- | --- | | | 香港证监会牌照:BUK982 | | | chenzhiyi@orientsec.com.cn | | | 021-63326320 | | 孙金霞 |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 | |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 | | 021-63326320 | | 王仲尧 |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050001 | | | 香港证监会牌照:BQJ932 | | |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 | | | 021-63326320 | | 孙国翔 |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9 | | | sunguoxiang@orientsec.com.cn | | | 021-63326320 | 增长放缓背后的原因是积极的:8 月经济 数据点评 2025-09-17 服务消费政策预期升温,获得感提升还在 路上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关口!看上海市静安区“十四五”如何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5:08
核心观点 - 静安区"十四五"期间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达3369.9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36万元为2020年1.5倍 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1% [4] - 重点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超85% 专业服务业税收比重从15.8%提升至22.1% 商贸服务业占区域经济1/3体量 [5] -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 合同外资48.3亿美元 年均外贸进出口额达"十三五"时期1.5倍 [7] 经济发展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369.9亿元突破3000亿元关口 人均生产总值36万元是2020年1.5倍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2亿元居全市前列 [4] - 亿元楼92幢居中心城区首位 其中月亿元楼9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心城区首位 [4] - 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 总部企业数位居全市前列 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1% [4] 产业结构 - 6个重点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超85% 专业服务业税收比重从2020年15.8%提升至去年22.1% [5] - "全球服务商"企业从48家扩展到103家 集中上海1/3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 五大领域在全市营收占比超18%列全市第一 [5] - 商贸服务业占区域经济1/3体量 商品销售总额保持万亿以上规模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从5.6亿美元增加至14.7亿美元 [5] 新兴产业发展 - 集聚全市1/3核心大数据企业 全球1/3制药50强企业落地静安 [6] - 打造"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美创静界"3个载体 聚焦区块链 超高清视听 美妆健康等细分赛道 [6] - 国际财富管理高地建设初见成效 全球证券行业前10名企业落户 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单前10名中8家进入中国的均落户静安 [5] 对外开放 - 2021-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较"十三五"同期增加220个 合同外资48.3亿美元增加2.1亿美元 [7] - 创建全市首个优质产品进口示范区 设立全国首个商业中心"保税仓" 年均外贸进出口额达"十三五"时期1.5倍 [7] - 设立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境外投资项目许可咨询服务点和首批10个海外服务点 助力长三角地区600余家企业跨境出海 [7] 企业生态 - 累计新设市场主体4.76万户是"十三五"1.8倍 民营企业总量占比近85% 在全区营收200强中占比达1/4 [7] - 实施民营企业总部梯度培育计划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 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 民营企业总部26家 [4][7] - 累计实施693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在全市测评中位居前列 [7]
信长星在调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8-29 01:45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强调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 扎实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1] - 要求通过高质量党建工作 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 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群体在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4] 美特林科特殊合金公司 - 企业上个月成立党支部 省委书记肯定公司深耕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 希望企业把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作用[1] - 企业党务工作者多数是兼职 期待通过系统培训提高能力本领 省委书记要求有关部门紧扣新经济组织特点 科学设置课程 合理安排时间 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培训质效[1] 南京市律师协会 - 协会由执业律师和律师执业机构组成 省委书记详细了解会员总数、党组织结构、党员比例等情况 询问党组织设立变更换届、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事项办理流程[2] - 协会通过组织律师成立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等举措积极护航经济社会发展[2] - 省委书记强调律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鼓励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强化作用发挥 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2] 领行科技公司(T3出行) - 公司致力于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省委书记听取企业发展历程、注册司机数量、党建品牌塑造等情况介绍 察看出行热力图、网约车实时运营状态[3] - 平台党员司机亮身份、优服务 涌现一批业务能手、公益之星和见义勇为先进典型 网约车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也是流动的城市文明风景线[3] - 省委书记指出网约车司机群体规模大、流动性强 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凝聚工作 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急难愁盼 维护好合法权益[3] 顺丰速运殷巷营业店 - 营业店负责末端快递收发与客户服务 省委书记察看快递分拣设备 了解网点分布、党员数量及快递员年龄结构、工作时长等情况[3] - 快递员流动分散 大多工作在路上 要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 把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和属地责任、实体型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网上阵地和网下阵地结合起来[3] - 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延伸至最基层的网点站点 落细落实关爱服务措施 让广大快递员工作更舒心、生活更暖心[3]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7-18 00:59
郑州市政府领导换届 - 庄建球当选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2][10] - 选举过程符合法定人数要求(第一次全体会议应出席541人,实际出席496人;第二次全体会议应出席541人,实际出席509人)[4][8] - 会议通过选举办法并完成监票人推选流程 [5][6][9]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 锚定"挑大梁、走在前"目标,重点建设七大强市(先进制造/科创/数智/交通/文旅/商贸物流/现代农业)[11] - 提出"六城"建设方向(人文/创新/开放/安全/智慧之城+郑州都市圈)[12] - 强调以"拼抢闯实稳"五字方针推动三季度经济增长(拼经济/抢招商/闯改革/实民生/稳安全)[12] 城市发展具体举措 - 科技创新领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 [12] - 对外开放领域:以大枢纽大通道牵引产业构建 [12] - 城市治理领域: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 [12] - 都市圈建设:强化郑州核心引擎功能,构建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格局 [12]
营造环境支撑高效能治理
郑州日报· 2025-07-04 01:21
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 郑州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优势相结合,形成"一核统多元、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揽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助创新、一法促善治、一制保安全"的数智治理新格局 [1] - 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3年多来通过因地制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取得成效 [1] 高效能治理部署 -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营造"六个环境"的工作部署,包括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1] - "六个环境"是推进高效能治理的具体举措和标准标志,共同构成高效能治理的坚实基础 [2] 环境建设具体作用 -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是长期投资的"定心丸",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是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2] - 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发展信心的"倍增器" [2] - 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市场竞争的"净化器",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 [2] 实施路径与机制 - 强化"三标"引领,树立"一盘棋"思想,系统推进、精准施策、协同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 [3] - 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确保政策同向发力、措施无缝衔接、资源高效配置 [3] - 健全科学决策、动态评估、闭环管理、群众参与反馈机制,推动"六个环境"建设常态长效 [3] 执行要求 - 各级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确保营造"六个环境"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 - 为郑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挑大梁、走在前"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和澎湃动能 [4]
准确把握三项要求 为贯彻“两高四着力”提供强大保障
河南日报· 2025-07-02 23:27
高质量发展 -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精心做好助企纾困 [3]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3]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3] -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 -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3]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3] -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3] 高效能治理 - 全面落实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4] -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4] - 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 [4] - 加强法治和诚信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4] -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抓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4] -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防洪排涝体系 [4][5] 协同发展 - 锚定大局、同向发力,牢牢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河南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 [8] - 立足本职、协同推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应立足本职本位本责,找准与全省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 [8] - 统筹调度、高效联动,增强统筹协作意识,构建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推进机制 [8] - 找准政策突破口,牢牢把握国家战略部署和宏观政策导向,积极主动争取政策资源 [10] - 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 [10] - 增强工作协同性,树牢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 [10] - 纵向联动、压实责任链条,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条块结合、权责明晰的落实格局 [11] - 横向协同、打破条块壁垒,各部门各单位要摒弃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旧思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11] 落实执行 - 不折不扣抓落实,把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政策取向、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13] - 雷厉风行抓落实,树牢"马上就办"的意识,定了就干、紧抓快干,能早则早、能快就快 [15] - 求真务实抓落实,坚持"四下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遵循规律、实事求是 [16] - 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计不旋踵,提升专业素养 [17]
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郑州日报· 2025-07-02 00:4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1]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1] - 聚焦"两高四着力"(高质量、高效能治理和四个着力点)精准施策[3] - 落实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3]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承担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要使命[4] - 建设"七个强市"、营造"六个环境"、把握"八个重点"的具体发展规划[5]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走在前"的战略定位[3][4] 实施路径与工作要求 - 强化"三标"引领(标准、标杆、标志),锚定"两高"(高质量、高效能)持续发力[3]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3] - 通过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强调"没有捷径,唯有实干"[5]
牢记嘱托挑大梁 奋楫争先走在前
郑州日报· 2025-07-01 00:50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全会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 [1] - 审议通过《实施意见》,要求郑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挑大梁、走在前"的标杆作用,强化"两高四着力"实践要求 [1][3] - 未来五年将聚焦先进制造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等七大领域建设,推动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4] 产业发展重点 -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3][4] - 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统筹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位一体发展 [4] - 强化商贸物流强市定位,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4] 科技创新与人才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科创强市,增强科技实力支撑 [4] - 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数字化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创新 [4] 区域协同与开放 - 落实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深化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3][4] - 打造便利高效营商环境,包括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及网络环境优化 [4] 文化与社会治理 - 聚焦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文旅强市与文化繁荣兴盛 [3][4] - 加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与民生保障体系 [3][4]
积极营造“五个环境”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
河南日报· 2025-06-30 23:20
河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 实现41个工业行业大类全覆盖,拥有207个中类中的197个,形成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7+28+N"产业链群)[4] - 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链已形成[4] - 工业体系汇聚全省70%以上重点创新平台,贡献80%以上进出口总额和6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4] 区位与开放优势 - 枢纽经济体量持续增长,高铁3小时圈覆盖全国53%人口,航空2小时圈覆盖87%人口[4] - 中欧班列(郑州)辐射4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业务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 - 建成河南数据中心、中原数据基地、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13万架,发射"中原一号"等4颗卫星实现全域亚米级影像覆盖[6] 数字化转型举措 - 打造数字法治环境,完善数据产权立法,197项高频事项"免证可办",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7] - 构建"互联网+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强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7] -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建立"轻微免罚""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清单[17] 产业链与创新布局 - 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大集群构成核心产业框架[4] - 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开建,北斗河南分中心启动建设,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6]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高效配置[18] 开放型经济新举措 - "四路"建设联通世界(空中/陆上丝绸之路等),"五区"开放制度创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13]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涉外法律服务[14] - 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构建开放安全的数字贸易环境[14]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闭幕
郑州日报· 2025-06-27 00:3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文档内容主要聚焦于地方人大会议议程及政策性决定,属于政府事务范畴。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市场趋势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