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采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6.09-2025.06.13):创新药主题热度仍在升温,关注中药创新药研发企业的投资机会
中邮证券· 2025-06-16 0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年初至今创新药行情好,产业层面近十年积累开始结果,资金面见底回暖,公募对创新药板块配置提升,看好2 - 3年维度创新药行情,出海有超预期可能且海外估值未泡沫化,资金配置远未见顶 [5][6] - 受益方向包括出海已落地、待落地及中药领域布局创新药研发的标的 [6]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4%,跑赢沪深300指数1.6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5位,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 [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观点:创新药主题热度仍在升温,关注非典型创新药研发企业的投资机会 - 创新药行情一方面是产业积累结果,另一方面是资金面回暖,看好2 - 3年维度行情,出海和资金面有提升空间 [14] - 受益方向包括出海已落地、待落地及中药领域布局创新药研发的标的,如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康缘药业等 [6][15] - 展示了多家公司创新药研发管线、适应症、研发进展和靶点等信息 [16][17][18] 一周观点: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4%,子板块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4%,子板块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4%,跑赢沪深300指数1.6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5位,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 [19] 细分板块周表现及观点 - **医疗设备**:本周下跌0.86%,估值上涨空间大,建议积极布局,关注采购招标进展,预计25Q2或Q3开始兑现政策红利,受益标的有山外山、奕瑞科技等 [26][27] - **医疗耗材**:本周上涨0.13%,随着高值耗材集采接近尾声有望稳步上涨,关注高景气、集采促进、困境反转及部分PEG较低的中小市值企业,推荐标的有英科医疗、迈普医学等 [28][29][30] - **IVD板块**:本周下跌0.65%,估值上涨空间大,建议积极布局,看好AI + 辅助诊断等新兴方向,受益标的有润达医疗、圣湘生物等 [31] - **血液制品板块**:本周下跌0.92%,关注血制品广东联盟集采续约情况,建议关注具备浆站获取能力强等优势的头部血制品公司,推荐标的派林生物,受益标的天坛生物 [32][33][34] - **药店板块**:本周线下药店板块下滑2.53%,看好龙头药房在行业整合阶段强者恒强,推荐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 [35][36] - **医疗服务**:本周医院板块下滑1.04%,2025Q1眼科、口腔消费医疗向好,IVF有望受益,推荐标的新里程、美年健康等,受益标的爱尔眼科、固生堂等 [37][38] - **中药板块**:本周下滑0.32%,看好国企龙头整合、消费环境改善下需求复苏及创新驱动等方向,推荐标的康臣药业、佐力药业等,受益标的方盛制药、贵州三力 [39] - **CXO板块**: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4.76%,行业逐步进入上行周期,建议关注订单增长好、并购整合能力强的龙头标的,受益标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 [40][41]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换手率超8%,迈威生物-U涨超3%,机构建议医药积极围绕Q2业绩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02:44
市场表现 -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6月6日震荡走低,截至发稿跌0.45%,换手率超8%,成交额超1800万,交投活跃 [1] - 成分股中迈威生物-U涨超3%,东方生物、博瑞医药、佰仁医疗、华恒生物、神州细胞、三生国健等多股跟涨 [1] - 该ETF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覆盖50只科创板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旨在破除商业贿赂、带金销售等不正当交易行为 [2] - 新政策从严约束不诚信经营企业,提高失信成本,引导企业通过集采、国谈等合规方式进入市场 [2] - 政策目标为减少行业对"高定价、高返点、轻质量"路径依赖,促进行业生态净化 [2] 行业展望 - 医药板块政策利好频出,行业景气度有望稳步复苏,院内市场受反腐和集采影响后逐步修复 [2] - 创新疗法需求增长,国产BIC/FIC创新药数量和质量提升,国际化空间广阔 [2] - 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增强,三生制药BD交易破纪录,中国药企在ASCO表现亮眼 [3] 投资机会 - 短期关注制剂板块优质标的,中长期聚焦管理高效、管线优质的制药企业 [2] - 创新药、AI医疗/医药、困境反转子行业(如CRO&CDMO、科研上游、特色原料药等)存在布局机会 [3] - Q2业绩明朗化背景下,建议布局CRO&CDMO、连锁药房、品牌OTC等拐点细分板块 [3]
河北OK镜价格“退潮”记:从万元门槛到千元普惠
华夏时报· 2025-06-05 14:03
行业现状与政策影响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OK镜作为近视防控有效方法被各国指南推荐[2] - 河北省率先将OK镜纳入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54.3%,最高降幅超过70%,进口品牌毛利率从40%以上被压缩[5] - 集采后OK镜全套配镜价格从1万-2万元降至2000-5000元,降幅至少50%[2][5] - 北京市参与跨省联盟集采,OK镜价格从万元级别降至单片1760-4450元[5] 企业表现与战略调整 - 欧普康视2024年营收18.14亿元(同比+4.4%),净利润6.218亿元(同比-14.7%),核心产品OK镜营收10.18亿元(同比-5.62%)[7] - 昊海生科2024年营收26.98亿元(同比+1.64%),净利润3.762亿元(同比-8.74%),近视防控产品营收4.02亿元(同比+0.31%)[7] - 爱博医疗2024年营收14.10亿元(同比+48.24%),净利润3.871亿元(同比+35.32%),角膜塑形镜营收2.36亿元(同比+8.03%)[7] - 欧普康视采取增加新品种开发、生产+医疗模式、丰富产品个性化、减少经销环节等措施应对集采[6] - 昊海生科通过收购厦门南鹏光学51%股权获得OK镜品牌代理权[6] 市场变化与行业趋势 - 集采加速行业洗牌,具备成本优势和直销能力的本土企业可能受益,小型验配机构可能退出市场[6] - 单件产品毛利从70%压缩至40%,企业需通过规模效应维持研发投入[7] - 行业正在重构直营服务体系,短期成本增加20%[7] - 约三成患者在三个月后未按要求复诊,部分配镜者复查率低于50%,后续服务网络亟待完善[8] 产品技术与临床应用 - OK镜可暂时性改变角膜屈光度,具有可逆性、非手术物理矫治特点[4] - 针对75度以上近视,光学矫正的循证医学证据最为充分[4] - OK镜被列入《近视防治指南》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推荐方法[4]
石药集团(01093):基本面风险逐步出清,多比重磅交易有望年内落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3 14: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8.82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2025年一季度业绩基本触底,集采和医保谈判风险基本出清,看好创新药放量 [4] - 多比重磅授权交易有望在年内落地,成为公司新药研发能力的强大背书,里程碑和销售分成收入有望成常态化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5][7] - 略微调整公司2025/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026财年PE,给予石药2026财年18.2倍PE,目标价HKD8.82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22%),成药收入55亿元(同比-27%),原料药收入10.7亿元(同比+15%),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4.4亿元(同比-9%) [3] - 毛利率67.1%(同比-5.2pct),研发费用13亿元(同比+11%),研发费用率18.6%(同比+5.5pct),管理费用率3.3%(同比-0.4pct),销售费用率23.7%(同比-9.3pcts),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8%),整体符合预期 [3] 点评 - 成药业务受集采和医保谈判影响各板块同比下滑,原料药受益于维C产品量价齐升 [4] - 一季度剔除授权收入后成药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37%,环比-5%),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代谢板块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授权收入7.2亿元 [4][6] - 原料药收入10.7亿元(同比+15%),维C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5%至6.1亿元,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4.4亿元(同比-9%),受咖啡因需求及价格下跌影响 [4] 多比重磅授权交易 - 管理层正就包括SYS6010 (EGFR ADC)在内的三项潜在交易磋商,一项预计6月完成,每项潜在交易付款合计可能达约50亿美元 [5] - SYS6010有望成2025年下半年交易总金额最大的对外授权交易,首付款有望达5 - 10亿美元,已启动相关III期临床试验,将与美国FDA沟通海外适应症三期临床细节 [7] - 另外两单交易可能与多个领先创新平台有关,潜力较大资产包括ADC、小分子、siRNA平台部分产品 [7] 估值 - 调整2025/26年收入预测至313/325亿元(同比+8.0%/+3.9%),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6/57亿元(原为58/53亿元,同比+29.4%/+1.9%) [8] - 根据可比公司2026财年PE,给予石药2026财年18.2倍PE,根据2026年预测EPS 0.49港元,目标价HKD8.82(+48%) [8]
春立医疗: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集采影响逐步出清-20250603
国信证券· 2025-06-03 0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春立医疗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3][5][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立医疗业绩受国家集采执行影响,2025年一季度开始企稳,随着渠道库存调整趋于尾声,业绩预计逐步企稳回升;毛净利率下滑后2025年一季度环比回升,集采影响正在出清;研发投入保持高强度,产品线不断丰富;考虑集采降价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1][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06亿(-33.3%),归母净利润1.25亿(-55.0%),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62.8%);单四季度营收2.98亿(-28.5%),归母净利润0.64亿(-34.3%);2025年一季度营收2.30亿(+3.6%),归母净利润0.58亿(+5.20%)[1][6] - 2024年境外收入达3.53亿(+78.31%),占整体营收比例提升至43.8%,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6] 费用与利润指标 - 2024年毛利率为66.6%(-5.9pp),销售费用率29.8%(-1.9pp),管理费用率5.6%(+1.9pp),研发费用率16.5%(+3.5pp),财务费用率 - 2.1%(-0.8pp),净利率下降至15.5%(-7.5pp);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至66.7%,净利率回升至25.2%[2][12]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 - 0.02亿,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和支付职工现金增加;截至2024年12月末,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1.40亿[14] 研发与产品线 - 2024年研发投入1.33亿,同比下降15.5%,因优化研发管理提高效率和成果质量[2][15] - 股骨头重建棒块等产品获批上市,打破国外垄断;获得多个运动医学产品注册证;取得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注册证,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持机器人系统[2][15] - 多个在研项目有进展,如髋关节、膝关节等系列产品研发处于不同阶段,目标是开发创新材料和结构,延长假体使用寿命等[18][19]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考虑集采降价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2/2.73/3.31亿(2025 - 26年原为2.99/3.56亿),同比增长77.5%/23.1%/21.2%,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24/20倍[3][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09|806|1,091|1,299|1,527| |(+/-%)|0.6%|-33.3%|35.3%|19.1%|17.6%| |净利润(百万元)|278|125|222|273|331| |(+/-%)|-9.7%|-55.0%|77.5%|23.1%|21.2%| |每股收益(元)|0.72|0.33|0.58|0.71|0.86| |EBIT Margin|23.2%|13.7%|21.5%|22.8%|24.0%| |净资产收益率(ROE)|9.7%|4.4%|7.5%|8.8%|10.0%| |市盈率(PE)|23.6|52.4|29.5|24.0|19.8| |EV/EBITDA|23.4|48.8|26.2|21.3|17.7| |市净率(PB)|2.27|2.32|2.22|2.10|1.98|[4] 可比公司估值 |代码|公司简称|股价|总市值|EPS(24A/25E/26E/27E)|PE(24A/25E/26E/27E)|ROE(24A)|PEG(25E)|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688236|春立医疗|17.06|59|0.72/0.58/0.71/0.86|23.6/29.5/24.0/19.8|4%|1.3|优于大市| |688161|威高骨科|25.69|103|0.28/0.64/0.78/0.94|91.5/40.5/32.9/27.3|6%|1.9|优于大市| |002901|大博医疗|38.09|158|0.14/1.24/1.64/1.99|267.5/30.7/23.3/19.2|12%|1.0|无| |688085|三友医疗|19.83|55|0.38/0.43/0.64/0.88|51.5/46.2/30.8/22.6|1%|0.9|无| |1789.HK|爱康医疗|5.69|64|0.16/0.30/0.36/0.43|33.1/17.8/14.7/12.3|10%|0.9|优于大市|[20]
春立医疗(688236):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国信证券· 2025-06-03 07: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立医疗业绩受国家集采执行影响,2025年一季度开始企稳,随着渠道库存调整趋于尾声,业绩表现预计将逐步企稳回升;毛净利率下滑后2025年一季度有所回升,预计集采影响正在出清;研发投入保持高强度,产品线不断丰富;考虑集采降价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公司在关节假体产品领域有优势,新管线将成新增长点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06亿(-33.3%),归母净利润1.25亿(-55.0%),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62.8%);单四季度实现营收2.98亿(-28.5%),归母净利润0.64亿(-34.3%);2024年境外收入达3.53亿(+78.31%),占整体营收比例提升至43.8%;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0亿(+3.6%),归母净利润0.58亿(+5.20%) [1][6] 费用与利润指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6.6%(-5.9pp),销售费用率29.8%(-1.9pp),管理费用率5.6%(+1.9pp),研发费用率16.5%(+3.5pp),财务费用率 - 2.1%(-0.8pp),净利率下降至15.5%(-7.5pp);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至66.7%,净利率回升至25.2% [2][12]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 - 0.02亿,主要由于公司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减少,同时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1.40亿 [14] 研发与产品线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1.33亿,同比下降15.5%,公司股骨头重建棒块等产品获批上市,获得多个注册证,还取得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注册证;公司有多条在研产品线,部分已处于产品上市阶段 [2][15][19]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考虑集采降价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2/2.73/3.31亿(2025 - 26年原为2.99/3.56亿),同比增长77.5%/23.1%/21.2%,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24/20倍 [3][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ROE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21]
爱博医疗20250602
2025-06-02 15:4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爱博医疗 - 行业:眼科器械行业,细分有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情况 - 核心观点:爱博医疗业绩增长迅速,产品多元化,海外拓展有空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论据:2018 - 2024 年营收复合增速 4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64%;构建了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和隐形眼镜多元化产品矩阵;海外收入占比约 3% - 4%,已在多地建立销售网络 [2] 主要业务发展情况 - **人工晶状体** - 核心观点:是主要收入来源但占比下降,市场潜力大,公司具竞争优势,集采推动国产替代 - 论据:2024 年收入占比 42%;国内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低,预计 2030 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 100 亿元;2024 年人工晶状体收入 5.9 亿,同比增长 17.7%,不断创新提供多元化产品管线;集采平均降价 60%适中,双焦点非散光品类中领先,推动国产份额增长 [2][8][9] - **角膜塑形镜** - 核心观点:成为重要增长引擎,产品进入放量期,性能领先 - 论据:2024 年收入占比 17%;自 2019 年推出普洛彤后进入放量期,试戴片减少,出厂价和毛利率上升,透氧系数和湿润角等性能业内领先 [2][4][12] - **隐形眼镜** - 核心观点:收入占比迅速提升,自研产品潜力大,有望规模化生产 - 论据:2024 年收入 4.26 亿元,同比增长 212%,占营收比重 30.21%;自研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2025 年白片取证,2026 年彩片取证 [13] 海外市场布局 - 核心观点:海外布局扎实,拓展空间大 - 论据:海外收入占比约 3% - 4%,具备高效供应链管理和定制化生产能力,已在欧、亚、大洋洲建立销售网络,计划拓展南美市场 [2][7] 未来发展预期 - 核心观点: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 论据:预计 25 - 27 年利润增速维持 20%以上,25 年利润约 4.7 亿元、26 年 5.9 亿元、27 年 7.1 亿元,25 年 PE 不到 30 倍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控人为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总,直接持股 12.92%,通过北京博健和创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3.4%,合计持股比例 16.32% [3] - 中国角膜塑形镜产业商业化进程经历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市场推广三个重要时间节点 [10] - 我国角膜塑形镜 2022 年销售量 395 万片,市场均价约 4300 元/片,总市场规模 170 亿元 [11] - 2021 年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市占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欧普康视(22.3%)、美国的欧几里得(16.7%)、亨泰光学(14.0%),爱博医疗同期市占率 3.6% [12] - 爱博医疗通过并购天益医药、优理康、美悦瞳扩充产能和渠道,募集资金扩充产能,上游模具产品线建设项目将降低对供应商依赖 [13][14]
石药集团(1093.HK):1Q25业绩继续承压 多项重磅出海交易即将达成;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6-01 02:05
1Q25业绩表现 - 1Q25收入同比降30%(剔除BD收入),成药业务板块下降37% [1] - CNS领域同比降30%,主因医保谈判降价13%及恩必普针剂院内销售下滑 [1] - 肿瘤线核心品种销售额同比降66%,受集采和渠道补差价冲击 [1] - 抗感染、呼吸、心血管等领域因集采和1Q24高基数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 - 原料药产品收入同比增15%,受益于VC市场需求及价格回升 [1]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降9%,因咖啡因市场需求及价格下跌 [1] - 1Q25净利率提升3.1ppts至21.1%,得益于高利润率授权费收入和降本控费 [1] 2Q25业绩展望 - 2Q25起业绩有望环比改善,因恩必普院外推广、多美集采影响企稳、明复乐等新产品放量 [2] - 预计2025年还将确认10亿元BD收入 [2] BD交易进展 - 1Q25录得7.2亿元授权费收入,来自与阿斯利康和百济的合作首付款 [1] - 管理层预计2025年将达成三项总金额超5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交易 [2] - 除EGFR ADC外,还将有技术平台整体授权 [2] - EGFR ADC正在开展中国III期研究,海外三线EGFR经典突变NSCLC研究已推进 [2] - 6月将与FDA讨论针对二线EGFR野生型NSCLC研究方案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7年收入预测1.5-7.5%,上调净利润预测8-13% [2] - 上调DCF目标价至7.2港元,对应14.7倍2025年市盈率和1.1倍2025年PEG [2]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09:53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财通基金、国金医药,人员包括基金经理张胤、研究员王桥天和王奔奔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地点是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有周智如、徐君、龙洁 [2] 重点中成药业务 - 五大重点中成药为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都梁软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六味安神胶囊,处于成长期,具备市场潜力 [2] - 2024年八味芪龙颗粒和六味安神胶囊获批国家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延迟7年保护期 [2] - 2025年一季度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24.49%,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31.44%,甘桔冰梅片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8.84%,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54.36% [3] - 五大重点中成药获32项权威推荐,公司重视学术体系构建和技术市场推广及准入工作 [3] 销售策略 - 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约占七成,带动五大渠道协同发展,深耕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并提高占有率 [4] - 积极布局零售连锁药店、三终端及电商平台,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4] 创新药研发 - 2025年5月华森英诺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研发管线等资源,提升小分子创新药研发能力 [4] - 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5] - 注射用盐酸ORIC - 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计划今明两年分别提交另外两个项目的IND申请 [5] - 建成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已申请专利35项,包括PCT专利17项,已公开专利29项,授权9项 [6] 集采应对策略 - 集采降价对存量市场影响大,对新增品种影响有限,公司在优势领域多元发展对抗降价风险 [6] - 研发端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营销团队导入新产品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6] - 市场拓展以公立医院为主,多渠道发展开拓增量市场并提高存量市场占有率 [7] - 产品布局积极布局特医食品、营养品等消费属性更强的品种 [7] 特医食品业务 - 拥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TY005项目获相关证书,填补重庆市特医食品市场空白 [7] - 正在进行新产品上市导入期工作,生产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7] - 建成多个电商旗舰店和小程序商城,探索品牌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推广 [7]
医药出海,葛兰的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43
2024年,全球资产价格主要受地缘政治、美国大选、大国博弈以及经济下行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国内9月份以 来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拉升消费内需,提振资本市场,缓和中美关系或是未来一年的市场焦点。 展望2025年的报告有很多,外资行当下比较一致的不确定是经济是否可以企稳,而比较确定的是全球利率会在未 来一年持续走低,尽管美国数据强劲,但降息周期基本是确定的,而医药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拐点。 如果拉长时间周期,医药几乎是长牛,全球医疗也一直在长牛,纳斯达克生物指数从2009年的650点,上涨至最新 4310点,期间涨幅度5.6倍,只不过近三年一直处于调整期,包括全球医疗指数。 申万医药指数近三年最高点回撤超过50%,XBI-标普生物指数高点回撤也接近50%,也就是说全球医疗过去三年 都在经历回撤,XBI和纳指生物几乎覆盖了全球顶级的生物科技型企业。 再叠加美联储加息,Biotech产业的负面反馈,也直接影响到一级市场估值,而一级市场的估值又直接决定了研发 的资本开支,所以过去这两年,有大量投资者抄底医药,最终都铩羽而归。 尽管部分噪声仍对葛兰的交易颇有微词,但从最新的业绩上来看,近六个月中欧医疗健康的收益已经表现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