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过去十年,哪些“超级奶茶”封神了?
36氪· 2025-09-25 00:52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我们不妨回望那些值得载入行业史册的现象级爆款,一窥饮品潮水的流向。 2015-2025,行业诞生了哪些"超级奶茶"? 上周,"各大奶茶最好喝的一杯"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霸气芝士草莓、多肉葡萄、幽兰拿铁、豆乳米麻薯、布蕾脆脆奶芙……这些熟悉的名字,掀起一波回忆杀。 可以说,这些爆品也撑起了新茶饮的黄金十年。 2016:芝士奶盖茶破圈,鲜果茶兴起 代表产品:喜芝芝金凤茶王、霸气橙子 2016年前后,喜茶推出芝士茗茶系列,将奶油芝士和新鲜牛奶混合,做出芝士奶盖覆在茶汤上,凭借"真奶真茶"的品质升级,与传统奶茶形成鲜明区隔, 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另一边,奈雪的霸气水果茶系列横空出世,开启鲜果茶新体验。 同年末,喜茶、奈雪等品牌用新鲜水果+茶叶+芝士,推出芝士水果茶,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芝士奶盖茶作为一种时代符号,开启了"新茶饮"的篇章。 2017-2018:黑糖引爆市场,细分品类爆发 代表产品:手炒黑糖脏脏茶、Dirty 2017年,鹿角巷推出黑糖鹿丸鲜奶,以黑糖熬制珍珠,搭配牛奶与冰块,形成独特的虎纹挂壁和口感,品牌因此快速走红。 后来,乐乐茶推出"脏脏茶",强化黑糖珍珠牛奶茶的虎纹特色,借 ...
从年销3亿杯到半年亏近亿元香飘飘为何绕不动地球了?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08
核心观点 - 香飘飘通过"暂停绕地球"营销活动引发关注 但半年亏损扩大至9739万元且冲泡业务营收缩水四分之三 反映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和业务转型挑战 [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下降230% 创三年内最高亏损记录 [3][4] - 一季度营收5.80亿元同比锐减19.98% 净亏损1877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521万元) [4] - 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经销商数量减少92家 [3][5] 业务结构变化 - 冲泡业务营收4.23亿元同比减少31.04% 较四年前规模缩水四分之三 首次被即饮业务反超 [1][3] - 即饮业务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8.27% 但增速从一季度13.89%放缓至二季度8.03% [3][7][8] - 去年销售9.84亿杯同比减少1.6亿杯 按每杯22厘米计算减少长度35000公里 [3] 行业竞争环境 - 现制茶饮快速发展冲击冲泡市场 一线城市百米商业街密集出现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 [4] - 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奶茶头部品牌价格降至个位数 低价格带茶饮店对预包装饮料形成全面冲击 [4] - 新茶饮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785亿元 同比增长15.3% 冲泡饮料在健康度和个性化方面处于劣势 [4][8] 战略转型举措 - 上半年销售费用达3.31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推出原叶鲜奶茶快闪店并实施"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标准 [6][8] - 开发功能性产品和新品类冲泡产品作为"第三条增长曲线" 与方回春堂合作中药奶茶 [8][10] - 2017年已布局即饮业务包括Meco杯装果茶和兰芳园冻柠茶 但品牌/产品/渠道/客户/团队老化问题仍是硬伤 [10]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引入宝洁背景职业经理人杨冬云被视为"去家族化"尝试 但改革效果不及预期且一年内离职 [6] - 60岁创始人蒋建琪重新掌舵 2017-2018年曾引入加多宝系高管均未长久 [6]
“A+H”第五次冲击上市,八马茶业能否打破“上市即巅峰”诅咒?
搜狐财经· 2025-09-18 13:42
8月底,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于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 招股书信息显示,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公司106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 外上市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历史上,八马茶业经历过三次冲刺A股IPO折戟。今年1月,八马茶业转战港股,递表港交所。又经历了半年时间的等待,八马茶业终于获得了境外上市 备案,离登陆资本市场仅有一步之遥。并且就在该公司递表港交所之时,"新希望"草根知本集团旗下昇望基金完成对八马茶业6900万元的Pre-IPO轮投 资。 来源:钛媒体 历史上第五次冲击IPO ,在资本市场的历史中,应该并不多见。这次故事的主角是八马茶业。此前,消费领域曾有过毛戈平四次冲击IPO未果,第五次上 市成功的例子。那么这一次,八马茶业是否能够在打平毛戈平的"递表"记录的同时,完成心愿? 但颇具戏谑意味的是,此时其港股招股书恰好因"递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失效,不得不再次更新招股书。因此,这也意味着,八马茶业踏上了第五 次冲击IPO的旅程。 一边是新茶饮IPO热闹非凡,另 ...
香飘飘紧急公告“暂停绕地球”,网友懵了:啥情况?真相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8:05
公司营销活动 - 香飘飘发布"暂停绕地球"紧急公告引发网络关注 随后宣布奶龙Nailoong担任"绕地球治愈合伙人"作为品牌营销活动[2][3] - 网友对营销活动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表示不解并调侃"特意把大家喊出来就是为了这点事"[3][4] 公司发展历程 -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 凭借"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广告语成为80后90后童年记忆 2017年成为"中国奶茶第一股"[5] - 公司近8年业绩表现不稳定 2017年上市至2024年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5]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崛起导致行业变革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通过鲜果鲜茶鲜奶产品及品牌年轻化设计重构市场格局[5] - 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价格和便利性优势挤压传统冲泡奶茶市场空间[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同比骤降230%[6] - 公司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为近三年同期最高[6]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自2019年8月历史高点35.09元震荡下行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3.53元累计跌幅超60%[6] 战略转型挑战 - 专家指出公司转型创新升级效果不明显 营销费用高但未能有效提升品牌调性和新生代触达率[6] - 传统冲泡奶茶成本结构被新茶饮重构 利益蛋糕被重新切割[5]
霸王茶姬发力北京市场,打造“CHA・色”艺术展
贝壳财经· 2025-09-13 08:39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于9月12日在北京三里屯启动两周年庆活动 举办以红蓝为核心色调的"CHA・色"艺术展 通过茶马古道意象演绎千年制茶工艺变迁并设置情绪色彩实验室[1] - 公司联合陶瓷艺术家冉祥飞推出"一样一生"联名礼盒 在王府井喜悦等5家主题门店开展"寻香集五色 品茶致东方"线下活动[1] - 公司在110家北京门店陈列"CHAGEE黑板报" 展示品牌发展历程 员工故事与消费者互动内容[1] 门店网络拓展 - 公司持续深耕北京市场 自2023年8月朝阳合生汇首店开业后两年内获得当地消费者广泛认可[1] - 7月2日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书香茶韵"主题旗舰店 并陆续推出清华大学校园店 音乐主题店等特色门店类型[2] - 公司通过多元化主题门店布局持续挖掘消费新场景 强化线下体验空间建设[2]
调整不足一年 立顿再换CEO
北京商报· 2025-09-04 16:1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立顿任命马克·布赛恩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自10月1日生效 马克·布赛恩此前在喜力工作28年 曾担任美洲区总裁等领导职务 [1][3] - 此次CEO更换距离上次不足一年 前任CEO皮埃尔·劳比斯任职不到一年即卸任 [1][3] 公司经营表现 - 立顿2023年收入17.4亿欧元 利润5.8亿欧元 较2020年联合利华披露的20亿欧元收入明显下滑 [3] - 公司2021年被联合利华以45亿欧元出售给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 [3] - 2016年立顿全球销售额超过中国近7万家茶企出口总额的一倍 [3]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2022年达180.3亿元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23亿元 [6] - 本土茶叶品牌如小罐茶 八马茶业 天福 华祥苑通过精细化产品策略抢占市场 [4] - 新茶饮品牌如喜茶 奈雪通过现制茶场景吸引年轻客群 对立顿形成双重挤压 [4] - 咖啡市场需求增长直接影响茶叶市场份额 加剧茶企竞争 [5]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消费者更加注重袋泡茶的健康属性 功能性 形态 冲泡仪式感及社交属性 [4] - 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 社交化消费体验 立顿缺乏社交属性和个性化产品难以契合 [5] - 立顿品牌形象黄色包装深入人心但易产生审美疲劳 存在感偏低缺乏与消费者互动 [5] 公司战略调整 - 立顿在黄山投资5000万元建设中央仓库项目 预计2027年建成以提升物流效率支持电商和餐饮渠道 [6] - 公司启动十多年来首次全球品牌升级 覆盖90个市场 以"We Choose Tea"为核心主张强调茶饮对健康的影响 [6] - 推出全新包装设计和两款精选红茶新品 加速推出原叶茶 冷泡茶等产品打破"碎叶茶"固有印象 [6] - 计划推出路易波士茶迎合中国市场 但本土品牌CHALI茶里 荟聚场THEATRE及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已有类似产品 [6] 专家观点 - 新茶饮现制现售在新鲜度 口感 配料丰富度远超立顿标准化袋泡茶 [5] - 立顿面临品类单一 产品单一 场景单一 渠道单一 消费群体单一的困境 创新升级迭代空间有限 [7] - 新任CEO需在产品 营销 渠道发力 更新包装设计 契合健康消费理念 配合有力营销渠道策略优化价格定位 [7]
古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
证券日报· 2025-08-27 08: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 同比增长41.2% [2] - 净利润达16.25亿元 同比增长121.5% [2] - 总商品销售额(GMV)达140.9亿元 单店日均GMV从6200元提升至7600元 [2] 门店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11179家 较去年同期9516家增长17.5% [2] -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 乡镇门店比例提升至43% [2] - 加盟店收入占总营收95.8% 其中销售商品及设备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41.8%) [2] 运营效率 - 单店日均售出杯数从374杯增至439杯 [2] - 加盟管理服务收入11.59亿元 同比增长39.2% [2] - 小程序注册会员达1.78亿人 季度活跃会员约5000万人 [3] 产品与创新 - 上半年推出52款新品 超8000家门店配备咖啡机 [3]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并拓展咖啡品类 [3] 发展战略 - 深化乡镇市场覆盖 二线以下城市代表未开发市场潜力 [2] - 下半年推进门店扩张与供应链强化 [3] - 寻求全国未布局省份及境外市场发展机遇 [3]
(活力中国调研行)品一味甘醇,从这杯福鼎白茶开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6:00
行业概况 - 福鼎白茶是中国白茶核心产区 2024年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1.91万亩 茶产业综合产值约155.18亿元人民币[1] - 行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 全国销售网点1万多个 涉茶从业人员达38万人[1] - 2024年茶叶销售额65.9亿元人民币 销售量18300吨 线上销售占比超30%[3] 品牌影响力 - 福鼎白茶2024年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第一[3] - 抖音平台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 头部主播单场直播销售额超500万元人民币[3] - 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 2024年出口量达1200吨 同比增长15%[5] 产品创新 - 开发梯形小粒白茶产品 占公司总销售额50% 十年累计销售1200万盒[2] - 推出白茶饮料/白茶面膜等衍生品 茶青深加工提取率25%[2] - 创新冷泡方式适应海外市场 德国/法国专卖店单店年销售额超50万欧元[5] 技术升级 - 采用智能化精制生产线 红外色选机/自动匀堆机/机器人装箱机提升标准化水平[2] - 原料精制保留率75% 有效解决茶尘多/精度低等问题[2] - 2019年启动大数据溯源平台 覆盖76000户茶农/1600名经纪人/3137家加工企业[4] 市场拓展 - 在香港设立推广中心 针对茶楼/酒楼/戏楼场景推广闷泡方式[3] - 开发加奶/加花等新茶饮产品 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3] - 通过文化嵌入和高端展示推动海外市场认知[5]
甜啦啦印尼巴厘岛3店齐开,海外整体签约门店突破200家
新京报· 2025-08-04 13:56
公司海外扩张进展 - 新茶饮品牌甜啦啦在印尼巴厘岛同时开设3家新店 至此印尼累计签约门店达130家 海外整体签约门店突破200家 覆盖印尼 菲律宾 柬埔寨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 [1] - 巴厘岛新店分别位于Kuta Raya Sesetan Teuku Umar 部分热门门店单日营业额近万元人民币 首日客流量超千人次 [1] - 公司2025年海外门店新增目标已提前完成阶段性任务 下一步将聚焦精细化运营和区域市场渗透 [1] 海外市场策略 - 公司以印尼为突破口 通过本土化产品策略和高性价比模式迅速打开市场 [1] - 计划持续深化东南亚布局 并逐步向欧美及中东市场延伸 [1] - 巴厘岛门店通过优质产品和沉浸式消费体验吸引全球游客 展示中国茶饮文化 [1] 行业增长前景 - 咨询机构灼识咨询预测2023年至2028年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9.8% [1]
泰国拓店受挫 “东方星巴克”霸王茶姬难逃高开低走“命运”
犀牛财经· 2025-07-21 06:42
公司上市表现 - 4月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大涨15 86% 市值一度达77亿美元 [2] - 上市三个月后市值缩水近10亿美元 股价震荡下跌 [2] - 财报发布当日股价暴跌9 59% 市盈率仅14倍 低于同行水平 [4] 经营数据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同比下跌21% 华东市场跌幅超27% [3] - 招牌产品"伯牙绝弦"曾贡献35%GMV 但吸引力下滑导致业绩腰斩 [2] - 目前已有66家门店暂停营业 部分开业不足一年便闭店 [3] 商业模式挑战 - 门店总数达6681家 其中加盟店占比高达97% [2] - 加盟商回本周期拉长至两三年 部分因业绩下滑面临闭店 [2][3] - 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 但原料把控力和研发短板显现 [4] 产品与市场竞争 - 过度依赖单一爆品 新品迭代未能跟上市场节奏 [2] - 竞品模仿导致同质化 消费者新鲜感消退 [2] - 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供应链与产品创新力比拼 [4] 海外扩张情况 - 进军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洛杉矶首店引发打卡热潮 [4] - 在泰国让出子公司控股权 借力本地企业解决供应链 [4] - 美国门店集中于华人社区 尚未打入主流市场 [4] 行业整体趋势 - 奈雪的茶 茶百道等上市品牌同样经历股价过山车 [4] - 市场对茶饮行业增长可持续性持审慎态度 [4] - 行业需平衡规模与盈利 打造差异化产品 [4]