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

搜索文档
傅成玉: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先,中国亟待一个关键改变
财富FORTUNE· 2025-09-29 13:05
世界各国已踏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路途,绿色转型和智能化成为共同目标。 而特朗普再入白宫,却让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大美丽法案》延续化石能源优先的政策,做出了"逆趋势"的选择。大洋的另一侧,中国在清洁能 源产业链上的全球优势则越发明显。中美的能源"国策"出现了明显分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 9月25日,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曾先后担任中海油总经理、中石化董事长的傅成玉,对当下的变革与趋势分享了他的看法。 傅成玉指出,在被不确定性笼罩的氛围中,绿色低碳转型和智能化是未来几十年确定的两大趋势。 "特朗普现在是倒行逆施。其实美国已经失去过一次机会,他们搞了产业空心化、金融虚拟化。今天他们后悔了,要重建工业化。"傅成玉说,"那么,我 想,他们十年后会再次后悔,会重新再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傅成玉强调,"我们不要被当前的美国做什么,或者哪个国家做什么影响。我们走的路,不仅是适应未来发展,更是在塑造未来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方 式,这个过程中要坚定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当下正处在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叙事中——一方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路线明确;而另一方面,绿色能源产业又 ...
产业智能体引领AI破局丨云知声CEO黄伟博士在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发表精彩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8 03:11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推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即将发生进入正在发生阶段[3]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3] - 中国依托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快速构建自身AI优势 尽管在某些基础技术领域存在差距[3] 政策环境 -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人工智能+行动纲领 为AI产业制定明确战略执行路径[4] - 河南省5月26日先于国务院发布本年度AI+行动计划 在国家政策发布后仅两周就推出切合本省产业优势的实施细则[4] - 政策规划以超越技术本身发展的速度为AI产业指明方向 展现出快速精准的响应能力[4] 技术发展路径 - 专业级大模型与产业智能体是AI产业破局之道 相较于普通垂类大模型更具发展潜力[5] - 专业级大模型需要满足三大条件:高能力既要做得到还要做得好、高可靠性低幻觉低风险、低成本通过集约化发展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7] - 产业智能体需要实现应用场景—产业数据反哺—核心技术迭代的闭环飞轮效应[7] 公司战略与实践 - 云知声处于产业智能体从同事向专家过渡阶段 P1到P4分别对应助手—同事—专家—导师演进路径[8] - 公司目标打造能够对标百万年薪专家的产业智能体 使其自主解决复杂问题[8] - 云知声构建四大核心能力:一流Atlas基础设施保障进化力、业内第一梯队通用大模型奠定智商基础、高水准专业级大模型导入产业经验、芯片级优化大幅降低落地成本[8] 产业影响 - 专业级大模型作为发电厂 产业智能体作为各种耗电大户 推动新质生产力从线性增长迈向指数级增长[5] - 在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下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8] - 产业智能体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8]
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工程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华社· 2025-09-22 06:21
新华社天津9月22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马博文)21日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工程教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前列,整体实力在世界第一方阵中靠前。 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当日在天津召开,会上发布了《工程创造世界 教育引领未来——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由全国新工科教育 创新中心、天津大学编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多所高校参与了编写工作。 9月21日,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举行。国内外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代表等约720人参会。新华社发(杜鹏辉摄) 在规模优势基础上,中国工程教育正着力提升质量与内涵。报告介绍,中国构建了"项目-学院-基地"三级创新体系,设立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 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培养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并与科技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形成覆盖传统工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完整 培养生态。 "工程呼唤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要响应工程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表示,中国的工程教育在全球具有引领性,未来中国 工程教育将继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助推未来 ...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00
上市里程碑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成为激光雷达行业首家双重主要上市企业 [1][4] - 本次IPO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达41.6亿港元(5.33亿美元) 是近四年最大中概股回港IPO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244港元 市值突破360亿港元 获得全球顶级主权基金及长线机构认购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 年度交付量连续四年翻倍增长 [7] -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也是首家全年经营现金流和净现金流均为正的企业 [7] - 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2.3%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7] 市场地位 - 斩获车载激光雷达三项全球第一: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7] - 行业唯一连续四年获得"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企业 [7] - 在机器人领域成为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首选 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九家采用其产品 [8] 技术优势 - 通过芯片化架构将激光雷达成本从10万美元降至200美元 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规模 [5] - 自研激光雷达专用芯片(ASIC)实现全系列规模化量产 整合七大关键部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9] - 业内唯一自主研发所有七个关键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 首家实现发射接收模块芯片化量产 [9] 客户与订单 - 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量产定点 计划2025-2027年交付 [8] - 客户覆盖欧洲顶级主机厂/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理想/长安/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 [8] - JT系列产品发布5个月内交付量突破10万台 创全球最快交付记录 [8] 战略布局 - 子公司浙江禾秒科技落户江南科技城钱湾生物港 [1] - 通过芯片化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推动中国智造"感知之眼"成为全球智能出行安全标配 [9] - 为AI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核心技术与产品 [5]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以 “聚合思维” 推动智能产业迈入 “三大件” 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08:28
聚合智能产业核心观点 - 聚合思维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推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2] - 智能汽车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构成"三大件" 技术同源且产业链重合度超60% 应用场景逐步交织 [2][3] - "三大件"接棒出口"新三样" 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 中国占比超50%达500亿美元 "十五五"末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翻倍至2000多亿美元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三大领域60%以上产业链环节实现共用 涵盖感知 计算 执行器件 电池 通信 材料等领域 [3] - 智能汽车规模化应用推动核心部件成本下降 L2级驾驶辅助汽车需300-400颗芯片 远超传统5-10颗 [4] - 操作系统底层通用化趋势显著 技术人才跨领域流动加速 北京机器人团队近半数核心成员来自车企 [4] 产业发展路径 - 通过制造体系优化实现成本革命 目标5年内将机器人价格从百万级降至10-20万元 [5] - 推动企业跨界拓展供应链 特斯拉机器人70%供应链源自汽车体系 鼓励交叉合作与渠道共享 [5] - 布局国际化市场 自动驾驶部件出海进入快速攀升期 机器人领域海外市场无贸易壁垒 [5] - 创新推进机制 统筹空地一体设施与算力设施 推动标准法规适配 构建新质生产力管理体系 [6]
越南副总理:加强东盟与中国铁路公路互联互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7:26
越南副总理:加强东盟与中国铁路公路互联互通 他说,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各国始终认可中国在促进区域合作与共同繁荣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越南目 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战略对接、交通互联,尤其是铁路合 作正加快推进,为未来越中两国及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货物贸易、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梅文政表示,21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推动取得上述重要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东盟与中国 经济、贸易、投资合作的象征。本届展会,越南继续组织大规模企业参展,约200个展位展示了越南优 质产品,包括农产品、加工食品、消费品、家居用品、木制品和手工艺品等。 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面临贸易壁垒加剧等困难,梅文政表示,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合作新亮点。"我们必 须将合作范围从传统领域扩展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发展人工智能,充分利用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机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网南宁9月17日电(黄令妍)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7日在南宁开 幕,越南副总理梅文政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越南加快推进与中国、老挝和 ...
禾赛科技港股上市首日涨近10%,激光雷达企业竞争激烈,Robotaxi或成新战场
36氪· 2025-09-16 11:11
上市与资本化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和近四年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1] - 公司是激光雷达行业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9.96%至234.00港元/股 市值超350亿港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12.03亿元增长至20.77亿元 净亏损从3.01亿元收窄至1.02亿元 经调整净利从-1.96亿元改善至1369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2亿元 净利润2654万元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7.06亿元同比增长53.9% 净利润4410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4] 市场与交付量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913台 同比增长276.2% 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2025年规划年产能超200万台 预计交付量120万-150万台 [5] - 已获得全球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量产定点 包括比亚迪、小米、理想等 计划于2025-2027年陆续交付 [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8.61亿美元 同比增长60% 自2018年约120款车型搭载激光雷达 近两年新增近40款车型 [5]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 同比增长179.7% 2025年上半年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 全年有望达250万颗 [5] 技术优势 - 通过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将激光雷达成本从10万美元降至200美元 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 [3] - 第四代自研芯片架构平台整合七个关键部件 实现全系列规模化量产 支撑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 [6][8] 新兴应用场景 - Robotaxi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自动驾驶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跃升至2035年470亿美元 增长超750倍 [9] - 公司已成为Zoox、Aurora、滴滴、小马智行等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核心供应商 近期获超4000万美元订单 [10] 竞争格局 - 以33.0%市占率位居国内激光雷达市场第一 但仅领先第二名华为科技(30.2%)2.8个百分点 第三名速腾聚创市占率达27.4% [11]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3.1%、67.5%、59.9% 2025年第一季度升至68.3% 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 [11][12]
禾赛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以机器人感知技术领航全球智慧未来
智通财经· 2025-09-16 04:57
上市里程碑 - 禾赛科技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1][12] - 本次IPO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达41.6亿港元(5.33亿美元) [7]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每股244.0港元 市值突破360亿港元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人民币 年度交付量连续四年翻倍 [10] - 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10] - 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2.3% [10] 市场地位 - 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获得三项全球第一: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9] - 行业唯一连续四年获"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企业 [9] - 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禾赛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 [10] 技术突破 - 通过芯片化架构将激光雷达成本从10万美元降至200美元 [9] - 自主研发激光雷达专用芯片(ASIC) 整合所有七个关键部件包括激光器 探测器 激光驱动器 TIA芯片 ADC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11] - 业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所有七个关键部件的激光雷达企业 首家实现发射和接收模块芯片化量产的公司 [11] 客户与订单 - 已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 计划于2025-2027年陆续交付 [10] - 核心客户包括欧洲顶级主机厂 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 理想 长安 吉利 长城等头部车企 [10] - Robotaxi领域客户包括Motional 百度萝卜快跑 滴滴自动驾驶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等领先自动驾驶公司 [10] 产品成就 - JT系列发布不到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 创全球最快交付记录 [10] - 产品线包括AT ET和JT系列 广泛应用于ADAS乘用车 商用车 自动驾驶汽车及智能机器人领域 [9][11]
新股消息 | 禾赛(02525)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以机器人感知技术领航全球智慧未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4:49
上市里程碑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实现双重主要上市,成为激光雷达行业首家同时登陆美股和港股的企业[1][12] - 本次IPO是激光雷达行业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也是近四年来中概股回港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绿鞋前融资总额达41.6亿港元(5.33亿美元)[7]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244港元/股,市值突破360亿港元[7]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年度交付量连续四年翻倍,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及经营现金流、净现金流均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10] - 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2.3%[10] - 在ADAS领域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量产定点,计划于2025-2027年交付,客户包括欧洲顶级主机厂、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及多家头部中国车企[10] - 在机器人领域成为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九家的主激光雷达供应商,JT系列产品发布5个月内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创全球最快记录[10]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自主研发激光雷达专用芯片(ASIC),第四代芯片整合七个关键部件(激光器、探测器、激光驱动器、TIA芯片、AD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是业内唯一实现全系列芯片化量产的企业[11] - 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第一,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第一,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第一,连续四年获多项全球第一[9] - 通过芯片化架构将激光雷达成本从10万美元降至200美元,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9] 战略与展望 - 上市标志公司全球化战略新起点,未来将持续依托芯片化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11] - 公司致力于为智能出行和机器人领域提供核心技术,目标成为全球安全感知标准[9][11]
禾赛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350亿港元,近4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Hesai Group(以下简称"禾赛") 于 2025年 9月16日正式以"2525"为股票 代码在 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首家实现 "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 IPO是迄今为止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也是近四年来融资规模最大 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 41.6亿港元(5.33 亿美元)。 同时, 禾赛本次发行还获得全球投资人火热认购,成功引入全球顶级主权及长线基金、中资意见领 袖、多策略基金和知名产业投资者 ,彰显资本市场对于激光雷达赛道的战略共识,以及对禾赛商业 化能力和技术价值的认可。 截至11:40,禾赛报于每股232.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9.21%,市值超350亿港元。 成立于 2014年 的禾赛现已成为 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 助驾驶系统 (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AGV 等各类智能机器人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