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欺诈

搜索文档
守护阳澄湖大闸蟹金招牌
苏州日报· 2025-09-26 00:3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分析总结: 行业监管动态 - 苏州市场监管部门近期组织分级分类监测和专项执法检查以规范阳澄湖大闸蟹营销活动并优化营商环境[1] - 监管行动聚焦电商平台、线下经营户和农家乐等重点场所[1] -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办去年蟹季期间相关案件27件 罚没款达95.52万元[6] - 对失联或实际经营地不在苏州的经营主体采取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督促变更登记及移送平台处置等措施[6] 市场销售问题 - 虚假宣传成为突出问题 有公司宣称养殖面积900余亩但实际仅70亩并被处罚款10000元[2] - 存在未获地理标志授权却使用“阳澄湖大闸蟹”宣传的混淆行为 所售大闸蟹实际为外地蟹[3] - 蟹卡提货困难问题显著 有商家操纵营销平台预约数量人为设置提货障碍[4] - 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冒用标志和仿制蟹扣等是往年投诉和查处的热点问题[5] 线上销售监管 - 8月起对抖音、快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和小红书等平台实施线上分级分类监测[7] - 监测覆盖主体准入、直播带货宣传、商品信息表述及价格表述等关键场景[7] - 累计监测相关主体1184家次和商品4411个次 督促平台整改下架违规线索785条[7] - 发送属地线下查处线索3条以有效防范线上违法风险[7]
Amazon will pay $2.5 billion to settle claims about deceptive Prime practices
Business Insider· 2025-09-25 16:04
Amazon is set to pay a record fine to settle claims that it misled customers into renewing their Prime subscriptions.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nnounced on Thursday that it had settled the case with a record $2.5 billion fine, of which $1.5 billion will go toward refunding customers."Today, the Trump-Vance FTC made history and secured a record-breaking, monumental win for the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are tired of deceptive subscriptions that feel impossible to cancel," said FTC Chairman Andrew N. Ferg ...
网购遭遇久拖不发货,商家是否涉嫌欺诈?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28
消费欺诈,是指存在于消费领域,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 消费者,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网友咨询: 网购遭遇久拖不发货,商家是否涉嫌欺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 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 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 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 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曹博涵律师解答: 网购遭遇久拖不发货,商家是否涉嫌欺诈,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 欺诈行为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存在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的情况;二是有欺骗行为,导致对方 基于错误认识作出决定;三是造成损失。如果商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以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持续等待或 ...
华泰人寿山东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之守护您的“钱袋子”,消费反欺诈指南——识陷阱、懂维权、防风险
齐鲁晚报· 2025-09-17 05:19
消费欺诈手段分析 - 手机抽奖诱导充值单日交易流水高达20亿元 企业以免费领手机和100%中奖为噱头要求用户充值数千元激活奖品[2] - 电商虚假促销问题频发 包括买3送3实际仅发货3件以及超低价实惠装图文严重不符[2] - 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针对老年群体 宣称普通食品可降血糖消除肺结节抗癌 跨境食品含NMN成分宣称提升生殖机能但未获批[4] 不合格商品与造假行为 - 山东企业用废弃卫生巾纸尿裤废料翻新冒充品牌货 售价达7000-8000元/吨严重威胁健康[5] - 虾仁违规添加保水剂 包冰后解冻仅剩30%虾肉 长期食用或致钙磷失衡[5] - 上海商家销售假冒五粮液剑南春白酒220瓶 以正品价格销售涉案金额超20万元[9] 技术赋能欺诈与隐私泄露 - 外呼公司利用AI机器人模拟真人语音 配合17/16开头虚拟小号拨打营销电话非法获取个人信息[7] - 此类号码无需实名认证监管难度大 实施精准推销或诈骗[7] 服务行业乱象 - 电梯公司将维保业务转包给无资质企业 维保记录造假[8] - 家电维修平台虚构主板损坏等故障 收取数千元维修费实施小病大修和天价收费[8] 消费者维权措施 - 保留聊天记录订单截图支付凭证等证据 现场消费纠纷可录音录像要求商家出具书面说明[12] - 第一时间通过客服渠道提交投诉 食品问题拨打12331产品质量问题拨打12365综合投诉拨打12315[13] - 商家拒绝赔偿可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明确要求退一赔三赔偿[14] 风险防范与识别 - 遇超低价百分百中奖宣传需核实活动规则 避免点击非官方链接拒绝提前充值或提供银行卡信息[3] - 购买母婴用品食品时优先选择正规商超 检查商品标签成分生产资质保留购物凭证[6] - 安装官方反诈APP对陌生号码开启拦截功能 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7] - 通过品牌官网验证防伪标识 拒绝低价代购上门推销保留购买凭证[10]
独居女生深夜开锁被索要2410元,不付钱师傅就不肯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09
公司行为 - 线上平台店铺"老上海开锁换锁服务中心"在页面显示25元开锁换锁服务 但实际通过强行拆除门锁并安装高价新锁方式向消费者索取2410元费用[1] - 公司工作人员声称价格已在平台店铺图文详情页以"某某元起"形式标注 但实际收费远高于初始显示价格[3] - 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 事件发生时成立不足两个月[4] - 平台已对该店铺进行封禁处理 店铺从销量榜消失[6] - 平台表示交易发生在线下无法追踪 经客服协调后双方达成和解 公司退还800元费用[4][6] 行业现象 - 类似高价套路开锁事件在上海已出现多起 8月份有多名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遭遇"套路开锁"[1][6] - 江苏无锡去年12月发生类似事件 平台显示80元上门开锁服务最终收取1286元[6] - 行业存在利用模糊标价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实际收费显著高于初始显示价格[7] 法律定性 - 律师认为该行为违反《价格法》中明码标价应真实准确的规定 属于利用模糊标价侵犯消费者权益[7] - 该行为符合欺诈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欺骗特征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7] - 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商家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罚[8]
独居女生深夜开锁被索要2410元,不付钱两名师傅就不肯离开!店铺已被平台下架,律师:“某某元起”标价方式误导消费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3:41
事件概述 - 独居女性在线上平台预约25元开锁服务后 遭遇两名开锁师傅强行拆锁并索要2410元费用 最终通过微信支付1800元[1] - 开锁师傅声称价格已在平台店铺图文详情页标注 采用"某某元起"的模糊标价方式 并强调明码标价[3] - 实际收费项目包括:锁芯580元 防撬锁体500元 把手480元 夜间服务费150元 强开费300元 安装费200元[1] 涉事主体 - 提供服务方为"老上海开锁换锁服务中心" 其背后公司为上海安讯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5年6月 事件发生时公司成立不足两个月[5] - 平台方未直接参与线下交易 无法追踪具体交易情况[7] - 该店铺因事件影响已被平台下架 从销量榜消失[7] 行业问题 - 类似"开锁刺客"事件频发:2022年12月江苏无锡刘女士遭遇同类套路 平台显示80元服务最终被收取1286元[7] - 2023年8月上海12345热线接到多起同类投诉 显示套路开锁问题在上海地区形成集中爆发趋势[8] - 行业存在利用模糊标价("某某元起")和夜间服务场景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系统性风险[8] 法律定性 - 律师指出该行为违反《价格法》明码标价规定 实际收费远高于初始显示价格25元 构成消费欺诈嫌疑[8] - 经营者利用消费者深夜独居的心理弱势施加压力 符合欺诈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欺骗特征[8] 处理结果 - 经职能部门和平台介入 涉事服务中心承认行为不当 向消费者退还800元费用[5] - 平台客服协调后双方达成和解 但具体和解条款未披露[7]
重金属超标!沙金首饰销售乱象遭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53
产品属性与成本结构 - 产品原材料为黄铜,表面电镀0.05微米黄金以模拟黄金质感 [3] - 出厂价约10元人民币,通过直播渠道包装为"越南提纯沙金"后售价达上百元 [1][3] - 实际成分为铜镍合金,部分产品含铅、镍等潜在有害成分 [5] 市场现象与消费需求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沙金首饰因外观酷似黄金且售价低廉迅速受到热捧 [1] - 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性价比"存在强烈需求,反映高金价时代产品结构供需错配 [5] - 商家宣称产品产自越南/缅甸,内外颜色相同且永不掉色,不怕火烧 [1] 产品性能与风险 - 电镀层较薄导致长期佩戴会出现磨损 [3] - 部分产品可被磁铁吸附,经光谱仪检测证实不含黄金成分 [5] - 行业存在将电镀合金材质虚假宣传为天然沙金的现象 [5] 行业规范与消费者权益 - 业界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查证质量认证信息并区分饰品与投资品属性 [6] - 需建立透明产品信息披露机制,平台、商家及监管部门应共同制定质量红线 [6] - 当前市面绝大多数"沙金饰品"与真正沙金无关联,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5]
花46万“捡漏”精品特斯拉,故障频出车主发现买的是“全损”车,法院判决:退一赔三
齐鲁晚报· 2025-08-11 02:36
交易背景 - 消费者通过平台购买一辆2019年特斯拉Model X 100D二手车 表显里程8.5万公里 卖家标注"车况精品"并报价46.2万元[2] - 卖家声称车辆仅右后方有轻微瑕疵 并展示局部受损照片及充电视频 最终成交价较同款新车100余万元低逾50%[6] 车辆问题暴露 - 购车后9个月内连续出现5次故障 累计维修费用超1.6万元 包括自动驾驶失灵(1286.83元) 电动尾门故障(2150元) 悬架损坏(1050元) 刹车系统异常(600元)等[7][8][9] - 2022年11月车辆突然熄火 经特斯拉4S店检测确认为电池彻底故障 更换费用超20万元 且因保险公司此前认定全损无法享受原厂质保[9] 法律争议焦点 - 卖家辩称非专业二手车商 仅收取数百元"茶水费" 且已告知事故痕迹 主张46万元售价明显低于60余万元市场价应视为事故车提示[11] - 法院查明卖家通过事故车拍卖平台以22.6万元购得该全损车 另支付3万余元服务费 并花费十余万元进行涉及纵梁/A柱/安全气囊等275项维修[13][14] - 卖家曾通过相同平台交易十余辆事故车 且特斯拉系统早在2021年9月已向原车主发送全损报废通知邮件[14] 司法认定结果 - 一审法院认定卖家长期从事二手车交易具备经营者特征 故意隐瞒全损事实构成欺诈 判决退一赔三(退还46.2万元+赔偿138.6万元)[15]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强调全损车涉及关键结构维修难以保障长期安全性 卖家以"正常使用"否认欺诈不成立[16] 行业交易提示 - 事故车拍卖平台与保险公司直接合作 专门处理全损车残值交易 平台明确展示16张事故照片但未标注全损信息[11][14] - 新能源汽车电池质保与全损认定关联紧密 原厂质保失效将导致高额维修成本完全由消费者承担[9][17]
太平鸟旧款服装当新款卖?消费者要退一赔三被拒,商家:今年生产的
新浪财经· 2025-08-06 04:53
消费者投诉事件 - 消费者周先生投诉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将去年旧款Polo衫标注为"2024年新款"进行销售,涉嫌虚假宣传[1][3] - 两件衣服货号均为"BWCOE2107",成分均为棉63.7%和聚酯纤维36.3%,除新旧差异外完全一致[8][5] - 消费者要求退一赔三被拒,公司仅同意退货退款[8][10] 公司回应 - 太平鸟客服承认服装为2024年旧款式,但解释称因是"2025年新一批次生产"故标注为新款[1][10] - 公司售后提出两种可能:面料改进或新生产批次[1][10] - 截至报道时,抖音旗舰店仍将该商品描述为"夏季新款"[12] 法律分析 - 律师指出该行为违反《广告法》第四条及第二十八条,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13]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构成欺诈需退一赔三,最低赔偿500元[13] - 消费者可凭购买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主张权利或提起诉讼[13] 消费者背景 - 投诉人为太平鸟最高级会员,年购买3-4次[3] - 本次通过抖音直播间以224元购入涉事商品[3][5] - 因工作着装要求偏好购买Polo衫[3]
多地消协发布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情况:预付式消费、老年人遭欺诈等问题突出
搜狐财经· 2025-07-29 04:21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0726件,同比增长23.02%,解决17523件,投诉解决率84.5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97.11万元 [2] - 陕西省各级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789件,解决5183件,投诉解决率66.54% [7] - 广东省各级消委会处理消费者投诉538852件,同比上升30.3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2亿元 [10] - 四川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3824件,解决24643件,投诉解决率72.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94.27万元 [13] - 天津市消协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327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1.85万元 [14] 投诉性质分析 - 湖南省投诉性质占比:质量问题30.13%,价格问题15.4%,售后服务问题14.57%,安全问题9.14%,虚假宣传问题8.87% [4] - 陕西省投诉性质占比:售后服务问题28.32%,质量问题17.67%,价格问题15.93%,虚假宣传问题12.74%,合同问题11.05% [9] - 与去年同期相比,湖南省质量、虚假宣传问题投诉比重上升,安全、售后服务、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下降 [4] 商品类投诉情况 - 湖南省商品类投诉前五:食品类4659件(22.48%),日用商品类1905件(9.19%),家用电子电器类1686件(8.13%),服装鞋帽类1626件(7.85%),首饰及文体用品类1053件(5.08%) [5] - 广东省商品类投诉133904件,占投诉总量44.63%,前三位是服装鞋帽类38685件,家用电子电器类36754件,日用商品类26485件 [12] 服务类投诉情况 - 广东省服务类投诉158908件,占投诉总量52.97%,主要涉及互联网服务68050件,生活社会服务31516件,教育培训服务18614件 [12] - 教育培训投诉同比增长26.13%,是增量最大的投诉项目 [12] - 婚恋服务投诉问题包括宣传承诺不实误导签约、格式合同暗含霸王条款、服务质量缩水与诱导升级消费 [9] 重点行业投诉问题 - 医疗美容行业投诉213件,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低价引流、编造虚假机构资质 [6] - 教育培训行业投诉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费用不透明、退费困难 [12] - 预付式消费问题突出,涉及违规营销、分期购课被诱导、格式合同藏陷阱、退课失联维权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