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智能化

搜索文档
深南电路(002916) - 2025年9月9日-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1 11: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4.53亿元 同比增长25.63% [1] - 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 同比增长37.75% [1] - PCB业务收入62.74亿元 同比增长29.21% [1][3] - PCB业务毛利率34.42% 同比增加3.05个百分点 [1][3] - 封装基板业务收入17.40亿元 同比增长9.03% [1][4] - 封装基板业务毛利率15.15% 同比减少10.31个百分点 [1][4] - 电子装联业务收入14.78亿元 同比增长22.06% [1] - 电子装联业务毛利率14.98% 同比增长0.34个百分点 [1][2] 业务发展动态 - PCB业务增长主要受AI加速卡、服务器、高速交换机、光模块及汽车电子需求驱动 [1][3][5] - 封装基板业务增长受益于国内存储市场需求回暖 [1][4] - 广州封装基板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金盐等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增加 [4][10] - 封装基板客户覆盖IDM类、Fabless类及OSAT类厂商 [11] - 电子装联业务聚焦通信、数据中心、医疗及汽车电子领域 [12] 产能与布局 - PCB工厂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高位 [8] - 封装基板工厂产能利用率同比明显改善 [8] - 南通四期PCB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连线 [9] - 泰国PCB工厂目前已连线 [9] - 广州封装基板项目一期2023年第四季度连线 已承接BT类及FC-BGA产品订单 [10] 技术应用 - PCB业务采用HDI工艺技术 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工控医疗及汽车电子中高端产品 [12] - 电子装联业务与PCB业务协同 提供PCBA板级、功能性模块及系统总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2]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深南电路积极把握三大增长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11 07:3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4.5亿元 同比增长26% [1] - 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 同比增长38% [1] 增长驱动因素 - 积极把握AI算力升级 存储市场回暖和汽车电动智能化三大增长机遇 [1] - 全球AI相关的GPU/ASIC 服务器 800G交换机 光模块等需求快速增长 [1] - 存储需求回暖推动市场表现 [1] 行业地位与技术布局 - 公司作为国产PCB龙头 BT载板大厂 ABF载板国产领头羊 [1] - 积极推动相关产能项目建设及技术研发布局 [1] - 未来将持续深度受益于本轮AI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发展机遇 [1]
深南电路(002916) - 2025年9月1日-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10:4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6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0亿元,同比增长37.75% [2] - PCB业务收入62.74亿元,同比增长29.21%,占总收入60.02% [2] - PCB业务毛利率34.42%,同比增加3.05个百分点 [2] - 封装基板业务收入17.40亿元,同比增长9.03%,占总收入16.64% [2] - 封装基板业务毛利率15.15%,同比减少10.31个百分点 [2] - 电子装联业务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22.06%,占总收入14.14% [2] 业务板块发展 - PCB业务聚焦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汽车电子三大领域 [2][3] - 汽车电子产品涵盖ADAS摄像头/雷达及新能源三电系统 [4] - 封装基板产品覆盖模组类、存储类、应用处理器芯片类 [5] - HDI技术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工控医疗、汽车电子中高端产品 [11] - AI算力需求驱动大尺寸、高层数、高频高速PCB产品增长 [12] 产能与项目建设 - PCB业务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高位 [6] - 封装基板业务产能利用率环比明显提升 [6] - 广州封装基板项目一期2023年第四季度连线 [7] - 泰国工厂总投资12.74亿元,已连线试生产 [8] - 南通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连线 [9] 成本与供应链 - 金盐等原材料价格同比提升且环比上涨 [10] - 广州封装基板项目因产能爬坡及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下降 [5] - 公司持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及上游原材料传导 [10]
深南电路股价累涨22倍二季度基金加仓 中期营收首超百亿净利高速增长
长江商报· 2025-09-02 00:04
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0.95%至199.88元/股 接近200元大关 [2] - 此前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1.48% 从162.89元/股涨至198元/股 [5] - 自2017年上市以来后复权股价累计上涨22倍 达448.08元/股 [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53亿元 同比增长25.63% [3][9] - 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 同比增长37.75% [3][9] - 第二季度营收56.71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净利润8.69亿元 同比增长42.92% [9] 业务发展 - 研发投入6.72亿元 占营业收入6.43% 聚焦下一代通信/数据中心/汽车电子技术 [3][10] - 泰国工厂已连线试生产 具备高多层/HDI等PCB工艺技术能力 [4][11] - 通过技术改造和南通四期/泰国项目持续扩产 [10] 资金动向 - 基金持股量创上市新高 二季度末达7538.56万股 较一季度增4544.08万股 [7] - 陆股通增持418.09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2.14% 成为第二大股东 [7] - 前十大股东中除控股股东未变动/大基金二期减持86.91万股外 其余均增持或新进 [8]
深南电路(002916):25H1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产能爬坡稳步推进助力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53亿元 同比增长25.63% [1] - 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 同比增长37.7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65亿元 同比增长39.98% [1] 主营业务分析 - 印制电路板业务收入62.74亿元 同比增长29.21% 占总收入60.02% [1] - 印制电路板毛利率34.42% 同比提升3.05个百分点 [1] - 封装基板业务收入17.40亿元 同比增长9.03% 占总收入16.64% [2] - 封装基板毛利率15.15% 同比下降10.31个百分点 [2] 业务驱动因素 - AI加速卡需求释放带动PCB订单显著增长 [1] - 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业务增长 [1] - 国内存储市场增长推动封装基板订单提升 [2] - 汽车电动智能化和存储市场回暖构成增长机遇 [1] 产能建设进展 - 泰国工厂和南通四期项目基础工程建设积极推进 [1] - 广州封装基板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2] - 已具备20层及以下FC-BGA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2] - 22~26层FC-BGA产品技术研发及打样按期推进 [2] 产品技术发展 - 存储类封装基板成功量产新一代高端DRAM产品 [2] - FC-CSP类处理器芯片产品技术能力持续提升 [2] - RF射频类产品完成新客户导入和稳定批量生产 [2] - ABF类封装基板产品线能力快速提升 [2]
深南电路(002916):25H1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产能爬坡稳步推进助力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8-29 10: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53亿元 同比增长25.63% 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 同比增长37.75% [1][2] - 受益于AI算力升级、存储市场回暖和汽车电动智能化三大增长机遇 [2] - 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和客户项目持续推进 看好未来业绩发展 [9]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0/31.00/36.9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49/40/34倍 [9]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15.89/249.46/291.57亿元 增长率20.6%/15.6%/16.9% [1] - ROE持续提升 从2024年12.8%预计升至2027年17.0% [1] 业务板块分析 印制电路板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2.74亿元 同比增长29.21% 占总收入60.02% [2] - 毛利率34.42% 同比增加3.05个百分点 [2] - AI加速卡等产品需求释放带动订单显著增长 [2] 封装基板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40亿元 同比增长9.03% 占总收入16.64% [3] - 毛利率15.15% 同比减少10.31个百分点 主要因广州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及原材料涨价 [3] - BT类封装基板在存储类、处理器芯片类和RF射频类产品均取得进展 [3] - ABF类封装基板已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22~26层产品研发推进中 [3] 产能建设 - 积极推进泰国工厂和南通四期项目基础工程建设 [2] - 广州封装基板新工厂投产后产能爬坡稳步推进 [3]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186.45元 总市值1243.14亿元 [5] - 近3月日均成交额16.52亿元 [5]
宁波高发(603788):主销产品份额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稳定
东兴证券· 2025-08-26 12:2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78,680.32万元,同比增长7.83% [1]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88.53万元,同比增长11.93% [1] - 2025Q2营收增速放缓至5.02% [1] - 2025Q2综合毛利率24.2%,高于Q1的21.2%但低于2024Q2的25.2% [2] - 2025Q2期间费率8.9%,低于2024Q2的9.1% [2] - 2025Q2净利润率14.3%,高于去年同期的13.6%和2025Q1的11.9% [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156,145,547.60元,占净利润比例81.93% [2] - 2025Q2末现金类资产合计7.64亿元,短期借款仅4,743.77万元 [2] 产品与市场 - 档位操纵器2025上半年销量263万套,市场份额19.4% [1] - 踏板类产品2025上半年销量531万套,市场份额39.3% [1] - 电子换挡器2024上半年销量142万套 [1] - 电子油门踏板2024上半年销量352万套 [1] - 踏板产品进入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及某新能源汽车供应体系 [1] - 档位操纵器进入雷诺汽车供应体系 [1] - 电子加速踏板进入斯特兰蒂斯、雷诺汽车供应体系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21/2.56/2.99亿元 [3] - 对应EPS 0.99/1.15/1.34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 18x/15x/13x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15.12%/14.86%/15.76% [12]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16.19%/15.71%/16.49% [1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22.72%/22.96%/23.17% [12]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和加速控制系统 [6] -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变速操纵系统总成、电子加速踏板、汽车拉索 [6] - 总市值38.86亿元,总股本22,307万股 [7] - 52周股价区间10.91-21.6元 [7]
450亿,又一汽车巨头被卖了
投中网· 2025-08-05 06:37
依维柯被收购事件 - 依维柯集团被拆分并出售给印度塔塔汽车和意大利莱昂纳多,交易总额约55亿欧元(约452.9亿元)[12] - 莱昂纳多以17亿欧元收购依维柯国防业务(IDV和ASTRA品牌)[13] - 塔塔汽车以约38亿欧元(约313.1亿元)收购依维柯剩余业务,合并后年销量将超54万辆,成为全球第七大商用车巨头[15][22] 依维柯发展历程 - 1975年由菲亚特牵头整合欧洲5家车企成立,推出经典车型Daily,迅速成为欧洲轻型商用车销量前三[16][17] - 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与南京汽车集团合资成立南京依维柯,年产能近10万辆[20] - 在中国市场曾开创"轻客"品类,但近年因性价比优势丧失而逐渐衰落[7][8][21] 行业变革趋势 - 电动化浪潮下,传统汽车巨头技术护城河被瓦解,国产车在技术和外观上已"遥遥领先"[9][24] - 中国汽车行业告别"以市场换技术"时代,迎来国产汽车大繁荣[10] - BBA等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受阻,纷纷寻求与华为合作智能化技术[25][27][32]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中国重卡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53.9万辆,同比增长6.9%,中国重汽以27.6%市占率领先[20] - 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成为车企竞争关键,新势力车企纷纷接入华为生态[29][30] -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现实,华为生态布局已形成护城河[31] 行业启示 - 技术变革速度超预期,传统巨头可能沦为行业变革的"代价"[25][33] - 自主创新是应对技术变革周期的关键[34] -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需以技术为矛、生态为盾占据制高点[24]
汽车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与自下而上研究策略
东兴证券· 2025-06-10 03:25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拉动汽车行业需求,智能化有望加速落地,投资策略关注智能化与细分行业格局及公司治理能力 [21][5][8] 政策拉动行业需求,智能化有望加速落地 政策拉动行业需求 - 2025 年 1 - 4 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提升,整体销量 1006 万辆,同比增长 10.8%;国内销量 812.3 万辆,同比增长 12%;出口 193.7 万辆,同比增长 6.02% [21] - 2025 年 1 - 4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430 万辆,同比增长 46.3%;渗透率达 42.7%;出口 64.2 万辆,同比增长 52.5% [26] - 混动车型占比持续提升,2025 年 1 - 4 月混动车型批发销量 155.8 万辆,同比增长 42.4% [30] - 汽车均价出现回落,2025 年 1 - 4 月乘用车均价为 17 万元,新能源车均价为 15.8 万元 [35] 智能化进程有望加速落地 - 智能驾驶能力将决定车企未来竞争力,头部企业在训练数据等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5] - 特斯拉智能驾驶进展显著,FSD 系统持续进化,安全表现优秀 [41][42] - 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广泛,投入大且进入收获季,智驾系统能力有望提升 [44][45][51] 乘用车板块:业绩两端分化,头部效应明显 - 2024 年/2025Q1 乘用车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 20,634.82/4348.59 亿元,同比 +9.79%/+7.39%;归母净利润为 598.32/140.92 亿元,同比 +1.37%/+16.35% [6] - 上市公司两端分化,头部车企经营情况较好,出海是未来机遇 [63][64] -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5Q1 净利率有所回升;研发投入扩大带动费用率上升;总资产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25Q1 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66][69][73][76] 汽车零部件板块:2025Q1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2025Q1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 2024 年/2025Q1 汽车零部件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 9,661.16/2,344.26 亿元,同比 +6.14%/7.40%;归母净利润为 474.1/143.23 亿元,同比 +10.29%/13.56% [79] - 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持续回升;规模效应分摊费用,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总资产与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现金流表现良好,25Q1 同比大幅增长 [87][89][92][98] 自下而上,持续关注细分行业格局与公司治理能力 - 细分行业格局和公司治理能力是零部件企业核心,关注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控制成本且获订单的企业 [102][104] 投资策略:智能化与自下而上的策略 整车板块,关注智能化 -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9 日,中信乘用车指数上涨 4.96%,关注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 [105][114] 零部件板块,关注细分行业格局向好、公司治理能力较强的公司 -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9 日,中信汽车零部件指数上涨 14.32%,关注汽车橡塑管路、内燃机产业链、汽车电子行业相关公司 [105][120][121]
一张PPT看懂汽车玻璃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新机遇
材料汇· 2025-05-27 15:12
汽车玻璃行业核心观点 - 汽车玻璃是具备持续升级能力的优质零部件赛道,其收入增长主要受四大因素驱动:全球汽车销量及保有量、市场份额、单车面积、单平米价格[3][4] - 电动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玻璃功能持续升级,从基础遮风挡雨延伸至隔热/隔音/可加热/调光/天线等复合功能[7][8] - 全景天幕玻璃因美观性和性价比优势快速渗透,2024年国内乘用车渗透率达14%,新能源车渗透率超30%[19][24][26] - 前挡风玻璃因HUD技术升级价值显著提升,W-HUD前挡价值量达500元,AR-HUD达1000元[11][30] - 智能调光玻璃在高端车型加速应用,主流技术方案包括PDLC/SPD/EC三种,单车价值可达3000+元[42][46] 产品升级路径 前挡风玻璃 - HUD技术推动前挡风ASP从200元提升至500-1000元,W-HUD当前主流,AR-HUD逐步渗透[11][30] - 2023年国内前装HUD渗透率突破10%,预计2027年将超45%[33] - 需采用楔形PVB夹层或反射膜层解决重影问题[29] 天窗玻璃 - 演进路径:无天窗→小天窗→全景天窗→天幕玻璃[20] - 天幕玻璃面积达0.5-1.0㎡,基础价值700元,镀膜/调光版本可达1500-3000元[11][21] - 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主流新能源车型均已采用[23] 边窗玻璃 - 传统边窗ASP约200元,升级为双层/夹层后可达400-800元[11] - 升级方向包括隔音/隔热/隐私/憎水等功能[34][35] - 小米SU7搭载福耀UV-IR超隔绝门玻,红外透射比仅13%[38] 智能化创新方向 智能调光技术 - 可实现透光率动态调节,解决天幕玻璃遮阳问题[40] - 蔚来ET7等车型采用EC技术,选配价格9500元[46] - 从天幕向边窗渗透,问界M9后排隐私玻璃选配价2万元[41] 玻璃天线 - 将天线集成于玻璃,支持5G/800Mbps高速传输[48][50] - 福耀开发印刷/夹丝/镀膜/TAGA四种天线方案[49] 玻璃显示 - 两种实现路径:集成Micro LED或投影显示[53] - 友达/大陆等厂商已推出车窗投影解决方案[51] 市场数据表现 - 福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2024年提升5.02个百分点,单平米价格达229.11元(2012年131.06元)[13][16] - 国内汽玻单车ASP从2013年593元增至2024年908元,预计2027年达1314元[55] - 前挡风ASP贡献最大增量,2024年达272元(2013年200元)[55] - 天窗ASP增速最快,从2013年43元增至2024年241元[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