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货币

搜索文档
泰铢强势如黄金,投机资金推升区域汇率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11
泰铢之所以成为资金追捧的"避险货币",在于其雄厚的外汇储备。泰国外汇储备相当于GDP的52.4%,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香港、瑞士和新加坡,远高 于越南的18.01%。因此,当美元走弱时,资金往往流向"安全四大货币"——黄金、瑞士法郎、新加坡元和泰铢。 分析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投机资本的涌入。尽管泰国央行今年已四次降息,并直接入市购入258亿美元外汇以缓解升值压力,但热钱仍加速流入。投机者 看中的是短期套利空间:若预期泰铢一周升值0.5%,年化收益可高达26%;加上杠杆操作,潜在回报更是高达260%。相比之下,4%-5%的利率差距微不 足道。 今年以来,泰铢在区域货币中表现突出。数据显示,泰铢兑美元升值4.45%,而越南盾却贬值8.47%。这意味着越南在贸易与旅游市场上获得12.92%的竞 争优势,使泰国在区域竞争中面临压力。 令人意外的是,越南经济表现远优于泰国。2025年第二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7.96%,出口增长18%;同期泰国GDP仅增长2.8%,出口增幅12.2%。从 理论上看,高速增长及更高利率(越南基准利率4.5%,为泰国1.5%的三倍)应当吸引资本流入越南,使越南盾走强,但现实却恰好相反。 事 ...
瑞士央行面临政策抉择 瑞郎升值拖累出口
金投网· 2025-08-14 04:15
汇率市场表现 - 美元兑瑞郎汇率今日开盘报0 8042 昨日收盘于0 8043 截至发稿前报0 8055 涨幅0 15% 最高价0 8058 最低价0 8042 [1] - 美元兑瑞郎自0 7871低点企稳反弹 当前交投于0 8050附近 位于布林带中轨0 7976上方 [1] - 布林带上轨位于0 8065 下轨在0 7887 整体带宽收窄 显示波动率有所减弱 市场处于蓄势阶段 [1] - 汇价在上行过程中 已逼近关键阻力位0 8100 该位置与布林上轨及前期密集成交区形成共振 短期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压力 [1] 瑞士经济数据 - 瑞士7月CPI年率小幅上升至0 2% 6月份为0 1% 但仍接近负值 [1] - 瑞士央行6月将基准利率降至零 试图抑制对瑞士法郎的需求 [1] - 瑞士法郎一直是投资者青睐的避险货币 瑞郎的升值减少了对瑞士出口产品的需求 包括药品和奢侈手表 [1] 国际贸易政策 - 美国对大多数瑞士商品征收了39%关税 这一税率高于特朗普政府早些时候发出的信号 [1]
全球支付占比提升 人民币彰显避险货币特征
新华网· 2025-08-12 06:31
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提升 - 2022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达3.2%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创近四年新高 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 [1] - 2021年直接投资净流入2048亿美元 较2020年翻倍 [1]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因素 - 疫情防控得力与经济稳定恢复支撑国际收支 出口强劲与贸易顺差高位体现供应链优势 [1] - 通胀温和使人民币保持较强购买力 与欧美高通胀形成对比 [1] - 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 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减少跨境使用限制 [2] 汇率机制与市场特征 -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2018-2021年兑美元年波动率日均3.9% 高于2014-2015年2.2%水平 [2] - 汇率弹性提升反映国际环境变化与外汇供求状况 具备国际货币风险抵御特征 [2] - 人民币呈现避险货币属性 在美元走强背景下逆势走强 地缘冲突中稳定维持6.3-6.4区间 [2] 未来支撑与影响 - 支付占比提升为汇率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抵御美联储政策外溢风险 [3]
市场不确定性情绪加剧 黄金上行缺力风险仍偏
金投网· 2025-08-06 06:04
黄金市场行情 - 现货黄金最新报价3372 76美元/盎司 跌幅0 22% 日内波动区间3370 49至3384 89美元/盎司 短线呈现震荡格局 [1] - 技术面显示20日SMA(3347美元/盎司)形成支撑 100日/200日均线维持看涨斜率 但技术指标缺乏方向性强度 整体上行风险占优 [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交易员押注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 并预期年内累计降息超两次(每次≥25基点) 该预期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 潜在利好黄金价格 [2]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半导体及药品加征关税 已先行对汽车/零部件/钢铁/铝材实施关税措施 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或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2] 市场流动性环境 - 美国周三无重要经济数据发布 美元走势完全受FOMC成员言论驱动 风险偏好变化促使资金流向黄金兑美元等避险交易组合 [2]
新加坡元年内飙涨6%!“亚洲版瑞郎“逆袭全球避险资产梯队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7:04
新加坡元作为新兴避险货币的崛起 - 新加坡元在亚洲和新兴市场金融压力时期表现出防御性特征,发挥"准避险"货币作用 [3] - 年内新元对美元已升值约6%,投行杰富瑞预测其有望在五年内与美元平价 [3] - 新加坡元避险属性源于健全制度框架、坚实经济基础及审慎财政政策 [3] 新加坡元的优势特征 - 新加坡元具备现代避险货币特征:宏观经济稳定、制度强健、经常账户盈余可观且政治风险极低 [3] - 新加坡独特货币政策框架让新元兑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在未公开政策区间内浮动,提供"超常稳定性" [3] - 三井住友银行估计该汇率区间宽度为4%,有效降低短期波动风险 [3] 新加坡元面临的挑战 - 国际清算银行2022年数据显示新元仅占外汇市场2%份额,远低于美元(88%)、日元(17%)和瑞郎(5%) [4] - 新加坡经济体量较小,新元交易量和债券市场深度不及日元或瑞郎 [6] - 新加坡出口额占GDP比重高达178.8%,金管局对货币过度升值持谨慎态度 [6] 未来发展前景 - 专家认为新元在货币多元化配置中能扮演"重要角色",有望逐步获得类似瑞郎的地位 [6] - 避险地位需要数十年危机应对行为构建,新元在亚洲危机中表现优异但全球衰退时仍非首选 [6] - 分析师预计新加坡元将越来越多被视为"亚洲的瑞士法郎",不排除未来演变为全球避风港的可能性 [6]
美元、日元不行了?下一个避险货币或正在路上
金十数据· 2025-07-21 06:26
避险资产格局变化 - 美元指数今年迄今下跌超过9%,传统避险货币吸引力减弱 [1] - 新元兑美元今年上涨约6%,Jefferies预测未来五年可能实现与美元平价 [1] - 分析师认为新元在亚洲和新兴市场内部已具备"准避险"功能,尤其在亚洲金融压力时期表现防御性 [1] 新元成为避险货币的基础 - 新加坡强大的体制框架、经济韧性及财政审慎政策构成新元稳定性基础 [1] - 货币政策通过管理新元兑一篮子货币的波动区间(估计宽度4%)实现低波动性 [2] - 宏观经济稳定、庞大经常账户盈余(占GDP178.8%)及低政治风险强化避险属性 [1][3] 新元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 新元仅占全球外汇交易量的2%,远低于美元(88%)、日元(17%)和瑞郎(5%) [3] - 新加坡经济规模限制新元流动性,债券市场深度不及传统避险货币 [3] - 管理汇率机制抑制投机行为,但同步限制市场深度和投资者头寸布局能力 [3] 未来发展路径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能抑制新元过度升值以维持出口竞争力(出口占GDP178.8%) [4] - 专家建议新元可作为货币多元化组合中的第三种选择,逐步向"亚洲瑞士法郎"定位演进 [4] - 需通过扩大国际使用、提升本地市场便利性及持续稳定性来突破地域性避险角色局限 [4]
鲍威尔:美元到现在都是第一大避险货币。美元势衰叙事显得言之过早,略微有些过头了。
快讯· 2025-06-24 17:03
美元避险货币地位 - 美元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避险货币 [1] - 关于美元势衰的叙事显得言之过早且略微过头 [1]
地缘紧张加剧通胀忧虑,美元升至近一月高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13:35
美元走势 - 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上涨0.6%,达到5月30日以来最高水平,因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需求 [1] - 美元对日元汇率涨幅超过1%,伦敦交易时段因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报道进一步扩大涨势 [1] - 1个月风险逆转指标升至4月初以来最高,显示市场看涨美元情绪增强 [1]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对伊朗袭击事件激发避险需求,中东冲突升级推动美元从三年低点反弹 [1] - 投资者担忧伊朗可能反制措施包括干扰霍尔木兹海峡航运,布伦特原油触及五个月高点 [2]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指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能源价格冲击风险短期内支撑美元 [1] 货币政策预期 - 油价上涨加剧通胀担忧,可能导致美联储推迟降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3个基点至4.34% [2] - 交易员下调美联储降息预期,目前定价显示年底前累计降息48个基点,较上周减少2个基点 [2] - 荷兰合作银行指出美元近期回归避险属性,与年初因全球经济放缓担忧时的表现形成反差 [1] 市场观点 - 安联全球投资认为长期冲突和通胀压力或使美联储政策复杂化,但美国双赤字可能中期压制美元 [2]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强调美联储不愿重启降息进程对美元形成利好 [1]
日元“避险神话”破灭?一场空头完美风暴恐至!
金十数据· 2025-06-23 10:18
日元汇率表现 - 美元兑日元日内涨超1%并逼近148关口 创近一个月新低[1] - 日元未发挥避险货币作用 尽管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1] 日本央行政策预期 - 交易员将日本央行下次加息预期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3] - 好于预期的日本PMI指数未能提振日元汇率[3] - 日本央行在近期政策会议上呈现鸽派姿态[4] 贸易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 对其他进口产品征收24%互惠关税[3] - 日本完全依赖石油进口 原油价格飙升可能恶化贸易平衡[3] - 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日本贸易顺差和贸易条件恶化[4] 历史表现与市场仓位 - 俄乌冲突爆发当日日元走软 随后两个月累计下跌约11.5%[3] - 投机性仓位严重偏向日元走强 预示可能出现重大市场转变[4]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日元走弱通常支撑日本股市 因提升出口商海外收入价值[4] - 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制造成本急剧上升 削弱汇率支撑效应[4] - 日元疲软加剧通胀压力 民众正承受高物价特别是大米价格上涨[4] - 花旗分析师预测日元到9月将贬值至150水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