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搜索文档
金融资源配置向“实”发力 筑牢经济发展的资金“压舱石”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13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金融系统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重点领域贷款年均增速超20% 贷款利率显著下降 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并聚焦"五篇大文章"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1][3][5] 信贷支持与融资成本变化 - 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20年12月5.08%降至2025年6月3.48% 降幅达160个基点 [3] - 企业贷款利率从过去最高超6%降至当前3%以下 部分企业通过低息贷款置换存量贷款降低成本 [2] - 2020年末至2025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从172.75万亿元增至269.1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从284.83万亿元增至433.66万亿元 [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 [1][5] - 2025年上半年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企业贷款占比从2020年末63%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68% [5]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从5.1%升至9.3% 消费类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从9.6%升至11.2% [5] - 兴业银行2021年末至2025年6月末普惠金融贷款增幅达95.81%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为农业企业提供千万级贷款 [4]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支持 - 2020年以来央行累计降准12次 下调政策利率9次 带动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15和130个基点 [3]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五篇大文章" 2025年3月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并建立统一统计标准 [5] - 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支持科技企业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等四项试点 [5] 未来发展方向 - 金融资源配置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产业紧密结合 [7] - 预计更大力度推进科技金融支持 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7] - 深化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7]
金融资源配置向“实”发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12
(上接1版) 近年来,金融系统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 领域贷款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政策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了牵引作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2025年3月,《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印发,各领域发展目标与保障机制进一 步细化;4月,央行等多部门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国统一的统计标准…… 其中,在科技金融领域:我国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 具,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拓宽科技创新的多元融资渠 道;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等"四项试点",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不仅回应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 方向。"庞溟表示,例如:科技金融的加大投入,使创新型企业在早期和成长期获得了更多元的融资渠 道;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分 ...
深圳市龙华区境内上市公司市值突破2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27 05:06
2025年6月,《龙华区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出台,面向"百亿市值"以上的头部上市企 业,龙华区重点加强并购重组、募投项目落地、"A+H"上市等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并购重组项目库、吸 引头部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并购重组母基金、落实优质产业空间、推广联建拿地等举措,确保上市公 司好项目"来得了、落得下、早投产",强化与头部券商、市级基金联动,常态化支持企业赴港IPO。 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对全区上市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作了再梳理、再摸 底,按照强链补链原则构建并购重组项目库,描绘了每家企业的数字化画像,既为中大型上市公司并购 重组选取了良好标的,也为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跨越式发展打开了通道。" 新华财经广州9月27日电 记者从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获悉,截至2025年9月下旬,龙华区共有境 内外上市公司40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突破2万亿元,万亿市值以上企业1家、千亿市值以上企 业1家、百亿市值以上企业17家;40家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八成,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七 成。2024年,全区30家规上工业上市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5%,"总部+研发+ ...
央行: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券时报· 2025-09-26 17:2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本次例会要求促进经济稳 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在研究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 思路时,会议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对于外汇市场,会议强调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债券市场,会议建议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防范资金空转等。 会议继续要求,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会议继续要求"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 存量土地盘活力度。 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 资本实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 资支持。 对比二季度例会,本次例会在分析外部形势时,继续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
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安银行支持宝鸡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全景网· 2025-09-26 06:15
9月25日,魅力宝鸡·链动长安——长安银行支持宝鸡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长王勇、长安银行董事长 张全明分别致辞。 张全明表示,长安银行将紧紧围绕宝鸡"一四五十"战略,聚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副市长杨文斌、长安银行行长叶瑛参加会议。会上,长安银行还向多家省属国有企业授牌"最佳战略合 作伙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谷孟宾作主旨演讲。 会上,市政府与长安银行签订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长安银行与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签订产 业链合作协议、与宝鸡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宝鸡市重点国有企业签订集团授信合作协议、与陕西长青 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宝鸡市重点企业签订授信合作协议;长安银行宝鸡分行与大庄里抽水蓄能项目等宝 鸡市重点项目签订现场金融服务协议、与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等宝鸡市重点民营企业及重点产业链 链上企业签订贷款合同。 王勇希望长安银行围绕宝鸡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链提升、文旅商体融合发展,量身定制更多个性化 融资方案,探索更多针对性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五矿集团段文务:打造央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标杆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6:48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聚 焦"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对制造强国、消费强国、金融强国进行了 全方位分析,指出制造强国和消费强国需要金融强国的依托,我国应建立强大的货币和强大的资本市 场;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从不同产业适配不同金融服务的视角,重点分 析了金融如何精准赋能实体经济,指出应鼓励和发展股权融资以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紫金矿业独立董 事、国际矿业领域资深专家薄少川从全球矿业格局出发,分析了初级矿业公司在矿产产业链中的重要地 位,倡导打造中国版初级矿业资本市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长江学者陆瑶聚焦新经济 下股权融资机会与风险,深入探讨了中小企业科创板成功上市的关键因素,以及"上游创新"对产业链发 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五矿资本在论坛上宣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矿业金融 研究联合体,通过"强强联合"的模式整合资源、汇聚智慧,打造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矿业金融研究平 台,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还发布了《中国矿业企业ESG实践发展报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齐聚杭州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4:59
行业背景与会议概况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9月23日至24日在杭州召开联席座谈会 会议由浙商银行承办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雁云出席致辞 [1] 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五五"规划导向展开 重点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1] - 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挑战 需共同规范无序竞争并推动减量提质、降本增效 [1] 发展战略与方向 -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并守住合规管理底线 [1] - 提升资本规划能力 优化机构布局 推动行业坚持长期主义和差异化、专业化发展路径 [1] - 打造特色化竞争优势 为"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9:06
金融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2]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保持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3] 实体经济支持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3] - 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3]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2%[6]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6]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3]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6]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6]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4] -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4] -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4] -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5] 金融开放与服务创新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7] - 为跨境电商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过56亿笔[7] - 国家开发银行为包银高铁提供超过36亿元投融资支持[6]
策略快评报告:“十四五”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万联证券· 2025-09-23 08:20
[Table_Title] 策略研究|策略快评报告 "十四五"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Table_ReportType] ——策略快评报告 [Table_ReportDate]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Table_Authors] 分析师: | 徐飞 | | --- | --- | | 执业证书编号: | S0270520010001 | | 电话: | 18621750958 | | 邮箱: | xufei@wlzq.com.cn | | 分析师: | 宫慧菁 | | 执业证书编号: | S0270524010001 | | 电话: | 18028875418 | | 邮箱: | gonghj@wlzq.com.cn | [Table_ReportList] 相关研究 A 股中期分红规模延续增长 A 股中报盈利能力有所修复 市场情绪受提振,风险偏好回升 策 略 研 究 策 略 快 评 报 告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Table_RightTitle] 2025 年 09 月 23 日 ⚫ 央行等四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十四五"金融业发 展情况: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 ...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发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07:35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 加稳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 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李云泽表示,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 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他还提到,在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该局多措并举稳定融资,为 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同时牵头建立城市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 房人的合法权益。 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 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涵盖主要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交 易、清算和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今天(9月22日)发布。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 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