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训练

搜索文档
优刻得拟800万元至1000万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88.84%
新浪财经· 2025-09-29 13:24
9月29日,优刻得公告,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8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 元;回购价格不超40.33元/股。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回购期限为6个月内。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优刻得当前最新价为26.40元,今年以来,优刻得股价累计上涨88.84%。此次公告拟定的最高回购价 格,比现价高52.77%。 股票回购往往被视为一种稳价措施。指上市公司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买回自家公司已经发行在外的 一定数额的股票。一般来讲,回购后可以注销,也可以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等。 资料显示,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隆昌路619号10#B号楼201室,成立日期2012年3 月16日,上市日期2020年1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为客户打造一个安全、 可信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公有云50.63%,混合云35.41%,云通信8.26%,私有 云2.75%,解决方案及其他1.9 ...
大摩:视觉数据决定AI未来,特斯拉(TSLA.US)站上“光子竞赛”前沿
智通财经· 2025-09-24 09:55
(原标题:大摩:视觉数据决定AI未来,特斯拉(TSLA.US)站上"光子竞赛"前沿)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指出,随着多家企业将资源和注意力转向物理/具身AI与机器人技术,一场针对现实世界视觉数据 的"光子竞赛"正在悄然爆发。在这一背景下,该行给予特斯拉"增持"评级,目标价410美元。 特斯拉、Meta和Figure AI等公司正通过不同路径积极布局视觉数据的收集与利用。该行强调:"你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计算资源,但若没有视觉 数据,就无法训练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大摩指出,视觉数据已成为AI训练中最稀缺、最具战略价值的资源。 大摩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阐明视觉数据的价值:一条600磅的蓝鳍金枪鱼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游弋,若没有渔船和渔具,其价值为零;但若具备捕捞 能力,其价值可能高达310万美元。同理,世界的视觉数据若无法被捕获和处理,其价值也为零;但若能大规模收集并处理海量数据,则其价值将 不可估量。 特斯拉:转向"纯视觉"训练 2025年5月,特斯拉前Optimus负责人发布了一系列视频,展示Optimus通过人类视频学习自主完成任务。这些视频以第一人称视角(摄像头位于演 示者身上 ...
合合信息涨2.00%,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3.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4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156.98元/股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2.85% 总市值219.7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3.9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11%和7.0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59%和24.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6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11%、-12.91%和+2.8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上海静安区及香港湾仔 成立于2006年8月 于2024年9月2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技术 服务C端和B端客户 [1] - 收入构成:智能文字识别C端产品占比81.65% 商业大数据B端服务占比9.44% 智能文字识别B端服务占比4.87% [1] 行业分类与股东结构 - 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行业 涉及数据要素、金融科技、AI训练等概念板块 [2] - 股东户数8894户 较上期减少4.82% 人均流通股3148股 较上期增加47.0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3亿元 同比增长22.51% [2] -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6.63% [2] 机构持仓动态 - 十大流通股东中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持股118万股 较上期增加38.5万股 [3] - 泰信鑫选混合A持股77万股 增加34万股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新进持股60.65万股 [3]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新进持股27.96万股 长城创新驱动混合A持股24.34万股 增加5.18万股 [3] - 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及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2亿元 [3]
浪潮信息涨2.13%,成交额40.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53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3:3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上涨2.13%至68.59元/股 成交额40.44亿元 换手率4.08% 总市值1009.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53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9.42% 大单买入占比28.7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2.62% 近60日大幅上涨38.87% 近5个交易日上涨5.38% [1] 资金与交易特征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0日净买入2.86亿元 买入总额11.86亿元占比11.51% [1] - 股东户数35万户较上期增加9.38% 人均流通股4201股减少8.57%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1.92亿元 同比增长90.65% [2] -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33.77% [2] 业务结构特征 - 服务器产品占比93.88% 存储类及交换类产品占比6.03% [1] - 所属计算机设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网络安全、AI训练、信息安全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681.84万股较上期增加1145.06万股 位列第二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830.04万股增加151.69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308.11万股增加130.66万股 [3] - 多只沪深300ETF及人工智能主题ETF位列前十大股东且持股数量均有所增加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46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8年10月28日 2000年6月8日上市 [1] - 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主营业务为计算机软硬件及信息产品开发销售 [1]
研报 | AI推理催化大容量储存产品结构性改变,Nearline SSD需求急升
TrendForce集邦· 2025-09-22 09:04
AI基础设施建置重心转移 - AI基础设施建置重心未来两年将更偏向支持高效能推理服务[2] - 传统大容量HDD严重供不应求 CSP业者转向NAND Flash供应商寻求解决方案[2] - 催生专为AI推理设计的Nearline SSD以满足市场迫切需求[2] NAND Flash技术发展路径 - 各大NAND Flash供应商加速Nearline QLC NAND Flash产品验证与导入[2] - QLC技术能以更低成本储存更多资料 成为满足大容量需求的关键[2] - 供应商正扩大QLC SSD产出 预计2026年逐步提高产能利用率[2] 企业级SSD供应状况 - 推理AI应用扩张使需求热潮延续至2027年[2] - 2026年企业级SSD供应将呈吃紧状态[2] - Nearline SSD产品朝更大容量、更低成本方向发展以取代HDD[3] NAND Flash多元应用拓展 - NAND Flash供应商同步发表HBF产品扩大AI训练应用市占率[4] - SanDisk阵营采用HBM与HBF混合设计兼顾容量与效能[4] - Samsung和Kioxia阵营采用SCM XL-Flash和Z-NAND技术提供更具成本效益方案[4] 技术路线竞争影响 - 技术路线竞争推动NAND Flash应用从单纯储存走向深层AI运算整合[4] - 预示着NAND Flash应用将更加多元[4] - Nearline SSD在电力消耗方面显著降低[3]
浪潮信息涨2.07%,成交额11.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0.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65.69元/股 成交额11.70亿元 换手率1.23% 总市值967.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0.5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2.53%卖出占比10.62% 大单买入占比22.33%卖出占比24.5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7.01% 近5日涨3.01% 近20日跌5.00% 近60日涨29.11% [1] - 8月20日龙虎榜净买入2.86亿元 买入总额11.86亿元占比11.51% 卖出总额9.00亿元占比8.74%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服务器产品93.88% 存储类及交换类等产品6.03% 其他0.0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电子发票、网络安全、AI训练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00万户较上期增加9.38% 人均流通股4201股较上期减少8.5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81.84万股较上期增持1145.0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51.69万股至1830.04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130.66万股至1308.11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增持159.91万股至959.35万股 [3] -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增持12.90万股至884.88万股 嘉实沪深300ETF增持83.22万股至826.76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65%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3.7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46亿元 [2]
优刻得跌2.02%,成交额4.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89.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2%至25.23元/股 成交额4.31亿元 换手率4.13% 总市值115.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89.3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02.21万元 大单净流出40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80.4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22%/-10.72%/12.89% [1] - 年内8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14日净买入1791.86万元 买入总额3.37亿元(占比6.49%) 卖出总额3.19亿元(占比6.15%) [1]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 收入构成:公有云50.63% 混合云35.41% 云通信8.26% 私有云2.75% 边缘云1.05% 解决方案及其他1.9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增长8.37% 归母净利润-7964.84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26.5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2.66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02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人均流通股10083股 较上期增加3.42% [2]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持股366.05万股(增持133.97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持股203.63万股(持股不变)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 在线教育 AI训练 一体机概念 数字经济等 [2]
合合信息跌2.03%,成交额1.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3%至157.03元/股 成交额1.16亿元 换手率2.61% 总市值219.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27.80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443.84万元(占比3.82%)/卖出372.63万元(占比3.20%) 大单买入1879.46万元(占比16.16%)/卖出3178.48万元(占比27.33%) [1] - 年内股价涨9.68% 近5日跌0.61% 近20日跌14.15% 近60日涨1.97% [1] 公司基本概况 -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及香港湾仔 2006年8月8日成立 2024年9月2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技术 为C端和B端提供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1] - 收入构成:智能文字识别-C端产品81.65% 商业大数据-B端产品及服务9.44% 智能文字识别-B端产品及服务4.87% 商业大数据-C端产品3.48% [1] 行业属性与市场数据 - 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行业 涉及数据要素、金融科技、AI训练等概念板块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894户 较上期减少4.82% 人均流通股3148股 较上期增加47.0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43亿元 同比增长22.51%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6.6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0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290011)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18.00万股 较上期增加38.50万股 [3] - 泰信鑫选混合A(001970)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77.00万股 较上期增加34.00万股 [3] - 新进股东包括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017102)持股60.65万股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023520)持股27.96万股 [3] - 长城创新驱动混合A(009623)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24.34万股 较上期增加5.18万股 [3] - 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506006)及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00735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合合信息涨2.08%,成交额5968.5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6.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160.20元/股,上涨2.08%,总市值224.28亿元,成交金额5968.56万元,换手率1.3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6.41万元,特大单买入253.27万元(占比4.24%)及卖出273.23万元(占比4.58%),大单买入1192.98万元(占比19.99%)及卖出1279.43万元(占比21.44%)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1.89%,近5日涨4.71%,近20日跌7.45%,近60日涨3.82%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 主营业务为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技术,C端产品占比81.65%,B端产品及服务合计占比14.3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22.51%,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6.63% [2] - 上市后累计分红2.00亿元,股东户数8894户(较上期减少4.82%),人均流通股3148股(较上期增加47.08%) [2][3]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数据要素、金融科技、AI训练等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增持38.50万股至118.00万股(第一大股东),泰信鑫选混合A增持34.00万股至77.00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新进股东包括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持股60.65万股)和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持股27.96万股),汇添富旗下两只基金退出十大股东 [3]
算力需求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 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22:20
甲骨文业绩与算力需求转变 - 甲骨文单日股价大涨40% 主要受云基础设施业务剩余履约义务同比增长359%至4550亿美元推动 其中近60%来自与OpenAI签署的5年3000亿美元推理算力订单[1] - 公司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77%至180亿美元 并给出未来四年增长指引:320亿/730亿/1140亿/1440亿美元[2] - 算力需求结构从训练为主转向推理为主 甲骨文CEO表示AI推理市场规模将远超训练市场 推理算力正被耗尽[1] AI推理商业化与行业应用 - 中国信通院指出算力结构正从70%用于训练转向70%用于分布式推理 大模型推理应用成为智能化转型核心引擎[2] - IDC认为2025年AI算力将进入"训推拐点" 商业模式从技术竞赛转向价值共享与产业落地[3] - 国家数据局披露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 一年半增长300多倍 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达10.2万亿 较2024年底暴涨363%[3] 云厂商AI基础设施投入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至333.98亿元 AI相关收入连续八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4] - 中国AI云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达223亿元 预计全年增长148% 2030年将达1930亿元[5] - BAT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合计615.83亿元 同比上涨168% 阿里云宣布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 季度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创历史新高[6] 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格局 -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年全球11大云厂商资本支出预期至4450亿美元 年增56% 2026年预计达5180亿美元[6] - 阿里云今年新增8个全球数据中心 覆盖中国/泰国/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墨西哥[6] - 万卡级算力集群成为行业标配 但中国面临算力芯片生态碎片化挑战 有数十款芯片对应不同开发框架[7] 技术瓶颈与产业协同 - 大规模算力集群需解决互联效率损失问题 以提升整体计算效率[7] - 工信部强调要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推进算力强基行动[7] - 产业各方需共同完善算力网络技术标准体系 聚焦智算卡间互联/机间互联/AI应用跨架构迁移等方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