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5、09-2025、05、22):内部结构性分化,关注景气赛道-20250523
东莞证券· 2025-05-23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内部结构性分化,需关注景气赛道;国内消费积极定调,后续促消费政策力度和范围有望加大,行业重视度提升 [5][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SW食品饮料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2025年5月9 - 22日,该行业指数整体上涨0.11%,涨幅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十九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47个百分点 [12] - 多数细分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保健品板块涨幅最大为8.98%,其他酒类等板块涨幅在4.00% - 8.00%之间,乳品等板块涨幅在0.00% - 3.50%之间,白酒板块跌幅最大为 - 1.37% [14] - 约61%的个股录得正收益,交大昂立、会稽山、ST岩石涨幅居前,迎驾贡酒、莲花控股、舍得酒业跌幅居前 [16] - 行业估值低于近五年估值中枢,截至2025年5月22日,SW食品饮料行业整体PE约21.82倍,低于近五年均值34倍;相对沪深300 PE为1.82倍,低于近五年相对估值中枢2.8倍 [18][19] 行业重要数据跟踪 - 白酒板块:飞天批价增加,国窖1573批价下降,普五批价维持稳定,2025年5月22日,飞天2025散装批价为2075元/瓶,较5月8日增加15元/瓶;普五批价为950元/瓶;国窖1573批价为855元/瓶,较5月8日下降5元/瓶 [22] - 调味品板块:白砂糖价格上涨,豆粕与玻璃价格下降,2025年5月22日,豆粕市场价为2998.00元/吨,较5月8日下降302.00元/吨;白砂糖市场价为6160.00元/吨,较5月8日增加25.00元/吨;玻璃现货价为14.40元/平方米,较5月8日下降0.78元/平方米 [25] - 啤酒板块:大麦、铝锭与瓦楞纸价格上涨,玻璃价格下降,2025年5月22日,大麦均价为2235.00元/吨,较5月8日增加2.50元/吨;铝锭现货均价为20250.00元/吨,较5月8日增加620.00元/吨;瓦楞纸出厂价为3190.00元/吨,较5月8日增加100.00元/吨;玻璃现货价为14.40元/平方米,较5月8日下降0.78元/平方米 [30] - 乳品板块:生鲜乳价格持平,2025年5月16日,生鲜乳均价为3.07元/公斤,与5月9日持平 [34] - 肉制品板块:猪肉价格下降,2025年5月22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0.67元/公斤,较5月8日下降0.25元/公斤;截至2025年3月,我国生猪存栏约4.17亿头,同比增长2.16%,与2024年12月相比,季环比下降2.37% [36] 行业重要新闻 - 山东省一季度啤酒产量增长9%,2025年第一季度,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120.5万千升,同比增长9.0% [39] - 新规出炉,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 [40] - 1 - 4月烟酒类零售增长5.8%,1 - 4月我国烟酒类零售总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5.8%,4月份零售总额436亿元,同比增长4% [41] - 5月中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下跌0.03%,5月中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99.97,下跌0.03%;定基总指数为108.80,上涨8.80% [42]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白酒板块:贵州茅台2025年5月1 - 16日累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的0.0497%,支付金额10.11亿元,截至5月16日累计回购占比0.2103%,支付总金额40.50亿元;金徽酒控股股东亚特集团自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5月19日累计增持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1.64%,增持金额15598.92万元 [43][44] 行业周观点 - 白酒板块:受“双春年”影响,五一婚宴市场回暖,预订量同比增幅超20%,但白酒整体消费量同比下降;2024年业绩降速,2025Q1仍有压力,内部表现分化;预计今年上半年消化库存,动销有压力,下半年需求复苏,全年呈前低后高态势;建议关注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等 [5][45] - 大众品板块:2024年业绩延续分化,啤酒、调味品等去年下半年主动去库存;消费定调积极,餐饮复苏,啤酒、乳品龙头开局良性,零食板块有核心大单品与渠道优势的企业竞争力强;啤酒关注旺季销量、成本等指标,调味品关注餐饮消费力修复等指标,乳品关注供需结构及生育政策增量变化,零食关注核心大单品等增量贡献;建议关注海天味业、青岛啤酒、伊利股份、三只松鼠等 [5][45]
李迅雷专栏 | 中美关税谈判的前景分析及应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21 06:55
中美关税谈判现状 - 中美高层会谈并非正式谈判,而是就关税问题进行协商,双方各自免除对方91%关税并延期24%关税90天执行[2] - 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幌子加征20%关税,中国采取温和反制措施,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等产品加征10%关税[4] - 美国4月2日推出"全面对等关税"追加34%关税,其中24%被暂缓90天征收[4] 芬太尼关税谈判前景 - 理论上存在重新谈判空间,但美方可能不愿谈判,因其真实目的是通过关税实现贸易平衡和增加收入[5] - 中国应推动全面经贸谈判,不局限于关税,包括301调查和投资限制等问题[5] - 美国国债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今年到期债券达9万亿美元,中国可将美债处置作为谈判筹码[6] 关税对出口影响量化分析 - 测算显示关税将拖累2025年中国出口1.2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出口同比下降4.5%[9] - 美国对华关税通过三个渠道影响出口:直接关税、取消小额包裹免税、转口贸易[9]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3.7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6934亿元占比18.6%,普通出口30403亿元占比81.4%[9] 关税政策进展 - 4月12日美国豁免集成电路等产品关税,涉及金额6858亿元占对美出口18.4%[9] - 5月12日声明暂停24%关税90天,执行10%关税[10] - 5月13日美国将小额包裹关税从120%下调至54%[10] 关税税率变化 - 4月10日至5月13日美国对华关税较2024年提高87.4%[10] - 未来90天内关税税率总体提高32.6%[11] - 若90天谈判无进展,关税税率将升至47.7%[11] 出口影响测算 - 美国进口关税弹性约为-1.4,即关税每上升1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4个百分点[12] - 在谈判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形下,2025年二到四季度对美出口分别同比下降38.7%和47.1%[12] - 转口贸易方面,预计二季度增加2000亿元,但下半年可能减少1250亿元[12][13] 综合出口影响 - 两种情形下关税政策对2025年二到四季度出口拖累分别为1.07万亿元和1.31万亿元[14] - 加权考虑后,2025年全年出口同比在两种情形下分别下降4.1%和5.1%[14] 关税对GDP影响 - 美国对华关税提升1个百分点拖累中国GDP增长0.03个百分点[17] - 考虑抢出口效应,弹性调整为-0.02[17] - 两种情形下关税政策对2025年GDP拖累分别为0.6和0.7个百分点[17] 转口贸易对GDP影响 - 2025年二到四季度转口贸易增加750亿元,对全年GDP正向拉动0.06个百分点[17] - 综合影响后,关税政策对GDP拖累中值为0.6个百分点[17] 政策建议 - 需要财政支出增量政策应对出口下滑,建议财政赤字率提高0.5个百分点增加7000亿元支出[20] - 建议扩大以旧换新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21] - 建议发行"可循环数字消费券"实现公平性和扩大消费乘数效应[21]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应加大与美国之外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金融开放度[24] - 境外机构持有A股市值3万亿元,仅占A股总市值3.4%,需要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24] - 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3.6%,是全球支付占比4.33%,实际结算比例估计在8%左右[25]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 在美元走弱背景下,应扩大CIPS使用面和推广数字人民币[26] - 中国GDP占全球17%以上,出口占全球15%,人民币国际化仍有提升空间[25][26] - 需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度和放松管控来提高人民币接受度[26]
港股新消费崛起,AH优质消费股怎么关注?
新浪基金· 2025-05-20 07:28
消费行业表现与政策支持 - 港股通消费指数近1年涨幅达32.98%,显著高于沪深300(6.83%)和恒生指数(20.48%)[1] - 2025年一季度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1.7%,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3]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42%,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未来需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比重[3] 促消费政策梳理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4] - 政府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4]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新消费企业2024年营收增速超20%,盈利增速达46.2%[5] - A股传统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修复空间[5] - 消费行业有望迎来新旧消费"共舞"格局[5] 消费基金策略 - 银华品质消费基金采用"A股传统消费稳估值+H股新消费博成长"双线策略[6] - A股侧重高端白酒、家电等高分红价值板块,H股聚焦互联网平台、医美等高成长赛道[7] - 该基金近1年净值增长率19.46%,跑赢基准14.07%,同类排名前1/6[7] 基金经理观点 - 消费行业2025年表现或优于2022-2023年,因政策支持力度大且新趋势显现[7] - 港股新消费板块已率先复苏,A股传统消费估值修复可期[5][7]
多轮驱动交出“开门红”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5-18 04:00
西藏经济首季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4个百分点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5个百分点,八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1] 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增长 - 2025年一季度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增速连续13个月位居全国第一,对全区经济贡献率超过60% [2] - 392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完成投资增长5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4.3个百分点 [3] -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全国第二,收入增速全国第三 [4] 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 2025年一季度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1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全国第一 [6] - 限额以上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分别增长81.4%、40.4%、6.5% [6] - 乡村消费增长迅猛,一季度乡村零售额42.29亿元,同比增长13.4%,乡镇快递覆盖率达98% [7] 文旅消费升温 - 一季度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47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旅游总花费42.75亿元,增长11.1% [6] - 总台春晚拉萨分会场效应和"冬游西藏"政策助力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6] 外贸平稳增长 - 一季度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其中进口增长56.7% [8] - 新能源汽车出口2955辆,同比增长76.7%,农产品出口1.8万吨,增长10.4% [8] - 拉萨市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区59.6%,日喀则市进出口额增长22.2% [8] 基础设施与物流支撑 - 交通运输客运量549.27万人,同比增长9.8%,货运量850.21万吨,增长6.8% [4] - 全社会用电量43.10亿千瓦时,增长12.4%,金融存贷保持平稳 [4] - 拉萨海关监管货运量5.71万吨,同比增长27% [8]
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综述:白酒处于调整期,零食景气度较高
华龙证券· 2025-05-17 0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食品饮料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趋缓,业绩分化加剧,白酒稳健增长,软饮料、零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 [4][14][15] - 白酒处于筑底阶段,零食延续高景气,啤酒2025Q1量价修复,旺季有望复苏,软饮料景气度高,乳品持续修复,调味品持续复苏 [4]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震荡筑底,在扩大内需政策导向下有望复苏,各子板块均给出关注建议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饮料: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趋缓 - 2024年申万一级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10877.93亿元,同比增3.91%,归母净利润2171.12亿元,同比增5.51%;2025Q1营收3264.12亿元,同比增2.52%,归母净利润815.45亿元,同比增0.27% [14] - 2024年白酒营收同比增速7.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7.41%;2025Q1营收同比增1.6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26%;大众品中,2024年零食/软饮料/调味品营收正增长,2025Q1零食/啤酒/调味品/软饮料/肉制品/乳品营收正增长 [15] 子板块:持续分化,龙头更具韧性 白酒:2025Q1业绩实现小个位数正增长 - 2025Q1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小个位数增长,增速低于2024年,行业处于筑底阶段,旺季助库存去化 [22] - 高端白酒盈利能力稳健,2025Q1贵州茅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个位数增长 [23] - 次高端价格带分化,山西汾酒表现较好,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7.72%和6.15% [24] - 地产酒古井贡酒、今世缘和金徽酒表现较好,2025Q1古井贡酒和今世缘增速居前 [25][26] 啤酒: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旺季修复可期 - 2025Q1需求端环比改善,2024年受餐饮和天气影响营收承压,利润增速优,2025Q1量价修复,旺季有望复苏 [30] - 青岛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91%和7.08%,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抬升 [31] - 重庆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增1.46%和4.59%,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32] - 燕京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69%和61.1%,大单品燕京U8保持30%以上高增速 [33] - 珠江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0.69%和29.83%,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势能有望延续 [33] 零食:品类和渠道红利共振,景气度较高 - 2024年零食板块业绩增速亮眼,2025Q1高基数下分化加剧,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增长亮眼 [34] - 盐津铺子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5.69%和11.64%,魔芋品类增长快,2025年将扩产 [35] - 有友食品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9.23%和16.25%,与头部渠道合作,新品和新渠道带来增长空间 [36] 软饮料:营收端表现分化,东鹏饮料持续高增 - 2024年/2025Q1软饮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61%/2.41%,原材料成本下降,夏季旺季景气度有望向上 [41] - 东鹏饮料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9.23%和47.62%,深化全国化和全渠道战略,探索出海 [42] 乳品:行业仍处于调整期,龙头企业更具优势 - 2024年/2025Q1乳品板块营收同比变动-8.03%/+0.15%,2025Q1收入改善,利润降幅收窄,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45] - 伊利股份2025Q1营收同比增1.46%,全年有望实现较好业绩 [46][47] - 新乳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0.42%和+48.46%,坚持“鲜立方战略”,盈利能力增强 [48] - 妙可蓝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6.26%和+114.88%,收购蒙牛奶酪后有望协同提升 [49] 预加工食品:板块整体面临报表端压力 - 2024年/2025Q1预加工食品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94%/4.54%,2025Q1业绩降幅增大,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挑战 [53][54] - 安井食品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13%和10.01%,新品策略调整,B端和C端差异化发展 [55] 调味品:2025Q1业绩持续修复,实现稳健增长 - 2024年/2025Q1调味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56%/3.36%,原材料价格下行,行业享受成本红利,龙头更稳健 [59] - 海天味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8.08%和14.77%,成本红利释放,业绩稳健增长 [60] 投资建议 - 白酒关注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 [4] - 啤酒关注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 [5] - 零食关注盐津铺子、有友食品 [5] - 软饮料关注东鹏饮料 [5] - 乳品关注伊利股份、新乳业 [5] - 调味品关注海天味业 [5]
一季度江苏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搜狐财经· 2025-05-17 00:19
原题:智能家电增幅70%!一季度江苏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受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影响,居民购车换车意愿提升,一季度全省限上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 29.2%,较1—2月加快8.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上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 从消费模式来看,"两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跨店满减"等优惠活动,叠加"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 加持,全省电商企业销售火爆。一季度,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3192.5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650.4亿元,占社零的比重为21.4%,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同比增长8.0%,较上年 全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江苏推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展望上半年,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预计全省消费市 场有望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有关负 责人分析。(李晞)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5月16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消费决策部 署,推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尤为值得 ...
毕马威最新报告:国内经济实现“开门红” 政策加码应对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07:17
中国经济表现 - 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 得益于国内政策前置发力和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韧性 [1] - 企业"抢出口"活动热度较高 提振一季度出口表现 [1] - 内需修复外需走强 国内生产热度同步回升 [1] - 二季度国内生产有望保持强劲 因企业可能加速"抢出口"和增量政策托底消费与基建 [1] 消费市场 - 一季度生活必需品和可选消费品零售增速大多改善 反映促消费政策效果扩散 [2] - 促消费政策效果向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之外的品类扩散 带动消费整体回暖 [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速落地 围绕保障消费能力加码消费补贴等多维度发力 [2] - 二季度消费回暖向好态势仍有支撑 [2] 企业战略与供应链 - 企业应积极采取多元化战略 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矩阵 [1] - 建议结合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生态协作分散风险 [1] - 全球产业链将迎来重新布局 中国有望变身为供应链链主发挥更大作用 [1]
利好因素共振提升市场关注度消费方向多只标的获推荐买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21:31
消费板块券商评级概况 - 5月以来超过170只消费板块标的获得券商买入评级 覆盖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纺织服饰等多个细分板块 [1] - 山西汾酒以15家券商推荐位居首位 安井食品、美的集团、海澜之家等获高频次推荐 [1][2] 重点推荐标的分析 - 山西汾酒受青睐因2024年及2025Q1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产品结构升级带动毛利率提升 省内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 - 酒类标的集中获推荐 包括今世缘、贵州茅台、迎驾贡酒等 非酒类标的覆盖伊利股份、海尔智家、周大生等多元消费领域 [2] 政策与假期因素驱动 -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金融支持 [3] - 五一假期全国出游3.14亿人次(同比+6.4%) 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8.0%) 端午假期有望延续消费热度 [3] 细分领域投资逻辑 - 白酒处基本面底部区间 建议逢低配置名优酒企 重点关注市占率提升潜力 [4] - 大众品布局聚焦三条主线:渠道改革与新品红利龙头 餐饮复苏带动的啤酒/调味品/速冻食品链 成本下行利润改善品种 [4] - 家电板块受益以旧换新政策 白电龙头通过费用管控和产品升级驱动利润率修复 汇兑收益助力外币结算企业 [4] 旅游服务板块展望 - 酒店行业供给呈高个位数扩张 RevPAR趋势边际向好 关注经营效能提升的龙头企业 [5] - 景区板块关注暑期旺季产能扩张 资产整合打开成长空间的民企龙头 低空经济题材有望活跃 [5]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快速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5-14 08:00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4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稳步增长态势 [1] - 东部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浙江、广东、北京分别增长7.3%、6.6%和5.4%,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1] 行业销售收入增长 - 4月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制造业增长4.4% [2] - 电气机械、计算机制造、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8%、15.7%和15.9% [2] - 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3.4% [3] - 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土木工程建筑业增长11.6% [3] 消费品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 [2] - 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售增速较高 [2] -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2]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41.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5万件,家装厨卫"焕新"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420万台,合计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 [2] 外贸企业内销表现 - 4月有对美出口业务的企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7%,占总体销售额比重较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 [4]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1个行业的对美出口企业内销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其中皮毛制品及制鞋业内销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家具、食品业内销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4] 外贸进出口数据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7.5%,进口下降4.2% [5] - 4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进口增长0.8% [5] - 4月对欧盟、日本出口维持较高增速,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走势整体稳定 [5]
“以旧换新”效果显现,出口海外稳步上升,中国汽车销量前4月超预期增长
环球时报· 2025-05-12 22:4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乘用车零 售迎来"开门红",超预期增长7.9%达到687.2万辆。尤其是4月零售同比增长14.5%,达到175.5万辆,仅略低于2018年4月创下的181万辆历史纪 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汽车前4个月产销量为历史上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 在汽车出口方面,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乘用车出口155万辆,同比增长1%。其中4月出口(含整车与拼装车)42.3万辆,新能源车 出口18.9万辆,占出口总量的44.6%。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最多国家分别是墨西哥、阿联酋、俄罗斯、沙特、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巴西等。2025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 出口有所下降,但自主品牌在俄市场份额依然保持在55%高位,4月对俄出口逐步趋稳。 崔东树认为,考虑到俄罗斯汽车工业现状,中国汽车对俄出口还会恢复到一定水平;另外,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没 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品牌汽车没有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4 月市场转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