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

搜索文档
那些“不务正业”的公司,靠炒股赚钱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05 04: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大规模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 部分公司依赖炒股收益维持业绩表现 但投资结果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且可能对主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4][6][12] 上市公司炒股现象 - 目前有100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4] - 七匹狼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中 1.3亿元来自股票投资 占比81% 仅腾讯控股单只股票就贡献5500万元收益[6] - 浙江永强2023年净利润4.62亿元中 1/3来自炒股收益 1/3来自拆迁补贴 1/3来自家具主业[6] - 江苏国泰拟动用138.3亿元进行投资理财 其中18亿元计划用于炒股 但在股东反对后取消炒股计划[11] 投资策略与标的 - 七匹狼重仓明星股组合 包括腾讯、中国平安、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 持仓总额达14.4亿元[6] - 浙江永强偏爱科技板块 持有腾讯、阿里、快手、地平线、千里科技等10只股票和1只基金 上半年实现1.4亿元账面收益[8] - 宁德时代持有锂电池产业链企业股票394亿元 主要目的为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11] - 利欧股份投资领域跨度极大 涵盖传媒、半导体、医疗、AI等多个行业 截至2024年底持有股票基金41亿元[26] 投资收益表现 - 寒武纪股价从520.67元/股飙涨至1500元/股 成为市场新"寒王"[9] - 科大讯飞早期投资寒武纪1000万元持股1.19% 清仓套现3亿元 若持有至今收益可达近百亿元[9] - 两面针因持有中信证券股票亏损1250万元 导致上半年净利润转为亏损[10] - 利欧股份2023年通过出售理想汽车股票获利9.25亿元 超过公司10年主营业务利润总和[24] - 云南白药2020年股票账面价值112亿元 2021年缩水至47.2亿元 最终割肉离场[32] 行业背景与动机 - 传统制造业公司面临主业增长瓶颈 七匹狼2012年净利润达5.61亿元峰值后关闭1000多家门店[16] - 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直言"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证券所赚取的利润 是雅戈尔做服装30年也赚不到的"[19] - 江苏国泰因海外投资受地缘政治影响被迫搁置 越南10亿元服装厂项目因美国退出TPP而中止[20] - 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 上市公司为资金保值增值转向股市投资[11] 长期影响与风险 - 七匹狼研发投入从10年前的1.09亿元腰斩至5888万元[36] - 江苏国泰研发费用三年间从1.27亿元下降至0.76亿元[36] - 浙江永强因产品质量问题召回44.72万把太阳能灯光伞[36] - 利欧股份董事长王相荣连续三年遭证监会处罚 涉及财务制度不完善及亲属短线交易违规[36] - 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最终承认"靠一件件卖衣服赚来的钱更稳健、更长久"[37]
这一波牛市,券商赚1097亿
投中网· 2025-09-05 02:03
券商行业业绩表现 - 券商板块49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1097亿元 较去年中报684亿元增长60%以上 除华创云信外全部实现增长 [5][6] - 国联民生净利润增长率达1154% 华西证券增长1246% 国盛金控增长370% 多家券商净利润增速超过100% [7] - 券商板块营业总收入2653亿元 较去年2469亿元增长7% 中信证券以330亿元营收位居第一 国泰海通238亿元第二 [7][8] - 营收增速前三为国联民生269% 天风证券69% 长江证券65% 但13家券商营收出现下滑 [9] 券商人事与薪酬结构 - 49家上市券商董事长中11位超过60岁 29位超过55岁 即将迎来退休潮 [10] - 7位董事长年薪超过200万元 17位年薪超过100万元 最高薪酬达283万元 [10][11] - 太平洋证券董事长年龄71岁 华林证券62岁 华创云信62岁 广发证券61岁 [11] 券商业务分化情况 - 经纪业务面临佣金下降压力 融资融券息费竞争加剧 新客户获取困难 [12] - 研究所业务因买方管理费和佣金下降而收缩 多家券商停发研究报告 [12] - 自营和资管业务在牛市中表现突出 投行业务因赴港上市潮支撑业务量 香港地区金融机构扩招 [14][15] 银行业绩与分红 - 上市银行营业总收入2.92万亿元 较去年2.89万亿元增长1% 六大行全部实现增长但12家银行营收下滑 [18][19] - 上市银行净利润1.115万亿元 较去年1.106万亿元增长0.8% 六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长 9家银行净利润下滑 [19] -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总额2046.57亿元 工商银行派发503.96亿元 建设银行486.05亿元 农业银行418.23亿元 [22] 银行人事与薪酬 - 上市银行董事长10位年龄不低于60岁 2位低于50岁 年龄集中在55岁左右 [20] - 18位董事长年薪超过100万元 民生银行董事长年薪334.6万元 宁波银行275万元 青岛银行250万元 [20][21] 中小银行整合趋势 - 2025年以来210家中小银行因解散或合并获批注销 数量超过2024年全年197家 [25] - 银行网点加速关闭 2025年上半年退出3961个网点 2024年全年退出3536个网点 [26] - 银行业内预测银行数量将从4600家降至3000家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和广州银行主动撤回IPO申请 [27][30][31] 保险行业业绩 - 5家上市险企营业总收入1.33万亿元 较去年1.27万亿元增长4.7% 较2023年1.18万亿元增长12.7% [34][35] - 5家上市险企净利润2040亿元 较去年1951亿元增长4.5% 较2023年1735亿元增长17.6% [36][37] - 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长33.5% 中国人保增长17.8% 中国太保增长11.4% 中国平安净利润下降7% [37] 保险行业分红与人事 - 4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 较去年269.64亿元增长8.8% 中国平安派发172.02亿元 [40] - 保险公司董事长年龄偏大 平安董事长69岁 太保和人保董事长均超过60岁 平安董事长年薪610万元 [37]
盘前机构策略:A股市场或逐步转入震荡盘整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4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低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呈现放量回调格局 [1][2]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市场资金面呈现明显改善迹象 [1] - 盘面分化显著 个股跌多涨少 资金避险情绪增加 高位股调整明显 [1][2] 行业板块表现 - 消费 光伏设备 银行及证券等行业表现较好 [1] - 零售 食品等大消费及防御性品种逆势走强 [1] - 航天航空 通信设备 半导体及电子化学品等行业表现较弱 科技成长板块多数下挫 [1] 资金流动情况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 [1]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 [1] 市场环境分析 - A股市场处于内外政策利好交织 流动性充裕的有利环境 [1] - 充裕流动性仍是行情主要基底 但短期受阶段性超买压力 技术面存在调整需求 [2] 后市展望与策略 - 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为主 快速调整期或已接近尾声 将逐步转入震荡盘整格局 [1][2] -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 资金面及外盘变化 重点观察宏观经济数据改善力度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和幅度 半年报后机构调仓方向及成交量能变化 [1] - 建议保持耐心静待市场止跌企稳信号 对中期趋势维持偏乐观观点 [1] - 关注涨幅和估值处于低位 景气低位改善的领域 及下半年经济压力下政策加码信号如"反内卷"对顺周期板块的中长期催化 [2]
【机构策略】A股市场或逐步转入震荡盘整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1: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低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呈现放量回调格局 [1][2]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市场资金面呈现明显改善迹象 [1] - 盘面分化较为显著 个股跌多涨少 资金避险情绪增加 高位股调整明显 [1][2] 行业表现分化 - 消费 光伏设备 银行 证券等行业表现较好 [1] - 零售 食品等大消费及防御性品种逆势走强 [1] - 航天航空 通信设备 半导体 电子化学品等行业表现较弱 [1] - 科技成长板块多数下挫 [1] 流动性环境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 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 [1]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 [1] - 当前A股市场处于内外政策利好交织 流动性充裕的有利环境 [1] 后市展望 - 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为主 快速调整期或已接近尾声 或逐步转入震荡盘整格局 [1][2] -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 资金面 外盘变化 宏观经济数据改善力度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和幅度变化 [1] - 建议保持耐心静待市场止跌企稳信号 但对中期趋势维持偏乐观观点 [1] 投资机会方向 - 关注涨幅和估值处于低位 景气低位改善的领域 [2] - 关注下半年经济压力下的政策加码信号 如"反内卷"从供给端对顺周期板块带来中长期催化 [2] - 关注半年报业绩披露后机构的调仓方向及成交量能变化 [1]
A股:调整结束?周五,大盘指数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4 21:38
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市场调整属于短期回调而非牛市结束 市场经历阵雨式急跌但整体趋势未变 [1][3] - 科技股板块出现短期过热 双创板块权重科技股3个交易日下跌20% 属于小级别调整 [3] - 急跌后市场将迎来修复 预计后续几个月可能再次突破4000点 [3] 板块表现分析 - 科技股板块虽经历调整但不会熄火 预计会出现反复出货行情并形成短期双顶 [3] - 金融消费板块预计将出现补涨行情 银行证券板块已开始拉升指数 [5] - 传统板块包括白酒银行证券保险煤炭电力地产等均具备拉升指数能力 [7] 投资策略建议 - 市场成交量达到3万亿表明获利盘离场 踏空资金进场造成短期拥挤 建议减仓应对 [3] - 采用进可攻退可守的熊市策略 下跌时捡筹码上涨时卖出 不增加总体仓位 [5] - 指数回升不一定伴随个股回升 投资者需做好心理准备 [7] 仓位管理 - 场内仓位回撤1个多点 建议不要过早计算月度盈亏 [3] - 部分筹码属于误伤性质 预计将逐步修复 [3] - 保持原有投资计划 下跌时抄底但严格控制仓位总量 [5]
本周行情的几点看法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19
这几天一顿暴揍快速将新股民催熟,牛市的暴跌也很吓人,舞曲终于按下暂定键。 我在中也提到,接近4000点的位置,市场波动会加大,这里是震荡区域,没有一段时间的反复站不上4000点。 我持有的几只股票里面,消费股表现尚可,今天还是涨的,有一只半导体股票上午还抗住不跌,下午就稀里哗啦,没办法,大市如此,大家都在抢跑。 所以为什么牛市也会埋人,因为很多散户采用倒金字塔方式加仓,就是高位加仓,一旦波动剧烈,最后盈利一把抹掉。如果是高位加杠杆,就能侵蚀到部 分本金。 今天跌幅最大的双创板块股票,恰恰也是前期涨幅最大的,他们也是融资盘的热门股。 昨天两融余额22969亿元,已经突破历史新高。从融资余额/流通市值的比值看,综合、综合金融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通信这些板块就是融资盘的热 门板块。但融资盘助涨助跌的特性,往往让人沉浸于狂飙突进的快感,忘记拐点出现以后踩踏出逃的惨状。 说说几点看法: 短期暴跌后,市场在2007年10月仍创下6124点历史新高。 2015年大牛市中,监管公开要求券商不得为场外配资提供便利,牛市当月见大顶。 现在GJD手里握有大比例权重股,已经能穿透到权重股的宽基指数,对指数的影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
短期急跌勿恐慌
北京商报· 2025-09-04 16:11
市场调整特征 - 股市短期快速下跌是获利盘和解套盘集中出逃的体现 表面杀伤力巨大但持续性较差 [1] - 调整以短线急跌为主 牛市背景下长期上涨趋势未改变 [1] - 急跌期间卖盘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但属于市场情绪宣泄而非长期趋势逆转 [1] 投资者行为模式 - 牛市中投资者易积累丰厚获利盘 市场上涨到一定阶段可能集中卖出锁定利润 [1] - 长线价值投资者会借急跌逢低买入被市场错杀的优质蓝筹股 [1][3] - 恐慌性抛售可能导致投资者阶段低点割肉离场 错失后续股价回升机会 [2] 投资策略建议 - 控制仓位是关键 合理分配资金保持仓位灵活性 [2] - 保持足够现金流可在市场急跌时避免损失并捕捉抄底良机 [2] - 应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 而非短期市场情绪 [2] - 坚持长线价值投资理念 以较低成本获取未来增长潜力 [3]
光伏反内卷,哪个环节最受益?| 0904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9-04 14:5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最新报3765.88点 较昨收下跌47.68点 跌幅1.25% 振幅1.98% 最高3888.60点 最低3702.26点[1] - 中证1000指数最新报7041.15点 中证500指数最新报6698.45点[1] - 沪深京三市预估成交额7045亿元 较上日同时段下降[1] 资金流向 - 沪股通额度余额区间为6739.73-6744.07亿元[2] - 总市值区间为6261.96-6272.51亿元 流通市值区间为6123亿元[2] 市场波动分析 - 近期波动主因是换手率过快回升 上周5日换手率均值已达去年10月8日高点水平[3] - 部分板块交易拥挤 8月市场交易量和涨幅过度集中在算力板块[3] - 9月3日后投资者对监管变化存在担忧情绪[3] 历史波动规律 - 若无实质性利空 牛市主升浪期间休整周期通常在一周以内[3] - 若存在监管政策利空 震荡横盘休整时间约一个月 如2014年12月和2007年5月30日[3] - 慢牛行情中快速调整约半个月 后续震荡1-2个月 如2020年7月下旬[3] 风格切换预期 - 波动过后市场风格将切换 新一轮上涨领涨方向可能出现变化[3] - 9月可能尝试消费和成长板块中的低位品种[3] - 10月后进入政策密集期 低位价值板块可能表现较强[3]
[9月4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下跌回到4.4星;市场后面还会涨起来吗;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9-04 14:1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整体下跌,收盘回到4.4星评级 [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跌幅均超过2% [2] - 成长风格显著下跌,价值风格相对稳健 [3][8] - 科创50指数单日下跌6%,4个交易日内累计回调10% [4][5] - 芯片、军工等高估值行业主题品种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7] -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体现价值风格防御特性 [9] 牛市特征与市场规律 - 技术性牛市定义为熊市底部上涨超20%,技术性熊市为顶部回调超20% [14][15] - A股港股市场罕见慢牛,多为闪电快牛模式,例如2024年9月末两周上涨40%,2024年7-8月上涨20% [17][20][21] - 市场仅7%的交易时间贡献主要回报 [22][23] - 牛市通常伴随震荡回调,采用"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模式 [26][27] - 每一轮熊市底部点数均高于前一轮(2013-2014年2800点,2018年3400点,2023年4800点) [45][46] 指数估值与投资参考 - 科创50虽经回调但仍处于高估值区间 [6] - 盈利增长是驱动长期上涨的核心因素 [38] - 财报数据出色的公司领涨市场,如2024年春节后及7-8月表现 [40] - 提供详细红利指数估值数据,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例: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84%,市盈率10.16,股息率4.65%) [49][58] - 债券类品种参考数据包含到期收益率、久期等指标(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5%,30年期国债2.06%) [63] 资源工具与服务 - 小程序"今天几星"提供每日更新的红利指数估值数据 [50]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指数日报涵盖规则、行业、行情及历史估值数据 [51] - 提供多只红利指数基金分红频次及规模数据(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A分红23次,规模93.31亿元) [49]
如果你在牛市感觉很郁闷
集思录· 2025-09-04 13:28
股市博弈本质 - 股市是互相掏兜儿的游戏 投资者需具备从特定群体稳定赚钱的能力 [1] - 牛市增量资金和玩家改变原有博弈结构 导致原有策略失效 [1] - 牛市崩塌后部分新玩家会转化为可被原有策略盈利的对象 [1] 牛市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牛市是A股大型拉新活动 通过补贴、明星效应、网红效应吸引新客户 [2] - 新闻报道、热搜火爆、投资社区活跃、熟人推荐形成拉新氛围 [2] - 快捷便利的开户政策和暴富故事进一步刺激增量资金入场 [2] 投资者策略选择 - 画地为牢策略:坚守原有板块 优化服务等待活动结束后客户回流 [2] - 开新店策略:主动迎接流量 开发适配新用户需求的产品服务 [3] - 失败选项:放弃原有策略追逐热点 导致客户流失和策略失效 [3] 资金规模与策略适配 - 小资金(100-200万)可适当激进 以分级A和可转债为主 套利股为辅 [5] - 大资金以保本为核心 只投资熟悉领域 避免尝试未经验证策略 [5] - 所有策略需遵循不懂不做原则 在融资市环境中优先等待机会 [5] 策略绩效表现 - 偏保守策略在8月牛市期间显著跑输市场 [6] - 控制回撤到极致的操作模式需保持心态平和 [7] - 6-7月有效策略在8月开始跑输大盘 [8] 可转债投资群体特征 - 可转债投资者普遍选择画地为牢策略 [2] - 该群体风险意识远高于市场均值 追求牛熊间稳定盈利 [11] - 在牛市中通过可转债规避风险 但可能错失超额收益 [9] 市场周期与策略适配 - 熊市策略在牛市表现不佳 牛市策略在熊市可能亏损 [14] - 能战胜熊市的策略通常带有稳健标签 牛市则认可激进策略 [10] - 牛短熊长环境下稳健策略更具优势 [10] 国家队资金动向 - 国家队从去年开始真金白银买入大量ETF [12] - 资金流向指明市场方向 但个人投资者跟风效果有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