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

搜索文档
特朗普联大演讲被打脸,中俄签署史无前例能源合同,我们不怕威胁
搜狐财经· 2025-09-29 04:52
能源合作协议 - 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四份能源文件 包括战略合作协议和西伯利亚-2天然气管道合同 时效长达几十年[3][5] - 西伯利亚-2天然气管道合同为期30年 预计每年为俄罗斯带来上千亿人民币收入[5] - 协议确保俄罗斯相关公司出口潜力 并成为俄罗斯联邦所有相关地区发展的驱动力[3] 能源贸易数据 - 中国去年进口5.5亿吨石油 90%以上通过马六甲海峡海上运输[8] -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8] 能源市场转向 - 俄罗斯成功将能源资源出口转向其他市场 欧洲市场不再是溢价市场 东方市场成为溢价市场[5]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宣布中俄能源合同 表明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牢不可破[10] 能源安全战略 - 中国采取两边下注策略 既购买中东石油又购买俄罗斯石油 以保障能源安全[8] - 中国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合作不受外部威胁影响[7]
快讯!快讯!欧盟正式宣布了!要用非洲替代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14
近年来,欧盟多次强调非洲在太阳能、风能领域的巨大潜力,称其地广人稀、光照资源丰富,但此前更多停留在口头表态,实际行动有限。此次真金白银 的投入,被视为欧盟在能源转型上的重要一步。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能源安全受到冲击,去年天然气供应危机更让多国冬季供暖陷入困境,迫使欧盟加 速寻找新能源替代方案,非洲因此成为重点合作对象。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各国均竭力维护自身能源安全。欧盟此举既是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是争夺未来能源市场主动权的战略考量。在气候危 机与地缘冲突交织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能源转型与安全平衡,将成为各方长期博弈的焦点。五亿欧元,搞一个小一点的示范区看行不行。每 个国家都竭尽所能的维护本国能源安全,这无可厚非。 快讯!9月28日,欧盟宣布将投入5.45亿欧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支持非洲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这笔资金在欧洲军工领域或许仅够采 购几架战斗机,如今却转向非洲绿电市场,意图十分明显——通过加强与非洲的能源合作,减少对传统油气资源的依赖。 事实上,非洲早已成为全球能源合作的新热点。此前,部分国家已在该地区布局水电、风电等项目,欧盟此次入场,竞争意味浓厚,显然不希望这 ...
已成AI"关键瓶颈",高盛:欧美电网远远落后于中国,铜将变成新的石油
美股IPO· 2025-09-28 06:27
高盛称,欧美老化电网已成AI发展与能源安全"关键瓶颈"。欧洲电网平均运行50年、北美40年,多数 接近寿命终点。美13个电力市场中已有9个电力紧张,2030年前几乎全部吃紧。电网升级需求将使铜 成为"新石油",预计到2030年电网建设将推动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 高盛最新警告称,随着AI需求激增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老化的电网已成为西方国家能源安全 的"脆弱环节",电网升级需求将推动铜价在2027年升至每吨10750美元。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欧洲电网平均运行时间已达50 年,北美为40年,均接近运营寿命终点。相比之下,中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网络, 形成了全球领先 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该行还认为, 电网已成为AI和国防的"关键环节",三者相互依存,投资电网这一能源供应链中的薄弱 环节变得更加迫切。 高盛预计,随着AI和国防需求将电网置于能源安全核心位置, 对电网升级的迫切需求正将铜转变 为"新石油" ,预计到2030年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将推动约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并支 撑其2027年 铜价10750美元/吨的看涨预测。 西方电网老化成能源 ...
已成AI"关键瓶颈",高盛:欧美电网远远落后于中国,铜将变成新的石油
华尔街见闻· 2025-09-28 03:33
高盛最新警告称,随着AI需求激增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老化的电网已成为西方国家能源安全 的"脆弱环节",电网升级需求将推动铜价在2027年升至每吨10750美元。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欧洲电网平均运行时间已达50年,北 美为40年,均接近运营寿命终点。相比之下,中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网络,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电力基 础设施体系。 该行还认为,电网已成为AI和国防的"关键环节",三者相互依存,投资电网这一能源供应链中的薄弱 环节变得更加迫切。 高盛预计,随着AI和国防需求将电网置于能源安全核心位置,对电网升级的迫切需求正将铜转变为"新 石油",预计到2030年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将推动约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并支撑其2027年铜价10750 美元/吨的看涨预测。 西方电网老化成能源安全新威胁 AI发展加剧电网压力 高盛分析师指出,AI的快速发展正将电网推向能源安全的核心位置。数据中心作为AI基础设施的重要 组成部分,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已经紧张的电网系统的压力。 Thomas和Struyven在报告中强调,电网、AI和国防三者之间存在相互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友谊”输油管道泵站
央视新闻· 2025-09-27 23:00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这一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近期已多次遭袭。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27日表示,当天的这次袭击并未影响对匈牙利的石油供应。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据乌克兰媒体27日援引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无人机当天对俄罗斯 楚瓦什共和国的一处输油泵站进行了打击。乌方称袭击造成火灾,目前通过该泵站的石油运输已停止。 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官员当天证实,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该地区"友谊"输油管道的一处泵站,不过袭击 未造成严重损失。 ...
美国和印度谈崩了,莫迪通知美国:不让买俄油,就买伊朗或委内瑞拉原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35
美印贸易与能源谈判核心观点 - 美方将贸易协议与减少购买俄罗斯原油捆绑 要求印度减少俄油进口作为关税减免和贸易推进的前提条件[3] - 印度坚持能源安全与物价稳定红线 提出以允许进口伊朗或委内瑞拉原油作为减少俄油采购的替代方案[1][5] - 双方谈判实质是围绕油源选择与国内政治需求的博弈 尚未完全破裂但陷入高压拉锯状态[7][22] 能源采购现状与立场 -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190万桶/日 占总量20%-40%且近期呈回升趋势 采购决策基于经济性而非政治压力[5] - 印度私营炼油厂已开始接收委内瑞拉原油 表明多源化采购具备技术可行性[5] - 美方威胁对印度药品等加征高额关税 实施"全方位施压"策略[3] 地缘政治与运输通道影响 - 美国取消伊朗恰巴哈尔港制裁豁免 导致印度运营该港口的合规成本大幅上升[10] - 该港口是印度连接阿富汗和中亚的关键节点 也是国际北南运输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10] - 通道受限迫使印度更依赖海运现货和长途油种 进一步强化其寻求多元油源的立场[12] 军事与产业反制措施 - 印度试射射程2000公里的"烈火-Prime"中程导弹 展示轨道机动部署能力以提升战略威慑[15][17] -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与美国GE谈判F414本土化合作遇阻 同时与法国赛峰探讨替代方案[17][18] - 印度航空制造公司强调Tejas Mk-2战机仍按F414设计 尚未决定更换发动机[18] 签证政策与人才流动 - 美国对新申请H-1B签证者收取10万美元"入场费"并提高工资门槛 直接影响印度IT及工程人才赴美[20] - 该政策被印度视为谈判筹码 可能加剧双边摩擦[20] 谈判前景与解决方案 - 短期突破需满足三条件:制定可核查的俄油减产时间表、开放伊朗及委内瑞拉进口合规窗口、将关税签证与合规要求而非惩罚措施挂钩[25] - 若持续僵持可能导致产业链成本上升 波及科技与国防合作领域[27] - 印度明确要求美国提供"实实在在的豁免和进口额度"作为减少俄油采购的前提[23]
不许购买俄石油,美公开指责中印,话音刚落,中方回应一针见血
搜狐财经· 2025-09-27 08:37
国际能源市场风波再起:中印坚定立场捍卫能源自主权 你们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必须停止!美国近期向国际能源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 让本就不平静的全球能源格局再起波澜。面对美方的强硬表态,中印两国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坚定的姿态维护自身能源安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 注。 2025年9月,美国政府再次展现其一贯的强硬作风,将矛头对准亚洲两大经济体。随着国际局势变化和西方制裁持续加码,俄罗斯这个传统能源出口大国正 将目光转向东方,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其石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这一趋势显然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 随着事态发展,全球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美方的警告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能源战中,中方的果断回应让世界感 受到新兴经济体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美国这次似乎真的碰上了硬钉子。 当白宫向中印发出最后通牒时,全球能源版图上的紧张气氛骤然升级。美国政府毫不掩饰其立场,强硬要求两国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往来。美方的逻辑看似 简单直接: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同于资助战争行为,而维护能源市场稳定的神圣使命理应由美国来承担。 这种以全球利益之名行单边主 ...
乌克兰宣布报复匈牙利
中国能源报· 2025-09-27 02:09
乌克兰外长瑟比加9月26日表示,乌克兰已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事官员入境,以回应匈牙利方面此前的相关决定。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官入境,以回应匈相关举措。 此前,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8月28日宣布,匈牙利政府禁止一名乌克兰军官入境,原因是其参与了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起点位于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北线经白俄罗斯通往波兰和德国,南 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e ne rgy) 编辑丨闫志强 近期,乌克兰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友谊"输油管道,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袭击事件发生 后,匈牙利通过多种渠道谴责乌克兰的攻击行为,表示此举威胁匈牙利能源安全。 ...
西气东输三线在建工程全线投运 从"线"到"网" 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
央视网· 2025-09-26 09:28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合称为我国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作为起步最早、管输能力最大的 天然气管道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千亿立方米,累计输气量突破万亿立方米,供气范围覆盖我国西部、长三 角、珠三角、华中地区的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惠及近5亿人口,不仅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的新格局,而且成为 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造福沿线百姓生活的能源大动脉。 西气东输三线分东段、中段、西段分期建设,这次中卫至枣阳段投产,标志着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面落地,对优化我国能源输送结构、保 障区域能源供应、促进中东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闻链接:从"线"到"网" 西气东输管道织密能源安全网 随着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在建工程全部投运,由一线、二线、三线、四线组成的国家天然气骨干管网系统愈发完善。这一横跨东西的能源大 动脉,正以"网"状布局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这标志着西气东 输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我国中东部地 ...
美国对俄铀禁令失效?能源部长承认:核电站还得靠俄燃料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56
尽管2025年5月白宫签署行政令要求扩大产能,但新建离心机从部署到投产需要3-5年周期,还要面临繁琐的环保审批。更讽刺的是,美国计划在2030年前新 建10座核反应堆,却仍需依赖进口燃料维持运转,形成建得越多、依赖越深的恶性循环。 战略储备方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美国2020年才启动战略铀储 备建设,到2025年库存仅能维持14个月发电需求。相比之下,欧盟储备可支撑2.5年,中国更是达到惊人的12年储备量。国会拨款有限加上严格的环保法 规,导致美国本土铀矿年产量仅数万磅,尚不足需求的零头。 美国对俄铀禁令引发能源困局:一场自断后路的博弈 2024年5月,美国政府突然颁布禁令,要求国内公用事业公司在2028年前全面停用俄罗斯浓缩铀。这项看似强硬的制裁措施,却在实施过程中让美国陷入进 退两难的窘境。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不得不公开承认:美国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完全摆脱对俄铀的依赖。 俄罗斯在全球铀浓缩领域的霸主地位绝非偶然。俄 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第一副总经理科马罗夫在莫斯科国际商业论坛上透露,该国掌握着全球80%-90%的铀浓缩市场份额。更惊人的是,当前全球在建的25座 核电机组中,有22座采用俄罗斯技术。这种近乎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