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搜索文档
全球供应链重塑:美国货被拒背后,中国企业如何巧妙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06
中美贸易动态 - 七艘美国液化石油气货轮原计划停靠中国码头但因关税战改道东南亚[1] - 即便中美达成关税和解协议中国企业仍拒绝恢复大规模采购美国货[3][12] - 中国塑料厂已系统性转向加拿大和中东的丙烷供应商[3][12] 关税协议细节 - 中美协议计划分三步取消95%商品关税第一步7月取消65%附加税[8] - 协议保留20%芬太尼关税使实际税率达30%引发企业担忧[11] - 美国零售联合会估算第一阶段降税可使美国家庭每年节省800美元[9] 中国供应链重构 - 中国企业加速推进进口转移战略转向俄罗斯巴西中东等供应源[12] - 锂电池产业对美出口逆势增长2024年达15315亿美元占全球25%[19]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50%7纳米芯片量产在即[21] 美国企业困境 - 美国能源企业库存积压终端扩建计划被迫延期[16] - 农业州大豆出口锐减163%艾奥瓦州农场主面临滞销[16] - 美国商会报告显示彻底脱钩将导致航空业年亏380-510亿美元半导体行业损失830亿美元[24] 技术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方式与福特在密歇根州合作建厂规避禁令[21]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基地与戴姆勒卡车合资项目落地[21] - 欣旺达在泰国投资107亿建设动力电池基地[21] 中国市场韧性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增长142%对GDP贡献率超70%[25] - 对美贸易占比降至14%内需市场形成坚固护城河[25] -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50%7纳米芯片量产在即[21]
美媒:中美已经“短暂和解”,但美企发现中国不再回头买美国货了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05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就大幅削减关税、建立磋商机制达成共识。 美国政府同意下调上月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此前该关税为125%,现降至其对多数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的10%"基准"水平,此次调整将暂行90天。 前言 这一"短暂和解"的消息让美国企业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开始期待着中国订单能够回暖,企业重新走上正轨。其中不少美国企业积极准备,增加生 产,招聘员工,希望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重新打开中国市场。 美国的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原本因为贸易战导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订单减少,如今他们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希望能够重新获得中国客户 的青睐。 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商最为激动,他们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积压的农产品运往中国。 此前,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20%关税。经调整,其针对中国商品新增的总关税水平从145%降至30%。 然而,谈判只是降低了关税,并非是化解。而90天之后,特朗普是否会对中国卷土重来? 特朗普自二次入驻白宫以来,可谓是手段尽出。他先是借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再算上此前保留的20%额外关税,关税总计达30%。 中国方面对此也予以回应,随即对 ...
Why Synopsis Stock Fell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5-28 21:35
股价表现 - Synopsys股价周三下跌10%至收盘[1] - 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0.6%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6%[1] 业务影响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要求公司停止向中国芯片制造商提供服务[2] - 中国市场占公司2024年61亿美元营收的16%[2] - 公司曾与华为有业务往来 后者是特朗普政府重点制裁对象[2] 监管历史 - 拜登政府时期曾因向华为转让芯片设计软件接受调查[3] - 调查未正式结案且未采取惩罚措施[3] 行业动态 - 中美半导体领域摩擦持续 尽管上月贸易战有所缓和[5] - 中国商务部称此举破坏上月达成的初步贸易协议[5]
美国又翻脸了?100%关税来袭,特朗普这次对准了中国起重机
搜狐财经· 2025-05-27 19:26
中美起重机关税战背景 - 特朗普政府2025年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核心理由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1] - 美国众议院2024年报告指控中国起重机可能嵌入间谍设备,威胁港口和军事基地安全 [1] - 美国港口80%的起重机依赖中国制造,振华重工(ZPMC)占据主导地位 [3] 振华重工行业地位 - 振华重工全球起重机市场份额超70%,美国港口是其关键市场 [7] - 中国起重机以价格优势(比欧洲产品便宜30%)和高效性成为美国港口标配 [7] - 关税导致单台起重机成本翻倍(原价数百万美元),但美国本土无替代产能 [7] 美国市场影响 - 港口运营商面临预算压力,欧洲替代品交货周期长达数年且成本更高 [7] -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测算关税将造成510亿美元损失(占GDP 0.27%) [11] - 港口工人收入可能因效率下降和货运量减少而受损 [12] 中国产业应对 - 振华重工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有限,已布局东南亚和欧洲等替代市场 [9] - 中国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商务部指责美国破坏全球贸易规则 [14] 全球连锁反应 - 欧盟和日本批评美国关税政策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14] - 经济学家警告贸易战持续可能导致全球性衰退 [16] - 国际供应链受冲击,港口效率下降将传导至货运和消费端 [14][16]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起重机制造业空白,市场完全依赖进口 [7] - 振华重工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使其在非美市场仍具竞争力 [9] - 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其他国家起重机厂商(如欧洲)抢占市场份额 [7][14]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对美国LPG不回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59
数据显示,2024年,特朗普政府上任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来自美国。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的数据,中国是日本之后美国LPG的第二大买家。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LPG进口量 3568.21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1800.77万吨,占比过半。 特朗普上任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来自美国彭博社制图 随着美政府又抛出所谓的"对等关税",中方实施对等反制。报道称,这实际上使美国对华能源销售变得 不可行。特朗普在硬挺了一个月后,终于撑不住了,决定后退一步。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 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同意在90天内降低关税,将税率下调115%。 【文/观察者网 齐倩】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反噬其身,让美国丙烷一度失去中国市场。 据彭博社5月26日报道,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和后,许多中国塑料工厂仍不愿重新进口美国丙烷,已转 向加拿大和中东。报道认为,这凸显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恢复原有商业联系的难度。有分析指出,考 虑到当前关税,使用美国丙烷的利润"并不丰厚",除非价格出现波动,否则"不会有大量丙烷从美国运 往中国"。 丙烷是一种液化石油气(LPG),可用于取暖和生产塑料制品。 ...
特朗普关税让东南亚从中国进口增2成
36氪· 2025-05-27 04:48
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增长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1% 增幅高于3月的12% [1] - 对美出口下降21% 部分中国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转向东南亚市场 [1] - 越南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2~3成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出口增长15% [1] 供应链转移与零部件采购 - 越南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3成以上 来自中国的电气产品和零部件进口增加54% 机械进口增加44% [3] - 中国企业将供应链扩展至东南亚 增加从本国采购零部件以规避高关税 [3] - 面向马来西亚的笔记本电脑和对泰国的智能手机出口同比增加3成 [3] 纯电动汽车与产能输出 - 印尼4月纯电动汽车销量达上年同期4倍 约7400辆 占新车销量14% 中国汽车占市场份额9成 [4] - 中国面临纯电动汽车和钢铁产能过剩 低价格出口趋势在东南亚加强 [4] - 印尼纺织和制鞋行业出现工厂关闭和裁员 低价中国产品冲击本土市场 [4] 贸易保护措施与行业影响 - 马来西亚对进口中国PET征收反倾销关税 印度对部分中国钢铁产品征收12%进口关税 [5] - 日本企业担忧低价中国产品引发价格竞争 当地法人盈利面临下行压力 [4]
特朗普关税让东南亚从中国进口增2成
日经中文网· 2025-05-27 03:19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21%,增幅高于3月的12% [1] - 对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20%-30% [1] - 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出口3月一度下降,但4月均增长15% [1] 中美贸易转移效应 - 4月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21% [1] - 对美出货量下降的中国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流入东南亚 [1] - 东南亚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供货地,面向马来西亚的笔记本电脑和对泰国的智能手机出口比上年同月增加30% [3] 越南贸易动态 - 越南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 [1] - 越南来自中国的电气产品和零部件进口增加54%,机械进口增加44% [2] - 中国企业增加从本国采购零部件以在东南亚加强生产 [3] 印尼市场变化 - 印尼4月纯电动汽车销量达上年同期4倍,约7400辆,占新车销量14% [3] - 中国汽车占印尼市场份额90%,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增加 [3] - 纺织和制鞋行业出现工厂关闭和裁员 [4] 行业竞争与政策应对 - 低价中国产品流入可能导致日本企业被卷入价格竞争,盈利面临下行压力 [4] - 马来西亚对从中国进口的PET征收反倾销关税 [5] - 印度对部分中国钢铁产品征收12%进口关税 [5] 供应链调整 - 中国企业将供应链扩展到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加强生产 [3] - 东南亚组装最终产品所使用的中国原材料进口增加 [3] - 中国面临纯电动汽车和钢铁等产能过剩问题 [3]
新西兰央行料连续第六次降息 暗示政策宽松不止步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23:24
新西兰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 新西兰央行预计连续第六次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3 25% [1] - 22位经济学家预测降息25个基点 仅1位预测降息50个基点 [1] - 货币政策委员会可能暗示OCR今年将跌破3% 预示至少还有一次降息 [1] - 西太平洋银行预计2025年底OCR将下调至2 9%左右 [4] - 部分经济学家预测OCR今年可能下调至2 5% 市场普遍预期降至2 75% [5] 经济前景与政策考量 - 美国关税政策给新西兰经济活动和通胀带来下行风险 提供进一步降息空间 [4] - 中美贸易战将在中期对新西兰经济和通胀产生净负面影响 [4] - 持续不确定性抑制新西兰从去年衰退中的复苏势头 [4] - 政府紧缩预算案将为利率进一步下行创造条件 [5] - 政策制定具有充分战略调整空间 澳新银行预计OCR最终降至2 5% [6] 经济数据表现 - 一季度失业率维持在5 1%不变 优于市场预期 [4] - 大宗商品价格保持坚挺 通胀预期有所抬升 [4] - 通胀率预计从当前2 2%加速升至央行目标区间上沿(1-3%) 明年将再度放缓 [5]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企业信心下滑 [5] 央行沟通与市场预期 - 央行将保持根据数据决定是否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倾向 [4] - 对货币政策前景的表述将保持谨慎 取决于数据和事件发展 [4] - 央行将于当地时间周三下午2点公布决议 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 [4] - 央行将更新经济预测 反映全球贸易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难怪特朗普等不来中方邀请,关键时刻,外长在京会见另一美国客人
搜狐财经· 2025-05-26 02:31
当然了,中方的斗争除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外,其实也是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梁建军说了这 样一番话的次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如,与此同时,副外长马朝旭 会见了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不搭理特朗普的访华需求,转头与美国其他人会面,在当前的敏感时 刻,很显然,这背后是有一定深意的。比如王毅所说,中方倡导合作,对美国政策稳定且继续,相比之 下,美方是怎么做的?却在会谈有了成果之后封杀中国芯片,甚至不惜搞单边霸凌,对中国是极为的不 友好。对此,中方自然是坚决不接受的。 目前,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释放访华意愿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至今却仍然未等到中国方面的邀请。中美 双方不是刚就关税问题达成了一致吗?事实上,贸易战仅仅是告一段落,并没有真正解决。换句话来 说,美国始终对中国存在敌意,想要继续针对中国。所以,中方为何对特朗普访华请求不予以回应?说 白了,就是很清楚特朗普政府的那点小心思。表面释放善意,实则是想着怎么继续遏制打压中国。这两 天,从我们的行动来看,信号已经是比较明显了,即美方若是不彻底纠正错误的话,或者至少释放出改 正错误的诚意,那么不好意思,特朗普恐怖收不到访华的邀请。 具体动作, ...
胆子也太大了!一觉醒来,美国对华下2道“战书”,中国没有退路了
搜狐财经· 2025-05-25 03:12
贸易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 并对中国制造的起重机征收100%关税 集装箱等装卸设备征收20%-100%关税 [1] - 美国拟对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费用 试图让造船业回归美国 [1]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公开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挑战" 英国也加入与美国合作 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 [3] 中美贸易谈判 - 中国同意在瑞士与美国进行贸易战后首次会谈 但仅为探口风 远未到正式谈判阶段 [1] - 90天过渡期后 中美经贸关系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美方可能重新上调关税 [3] -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科技脱钩趋势将持续 [3] 政策影响评估 - 高关税政策旨在迫使外国企业将生产线迁至美国 实现制造业复兴和就业增长 [5] -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引起美国两党议员担忧 威斯康星州参议员表示非常担心 [5] - 加征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造成很大冲击 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5] 企业反应 - 美国企业无法接受政府描绘的长期受益前景 在消费者与政府间进退两难 [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降息或加速通胀 拒绝因关税政策调整利率 [7] - 美国政府可能进一步加码实施关税政策 而非撤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