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电子:AI手机的离线推理速度取决于内存带宽瓶颈的突破
行业技术瓶颈 - 当前推理速度主要瓶颈在于内存带宽而非算力,NPU+DRAM堆叠后内存带宽呈现数量级提升,技术方案产业趋势明确 [1][2] - 以高通骁龙8GEN3为例,NPU算力约45 TOPs,内存带宽约67 GB/s,运行7B大模型时计算能力限制约3215 tokens/s,内存带宽限制仅4.8 tokens/s,实际推理速度受内存限制更显著 [2] - 小米手机实测Qwen3-8B-MNN模型显示Decode速度为7.04 tokens/s,用户无感体验需达40-50 tokens/s,凸显当前内存带宽不足 [2] 技术解决方案 - 3D DRAM+NPU合封方案可将内存带宽提升至800 GB/s,高通骁龙8GEN3的内存限制瓶颈将从4.8 tokens/s跃升至57 tokens/s [3] - 兆易创新、青耘科技、光羽芯成等中国大陆企业及中国台湾华邦电、高通等国际厂商均布局3D DRAM+NPU技术路线 [3] 产业发展阶段 - 当前硬件发展领先于模型,未来模型爆发将依赖硬件红利,硬件需通过数年稳定性测试才能支持亿级商用 [3] - 手机AI商用爆发窗口预计在2025年底至2026年,具备成熟硬件与模型的企业将获得至少一年红利期 [3] - 高通等手机AP厂商需主动适配AI大模型硬件策略,以避免被端侧GPU技术颠覆的风险 [3]
苹果用户,安卓来“偷心”
雪豹财经社· 2025-05-05 15:57
安卓厂商兼容苹果生态的战略转变 - 核心观点:安卓厂商(vivo、OPPO、小米等)主动兼容苹果生态(iOS/Mac),通过文件互传、通知流转等功能吸引苹果用户,但高端化突破仍依赖华为 [2][5][10] - 具体举措: - vivo X200系列支持与Mac双向互传、与iPhone电话/短信通知流转 [2] - 小米澎湃OS 2.0实现与苹果设备文件互传及Keynote文档查看 [5] - OPPO "0+互联"App支持与iPhone互传文件/视频/图片 [5]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苹果地位: - 2024年中国市占率15.6%(第三),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比60% [7][8] - 但2024Q1-2025Q1出货量连续下滑(同比-6.6%至-9%)[12][13] - 安卓厂商表现: - 小米2025Q1出货量同比+39.9%(18.6%市占率),20%新增用户来自iPhone [13][14] - 华为高端市场市占率从12%(2022)升至29%(2024),蚕食苹果份额(同期苹果从75%降至54%)[19] - OPPO/vivo高端市场无显著增长,主力仍为中低端机型(小米2024年手机均价1138元)[19][2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市场瓶颈: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三年停滞(2022-2024年2.71亿~2.86亿台)[15] - 创新尝试(折叠屏/AI手机)规模有限:折叠屏2024年出货仅917万台,AI手机未引发换机潮 [15][18] - 战略反思: - 安卓厂商从"挑战苹果"转向"成为苹果用户第二部手机",降低迁移成本 [9][22] - 互联互通功能暂未显著提升高端市场份额,需解决用户对安卓高端机型认可度问题 [10][19]
财经观察|4月一周多场手机发布会,为何“小”且“直”成了焦点
齐鲁晚报· 2025-04-30 08:48
手机行业动态 - 4月有多场手机发布会,包括vivo X系列新品、iQOO Z10 Turbo系列、荣耀GT Pro、真我GT7、一加13T、REDMI Turbo 4 Pro等 [2][3][4] - 一加13T主打小屏旗舰,屏幕6.32英寸,宽度71.7mm,电池6000mAh,定价3399元起,国补价2899元起 [5] - 手机圈出现"直屏复兴"趋势,一加13T、小米16、iQOO Z10 Turbo、红米Turbo 4 Pro均采用直屏设计 [6] AI手机发展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AI手机,AI技术已融入智能手机的拍照、生活助手、游戏优化等功能 [7] - OPPO ColorOS 15系统新增AI一键闪记功能,小布记忆与DeepSeek融合实现跨端闪记 [8] - 中国移动推出AI手机作为"新三样"产品之一,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 [8] - 预计到2028年AI手机占比将激增至54%,主要由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功能需求推动 [9] 厂商动态 - 苹果2025年Q1中国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滑9%,市场份额降至13.7% [8] - 摩托罗拉将在5月8日发布Razr系列小折叠和Edge系列AI影像手机,三星或推出Galaxy S25 Edge [9] - 罗永浩质疑手机厂商未做物理关闭麦克风功能,华为展示超级隐私功能回应 [10] - 周鸿祎反思360做手机失败经历,认为应全力投入而非走捷径 [11] 行业趋势 - 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智"变升级 [10] - 阶跃星辰与OPPO等厂商合作,在旗舰机型集成多模态大模型 [10] - 手机产品形态在未出现革命性替代品前仍将延续重要角色 [12]
一加李杰:国补后销量增势迅猛 预计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01:56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公司推出小屏性能旗舰一加13T,屏幕6.32英寸,搭载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及6260mAh超大容量冰川电池,首发独家"冰河散热系统"和自研电竞Wi-Fi芯片G1与"风驰游戏内核"技术,瞄准小屏游戏和性能赛道 [1] - 一加13T在国内市场相比一加12有40%—50%的生命周期销量提升,一加Ace5系列上市100天销量超过160万 [4] - 公司预计全年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当前增长趋势符合预期 [5] 市场洞察与产品定位 - 公司通过AI和大数据能力进行市场洞察,发现小屏性能手机市场存在缺口,一加13T定位为同时满足小屏和性能需求的"新物种" [1][2] - 未来产品设计将向简约、克制、精致方向发展,围绕用户需求和技术路线布局 [2] 技术投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续航、散热、游戏生态等领域投入较大,产品洞察力与技术投入叠加形成长期竞争力 [2] - AI手机发展趋势下,公司聚焦端侧AI技术,探索如何将AI大模型参数做小并保护用户隐私 [2][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消费电子产品纳入国家补贴政策后,公司销量增长迅猛,但"国补"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而是产品力的试金石 [1][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7160万部,增幅低于预期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暂无影响,公司聚焦满足用户需求而非外部环境变化 [5] AI手机差异化布局 - 公司通过物理按键设计(如"左记"和"右问")改变用户习惯,构建AI应用场景差异化优势 [3] - 未来差异化优势将围绕用户习惯、喜好和场景展开 [3]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38%,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09:11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2日收盘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38%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2只个股上涨 涨幅居前为中石科技上涨2.20%和京东方A上涨0.26%[1] - 蓝思科技、蓝特光学、长盈精密等跌幅居前[1] 概念板块涨跌对比 - 供销社概念涨幅3.93%居首 跨境支付概念涨3.65% 草甘膦概念涨3.57%[2] - 中国AI 50概念跌幅2.09% 人形机器人概念跌1.59% 英伟达概念跌1.48%[2]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跌幅1.38% 在跌幅榜中排名第四[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5.87亿元[2] - 14只个股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5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2] - 立讯精密净流出1.84亿元居首 歌尔股份净流出1.65亿元 领益智造净流出6180.25万元 东山精密净流出5999.75万元[2] - 工业富联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70.95万元 中石科技净流入1927.08万元 珠海冠宇净流入955.30万元[2][3] 个股表现详情 - 立讯精密下跌1.85% 换手率1.43%[2] - 歌尔股份下跌2.39% 换手率2.62%[2] - 蓝思科技下跌3.45% 换手率1.30%[2] - 长盈精密下跌2.83% 换手率3.89%[2] - 京东方A上涨0.26% 换手率1.29%[3] - 中石科技上涨2.20% 换手率5.94%[3]
英伟达概念下跌1.48%,主力资金净流出4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09:10
英伟达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4月22日收盘,英伟达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48%,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板块内仅11只个股上涨[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英维克跌停、光线传媒下跌9.23%、胜宏科技下跌7.28%、麦格米特下跌5.11%[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九号公司上涨4.62%、奥尼电子上涨3.23%、先进数通上涨2.89%[1] 资金流向分析 - 英伟达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7.70亿元,板块内44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 -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达6只,其中光线传媒净流出11.08亿元居首,胜宏科技净流出5.29亿元,英维克净流出2.47亿元,麦格米特净流出1.82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奥比中光净流入8251.46万元、广电运通净流入3459.86万元、扬杰科技净流入1891.53万元[1][3] 板块内个股表现对比 - 换手率较高的个股包括先进数通换手率11.31%、光线传媒换手率7.97%、胜宏科技换手率7.65%[1][3] - 部分个股虽股价上涨但主力资金仍呈净流出状态,例如奥尼电子上涨3.23%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52.32万元,九号公司上涨4.62%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24.65万元[2] - 股价下跌但主力资金呈净流入的个股包括宏昌电子下跌4.44%但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81万元,先进数通上涨2.89%且主力资金净流入1575.92万元[3]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主力资金净流出1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3日收盘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居跌幅榜前列,资金净流出51.30亿元 [1][2] 概念板块表现 - 中韩自贸区、动物疫苗、禽流感等概念板块上涨,涨幅分别为5.66%、4.27%、2.62% [2] - 同花顺果指数、同花顺出海50、AI PC等概念板块下跌,跌幅分别为6.26%、3.89%、3.53% [2]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个股表现 - 东山精密、歌尔股份、鹏鼎控股等跌停,蓝特光学、蓝思科技、赛腾股份等跌幅居前 [1] -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盈精密等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11.09亿元、10.51亿元、4.94亿元 [2] - 中石科技、蓝特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5118.40万元、2230.03万元 [2] 相关ETF表现 - A50ETF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近五日涨跌-2.15% [4] - A50ETF最新份额为43.5亿份,增加7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35.9万元 [4]
舜宇光学科技: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年光学景气大年,策略调整夯实长期基本盘-20250325
开源证券· 2025-03-25 14: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光学赛道维持高景气,模组策略调整有利夯实长期利润基本盘,基于手机光学模组策略调整,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一定倍数PE,2025年三重行业贝塔驱动光学赛道高景气,公司业务策略调整有利巩固市场位势、夯实利润基本盘,积极拓展业务驱动2027年及以后业绩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5] - 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印证手机光学升级趋势重启及海外大客户重要突破,分业务来看各业务有不同表现 [5] - 2025年手机模组策略调整导致量增价平,受益ADAS下沉车载业务如期提速,各业务有相应指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当前股价76.95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为96.150/33.300港元,总市值842.45亿港元,流通市值842.45亿港元,总股本10.95亿股,流通港股10.95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79.0% [1]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681|38,294|42,499|46,189|54,522| |YOY(%)|-4.6|20.9|11.0|8.7|18.0| |净利润(百万元)|1,099|2,699|3,450|3,688|4,402| |YOY(%)|-54.3|145.5|27.8|6.9|19.4| |毛利率(%)|14.5|18.3|20.4|20.8|20.3| |净利率(%)|3.5|7.0|8.1|8.0|8.1| |ROE(%)|4.9|10.9|12.2|11.6|12.1| |EPS(摊薄/元)|1.01|2.48|3.17|3.39|4.05| |P/E(倍)|70.5|28.6|22.4|21.0|17.6| |P/B(倍)|3.5|3.1|2.7|2.4|2.1| [8] 2024年业务情况 - 手机模组业务产品结构调整驱动ASP和毛利率如期改善,2024年毛利率接近8% [5] - 2024年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3%,主要由海外大客户出货增长拉动,手机镜头毛利率22% [5]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3%略高于指引,车载镜头ASP及毛利率维持稳定 [5] - 车载模组收入21亿、略超公司指引的20亿 [5] - XR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8%,高于公司此前指引的25%,主要由于下游客户出货量略超预期 [5] 2025年业务指引 - 手机模组:出货量增长5 - 10%、平均单价持平、毛利率区间8 - 10%,因策略转向多做中低端产品导致产品结构变化 [6] - 手机镜头:出货量增长5%、ASP继续提升、毛利率区间25 - 30% [6] - 车载镜头:出货量增长15% - 20%,因智驾渗透率提升,指引毛利率40% [6] - 车载模组:收入增长40%以上至30亿 [6] - XR:收入持平或略增 [6]
舜宇光学科技:深度报告:龙头地位稳固,卡位光学创新-20250320
民生证券· 2025-03-19 16: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舜宇光学科技是全球领先光学制造商,24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产品下游场景拓宽,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 - 智能手机需求复苏,AI开启光学创新,公司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有望受益 [4] - 智能驾驶加速渗透,车载光学空间广阔,公司车载业务布局广且龙头地位稳固 [4] - XR市场快速成长,公司聚焦核心技术,VR/AR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有望成重要业绩增长点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深耕光学领域三十年,持续创新构建增长新动力 1.1 全球光学龙头地位稳固,多产业全面布局 - 舜宇光学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光学制造商,2007年上市,在车载和手机镜头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产业布局全面 [11] - 公司通过股权信托架构设计构建透明股权结构,创始人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确保决策透明公正 [13] - 公司以“以人为本”文化和产学研结合模式推动发展,实施“名配角”战略,与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全球布局生产和研发中心 [16] - 24H1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营收188.60亿元,归母净利润10.79亿元,三大费用率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 [17] - 公司营收结构多元化,中国市场占比最高,欧洲和北美市场增长,分散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19] - 2025年2月公司发布盈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0% - 150.0%,因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 [22] 1.2 三大板块齐头并进,注重研发拓宽赛道 - 公司产品覆盖光学零件、光电产品、光学仪器领域,下游应用场景多样 [23] - 24H1主营业务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光电产品营收131.9亿元,光学零件营收54.8亿元,光学仪器毛利率达47.9% [25] - 产品下游应用场景拓宽,车载和AR/VR等新兴领域业务营收占比上升,24H1手机、车载、AR/VR相关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30.29、28.77、9.92亿元 [30] 2 智能手机需求复苏,AI开启新一轮光学创新 2.1 多摄趋势放缓,镜头组合优化与功能创新成新趋势 - 2020 - 2023年舜宇手机业务营收下降,24H1收入130.29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比回升,聚焦中高端市场布局有望释放潜力 [34]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出货量和ASP提升,高端机型市场扩张推动光学组件升级创新 [38] - 多摄系统成高端手机标准配置,24H1三摄及以上系统手机占全球市场份额50.2%,手机镜头硬件搭载量增长放缓,竞争焦点转向光学系统优化创新 [42][45] - 舜宇2021年切入苹果供应链,2024年手机镜头出货量13.2亿颗,同比增长13.1%,6P及以上镜头出货量增速回升,驱动ASP和毛利率提升 [46] - 手机镜头模组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中高端市场,2024年出货量5.3亿件,同比下降5.9%,潜望及大像面模组出货量增长 [50] 2.2 AI手机加速渗透有望驱动新一轮光学创新 - AI成为智能手机影像系统核心驱动因素,2024年全球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63.6%,中国市场2027年出货量预计达1.5亿台,占比51.9% [52] - AI手机渗透加速驱动光学创新,对摄像头硬件提出更高要求,舜宇前瞻性布局,量产一英寸玻塑混合主摄镜头和大像面潜望式镜头 [54][56] - 玻塑混合镜头结合玻璃和塑料镜头优势,预计2025年普及,舜宇2017年实现量产,产品优势显著 [58] - 潜望式长焦镜头技术和性能优于普通长焦镜头,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35亿美元增至2032年152亿美元,CAGR达17.5%,舜宇研发成果凸显,有望改善盈利能力 [60][61] 3 智能驾驶加速渗透,车载光学空间广阔 3.1 全球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推动车载光学需求增长 - 舜宇车载光学业务快速扩张,营收从2018年15.56亿元增至2023年52.83亿元,CAGR达27.7%,24H1收入28.77亿元,同比增长16.4% [65] - 截至24H1,全球L2级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突破40%,预计2030年L2及以上渗透率达64.54%,L3 - L4级别达9.32% [70] - 自动驾驶级别提升对ADAS系统要求提高,车载传感器是核心组件,随着自动驾驶级别从L1向L5演进,传感器配置数量大幅增加 [73][74] - 公司车载业务覆盖摄像头、激光雷达、HUD及智能大灯等应用场景 [76] 3.2 ADAS摄像头市场快速扩张,技术创新巩固领先地位 - 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预计从2024年89.0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391.78亿美元,CAGR达12.03%,智能驾驶推动车载摄像头需求增长 [78] - 舜宇凭借光学经验在ADAS感知类市场领先,研发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如完成3MP像素侧视玻塑混合ADAS车载镜头研发 [80] - 2024年公司车载镜头出货量1.02亿颗,同比增长12.7%,2016 - 2024年CAGR达20.8%,7月市场份额53%,龙头地位稳固 [83] - 公司车载模组业务成长空间可期,与主流平台方案厂商合作,800万像素车载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智能座舱产品线配合客户创新 [85] 3.3 深耕激光雷达技术,静待市场扩张 - 激光雷达是实现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全球市场预计从2023年5.3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36.32亿美元,CAGR达38% [86] - 激光雷达产业链分上、中、下游,舜宇位于关键位置,在高精度光学模组等领域有领先技术优势,完成核心光学组件研发 [87] - 舜宇全固态激光雷达布局深远,研发出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平台化产品和长距激光雷达模组,突破量产设备技术,降低成本,巩固市场地位 [88][89] 4 聚焦核心技术,VR/AR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 XR市场从消费级娱乐向生产力工具延伸,2024年全球AR/VR市场规模221.2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963.2亿美元,CAGR达34.2% [91] - AR和VR设备中,光学组件和显示方案是关键模块和成本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显示和光学技术选择上存在差异 [93][94] - MicroLED成为AR显示技术理想选择,舜宇2024年率先量产最小体积单色及彩色MicroLED光机 [96] - 光波导是AR光学显示核心技术,衍射光波导成主流方向,舜宇布局该领域,推出创新产品,覆盖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场景 [97] - Pancake光学成中高端VR设备主流选择,舜宇2022年实现VR Pancake模块量产,2023年扩展至显示模块量产 [99] - 舜宇在VR/AR业务布局深远,覆盖多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体系,相关产品营收增长,24H1营收9.92亿元,同比增长111.5%,未来有望成重要业绩增长点 [101][102]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5.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24 - 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88.86/433.66/476.64亿元,同比增速22.7%/11.5%/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3/34.85/42.50亿元,同比增速145.0%/29.4%/21.9% [106] - 光电产品业务预计24 - 26年营收同比增速25.0%/12.5%/10.0%,毛利率分别为10.0%/11.5%/12.5% [106] - 光学零件业务预计24 - 26年营收同比增速20.0%/10.0%/10.0%,毛利率分别为35.0%/36.5%/37.5% [107] - 光学仪器业务预计24 - 26年营收同比增速 - 20.0%/-10.0%/0.0%,毛利率分别为48.0%/48.0%/48.0% [108]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20%/1.10%/1.0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80%/2.70%/2.6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80%/7.90%/8.00% [111] 5.2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4 - 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对应现价PE分别为32/25/20倍 [112]
【佰维存储(688525.SH)】存储业务快速增长,积极布局先进封测领域——跟踪报告之一(刘凯/黄筱倩/孙啸)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5 13: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7.04亿元,同比增长86.71%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扭亏 [2] - 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扭亏 [2] 存储行业复苏与市场拓展 - 公司具备全栈能力,产品线涵盖NAND、DRAM等各类存储器 [3] - 获得惠普、宏碁、掠夺者等国际品牌的全球运营授权,以及联想在海外市场的授权 [3] - 嵌入式存储产品进入OPPO、传音、摩托罗拉等手机客户 [3] - SSD产品进入联想、宏碁、HP等PC厂商,并在国产PC领域占据优势份额 [3] - 2024年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3] AI手机与AIPC产品布局 - 面向AI手机推出UFS3.1、LPDDR5/5X、uMCP等嵌入式存储产品,并布局12GB、16GB大容量LPDDR [4] - 面向AIPC推出DDR5、PCle4.0等高性能存储产品 [4] - 智能穿戴领域ePOP等产品进入Meta、Rokid、雷鸟、闪极等AIAR眼镜厂商,以及Google、小天才、小米等智能穿戴厂商供应链 [4] - 为Ray-Ban Meta提供ROM+RAM芯片,是主力供应商 [4] - 2024年智能穿戴存储收入约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 研发投入与先进封测竞争力 - 2024年研发费用4.52亿元,同比增长80.75% [5] - 持续加大对芯片设计、存储介质特性研究、固件/软件/硬件开发、存储测试设备与算法开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 [5] - 子公司泰来科技掌握16层叠Die、30~40μm超薄Die、多芯片异构集成等先进封装工艺,支持NAND Flash、DRAM和SiP芯片量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