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搜索文档
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此次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持有时间以及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水平挂 钩,注重构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当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达到一年后赎回,如果浮动费 率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较多时,管理费将直接"减半",体现出基金管理人以"投资者利益优先"的特 点。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快速发展。截至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 值突破34万亿元大关,达34.39万亿元,连续3个月创下新高,也是自2024年以来第9次刷新规模纪录。 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 调:"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 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针对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暴露出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 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从六方面提出25条举措。其中提出,要优化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收费模 式,改革费率体系,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 用", ...
基金经理薪酬将与投资者回报强挂钩
北京商报· 2025-08-08 07:19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推出重磅改革方案 建立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2][6] 改革方案主要内容 - 提出25条举措 包括优化基金运营模式 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等六大内容 [2]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 [2] - 要求头部机构在未来一年内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 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 [4] 考核与激励机制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1][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 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4] - 强调长周期考核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4][6] - 截至一季度末 近三年共有283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超过10个百分点 占比50.56% 其中53只基金跑输超50个百分点 [1][4]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目前全市场已有131只产品采用浮动费率基金模式 [3] - 改革将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促使基金经理更注重长期投资收益 [6][7] - 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 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 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6] - 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让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表现 [3][6] - 对基金经理具有较大威慑力 "旱涝保收"的"大锅饭"模式会得到根本改变 [7]
鹏华基金余展昌:银行、证券与保险或迎布局良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03:12
银行板块 - 金融板块带动A股指数冲高 银行板块内部轮动较快 3月中下旬以来开始明显跑出超额收益 [1] - 公募重磅改革阶段性推升公募对银行板块的定价权 证监会5月7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驱动主动公募增配权重股 [1] - 宽货币环境延续 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趋于下行 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 公募改革推动银行配置偏离风格回归 [1] - 保险预定利率或于25Q3再度下调 险资股息率容忍度有望抬升 银行业基本面25Q2环比25Q1边际改善 主要来自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压力缓解 [1] - 投资主线包括可转债转股后具备补涨机会的优质城商行 以及左侧布局高股息品种如国有行H股和高股息股份行 [1] - 银行LOF基金(160631)和中证银行ETF(512730)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31.80%和33.14% [2] 证券板块 - 证券ETF龙头(159993)和证券LOF(160633)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6.99%和48.35% [2] - 板块催化核心变量在于流动性和政策 流动性看交易量或换手率 政策分为收缩和创新两类 [2] - 龙头券商处于历史估值低位 泛财富管理优势券商仍具投资价值 业务杠杆提升有望带动ROE中枢向上 [2] - 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机构欠配回归 带来非银资金增量 [2] 保险板块 - 长端利率趋势企稳利好资产端 负债端NBV维持上行景气度 高储蓄意愿下保险产品相对优势明显 [2] - 政策端持续呵护行业 包括银保渠道报行合一 降低存量负债成本 取消银保网点合作限制 [3] - 传统险预定利率持续下调 从2019年3.5%降至2024年2.5% 预计2025年降至2% [3] - 监管要求万能险结算利率不超过3.3%(中小公司)和3.1%(大公司) 分红险实际分红水平降至与万能险同等水平 [3] - 板块估值处于5年30%-40%分位数 负债端有望继续向上 资产端受益政策转向 业绩增速持续扩大 [3] - 保险证券ETF(515630)和证保LOF(160625)近1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51.85%和46.62% [3]
第二批来了,A股又迎“生力军”!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05:06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 7月24日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后续将陆续开售 [3] - 获批基金管理人中5家为首次申报 7家为第二次申报 [3] - 管理费率分三档: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持有一年以上适用分档 [4] 产品结构创新 - 首次延伸至行业或主题类产品 4只聚焦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6] - 8只全市场选股产品对标沪深300/中证800指数 行业主题产品对标行业指数 [6] - 股票仓位中枢80% 体现鲜明权益投资特点 [6] 费率机制优化 - 华泰柏瑞和东方红产品降档阈值上调至"跑输2个百分点" 强化业绩约束 [7] - 升降档阈值差异化设计体现改革深化 核心仍是为投资者持续创造收益 [7] 首批产品表现 - 首批26只产品合计募集规模259亿元 只均10亿元显著优于行业4.4亿元水平 [9] - 摩根资产表示新模式推动投研能力建设 华泰柏瑞强调持有人收益为核心 [9][10] 行业发展趋势 - 新模式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推动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0] - 多家管理人看好发展前景 将积极跟进契合高质量发展趋势 [10]
财经观察丨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开售在即!首批26只募集规模超2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26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及发售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最快下周可上架开售 [1] - 费率设置三档水平: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根据持有一年后的业绩表现适用不同费率 [1] - 一年内赎回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1] 产品设计差异化 - 首批产品设置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升档 跑输3个百分点降档 [3] - 第二批中华泰柏瑞和东方红资管2只产品将降档阈值上调为跑输2个百分点 [3] - 第二批产品包含8只全市场选股基金和4只行业主题基金 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行业 [3] - 全市场产品对标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 行业主题产品对标中证高端制造、中证全指医药卫生等行业指数 [3] 首批产品募集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全部成立 总募集规模258.65亿元 [4] - 有效认购户数26.15万户 单只基金最大募集规模20.82亿元(华商致远回报) [4] - 单只基金最多认购户数4.73万户(易方达成长进取) [4] 行业发展趋势 - 浮动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推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4] - 未来一年内头部机构需发行不低于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数量60%的浮动费率产品 [5] - 新型产品首次实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的差异化收费 [5] - 行业将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扭转"旱涝保收"商业模式 [5] 基金管理人态度 - 多家管理人看好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 计划推出更多产品 [4] - 部分公司以长期视角运作产品 不依靠帮忙资金 注重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 [6]
又有利好!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集中申报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3:46
基金产品申报 - 第二批11只创新浮动费率产品于7月4日上报,包括2只股票型基金和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 [1] - 申报机构包括易方达、东方红资产管理、华泰柏瑞、中欧、平安、建信、国泰、中银、南方、景顺长城、汇添富基金等多家管理人 [1] 费率机制设计 - 设置三档费率水平: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 [1] - 持有一年后赎回的费率安排:符合基准适用1.2%,显著跑输基准适用0.6%,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 [1] - 一年内赎回统一按基准档1.2%收取管理费 [1] 政策背景与产品导向 - 证监会5月7日《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推动主动权益类基金采用新模式 [1] - 国泰基金指出新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通过费率差异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2] - 产品设计细化《行动方案》要求,突出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获得感提升 [2]
★公募基金迎重要改革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方案涉及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改革,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优化,需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 [1] - 提出25条改革措施,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2]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作用,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等机制,强化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7]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4]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准备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 [5] 薪酬考核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6] - 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权重 [6] - 提高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延长跟投锁定期 [7]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发展 - 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费用 [8] - 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 [8] 实施安排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已制定落实时间表 [1][8] - 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 [8] - 适时评估落实情况并进行优化完善 [8]
来了!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上报,持有满一年或分三档浮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1:17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推出背景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要求头部机构在未来一年内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2] - 此前公募行业已推出三类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与持有时间、规模、业绩情况挂钩 [2] - 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被视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在费率机制上的重要试点突破,标志着行业在产品供给侧的深度优化 [3][4]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设计机制 - 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后两者根据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及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综合判定 [1][2] - 持有期限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达到一年及以上则分三档差异化收费 [2] - 第一档:年化超额收益率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为正,按1.50%年费率 [3] - 第二档: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 [3] - 第三档:其他情况维持1.20%年费率 [3]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3] 行业参与情况 - 超过20家基金管理人上报新产品,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南方等头部机构 [3] - 产品将基金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实际盈亏挂钩,强化利益共担机制 [1][3] - 改革后的费率体系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避免投资风格漂移 [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激励基金公司聚焦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以中长期超额收益为目标优化投资策略 [4] - 完善公募基金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差异化的选择空间 [4] - 引导基金管理人摆脱对市场贝塔收益的依赖,提升挖掘阿尔法收益的专业化投研能力 [5] - 推动构建更具活力与韧性的基金行业生态,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的长期价值共生 [1][5]
当前白酒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主要消费ETF(159672)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5-15 05:31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5日13:15,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上涨0.03%,成分股中华熙生物上涨8.48%,贝泰妮上涨3.25%,珀莱雅上涨2.15%,乖宝宠物上涨1.98%,燕京啤酒上涨1.89% [3]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13%,最新价报0.79元,盘中换手4.32%,成交360.6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65.91万元 [3] 政策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 [3]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公募基金将更加重视比较基准的作用,此前相对被低配的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化 [3] 行业分析 - 白酒仍处于寻底阶段,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 [4] - 饮料、啤酒品类结构性增长红利持续,有望迎来换季消费催化 [4] - 零食基数压力缓解,依靠新品类及新渠道驱动成长 [4] - 部分食品添加剂龙头如百龙创园成长性凸显 [4] - 调味品龙头表现相对较优,乳制品有望见底,餐饮供应链底部震荡 [4] ETF表现 - 主要消费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3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4.0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36%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19%,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57%,相对基准回撤0.34% [4]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4]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估值水平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0.46倍,处于近1年17.46%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2.5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5] 指数构成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反映中证8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分为11个一级行业与35个二级行业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16%,包括伊利股份(9.86%)、贵州茅台(10.39%)、五粮液(9.12%)、牧原股份(6.95%)、山西汾酒(6.88%)等 [6][8]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涨0.02%,权重10.39% [8] - 伊利股份涨0.40%,权重9.86% [8] - 五粮液跌0.83%,权重9.12% [8] - 牧原股份跌0.13%,权重6.95% [8] - 山西汾酒涨0.06%,权重6.88% [8] - 泸州老窖跌0.64%,权重6.27% [8] - 温氏股份跌0.36%,权重5.83% [8] - 海天味业涨0.73%,权重4.45% [8] - 东鹏饮料涨1.04%,权重3.40% [8] - 洋河股份跌0.73%,权重3.02% [8]
降费、优化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公募“深改”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3:35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25项政策举措 推动行业全面改革 涉及基金运营模式、考核制度、长效机制建设等关键环节 旨在优化行业生态并强化投资者回报导向 [1][9] 基金运营模式改革 - 浦银安盛基金和鹏华基金率先变更旗下多只债券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 以更科学反映产品风险收益特征 [2] - 超过20只基金自4月起启动降费 以债券基金为主 [1] - 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计划上报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 [2] - 监管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全面推开将改变公募基金商业模式 头部与中小机构战略路径加速分化 [3] - 头部机构需平衡主动管理能力与规模扩张矛盾 转型发力负债端投资者服务和工具型产品布局(如Smart Beta ETF、指数增强) [3] - 中小基金公司可通过"小而美"精品策略 严控规模并捕捉超额收益 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 [4] 投资策略调整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后 主动型公募将更聚焦核心资产定价而非边际信息流定价 策略范式可能出现整体性调整 [5] - 公募基金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差异或在中长期缩小 当前对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低配比例较高 配比存在回升可能 [11] - 公募整体换手率可能下降 更重视低波高分红产品及银行等股票的配置 [11] 考核与薪酬机制改革 - 基金公司考核机制系统性改革 核心关注产品业绩和投资者收益体验 强调中长期收益表现 [7] - 基金经理薪酬体系呈现"扶优限劣"导向 收入与规模挂钩程度降低 投资行为或更谨慎 [8] - 考核方式重业绩轻规模、重长期轻短期、绝对相对并重 引导增强长期投资理念 [7] 产品创新与资金流入 - 政策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 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 [8] - 建立常态化逆周期调节机制 动态调整产品注册节奏 避免高位大量发行基金 [8] - 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占比有望提升 或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A股市场 增强市场韧性 [11] 行业响应与人事调整 - 公募基金行业人事调整密集 5月以来信达澳亚基金、东方红资管、华泰柏瑞基金、宝盈基金先后发布高管变更公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